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饥饿素对高糖下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李蓉 张敏 燕洁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1-996,共6页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对高糖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10 nmol/L胃饥... 目的研究胃饥饿素对高糖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氧化应激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分别采用常规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培养基、含30 mmol/L D-葡萄糖+10 nmol/L胃饥饿素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生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氧化应激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Fe^(2+)浓度;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RMEC中铁死亡关键分子谷胱甘肽过氧化合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高糖组、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增生率分别为(100.62±3.40)%、(63.74±4.25)%和(88.19±4.65)%,ROS荧光强度分别为15512.20±1347.53、46457.00±1072.65和22220.87±1669.20,GSH浓度分别为(68.52±7.61)、(21.45±1.57)和(55.68±5.15)μmol/L,MDA浓度分别为(0.79±0.10)、(2.47±0.27)和(1.08±0.15)μmol/L,SOD活性分别为(111.67±10.32)、(37.75±5.92)和(97.45±9.12)U/ml,Fe^(2+)浓度分别为(3.02±0.30)、(9.45±0.71)和(4.63±0.32)mmol/mgprot。各组间细胞增生率、ROS荧光强度、GSH浓度、MDA浓度、SOD活性及Fe^(2+)浓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82、414.59、61.28、67.24、61.64,146.14,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生率、GSH浓度和SOD活性均明显降低,ROS荧光强度、MDA浓度和Fe^(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增生率、GSH浓度和SOD活性明显升高,ROS荧光强度、MDA浓度和Fe^(2+)浓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内线粒体铁死亡现象明显;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线粒体状态明显改善。各组间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94、182.84,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和高糖+胃饥饿素组细胞中GPX4、SLC7A1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胃饥饿素组2种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胃饥饿素可促进高糖下的HRMEC增生,抑制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和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饥饿素 铁死亡 氧化应激 高糖 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科峰 柴林燕 +1 位作者 张允东 高海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92-495,499,共5页
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T2DM患者13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联合治疗组,各6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 目的:探讨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T2DM患者13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联合治疗组,各69例。常规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程度、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外周血中血糖指标水平,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及炎症介质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治疗组外周血中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低于常规组;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氢(LHP)含量低于常规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高于常规组(P<0.05);血清中炎症介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含量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T2DM患者接受DPP-4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更为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并抑制全身氧化应激、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DPP-4抑制剂 血糖控制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雨 李亚 +4 位作者 张科林 马卫国 曹金龙 徐绥宁 马鸿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66-2270,共5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冠心病(CHD)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检查、腹部超声的非糖尿病患者210例,其中造影确诊为CHD组114例,无CHD组96例,依据冠脉病变支数将患者分为4组,计算Gensini积分,依据四分...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冠心病(CHD)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检查、腹部超声的非糖尿病患者210例,其中造影确诊为CHD组114例,无CHD组96例,依据冠脉病变支数将患者分为4组,计算Gensini积分,依据四分位数将Gensini积分分为4级,依据四分位数将胰岛素抵抗指数分为4级,进行回顾分析。结果IR分级高的患者更易发生及多支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R分级高的患者冠脉Gensini分级更高(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R为非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IR对CHD有预测价值(A UC=0.795),当稳态模型IR指数≥1.35时为阳性预测CHD,约登指数为0.494,敏感度为64%,特异度为85.4%,阳性预测值为83%,阴性预测值为0.67%。结论IR是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IR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冠心病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冠心病 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燕 朱江 +3 位作者 朱本章 张怡 马卫国 何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PD-1基因多态性在西安地区汉族人中的分布及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127例健康人、125例Graves病(GD)患者、1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PD-1基因三个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PD-1.1、PD-1.3、PD... 目的探讨PD-1基因多态性在西安地区汉族人中的分布及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127例健康人、125例Graves病(GD)患者、11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PD-1基因三个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PD-1.1、PD-1.3、PD-1.5的基因型。