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白细胞介素3的基因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1
作者 鲍德虎 董晓慧 +1 位作者 王建安 房盖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94-96,共3页
人白细胞介素3(hIL-3)又名多向克隆刺激因子(multi-CSF),是活化T细胞、NK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分子,可刺激骨髓多能干细胞增殖,并分化形成粒系、红系、单核巨噬系及巨核系等定向祖细胞,对血源细胞系的成熟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 基因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1在小鼠体内的感染与分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如意 房益兰 +1 位作者 袁秀娟 董晓慧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30-332,共3页
实验选用BALB/c小鼠作为感染对象,经腹腔接种10 LD_(50)HSV-10.3ml,24h内即可出现病毒血症,并持续到小鼠死亡。同时在肝、脾分离到病毒,48h后在肺、肾组织中分离到病毒,120h后在脑组织中分离到病毒。所分离的病毒经免疫荧光,ELISA法检... 实验选用BALB/c小鼠作为感染对象,经腹腔接种10 LD_(50)HSV-10.3ml,24h内即可出现病毒血症,并持续到小鼠死亡。同时在肝、脾分离到病毒,48h后在肺、肾组织中分离到病毒,120h后在脑组织中分离到病毒。所分离的病毒经免疫荧光,ELISA法检测确属HSV-1。感染小鼠均在120h~144h内全部死亡,死前有麻痹等脑炎症状。电镜下可见脑组织有炎性病理变化,并在细胞内。外找见典型的HSV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感染 分离 病毒 HSV-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尿激酶对环磷酰胺抗肿瘤活性增效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五 铁衣 +3 位作者 焦正葵 张俊文 薛颖 孙步洲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对S_(180)小鼠实验治疗观察显示:丹参、尿激酶能提高环磷酰胺的抗肿瘤活性。丹参加环磷酰胺的抗肿瘤效果强于尿激酶加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有效治疗的荷瘤小鼠的血清FDP含量低于对照组荷瘤小鼠。丹参加环磷酰胺、尿激酶加环磷酰胺导致荷... 对S_(180)小鼠实验治疗观察显示:丹参、尿激酶能提高环磷酰胺的抗肿瘤活性。丹参加环磷酰胺的抗肿瘤效果强于尿激酶加环磷酰胺/环磷酰胺。有效治疗的荷瘤小鼠的血清FDP含量低于对照组荷瘤小鼠。丹参加环磷酰胺、尿激酶加环磷酰胺导致荷瘤小鼠血清FDP含量下降,考虑与逆转荷瘤小鼠血清FDP含量向正常化有关。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对环磷酰胺抗肿瘤活性的增效作用优于尿激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尿激酶 环磷酸胺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分离及中药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美芳 徐汉卿 房益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86-86,共1页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两种疾病,均由同一种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致.水痘多见于儿童,初次感染可发生水痘,愈后可长期携带病毒,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又可重新激活,导致带状疱疹发生。这两种疾病一般情况下症状...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两种疾病,均由同一种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所致.水痘多见于儿童,初次感染可发生水痘,愈后可长期携带病毒,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又可重新激活,导致带状疱疹发生。这两种疾病一般情况下症状较轻,但严重者可引起脑炎、肺炎、宫内胎儿感染等严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病毒 带状疱疹病毒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白细胞间介素2受体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京田 吴林凯 +1 位作者 陈国秀 赵中媛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实验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了30名正常人淋巴细胞膜上白细胞间介素2受体(IL-2R)的表达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随PHA 刺激量增大,IL-2R 表达量也增加;用同一PHA 刺激量时,IL-2R 表达与细胞浓度有关,在细胞浓度为1×1... 本实验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了30名正常人淋巴细胞膜上白细胞间介素2受体(IL-2R)的表达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随PHA 刺激量增大,IL-2R 表达量也增加;用同一PHA 刺激量时,IL-2R 表达与细胞浓度有关,在细胞浓度为1×10~9细胞/L 时,受体表达最为充分。1×10~9细胞/L 的淋巴细胞悬液经100mg/L PHA 刺激培养24、48和72小时后,IL-2R 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92±9.11%,72.80±8.12%和87.26±6.09%。本法操作较为简便,适用于临床免疫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荧光抗体法 IL-2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中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及存在情况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董小平 袁育康 +3 位作者 房益兰 刘延娜 楚雍烈 任会勋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尖锐湿疣的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密切相关。本文用打点杂交法检测了28例尖锐湿疣病理标本,其中14例与HPV-11探针杂交阳性,阳性率50%(14/28)。对其中杂交信号较强的9例进一步分别用BamI Ⅱ、PstI酶解,Southem转印后与HPV-11探针杂交,对病毒... 尖锐湿疣的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密切相关。本文用打点杂交法检测了28例尖锐湿疣病理标本,其中14例与HPV-11探针杂交阳性,阳性率50%(14/28)。对其中杂交信号较强的9例进一步分别用BamI Ⅱ、PstI酶解,Southem转印后与HPV-11探针杂交,对病毒DNA存在形式进行分析,结果证实HPV-11在尖锐湿疣细胞中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尖锐湿疣 打点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Ⅰ) 被引量:1
