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腔、蝶窦至海绵窦手术入路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敬德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02-204,共3页
1987年,M.Loyo 首次报道经鼻腔、蝶窦而入海绵窦,处理海绵窦内血管疾患的新手术入路.本文作者用30个(60侧)尸头及51个干颅骨(102侧)做了蝶窦的外科解剖观察,除为经蝶窦而达垂体的手术入路提供了数据外,本文侧重论证经蝶窦而达海绵窦手... 1987年,M.Loyo 首次报道经鼻腔、蝶窦而入海绵窦,处理海绵窦内血管疾患的新手术入路.本文作者用30个(60侧)尸头及51个干颅骨(102侧)做了蝶窦的外科解剖观察,除为经蝶窦而达垂体的手术入路提供了数据外,本文侧重论证经蝶窦而达海绵窦手术入路的解剖基础及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窦 海绵窦 颈动脉瘤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血管医学影像学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月英 马兆龙 +3 位作者 王唯析 张爱宏 段学蕴 蔡庄伟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59-361,共3页
为适应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结合临床超声诊断,本文对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尸50具(男41,女9)的下肢血管内、外径值及动脉壁厚度进行了观测,其中股动脉、胭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的厚度分别为:0.64±0.14mm,0.58±0.10mm... 为适应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结合临床超声诊断,本文对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尸50具(男41,女9)的下肢血管内、外径值及动脉壁厚度进行了观测,其中股动脉、胭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的厚度分别为:0.64±0.14mm,0.58±0.10mm,0.49±0.10mm,0.48±0.11mm,0.43±0.10mm;它们的内径值分别为;7.2±1.41mm,5.4±1.01mm,1.8±0.33mm,2.9±0.38mm,1.9±0.56mm。用美国产Acuson 128型彩色电脑声像仪检测了20例正常成人下肢动脉相应点的内径值。二者比较,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股动脉 下肢 血管 解剖 胫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区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敬德 房台生 马兆龙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6-10,共5页
选用40例成人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鞍区周围结构进行了观察。为经额和经蝶两种垂体手术径路提供了有关解剖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视交叉位置,82.5%属正常型,7.5%属后置型,均为经额径路的适应型。但前置型(10%)则不适应于经额径... 选用40例成人尸头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鞍区周围结构进行了观察。为经额和经蝶两种垂体手术径路提供了有关解剖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视交叉位置,82.5%属正常型,7.5%属后置型,均为经额径路的适应型。但前置型(10%)则不适应于经额径路施术;2.测量了两侧视神经颅内段内侧缘间距及夹角。间距及夹角越小,经额径路越难施行;3.两侧颈内动脉间距以平前床突平面处最窄;4.观察了各海绵间窦。出现率基底窦为100%,前间窦为75%,下间窦为40%后间窦为33.3%。在前、下间窦较大的个体施行经蝶径路可能出现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鞍 垂体 海绵窦 海绵间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髓动脉的显微解剖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勇 周敬德 +2 位作者 房台生 赵根然 马兆龙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4,共4页
应用显微解剖方法观察了30例儿童脑延髓外部各群动脉的组成,并用透明法在立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了8例延髓内部各群动脉的形态特征、供应范围及其与外部动脉群的关系。延髓外部动脉分为前正中群、前外侧群、外侧群和后群。外部动脉穿入脑... 应用显微解剖方法观察了30例儿童脑延髓外部各群动脉的组成,并用透明法在立体解剖显微镜下观察了8例延髓内部各群动脉的形态特征、供应范围及其与外部动脉群的关系。延髓外部动脉分为前正中群、前外侧群、外侧群和后群。外部动脉穿入脑实质延续为内部相应的各群动脉。前正中群动脉供应中缝两侧包括舌下神经核、部分锥体束等结构。前外侧群动脉供应锥体束和下橄榄核。外侧群动脉供应延髓网状结构、脊丘束和迷走神经背核等。后群动脉至延髓上部逐渐消失,主要供应薄、楔束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 微动脉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影象学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兆龙 孔祥云 杨玉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293-296,共4页
