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顺磁性造影剂Gd-DTPA与FAC弛豫增强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戴平丰
刘继汉
余伟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明确顺磁性造影剂GdDTPA与FAC(枸橼酸铁铵)的驰豫增强规律,比较两者的增强效率。材料和方法:将两种造影剂分别配制成12种不同的浓度,装入试管后多次重复成像,测量驰豫时间和信号强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Gd...
目的:明确顺磁性造影剂GdDTPA与FAC(枸橼酸铁铵)的驰豫增强规律,比较两者的增强效率。材料和方法:将两种造影剂分别配制成12种不同的浓度,装入试管后多次重复成像,测量驰豫时间和信号强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GdDTPA与FAC的驰豫增强规律十分相似。驰豫时间随造影剂浓度的增加而缩短,但T1、T2的变化速度和规律不同。信号强度的变化具有双向性,低浓度时呈阳性造影效果,且信号强度随浓度增高而升高;达到一度浓度后信号强度反而随浓度增加而下降,高浓度时则出现阴性造影效果。信号变化的转折点在不同参数成像时不同步。当FAC的浓度为GdDTPA的四倍时两者达到同样的增强幅度。作者对浓度、驰豫时间和信号强度三者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结论:GdDTPA与FAC均为顺磁性造影剂,明确其增强特性与增强效率可为与顺磁质有关的信号演变的解释及胃物道造影剂的选择提供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实验研究
枸橼酸铁铵
弛豫增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共振成像弛豫时间测定在颅内肿瘤组织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
1
2
作者
戴平丰
王泽忠
刘继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序列中测出的弛豫时间在确定颅内肿瘤组织类型方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选用最佳参数成像后对有病理证实的34例(11种)颅内肿瘤的弛豫时间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及神经纤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序列中测出的弛豫时间在确定颅内肿瘤组织类型方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选用最佳参数成像后对有病理证实的34例(11种)颅内肿瘤的弛豫时间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及神经纤维瘤病的T1延长最为明显,T2也较长。转移瘤、垂体瘤及软骨瘤的T1、T2呈中度延长。囊性颅咽管瘤可呈短T1长T2表现。听神经鞘瘤的T1最短,与其它肿瘤无重叠,T2则较长。结论:部份肿瘤的弛豫时间较有特征性,可用作鉴别诊断的参考,大部份肿瘤的弛豫时间在分布上弥散和重叠明显,不能明确分界,因而不能单凭弛豫时间作出组织类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NMR
成像
组织学定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顺磁性造影剂Gd-DTPA与FAC弛豫增强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戴平丰
刘继汉
余伟南
机构
浙江
医科大
学邵逸夫医院
影像
科
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影像中心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60-63,共4页
文摘
目的:明确顺磁性造影剂GdDTPA与FAC(枸橼酸铁铵)的驰豫增强规律,比较两者的增强效率。材料和方法:将两种造影剂分别配制成12种不同的浓度,装入试管后多次重复成像,测量驰豫时间和信号强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GdDTPA与FAC的驰豫增强规律十分相似。驰豫时间随造影剂浓度的增加而缩短,但T1、T2的变化速度和规律不同。信号强度的变化具有双向性,低浓度时呈阳性造影效果,且信号强度随浓度增高而升高;达到一度浓度后信号强度反而随浓度增加而下降,高浓度时则出现阴性造影效果。信号变化的转折点在不同参数成像时不同步。当FAC的浓度为GdDTPA的四倍时两者达到同样的增强幅度。作者对浓度、驰豫时间和信号强度三者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结论:GdDTPA与FAC均为顺磁性造影剂,明确其增强特性与增强效率可为与顺磁质有关的信号演变的解释及胃物道造影剂的选择提供理论根据。
关键词
造影剂
实验研究
枸橼酸铁铵
弛豫增强特性
Keywords
Contrast agent MRI Experimental study
分类号
R981.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共振成像弛豫时间测定在颅内肿瘤组织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
1
2
作者
戴平丰
王泽忠
刘继汉
机构
浙江
医科大
学邵逸夫医院
影像
科
出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9-1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序列中测出的弛豫时间在确定颅内肿瘤组织类型方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选用最佳参数成像后对有病理证实的34例(11种)颅内肿瘤的弛豫时间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及神经纤维瘤病的T1延长最为明显,T2也较长。转移瘤、垂体瘤及软骨瘤的T1、T2呈中度延长。囊性颅咽管瘤可呈短T1长T2表现。听神经鞘瘤的T1最短,与其它肿瘤无重叠,T2则较长。结论:部份肿瘤的弛豫时间较有特征性,可用作鉴别诊断的参考,大部份肿瘤的弛豫时间在分布上弥散和重叠明显,不能明确分界,因而不能单凭弛豫时间作出组织类型诊断。
关键词
颅内肿瘤
NMR
成像
组织学定性诊断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rain neoplasm Tissue charaterization
分类号
R739.410.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顺磁性造影剂Gd-DTPA与FAC弛豫增强特性的实验研究
戴平丰
刘继汉
余伟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磁共振成像弛豫时间测定在颅内肿瘤组织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戴平丰
王泽忠
刘继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