7
作者 楚雍烈 葛克亮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83-286,共4页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革命性技术,由于它能把痕迹量的遗传物质迅速而简便地扩增百万倍,使原来无法进行分析和检测的各种项目得以完成,所以PCR的问世为传统基因分析、基因诊断技术带来了...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革命性技术,由于它能把痕迹量的遗传物质迅速而简便地扩增百万倍,使原来无法进行分析和检测的各种项目得以完成,所以PCR的问世为传统基因分析、基因诊断技术带来了变革。现已公认,PCR是90年代最具发展前景的新技术之一。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转化基因的筛选及次级克隆
8
作者 袁育康 董小平 +3 位作者 房益兰 刘延娜 楚雍烈 任会勋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人乳头瘤病毒16型转化作用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转化基因主要位于基因组早期区域E6、E7开放阅读框架内。为了进一步研究HPV16转化作用,我们以Pstl+ECoRI酶解HPV16DNA,以pUC-19为载体,大肠杆菌JM103细胞为宿主菌,经两次定向... 人乳头瘤病毒16型转化作用在宫颈癌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转化基因主要位于基因组早期区域E6、E7开放阅读框架内。为了进一步研究HPV16转化作用,我们以Pstl+ECoRI酶解HPV16DNA,以pUC-19为载体,大肠杆菌JM103细胞为宿主菌,经两次定向次级克隆,组建了质粒pEP-8。经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Southem转印杂交证实,其插入片段为-1.43Kb带有E6、E7 ORF的DNA片段。在E6区上游序列还含有两个TATA盒,1个Cat盒和1个细胞特异性增强子。该质粒的组建为检测HPV感染细胞中mRNA转录提供了特异性的早期基因探针,同时为进一步研究HPV转化作用及转化蛋白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次级克隆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抗RSV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9
作者 范桂香 董晓慧 +1 位作者 房益兰 王建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16-319,共4页
本实验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 株免疫的 BALB/c 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Sp2/o 融合,经次黄嘌呤-氨基喋呤-胸腺嘧啶(HAT)选择培养,获得5株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将2F4株3次克隆化,阳性率100%。连续传代3个月和液氮冻存3个月后... 本实验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 株免疫的 BALB/c 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Sp2/o 融合,经次黄嘌呤-氨基喋呤-胸腺嘧啶(HAT)选择培养,获得5株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将2F4株3次克隆化,阳性率100%。连续传代3个月和液氮冻存3个月后仍能稳定分泌 RSV 单克隆抗体(McAb)。该抗体属 IgGl亚类.只与 RSV 抗原反应;能中和 RSV 的感染性;可被 RSV Long 株感染的 Hep-2细胞吸收.ELISA 测定,2F4株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为10^(-2)和10^(-7)。4℃保存3个月其抗体活性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胞病毒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结构、致病性及单克隆抗体
10
作者 范桂香 房益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88-190,共3页
下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毒之一是呼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简称合胞病毒。合胞病毒感染对象是人及动物,分布广泛,为全球性,传染性强。可在人、猴细胞增殖,增殖后引起细胞界线不清,融合成多核巨细胞病变。胞浆内... 下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毒之一是呼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简称合胞病毒。合胞病毒感染对象是人及动物,分布广泛,为全球性,传染性强。可在人、猴细胞增殖,增殖后引起细胞界线不清,融合成多核巨细胞病变。胞浆内可出现嗜酸性包涵体,所致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近几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结构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研究的近况和进展
11
作者 楚雍烈 房益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89-192,共4页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c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因其流行快、病死率高而被称为当代瘟疫,成为目前一种十分重要的新型传染病。仅在短短的数年内,AIDS从确认,病原分离到流行病学的研究,从发病机理到分...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cficiency Syndrome)的简称,因其流行快、病死率高而被称为当代瘟疫,成为目前一种十分重要的新型传染病。仅在短短的数年内,AIDS从确认,病原分离到流行病学的研究,从发病机理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创生物医学研究史上的奇迹。艾滋病业已危及全球,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现把本病的近况和某些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病学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由胸腺嘧啶激酶基因—小Mu噬菌体DNA插入到HSV BamHI C片段的重组质粒
12