对成尸52具(102侧)肾上腺进行了研究。肾上腺的形态可见到6种类型,其中半月形者54例,占52.94%,三角形者41例,占40.20%。此二种最多见。肾上腺位于肾上腺三角内者100例、占98.39%。肾上腺在肾内缘上方之高度右侧是2.06cm、左侧是1.70cm... 对成尸52具(102侧)肾上腺进行了研究。肾上腺的形态可见到6种类型,其中半月形者54例,占52.94%,三角形者41例,占40.20%。此二种最多见。肾上腺位于肾上腺三角内者100例、占98.39%。肾上腺在肾内缘上方之高度右侧是2.06cm、左侧是1.70cm。肾上腺平均高度右侧是2.93cm、左侧是2.30cm。肾上腺平均宽度右侧是4.55cm、左侧是5.09cm。肾上腺平均厚度两侧都是0.6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解剖 影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前体蛋白在痴呆模型大鼠背海马结构内的表达 被引量:17
6
作者 胡海涛 钱亦华 +3 位作者 杨杰 张樟进 王唯析 方向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研究用AlCl_3灌胃,建立鼠老年性痴呆模型.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观察了淀粉样前体蛋白在背海马结构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痴呆模型鼠背海马结构双侧各部均可见较强的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且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光镜结果,阳性反应产物主要... 研究用AlCl_3灌胃,建立鼠老年性痴呆模型.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观察了淀粉样前体蛋白在背海马结构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痴呆模型鼠背海马结构双侧各部均可见较强的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且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光镜结果,阳性反应产物主要位于神经元核周质和突起及其分支.细胞大小不等,多数淀粉样前体蛋白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为梭形和锥形.背海马结构内淀粉样前体蛋白样免疫反应神经元主要分布在CA1、CA2、CA3和CA4区的锥体细胞层、光辉细胞层及齿状回多形细胞层,其中在CA1和CA3区淀粉样前体蛋白样免疫反应神经元数量最多.说明海马CA1、CA3区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改变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同时也提示铝的毒性作用可改变淀粉样前体蛋白在脑内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淀粉样前体蛋白 老年性痴呆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孔外面的观察和测量及其面积的回归方程 被引量:8
7
作者 钱亦华 郑靖中 +2 位作者 段保国 马建国 上官丰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09-512,共4页
60具成人颅骨颅底外面的圆孔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圆孔多呈圆形,其次是卵圆形,其它形较少见.据圆孔与翼突外侧板根部延长线的位置关系,分圆孔位置为三型.圆孔外面观的各项测值左右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中管性圆孔管长度个体差异较大.圆... 60具成人颅骨颅底外面的圆孔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圆孔多呈圆形,其次是卵圆形,其它形较少见.据圆孔与翼突外侧板根部延长线的位置关系,分圆孔位置为三型.圆孔外面观的各项测值左右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中管性圆孔管长度个体差异较大.圆孔的面积左右比较对称者占3.33±2.34%,左>右者占65.51±6.30%,右>左者占34.48±6.30%.圆孔面积左右对称性比较,对临床诊断疾病有参考意义.其面积的回归方程可由其长、宽径乘积推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圆孔 形态测量 蝶骨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底内面圆孔的形态研究及其面积的回归方程 被引量:6
8
作者 钱亦华 郑靖中 +2 位作者 段保国 马建国 上官丰和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6-100,共5页
对60具成人颅骨颅底内面的圆孔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研究.结果如下:圆孔最多见者为圆形,其次是椭圆形,其它形较少见.据圆孔与翼突外侧板根部延长线的位置关系,分圆孔位置为三型.圆孔横径左右有较显著差异;圆孔长径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左右... 对60具成人颅骨颅底内面的圆孔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研究.结果如下:圆孔最多见者为圆形,其次是椭圆形,其它形较少见.据圆孔与翼突外侧板根部延长线的位置关系,分圆孔位置为三型.圆孔横径左右有较显著差异;圆孔长径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左右有较显著差别,且个体差异较突出.圆孔的面积左右比较对称者占7.84%,左>右者占49.02±6.51%,右>左者占43.14±6.45%.圆孔面积左右对称性比较,对临床有参考意义.文内由圆孔长、宽径乘积推算其面积的回归方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颅骨 圆孔 形态学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窦房结光镜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根然 凌凤东 +1 位作者 陈金典 刘全录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97-299,共3页
