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强MRI“草莓征”鉴别囊性为主单发脑转移癌与胶质瘤
1
作者 赵博峰 冯炜 +3 位作者 郭笑寒 陈平 范小龙 陈宝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8-891,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增强MRI“草莓征”鉴别囊性为主单发脑转移癌与胶质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囊性为主(囊性比例大于50%)单发脑转移癌(转移癌组)34例及单发胶质瘤(胶质瘤组)43例;分析基于对比增强T1WI(CE-T1WI)“草莓征”鉴别二者的价值。... 目的观察基于增强MRI“草莓征”鉴别囊性为主单发脑转移癌与胶质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囊性为主(囊性比例大于50%)单发脑转移癌(转移癌组)34例及单发胶质瘤(胶质瘤组)43例;分析基于对比增强T1WI(CE-T1WI)“草莓征”鉴别二者的价值。结果转移癌组“草莓征”检出率为44.12%(15/34),原发癌包括肺腺癌6例(6/15,40.00%)、肺小细胞癌3例(3/15,20.00%),以及肺鳞癌、乳腺癌、结肠腺癌、子宫内膜样癌、输卵管腺癌和直肠黑色素瘤各1例(1/15,6.67%);胶质瘤组“草莓征”检出率为18.60%(8/43),均见于WHO 4级肿瘤。转移癌组“草莓征”检出率高于胶质瘤组,且与患者性别无关(P=0.442)。以“草莓征”鉴别囊性为主单发脑转移癌与胶质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4.12%、81.40%、64.94%、65.22%及64.81%。结论CE-T1WI所示“草莓征”有助于鉴别囊性为主单发脑转移癌与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转移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评价肿瘤中央气道侵犯预测重度免疫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价值
2
作者 赵博峰 张雅敏 +4 位作者 陈平 冯炜 南克俊 刘金鹏 陈宝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5-650,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探讨CT上肿瘤中央气道侵犯(TICA)预测肺癌患者重度免疫抑制剂相关性肺炎(S-CIP)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2019年9月—2022年3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接受免疫治疗、资料完整的162例肺癌数据。根据...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探讨CT上肿瘤中央气道侵犯(TICA)预测肺癌患者重度免疫抑制剂相关性肺炎(S-CIP)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队列分析2019年9月—2022年3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接受免疫治疗、资料完整的162例肺癌数据。根据患者有、无S-CIP分为S-CIP组23例和非S-CIP组13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胸部放疗史、基础肺病史、肿瘤组织学分类、TNM分期,原发肿瘤位置及TICA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别混杂因素和发生S-CIP的危险因素。使用SPSS软件按照1∶1最近邻匹配法进行PSM,比较两组患者PSM匹配前后TICA对发生S-CIP的预测价值,并构建预测发生S-CIP的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效能。结果PSM前,S-CIP组的基础肺病史(78.3%比32.4%,OR=6.802,P=0.001)、放疗史(69.6%比30.2%,OR=5.300,P=0.002)及TICA(65.2%比27.3%,OR=5.882,P=0.001)比例均高于非S-CIP组,是预测发生S-CIP的独立危险因素。PSM后,S-CIP组和非S-CIP组分别纳入20例患者,S-CIP组TICA比例高于非S-CIP组(60.0%比20.0%,OR=6.000,P=0.013)。基于TICA的Logistic模型预测发生S-CIP的曲线下面积为0.700(95%CI 0.534~0.866)。结论TICA是发生S-CIP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中等的预测效能,可用于S-CIP风险的预测、早期干预,以期降低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 药物相关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肿瘤中央气道侵犯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重度(3~4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T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博峰 张雅敏 +4 位作者 陈平 冯炜 刘金鹏 南克俊 陈宝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3-907,共5页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重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的临床及CT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174例肺癌患者,分析重度CIP患者的临床及...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重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的临床及CT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1日—2022年3月31日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174例肺癌患者,分析重度CI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结果共23例患者符合重度CIP诊断。其中,22例男性,15例发病年龄<65岁,17例有基础肺病史,16例有放化疗和其他治疗史,21例有联合放化疗史;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药开始至发生CIP的中位时间为128(74,348)d;19例为非小细胞癌;16例CIP发生于右肺癌,15例出现肿瘤中央气道侵犯,14例影像学特征为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间质性肺炎模式,20例于随访期间死亡。结论重度CIP可能好发于男性、有基础病史、放化疗治疗史的肺癌患者,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影像学特征为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间质性肺炎模式,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间质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乳腺MRI图像生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红玉 朱天薏 +3 位作者 冯筠 丁松涛 王苹苹 陈宝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8-358,共11页