作者 楚雍烈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为了使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BamHI C片段发生突变,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胸腺嘧啶激酶基因-小Mu噬菌体DNA系统(TK—mM)随机插入到质粒pRB 132中的HSV-1 BamHI C片段内,用DNA斑点杂交法得到6个在BamHI C片段上有TK-mM插入的重组质粒。限... 为了使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BamHI C片段发生突变,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胸腺嘧啶激酶基因-小Mu噬菌体DNA系统(TK—mM)随机插入到质粒pRB 132中的HSV-1 BamHI C片段内,用DNA斑点杂交法得到6个在BamHI C片段上有TK-mM插入的重组质粒。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分析结果表明,由于TK—mM的插入,BamHI C片段发生突变,而TK—mM在6个重组质粒中的插入位点也是各不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Mu噬菌体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PBMC对重组人_γIL_4促增殖作用的应答
13
作者 鲍德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本实验比较了新鲜分离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佛波脂类促癌剂TPA活化的PBMC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γIL_4)促增殖作用的应答。发现γIL_4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新鲜分离的PBMC增殖,但其程度太小不足以灵敏反应γIL_4量的变化,TPA... 本实验比较了新鲜分离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佛波脂类促癌剂TPA活化的PBMC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γIL_4)促增殖作用的应答。发现γIL_4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新鲜分离的PBMC增殖,但其程度太小不足以灵敏反应γIL_4量的变化,TPA可激活PBMC,从而提高PBMC中活化细胞比例,活化的PBMC对γIL_4刺激的应答增强,细胞增殖与rIL_4浓度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TPA活化的PBMC的增殖反应可作为一种较为简便,灵敏的γIL_4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PBMC 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水提物对多抗甲素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湘玲 鲍德虎 冉拓力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48-250,共3页
本文观察了黄芪水提物对多抗甲素口服液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发现黄芪能增强多抗甲素的抗肿瘤作用,表现为黄芪多抗甲素胃饲组小鼠脾T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增强,瘤细胞活力下降。S_(180)荷瘤鼠生存期延长,死亡百分率下降。基于多抗甲素的肽聚... 本文观察了黄芪水提物对多抗甲素口服液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发现黄芪能增强多抗甲素的抗肿瘤作用,表现为黄芪多抗甲素胃饲组小鼠脾T细胞对ConA的反应性增强,瘤细胞活力下降。S_(180)荷瘤鼠生存期延长,死亡百分率下降。基于多抗甲素的肽聚糖本质,多抗甲素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和黄芪可诱生Υ-干扰素,本文提出:Υ-干扰素对α-肿瘤坏死因子合成和杀伤作用的正向调节可能是黄芪水提物增强多抗甲素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抗甲素 黄芪水提物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子杂交法探讨HSV、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玉玲 房盖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14-19,共6页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提示癌的发生与感染因素有关。主要涉及两组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和人乳头瘤病毒(HPV)。为了探讨HSV、HPV 与宫颈癌的关系,我们以^(32)P 标记HSV—2DNA 和HPV DNA,分别用Southern 转印和打点杂交技术,同时检测了7...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提示癌的发生与感染因素有关。主要涉及两组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和人乳头瘤病毒(HPV)。为了探讨HSV、HPV 与宫颈癌的关系,我们以^(32)P 标记HSV—2DNA 和HPV DNA,分别用Southern 转印和打点杂交技术,同时检测了73例宫颈癌和14例正常宫颈活检标本。在严格状态下杂交,65例宫颈癌中未发现HSV—2DNA,其中19例癌组织RNA 与HSV—2DNA 杂交阳性。研究发现与宫颈癌组织RNA 杂交阳性的HSV—2DNA 位于0.2~0.33,0.58~0.625图谱单位。此外,在25例宫颈癌中检出了HPV_(16) DNA,2例标本检出了HPV_(18) DNA。在非严格状态下杂交,8例经PstⅠ酶切的宫颈癌组织DNA,Southern 转印后分别与HPV_(16) DNA 和HSV—2BglⅡ克隆片段杂交。结果,6例检出了HPV_(16)DNA,1例既检出了HPV_(16)DNA,又检出了HSV—2DNA。初步结果说明HPV、HSV—2与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SV HPV 核酸 分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血保元方对小鼠血清溶菌酶及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辉 焦正葵 +1 位作者 铁衣 张玉五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实验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血清溶菌酶含量(μg/ml)为5.31±0.72,益气养血保元方组为7.02±0.44(P<0.01);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MΦ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分别为14.58±2.01和0.1826±0.043;益气养血保元方组... 实验结果显示: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血清溶菌酶含量(μg/ml)为5.31±0.72,益气养血保元方组为7.02±0.44(P<0.01);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MΦ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分别为14.58±2.01和0.1826±0.043;益气养血保元方组分别为52.48±4.12及0.7249±0.1222(P<0.01);益气养血保元方组的MΦ中ANAE及ACPasea活性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明显提高。说明益气养血保元方对小鼠血清溶菌酶活性及巨噬细胞活性有正性作用,提示益气养血保元方具有生物反应调节剂BRM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血保元 方剂 溶菌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