对14只SD大鼠心脏窦房结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窦房结位于界嵴静脉窦侧的心外膜下。窦房结内的主要细胞是P细胞和T细胞,P细胞位于结中心,圆形或多边形,核大胞浆淡染。电镜下P细胞肌微丝量少,核大,有电子致密颗粒。T细胞位于结的周边部... 对14只SD大鼠心脏窦房结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窦房结位于界嵴静脉窦侧的心外膜下。窦房结内的主要细胞是P细胞和T细胞,P细胞位于结中心,圆形或多边形,核大胞浆淡染。电镜下P细胞肌微丝量少,核大,有电子致密颗粒。T细胞位于结的周边部位,形态和大小界于P细胞与心房肌细胞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窦房结 P细胞 T细胞 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心窦房结的光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月鲜 赵根然 +3 位作者 孔祥云 林奇 刘全禄 凌凤东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05-208,共4页
本文对11例人心窦房结的形态和位置作了连续切片观察。窦房结位于界嵴上部的心外膜深面约1mm 左右,结的长轴与界嵴长轴一致,其形状多种多样。成人结的大小为14×3.6×1.09mm^3;儿童结的大小为6.9×2.3×0.8mm^3.窦房结... 本文对11例人心窦房结的形态和位置作了连续切片观察。窦房结位于界嵴上部的心外膜深面约1mm 左右,结的长轴与界嵴长轴一致,其形状多种多样。成人结的大小为14×3.6×1.09mm^3;儿童结的大小为6.9×2.3×0.8mm^3.窦房结组织染色淡(HE 染色),组织致密,结中心有较大动脉穿过。结细胞明显较一般心房肌细胞小,其中P 细胞类似原始心肌细胞,核大、胞质肌原纤维少,染色淡.T 细胞为短柱状,核较小染色深浅介于P 细胞和心房肌细胞之间状态.上述两种细胞位于胶原纤维相互交织的网眼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结 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血管代谢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姬西团 周敬德 +2 位作者 赵根然 马兆龙 刘勇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06-208,共3页
本文用组织化学方法,选择能反映血管壁糖代谢3个途径及平滑肌能量利用的5个关键酶,在同一显微镜下对正常SD系不同月龄组大鼠海马血管的酶代谢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为乳酸脱氢酶活性随着大鼠月龄及血管口径的增加而增强,琥珀酸脱氢酶... 本文用组织化学方法,选择能反映血管壁糖代谢3个途径及平滑肌能量利用的5个关键酶,在同一显微镜下对正常SD系不同月龄组大鼠海马血管的酶代谢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为乳酸脱氢酶活性随着大鼠月龄及血管口径的增加而增强,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示轻度反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呈轻度至中度活性,钙激活三磷酸腺苷酶在动脉及微动脉示极强阳性,静脉示强阳性,毛细血管呈中度至强阳性。讨论了海马血管壁代谢酶的变化与海马血管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血管代谢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尾壳核微血管壁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增贤 周敬德 +1 位作者 赵根然 姬西团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08-311,共4页
本文在15只SD大鼠尾壳核上用半定量方法对微血管壁上5种酶,在亮视野显微镜下进行了组织化学观察。结果:皮质和尾壳核的血管壁上,乳酸脱氢酶活性呈微量至强阳性反应,且随血管直径增大活性增强;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呈微量至中度;葡萄糖-6-磷... 本文在15只SD大鼠尾壳核上用半定量方法对微血管壁上5种酶,在亮视野显微镜下进行了组织化学观察。结果:皮质和尾壳核的血管壁上,乳酸脱氢酶活性呈微量至强阳性反应,且随血管直径增大活性增强;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呈微量至中度;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呈阴性至微量,说明核酸及蛋白质合成能力低下;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呈强至极强反应,提示血管壁平滑肌利用三磷酸腺苷能力强。上述各酶在尾壳核各部之间活性无差别。提示:皮质和尾壳核微血管壁代谢活跃,有氧代谢微弱,以无氧代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鼠 尾壳核 微血管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桥内部的动脉供应和毛细血管构筑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勇 周敬德 +2 位作者 赵根然 房台生 马兆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3,共4页
