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棉基因转移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
作者 郝联芳 刘养浩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3-86,共4页
应用农杆菌菌株At4404携带抗卡那霉素基因(氨基葡萄糖磷酸转移酶)、Gus基因(葡萄糖苷酸酶)以及B.T毒蛋白基因,对陆地棉4个不同栽培品种鲁棉6号、鲁棉1024、中棉12、中棉19的无菌苗下胚轴和茎尖分生组织区作... 应用农杆菌菌株At4404携带抗卡那霉素基因(氨基葡萄糖磷酸转移酶)、Gus基因(葡萄糖苷酸酶)以及B.T毒蛋白基因,对陆地棉4个不同栽培品种鲁棉6号、鲁棉1024、中棉12、中棉19的无菌苗下胚轴和茎尖分生组织区作基因导入的研究,获得转基因的棉花试管苗.在以胚轴作为转化体系的培养过程中,只有鲁棉6号经过了愈伤组织发生、胚状体形成及植株再生途径.若以3~5d的无菌苗芽顶端分生组织作为转化体系,经转化的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在无激素或低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则可较容易地从多个品种中获得转基因的再生植株.以此方法进行基因转移,时间短、方法简便、不受品种来源及基因型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基因转移 转基因植株 陆地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