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 HLA-A2^+限制性CTL表位的预测及鉴定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建强 何爱丽 +3 位作者 张王刚 张磊 古流芳 张文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428,共5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鉴定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 HLA-A2+限制性CTL表位,探索基于MLAA-34为靶标的白血病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超基序法和量化基序法对靶抗原MLAA-34 HLA-A2+限制性CTL表位进行预测;选取评分较高且排位在...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鉴定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 HLA-A2+限制性CTL表位,探索基于MLAA-34为靶标的白血病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超基序法和量化基序法对靶抗原MLAA-34 HLA-A2+限制性CTL表位进行预测;选取评分较高且排位在前10位的抗原表位肽为候选表位肽,并进行人工合成。利用T2细胞,以肽结合试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候选CTL表位肽的结合亲和力[以荧光指数(fluorescence index,FI)表示];选取亲和力较高的4种多肽进行特异性CTLs的体外扩增,同时用LDH释放法对CTLs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预测的前10位候选MLAA-34 CTL表位肽中,MLAA2(ILLKNQPKL)、MLAA3(LLTRHKVLV)、MLAA5(LLVTLI-ADL)和MLAA9(YLIKQIRDL)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其FI分别为1.65、1.73、1.82、1.02,可作为候选表位肽进一步分析。细胞毒实验分析显示,MLAA5(LLVTLIADL)可在体外有效诱导特异性CTLs的产生,杀伤靶细胞。结论 MLAA5(LLVTLIADL)为白血病相关抗原MLAA-34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为基于MLAA-34的治疗性多肽疫苗的设计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相关抗原 MLAA-34 CTL表位 生物信息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im-3的表达变化及与T、B细胞功能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卉 赵建强 +2 位作者 倪增峰 刘宇宏 焦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81-885,共5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Tim-3的表达变化及其与T细胞、B细胞功能异常之间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诊断为MM的30例患者纳入MM组,并选取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30名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HC)。收集MM患者...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Tim-3的表达变化及其与T细胞、B细胞功能异常之间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诊断为MM的30例患者纳入MM组,并选取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30名健康人员纳入对照组(HC)。收集MM患者和HC的外周血,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同时保留分离过程中留下的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BMNC中CD3^+CD4^+Tim-3^+T、CD3^+CD8^+Tim-3^+T细胞的百分比,同时检测浆母B细胞即CD19^+CD20^-CD38^+B细胞的百分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FN-γ、TNF-α,以及B细胞相关抗体IgA,IgM和IgG的滴度。分析MM患者和HC外周血中CD3^+CD4^+Tim-3^+T、CD3^+CD8^+Tim-3^+T细胞、浆母B细胞比率和血清中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B细胞相关抗体滴度的差异,并分析MM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im-3^+T、CD3^+CD8^+Tim-3^+T细胞比率与浆母B细胞比率、细胞因子、抗体浓度的相关性。结果:MM患者CD3^+CD4^+Tim-3^+T、CD3^+CD8^+Tim-3^+T细胞的百分比要高于HC,而CD19^+CD20-CD38^+B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因子、抗体浓度低于HC。MM患者CD3^+CD4^+Tim-3^+T细胞百分比与CD19^+CD20-CD38^+B细胞百分比、细胞因子IFN-γ和抗体浓度呈负相关,而CD3^+CD8^+Tim-3^+T细胞的百分比仅与细胞因子TNF-α的浓度呈负相关。结论:MM患者外周血中Tim-3在CD4和CD8细胞上的表达增加,并与T细胞和B细胞功能抑制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TIM-3 T细胞 B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BXW7与NOTCH1突变对成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卉 朱琳 刘宇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94-1300,共7页
目的:探讨FBXW7、NOTCH1突变在成人T-ALL中的突变率以及突变特征,并研究其2个突变对成人T-AL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6成人T-ALL的FBXW7和NOTCH1基因进行基因测序,确定FBXW7和NOTCH1在106例患者中的突变率及突变特征,并... 目的:探讨FBXW7、NOTCH1突变在成人T-ALL中的突变率以及突变特征,并研究其2个突变对成人T-ALL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06成人T-ALL的FBXW7和NOTCH1基因进行基因测序,确定FBXW7和NOTCH1在106例患者中的突变率及突变特征,并对比突变组与非突变组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结果:在106例成人T-ALL中,FBXW7突变共有21例(19.8%),NOTCH1突变有66例(62.3%),FBXW7/NOTCH1双突变有18例(17.0%)。单独FBXW7或NOTCH1突变对预后的影响不大,但FBXW7/NOTCH1双突变组患者的2年累计总体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皆低于无突变组,分别为(27.8%vs 70.3%)(P <0.01)、(16.7%vs 48.6%)(P <0.01),复发率高于非突变组(77.8%vs43.2%)(P=0.02)。结论:单独的FBXW7或NOTCH1突变尚不能作为预测预后的因素,但FBXW7/NOTCH1双突变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BXW7 NOTCH1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opilin-1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CRF-CEM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宇宏 曹慧琴 +1 位作者 刘卉 李晓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623-2627,共5页