采用血管灌注和透明切片,在立体解剖显微镜下对30例脑桥内部动脉的分群,经行分支和供应范围进行了观察。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算了脑桥内部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毛细血管密度。脑桥内部前正中群有三组长动脉,分别由脚间窝下端,基底沟... 采用血管灌注和透明切片,在立体解剖显微镜下对30例脑桥内部动脉的分群,经行分支和供应范围进行了观察。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算了脑桥内部主要神经核团和纤维束的毛细血管密度。脑桥内部前正中群有三组长动脉,分别由脚间窝下端,基底沟中部和盲孔处穿入,这些动脉在向脑桥被盖部经行和分布的过程中,可形成多级直角分支,使之呈“垂柳状”外观。脑桥内部的毛细血管构筑,在透明切片上,可显示出神经结构的轮廓。其中上橄榄核的毛细血管密度最高,小脑上脚的毛细血管密度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 动脉 毛细血管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心房室束及其束支的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志坤 孔祥云 凌凤东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用光镜和组化法研究了兔心房室束及其束支的形态学(20例)和胆碱酯酶活性(10例)。房室束长3.60mm,其中穿通部0.58mm,穿通前部3.02mm;多为三角形,扁圆形等。房室束的起始部由过渡细胞和起搏细胞组成,前部及其束支的细胞为长形,大小有异。... 用光镜和组化法研究了兔心房室束及其束支的形态学(20例)和胆碱酯酶活性(10例)。房室束长3.60mm,其中穿通部0.58mm,穿通前部3.02mm;多为三角形,扁圆形等。房室束的起始部由过渡细胞和起搏细胞组成,前部及其束支的细胞为长形,大小有异。右束支为条索状;左束支起始部较短,分支成片状。房室束的穿通部有很大差异,5例较典型,2例位于右侧心内膜和中心纤维体之间,其余不典型。房室束及其束支胆碱酯酶为强阳性,心肌为弱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束 中心纤维体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对皮下注射福尔马林的反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奎元 任惠民 +2 位作者 胡海涛 吕韶岗 王唯析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99-303,共5页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法,观察了清醒完整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对皮下注射福尔马林的反应。结呆显示,在海马CA2/CA3区可记录到痛兴奋、痛抑制和非痛敏三种神经元。同侧前爪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痛兴奋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显著增多...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法,观察了清醒完整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对皮下注射福尔马林的反应。结呆显示,在海马CA2/CA3区可记录到痛兴奋、痛抑制和非痛敏三种神经元。同侧前爪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痛兴奋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显著增多,而痛抑制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显著减少,这种变化在给予福尔马林后30min左右达到最大值,在60min左右恢复到对照水平;但在给予福尔马林后,非痛敏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无明显变化。以上实验结果提供了在福尔马林痛模型中,海马在痛感受或痛反应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电生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自发放电 福尔马林 痛模型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产物的衰老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樟进 任惠民 +1 位作者 胡海涛 凌风东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04-207,共4页
本文运用光镜和电镜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幼年(3月龄)和老年(24月龄)大鼠下丘脑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反应产物的衰老变化。与幼年相比,老年TH阳性细胞,尤其是位于下丘脑后部和背内侧核/未定带的阳性细胞,其染色强度明显降低。在数量方面... 本文运用光镜和电镜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幼年(3月龄)和老年(24月龄)大鼠下丘脑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反应产物的衰老变化。与幼年相比,老年TH阳性细胞,尤其是位于下丘脑后部和背内侧核/未定带的阳性细胞,其染色强度明显降低。在数量方面,除视前区外,老年下丘脑的弓状核、室周核、背内侧核/未定带以及下丘脑后部的TH阳性神经细胞呈显著性减少。另外,老年正中隆起的TH阳性神经纤维明显比幼年者减少。电镜下,TH标记的轴突终未呈现退行性改变的迹象。上述衰老变化可能是导致老年下丘脑和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下丘脑 免疫学 酪氨酴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Y神经纤维在大鼠心脏的分布及增龄变化