乳腺癌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据由于不同医院采集方式不同、设备不同或病人等自身原因,会存在同一病人不同序列缺失的问题。目前主流的图像生成对抗网络Pix2Pix和Cycle-consistency是医学图像生成的两... 乳腺癌磁共振成像(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据由于不同医院采集方式不同、设备不同或病人等自身原因,会存在同一病人不同序列缺失的问题。目前主流的图像生成对抗网络Pix2Pix和Cycle-consistency是医学图像生成的两种主要模式,这类方法要求不同MRI序列数据配对出现,难以处理存在缺失的数据,此外,该类方法往往关注整幅图像的生成质量,缺少对疾病诊断更有价值的病灶区域的生成质量的监控。针对以上问题,该文受配准网络(RegGAN)自适应对准图像空间分布的启发,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增强的双注意力配准生成对抗网络DA-RegGAN。该网络在生成器中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使网络更注重病灶的学习;在判别器中添加梯度正则化约束,主要解决网络训练不稳定容易出现模式崩溃的现象,使网络生成包含更清晰的病灶细节全局图。该文在1697幅乳腺数据上开展消融实验、不同图像生成算法间的对比实验、肿瘤分类实验,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与原始RegGAN比,全局图像生成质量和局部病灶图像生成质量均得到提升,局部图像质量较原始PSNR提升了0.518,SSIM提升了0.021;全局图像质量较原始PSNR提升了0.584,SSIM提升了0.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乳腺MRI图像生成 注意力机制 梯度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标本摄片用于乳腺可疑钙化病变组织活检 被引量:3
5
作者 党艳莉 刘儒玫 +3 位作者 聂品 王丽芳 贾田菊 陈宝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观察术中标本摄片用于乳腺可疑钙化病变组织活检的价值。方法对48例乳腺单发可疑钙化病变患者行X线三维立体定位引导活检术,对其中12例行核芯针穿刺活检(SCNB)、22例行真空辅助旋切活检(SVAB)、14例行导丝定位手术切检(SNLB),术中... 目的观察术中标本摄片用于乳腺可疑钙化病变组织活检的价值。方法对48例乳腺单发可疑钙化病变患者行X线三维立体定位引导活检术,对其中12例行核芯针穿刺活检(SCNB)、22例行真空辅助旋切活检(SVAB)、14例行导丝定位手术切检(SNLB),术中以标本摄影系统对组织标本行X线摄片,之后对标本中的钙化进行标记并送病理检查;评估标本摄片在3种活检方式中显示钙化的清晰度及组织学低估情况,观察SNLB术中标本摄片所示钙化数目及切缘状态,并与术前乳腺X线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标本均获得目标钙化组织。术中标本摄片显示钙化清晰度优于术前乳腺X线片,显示SNLB组织内钙化数量多于术前乳腺X线片。14例SNLB中,12个术中标本摄片显示切缘阴性,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2个切缘阳性,且钙化呈多灶性分布,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结果均为恶性并切缘阳性,手术计划由保乳手术改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SCNB、SVAB活检结果及SNLB术中冰冻切片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均一致。结论术中标本摄片用于乳腺可疑钙化病变组织活检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活体标本检查 钙化 乳腺X射线摄影 术中标本摄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切缘征”鉴别直径<4 cm复杂胸腺囊肿与胸腺上皮肿瘤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博峰 郭笑寒 +3 位作者 陈平 冯炜 魏东红 陈宝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23-1826,共4页
目的观察CT“切缘征”鉴别直径<4 cm复杂胸腺囊肿与胸腺上皮肿瘤(TE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接受胸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复杂胸腺囊肿(囊肿组)及14例TET(TET组)患者;由2名医师分别评估CT图像“切缘征”,... 目的观察CT“切缘征”鉴别直径<4 cm复杂胸腺囊肿与胸腺上皮肿瘤(TE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接受胸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复杂胸腺囊肿(囊肿组)及14例TET(TET组)患者;由2名医师分别评估CT图像“切缘征”,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间评估结果的一致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2组CT“切缘征”检出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T“切缘征”鉴别复杂胸腺囊肿与TET的效能。结果观察者间评估“切缘征”结果的一致性良好[ICC=0.94,95%CI(0.90,0.97)]。囊肿组CT“切缘征”检出率为62.50%(15/24),高于TET组的14.29%(2/14,P<0.01)。以CT“切缘征”鉴别复杂胸腺囊肿与TET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AUC分别为62.50%(15/24)、85.71%(12/14)、71.05%(27/38)及0.74。结论CT“切缘征”有助于鉴别直径<4 cm复杂胸腺囊肿与T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囊肿 胸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