结果发现西安地区汉族人PD-1.3位点不存在多态性;健康人、GD患者与HT患者PD-1.1、PD-1.5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D-1.1、PD-1.3和PD-1.5基因型不能作为PD-1基因与AITD相关的遗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GHSR-1a对高糖环境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蓉 姚国敏 +2 位作者 周凌霄 张敏 闫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ghrelin及其受体生长激素分泌素受体1a(GHSR-1a)在高糖环境下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分为对照组和高浓度葡萄糖组。对照组细胞在含5.5 mmol·L^(-1)葡萄糖的M199培... 目的观察ghrelin及其受体生长激素分泌素受体1a(GHSR-1a)在高糖环境下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分为对照组和高浓度葡萄糖组。对照组细胞在含5.5 mmol·L^(-1)葡萄糖的M199培养基中培养48 h,高浓度葡萄糖组细胞在含30.0 mmol·L^(-1)葡萄糖的M199培养基中培养48 h,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两组细胞中GHSR-1a的表达。然后另取HRMECs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NC)组、高糖(HG)组、HG+ghrelin组、HG+ghrelin+siGHSR-1a组和HG+ghrelin+NC-siGHSR-1a组,孵育48 h。NC组处理同对照组,HG组处理同高浓度葡萄糖组,HG+ghrelin组细胞在含30.0 mmol·L^(-1)葡萄糖、10.0 nmol·L^(-1) ghrelin的M199培养基中培养,HG+ghrelin+siGHSR-1a组细胞先转染GHSR-1a-特异性siRNA,24 h后在含30.0 mmol·L^(-1)葡萄糖和10.0 nmol·L^(-1) ghrelin的M199培养基中培养,HG+ghrelin+NC-siGHSR-1a组细胞先转染非特异性序列,24 h后在含30.0 mmol·L^(-1)葡萄糖和10.0 nmol·L^(-1) ghrelin的M199培养基中培养。分别采用CCK-8和Annexin-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HRMECs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高浓度葡萄糖组的GHSR-1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NC组、HG组、HG+ghrelin组、HG+ghrelin+siGHSR-1a组和HG+ghrelin+NC-siGHSR-1a组的细胞活力分别为1.00、69.87%±0.68%、92.31%±3.62%、75.98%±4.67%和90.87%±1.9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显示,除HG+ghrelin组与HG+ghrelin+NC-siGHSR-1a组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细胞活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C组、HG组、HG+ghrelin组、HG+ghrelin+siGHSR-1a组和HG+ghrelin+NC-siGHSR-1a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76%±0.36%、20.53%±0.38%、10.84%±0.52%、14.93%±0.18%和11.03%±0.62%,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8.88,P<0.001);两两比较显示,除HG+ghrelin组与HG+ghrelin+NC-siGHSR-1a组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C组、HG组、HG+ghrelin组、HG+ghrelin+siGHSR-1a组和HG+ghrelin+NC-siGHSR-1a组细胞的Bax蛋白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7±0.03和0.64±0.05,0.75±0.04和0.14±0.02,0.38±0.04和0.49±0.08,0.56±0.04和0.33±0.07,0.40±0.06和0.46±0.09,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两两比较显示,除HG+ghrelin组与HG+ghrelin+NC-siGHSR-1a组Bax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外,其余各组Bax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ghrelin-GHSR-1a系统对高糖环境下的HRMECs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抑制高糖诱导的HRME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生长激素分泌素受体1a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糖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建梅 张彦 +3 位作者 陈承 史红阳 倪菁 马卫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株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探索PEDF对肺癌合并糖尿病的疾病发展、预后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培养肺鳞癌细胞株SK-MES-1,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糖组及PEDF干预高糖1、2、3组,倒置显微镜...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株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探索PEDF对肺癌合并糖尿病的疾病发展、预后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培养肺鳞癌细胞株SK-MES-1,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糖组及PEDF干预高糖1、2、3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改变;MTT比色法分析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穿透数;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结果①高糖组较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凋亡率降低、阻滞于G0/G1期的百分比相对减少、细胞穿透数增加、VEGF浓度增高(P<0.05);②随着PEDF干预浓度的增高,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G0/G1期的百分比增加,细胞穿透数减少,VEGF浓度降低,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高糖环境促进肺鳞癌发展。②PEDF抑制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促进早期凋亡,减弱侵袭力,并呈浓度依赖;预测PEDF将成为肺癌合并糖尿病的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亚 白姣 王芬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探究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T2DM组患者238例,... 目的:探究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T2DM组患者238例,分别分为单纯T2DM组(n=96)和DPN组(n=142),DPN组根据多伦多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再分为轻(n=52)、中(n=48)、重(n=42)3个亚组。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神经电生理指标、血清SHBG及性激素水平,然后采用Pearson分析SHBG水平与DPN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DPN的影响因素。结果:与T2DM组相比,DPN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增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则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DM组相比,DPN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的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PN患者的血清SHBG、总睾酮(testosterone,T)和总雌二醇(estradiol,E2)均明显下降,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T2DM组相比,DPN组患者的MVC和SCV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DPN的轻、中、重度3个亚组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随着DPN严重程度的增加,其变化趋势进一步增加,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DPN患者中SHBG水平与TG、TC、LDL-C和BUA呈现负相关关系(r=-0.562、-0.412、-0.476、-0.854,P<0.05),与MVC和SCV呈现正相关关系(r=0.693、0.78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HBG、SUA、E2和T的水平是影响DPN的危险因素(OR=0.678,95%CI=0.321~1.093;OR=3.237,95%CI=2.671~5.613;OR=1.674,95%CI=1.031~3.012;OR=0.741,95%CI=0.423~0.881,P<0.05)。