目的:探究神经菌毛素-1(NRP-1)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CRF-CEM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构建NRP-1敲低CCRF-CEM细胞株或使用NRP-1单克隆抗体)抑制NRP-1功能,通过对比抑制NRP-1功能后CCRF-CEM细胞株与正常CCRF-... 目的:探究神经菌毛素-1(NRP-1)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CRF-CEM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构建NRP-1敲低CCRF-CEM细胞株或使用NRP-1单克隆抗体)抑制NRP-1功能,通过对比抑制NRP-1功能后CCRF-CEM细胞株与正常CCRF-CEM细胞株,确定NRP-1对CCRF-CEM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NRP-1敲低CCRF-CEM细胞株(NRP-1-shRNA)。两种方法抑制NRP-1功能后,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而细胞凋亡及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加。结论:NRP-1可促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CRF-CEM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能力,抑制细胞的凋亡和降低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菌毛素-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CRF-CEM细胞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法拉滨诱导U937细胞自噬性死亡的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程亮 刘海波 +1 位作者 张梅 贺鹏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7-350,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氯法拉滨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U937自噬性死亡的机制。不同浓度氯法拉滨作用U937细胞24、48 h后,用MTT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及氯法拉滨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自噬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本研究旨在探讨氯法拉滨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U937自噬性死亡的机制。不同浓度氯法拉滨作用U937细胞24、48 h后,用MTT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及氯法拉滨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自噬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0.01和0.15μmol/L氯法拉滨作用U937细胞48 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6.92±4.24)%和(86.10±1.16)%,IC50为0.022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和0.1μmol/L氯法拉滨作用U937细胞48 h,自噬率分别为(11.0033±1.4387)%和(59.4133±3.5409)%,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强(r=0.99);随药物浓度的增加,Beclin 1表达逐渐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法拉滨对U937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存在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eclin 1的蛋白表达诱导U937细胞自噬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法拉滨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自噬性死亡 细胞U9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0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利妥昔单抗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卉 刘宇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733-2736,共4页
目的评价CD2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影响。方法 15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接受标准的5个疗程单独化疗为对照组;154例接受常规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为试验组。评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目的评价CD2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的影响。方法 15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接受标准的5个疗程单独化疗为对照组;154例接受常规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为试验组。评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CD20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rs2070770为CC基因型157例(51.0%),CT基因型116例(37.7%),TT基因型35例(11.4%),等位基因T频率为30.2%。试验组中CC基因型患者的复发风险(RR)显著低于对照组(25.6%vs.48.3%,P<0.01),但在CT或TT基因型的患者中,利妥昔单抗对复发风险没有影响。试验组中CC基因型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比对照组患者要高(63.7%vs.45.5%,P<0.01),但在CT或TT基因型患者中没有发现利妥昔单抗的响应。结论 rs2070770位点CC基因型患者在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时效果较好,其可作为预测患者治疗效果的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循环Tfh细胞变化及与B细胞功能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卉 曹慧琴 赵建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6-1200,共5页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循环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变化及与B细胞功能异常之间的的关系。方法:2015年8月-2017年10月诊断为MDS20例患者纳入MDS组,20例在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HC)组。收集MDS患...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循环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变化及与B细胞功能异常之间的的关系。方法:2015年8月-2017年10月诊断为MDS20例患者纳入MDS组,20例在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HC)组。收集MDS患者和HC的外周血,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同时保留分离过程中留下的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BMC中循环Tfh细胞即CD4^+CXCR5^+T细胞和其功能亚型CD4^+CXCR5^+ICOS^+T细胞、CD4^+CXCR5^+PD-1^+T细胞的百分比,同时检测浆母B细胞即CD19^+CD20^-CD38^+B细胞百分比。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IgA,IgM和IgG浓度。分析MDS患者和HC外周血中循环Tfh细胞、浆母B细胞比率和血清中抗体浓度的差异,并分析MDS患者外周血中循环Tfh细胞与浆母B细胞比率、及其与血清中抗体浓度的相关性。结果:MDS患者CD4^+CXCR5^+T细胞、CD4^+CXCR5^+ICOS^+T细胞和CD19^+CD20^-CD38^+B细胞百分比以及抗体浓度均低于HC,而CD4^+CXCR5^+PD-1^+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HC。MDS患者CD19^+CD20^-CD38^+B细胞百分比和抗体浓度与CD4^+CXCR5^+T细胞、CD4^+CXCR5^+ICOS^+T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而与CD4^+CXCR5^+PD-1^+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613)。结论:MDS患者循环Tfh细胞及其功能亚型比率发生了明显变化,并与B细胞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Tfh细胞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