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KE耦合模型的绿化率对城市内涝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旭 李占斌 +2 位作者 张洋 袁水龙 李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7-144,共8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强降雨条件下城市内涝的形成过程及地表淹没情况,以西安市新城区为研究对象,设定不同比例的绿地面积,建立了城市洪水的MIKE FLOOD耦合模型,对比了不同情景下城市绿化对地面积水和内涝风险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城市... 为了进一步了解强降雨条件下城市内涝的形成过程及地表淹没情况,以西安市新城区为研究对象,设定不同比例的绿地面积,建立了城市洪水的MIKE FLOOD耦合模型,对比了不同情景下城市绿化对地面积水和内涝风险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城市绿化面积比例的增加,3、5、10、20年一遇降雨下的积水淹没范围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绿化面积比例为35%时削减效果最为明显。研究区0.05 m以上水深的淹没面积比现状分别减少了20.64%、20.83%、18.42%、18.40%;积水历时20 min以上的淹没面积比现状分别减少了31.18%、24.40%、24.55%、23.33%;内涝风险总淹没面积比现状分别减少了30.26%、23.98%、23.25%、23.07%。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城市绿化对内涝的削减效应会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绿化率 MIKE FLOOD耦合模型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甘肃省2000-2018年水安全评价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洋 李鹏 +2 位作者 杨志 李占斌 李才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7-132,138,共7页
[目的]对甘肃省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为该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区域水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构建DPSIR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综合的方法对甘肃省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水安全进行评... [目的]对甘肃省水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为该区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区域水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构建DPSIR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综合的方法对甘肃省2000,2005,2010,2015和2018年水安全进行评价。[结果]甘肃省水安全健康指标由2000年的不安全上升至2018年的较不安全,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幅度较小,处于基本安全线以下。对于准则层而言,驱动力上升缓慢,压力依然较大,而响应水平有限,是甘肃省水安全健康指标向更好状态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该省水安全状态和影响虽处于较不安全状态,但逐年稳步上升,是推动甘肃省水安全健康指标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结论]甘肃省水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处于不安全状态。需要从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3方面入手改变水安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 DPSIR模型 熵值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西柳沟流域土壤侵蚀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洋 李鹏 +3 位作者 马文东 张旭 郭嘉嘉 潘金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76,84,共8页
为科学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基于黄河上游西柳沟流域1980年、2015年两期土地利用变化和相应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柳沟流域草地、林地和耕地3种主要的土地... 为科学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基于黄河上游西柳沟流域1980年、2015年两期土地利用变化和相应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柳沟流域草地、林地和耕地3种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出面积大小为草地>林地>耕地,耕地主要转化为草地,林地大部分转为未利用土地,草地大部分转为耕地和未利用土地;(2)西柳沟流域1980年、2015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1946.56,1873.55 t/(km^(2)·a),其中草地土壤侵蚀模数最大,其次为林地,土壤侵蚀量主要来自于草地;(3)西柳沟流域35年间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占主导,土壤侵蚀程度总体上呈降低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草地的部分面积向林地和耕地分别转化了4.47,17.54 km^(2),说明土地利用结构的改变是影响流域土壤侵蚀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以期为黄河上游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 土壤流失修正模型 粗泥沙来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冻期覆沙黄土坡面侵蚀及泥沙分选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苏远逸 张洋 +4 位作者 杨志 李鹏 李占斌 王添 张乃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为了探究解冻期融水侵蚀对覆沙黄土坡面的影响,选取未冻裸坡(U0)、未冻覆沙(U1)、冻土裸坡(F0)和冻土覆沙(F1)4种坡面(覆沙厚度为1 cm)为研究对象,设计2 m长的坡面和1 L/min的流量进行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对坡面侵蚀过程及泥沙颗粒分选特... 为了探究解冻期融水侵蚀对覆沙黄土坡面的影响,选取未冻裸坡(U0)、未冻覆沙(U1)、冻土裸坡(F0)和冻土覆沙(F1)4种坡面(覆沙厚度为1 cm)为研究对象,设计2 m长的坡面和1 L/min的流量进行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对坡面侵蚀过程及泥沙颗粒分选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冻土坡面(F0和F1)的初始产流时间明显小于未冻坡面(U0和U1),并且覆沙坡面(U1和F1)的初始产流时间较裸坡坡面(U0和F0)明显滞后;2)各坡面平均产流速率表现为U0<U1<F0<F1,平均产沙速率表现为U0<U1<F0<F1,U0的平均产流和平均产沙速率与U1、F0和F1均差异显著(P<0.05);3)各坡面泥沙颗粒平均质量直径(MWD)平均值表现为黄土本底物<F0<U0<F1<U1<风沙土本底物。在试验过程中裸坡坡面的MWD随产流时间的延长波动程度较小,覆沙坡面的MWD在试验过程中有2个明显增大和减小的过程。在冲刷条件下砂粒和粗粉粒更容易被坡面径流带走,并且覆沙坡面更容易侵蚀砂粒,而裸坡坡面更容易侵蚀粗粉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水冲刷试验 解冻期 覆沙黄土 侵蚀过程 泥沙颗粒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