结论:SHBG水平与DPN相关,SHBG的下降可能是DPN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成为潜在的预测T2DM血管并发症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结合球蛋白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NA鸟嘌呤糖基转移酶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延峰 牟健 +3 位作者 王胜昱 刁鑫 周晶 李凯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tRNA鸟嘌呤糖基转移酶(tRNA-guanine transglycosylase,TGT)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TGT在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和肺正常细胞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电镜观察TGT在A... 目的探究tRNA鸟嘌呤糖基转移酶(tRNA-guanine transglycosylase,TGT)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TGT在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和肺正常细胞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电镜观察TGT在A549细胞和16HBE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TGT在肺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结果显示:TGT在A549细胞和16HBE细胞中均有表达,且TGT在A549细胞中高表达。免疫电镜观察可见TGT在A549细胞和16HBE细胞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质及细胞核中均有分布,QTRT1(QTRT1为鸟嘌呤插入酶,代表TGT)在A549细胞线粒体中的表达高于其在16HBE细胞线粒体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TGT在20例肺腺癌患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结论 TGT在肺腺癌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对肺腺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NA鸟嘌呤糖基转移酶 肺腺癌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及TRPC6的表达与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的相关机制 被引量:15
9
作者 朱晓娜 王玉环 +2 位作者 吴娟娟 董鹏 张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6-304,共9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有无相关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取正常SD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40只,并随机分为5组,每组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有无相关性及其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取正常SD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40只,并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肾病组不干预,其余4组分别给予SU5416 10 mg/kg、5 mg/kg(2次/周)以及LY294002 2 mg/kg、1 mg/kg(1次/d)腹腔注射干预8周。检测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观察VEGF、Nephrin、TRPC6 m RNA表达及蛋白质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升高,Nephrin的表达下降,VEGF及TRPC6的表达升高(P<0.05)。SU5416干预后24 h尿蛋白及尿素氮下降,Nephrin表达升高,VEGF表达无明显变化,TRPC6表达下降(P<0.05)。LY294002干预后24 h尿蛋白下降,Nephrin及VEGF表达无明显变化,TRPC6表达下降(P<0.05)。结论VEGF对TRPC6的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PI3K/Akt通路实现的。抑制VEGFR-2和/或者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可阻断VEGF对TRPC6的这种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薛苗苗 李雪萍 +3 位作者 李亚 闫娜娜 许刚柱 宋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12-2816,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2型糖尿病(T2DM)的常见并发症,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相关性肝癌。然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一种新批准的口服降血糖药,可有效降低血糖。同时,SGLT-2i尚可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2型糖尿病(T2DM)的常见并发症,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相关性肝癌。然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为一种新批准的口服降血糖药,可有效降低血糖。同时,SGLT-2i尚可从改善脂质堆积,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氧化应激,延缓肝纤维化程度,延缓肝细胞癌进展等方面改善NAFLD。同时,可在减轻高糖毒性、减轻体质量、改善肝功能障碍、降低血尿酸等方面对NAFLD起到预防作用。从T2DM合并NAFLD的现状、SGLT-2i的作用机制、SGLT-2i对T2DM合并NAFLD的预防及安全性方面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雅琴 李社莉 李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serum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211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T)组、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组、合并颈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serum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211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T)组、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组、合并颈部动脉粥样硬化(C)组、合并下肢动脉兼颈部动脉粥样硬化(LC)组。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分析显示,L组、C组、LC组的NLR均数均大于T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LR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LR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致垂体危象1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紫玥 马卫国 李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4-606,共3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动物源性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汉坦病毒,对人体呈泛嗜性感染,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1]。常见的并发症有腔道出血、中枢神经...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动物源性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汉坦病毒,对人体呈泛嗜性感染,基本病理改变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伤[1]。常见的并发症有腔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水肿等,一种少见并发症即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治疗并不困难,但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漏诊,长期延误诊治危险性大,严重时会导致垂体危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病理改变 垂体危象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垂体功能减退症 肾综合征出血热 动物源性 误诊漏诊 流行性出血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