17
作者 赵根然 杨月鲜 +2 位作者 孔祥云 凌凤东 徐鹏霄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不同月龄组SD大鼠心脏神经肽酪氨酸(NPY)神经纤维的分布特征及其衰老变化。结果发现:心脏各部位、各结构具有不同密度、不同形式的NPY神经分布,纤维均为膨体型。电镜下,神经纤维行于心肌间隙并... 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不同月龄组SD大鼠心脏神经肽酪氨酸(NPY)神经纤维的分布特征及其衰老变化。结果发现:心脏各部位、各结构具有不同密度、不同形式的NPY神经分布,纤维均为膨体型。电镜下,神经纤维行于心肌间隙并与心肌细胞贴近,轴浆内充满NPY阳性反应颗粒。随月龄增加,神经纤维密度下降,纤维形态及分布形式发生改变,对心脏支配减弱。此外,在心内还发现NPY神经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神经肽酪氨酸 增龄 免疫细胞化学 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
18
作者 姬西团 周敬德 +3 位作者 房台生 赵根然 刘勇 许彦钢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3,97,共4页
本实验用铸型扫描电镜法观察大鼠及幼儿海马内部微血管构筑。在人观察到典型的动脉及其分支;微动脉之间、微静脉之间及微动、静脉之间均有吻合;也见到静脉及其属支、毛细血管网及其吻合。另外观察到单个毛细血管分成两支且呈麻花状排列... 本实验用铸型扫描电镜法观察大鼠及幼儿海马内部微血管构筑。在人观察到典型的动脉及其分支;微动脉之间、微静脉之间及微动、静脉之间均有吻合;也见到静脉及其属支、毛细血管网及其吻合。另外观察到单个毛细血管分成两支且呈麻花状排列,同时见到微静脉与微动脉成1:3~4微血管单位及毛细血管前、后括约肌。大鼠与幼儿海马血管形态不尽相同,动脉在分支过程中常从较大的血管突然移行为较小血管,在较大的血管及血管分叉处平滑肌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微血管构筑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大鼠脑干中缝核群酪氨酸羟化酶样神经元的变化——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像定量分析研究
19
作者 张樟进 任惠民 张可仁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5-9,共5页
本文结合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像定量分析,观察幼年(2个月)、中年(10个月)和老年(24个月)大鼠脑干中缝核群酪氨酸羟化酶祥(THL)神经元的衰老变化,结果表明:THL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中央上核和嘴侧线形核內;THL神经无从中年即开始丧... 本文结合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像定量分析,观察幼年(2个月)、中年(10个月)和老年(24个月)大鼠脑干中缝核群酪氨酸羟化酶祥(THL)神经元的衰老变化,结果表明:THL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中央上核和嘴侧线形核內;THL神经无从中年即开始丧失,到老年,其数量几乎减少1/3;图像分析表明,THL神经元的截面积随增龄而增大,但形态观察发现,老年组的阳性神经元的胞体萎缩,边缘皱折而呈不规则状,突起缩短、锐化或扭曲;THL神经元的灰度值随增龄而升高,说明儿茶酚胺的含量和转换率在衰老进程中是逐渐降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缝核群 神经元 IGSS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大鼠脑干中缝核群P-物质样神经元的变化——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象定量分析研究
20
作者 张樟进 张可仁 任惠民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97-100,共4页
结合免疫金银染色(IGSS)法和图象定量分析,观察了不同年龄大鼠脑干中缝核群P-物质(SP)样神经元的衰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中缝核群内,SP 样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中缝大核和中缝背核内。中缝背核内的SP样神经元从中年即... 结合免疫金银染色(IGSS)法和图象定量分析,观察了不同年龄大鼠脑干中缝核群P-物质(SP)样神经元的衰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中缝核群内,SP 样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苍白核、中缝隐核、中缝大核和中缝背核内。中缝背核内的SP样神经元从中年即开始丧失,而其它核团的神经元到老年才开始减少(P<0.01)。从幼年到中年,各核团的SP 样神经元的截面积几乎增大一倍;但到老年,仅于中缝苍白核内的神经元还在继续增大(P<0.05),而其它核团没有明显变化。各核团的SP 样神经元的灰度值均呈增龄性升高,提示神经元的SP 含量和活性在衰老进程中逐渐降低。老年组SP 样神经元的形态改变呈现为胞体肿胀,边缘不规整,免疫反应减弱,染色浅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中缝核群 SP样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