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胸腺素治疗复发性口疮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芷 刘书翰 王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13,共2页
应用人胸腺素治疗42例病史在1年以上,每月至少复发1次或无间歇且对其它疗法皆无效的轻型口疮及口疮性口炎患者,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了LTT及ERFT。观察时间由半年至30个月不等。结果为痊愈4例,显效12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未发现任何不... 应用人胸腺素治疗42例病史在1年以上,每月至少复发1次或无间歇且对其它疗法皆无效的轻型口疮及口疮性口炎患者,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了LTT及ERFT。观察时间由半年至30个月不等。结果为痊愈4例,显效12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免疫学检测结果表明:治疗组口疮患者的LTT及ERFT在治疗前均比对照组低,其差别极显著,但患者在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有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有关。但疗效一般仅维持半年至1年,以后疗效随时间延长而减弱以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口疮 人胸腺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缺损和畸形的修复
2
作者 张继庆 王世英 +1 位作者 钟念新 贺桂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54-155,共2页
自1978~1986年我们收治因肿瘤、外伤、炎症等所致眼睑缺损和畸形60例,经采用不同的方法修复,效果满意。本文就眼睑不同类型的缺损畸形修复方法的选择提出讨论。
关键词 眼睑缺损 畸形 修复 色素痣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平面板式活动矫治器在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白乐康 刘新奇 白保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牙周病患者中,前牙的散开性移位常与深覆(牙合)并存,采用正畸方法要使移位的上前牙完全复位,就必须消除下前牙与上前牙间的创伤因素,作者从1987年以来应用(牙合)垫—平面(牙合)板式活动矫治器治疗此类患者,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关键词 牙周病 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根管中不通畅根管的病理探讨
4
作者 王强 屈刚 +2 位作者 杜鸿飞 赵晓兰 赵振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0-191,共2页
根管治疗中由于根管不通,器械难以完全插入根管而造成治疗失败是其重要的临床因素。根管器械不能完全插入,则根管内的感染物质无法去尽并难以进行完好的根管消毒和充填。感染物质包括牙髓组织的分解产物。
关键词 根管病 根管感染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病变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骨显像同X光和B超显像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钢 胡永升 +1 位作者 张继庆 孙步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4-146,共3页
X光,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为骨病变检查常用的方法。近年来,B型超声显像也用于骨疾患的探测,应用三种方法来诊断颌骨病变,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骨显像对颌骨病变诊断的符合率(94.3%)高于B超(92.6%)和X光(84.9%... X光,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为骨病变检查常用的方法。近年来,B型超声显像也用于骨疾患的探测,应用三种方法来诊断颌骨病变,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骨显像对颌骨病变诊断的符合率(94.3%)高于B超(92.6%)和X光(84.9%)。分析了三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并认为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应相互弥补,综合诊断可给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颌骨 CT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颅面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图像分析
6
作者 陈钢 胡永升 孙步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2-194,T010,共4页
报道10例正常颅面骨的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的图像分析;提供了正常成人颅面骨的SPECT断层三维信息;指出了正常SPECT显像中颅面骨核素浓集区的特点及同正常解剖的关系;对不同断层面作了具体的描述... 报道10例正常颅面骨的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的图像分析;提供了正常成人颅面骨的SPECT断层三维信息;指出了正常SPECT显像中颅面骨核素浓集区的特点及同正常解剖的关系;对不同断层面作了具体的描述。该结果对广泛使用这项技术对深部骨性病变探讨之前,全面了解正常颅面骨的SPECT断层显像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骨显像 颅面骨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