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酸基和羧基双功能化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多巴胺的可视化比色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王妍 贺茂芳 +1 位作者 何春晓 王亚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03-1609,共7页
以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了金纳米粒子(Au NPs),再将4-巯基苯硼酸修饰于Au NPs表面,得到了硼酸基和羧基双功能化的Au NPs(MPBA@Au)。硼酸基和羧基可分别与多巴胺(DA)分子中的顺式二羟基和氨基作用,从而引起Au NPs交联并聚集。... 以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了金纳米粒子(Au NPs),再将4-巯基苯硼酸修饰于Au NPs表面,得到了硼酸基和羧基双功能化的Au NPs(MPBA@Au)。硼酸基和羧基可分别与多巴胺(DA)分子中的顺式二羟基和氨基作用,从而引起Au NPs交联并聚集。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扫描电镜(TEM)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当MPBA@Au中加入DA后,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由521 nm红移至637nm,同时由TEM可观察到纳米粒子由分散变为聚集,并且肉眼可见溶液的颜色由酒红色转变为深蓝色。优化了响应时间,考察了选择性。结果表明,MPBA@Au对DA的选择性良好,最佳响应时间为14 min。最后,建立了工作曲线,在0.05~0.5μmol L^(-1)范围内,637 nm和521 nm处吸收峰的相对强度(A_(637/521))与DA浓度与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实现对DA的比色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苯硼酸 多巴胺 比色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四种肾上腺素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剑 康泽奕 +3 位作者 王沙沙 赵津嘉 张博 刘春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生理pH条件下四种肾上腺素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固定BSA浓度,梯度变化药物浓度,混合溶液分别在25℃及37℃水浴中温浴2h后进行荧光强度测定,运用Stern-Volmer方程及改进的双对数方程求出...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生理pH条件下四种肾上腺素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固定BSA浓度,梯度变化药物浓度,混合溶液分别在25℃及37℃水浴中温浴2h后进行荧光强度测定,运用Stern-Volmer方程及改进的双对数方程求出不同温度下药物与BSA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结果表明,四种肾上腺素药物均与BSA形成结合物,对BSA荧光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不同温度下与BSA的K值顺序为硫酸沙丁胺醇>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酒石酸美托洛尔>盐酸肾上腺素,37℃时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均大于25℃时的结果;热力学参数表明四种肾上腺素药物与BSA之间的结合均为自发过程,与BSA分子间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分子对接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牛血清白蛋白 肾上腺素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颗粒物通过上调毒蕈碱M3受体诱导小鼠气道高反应性
3
作者 王荣 王娜娜 +2 位作者 杨宽 余丽丽 秦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6-703,共8页
目的: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与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密切相关,然而,PM_(2.5)导致AHR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大气PM_(2.5)暴露对诱导AHR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小鼠40只随机... 目的: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与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密切相关,然而,PM_(2.5)导致AHR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大气PM_(2.5)暴露对诱导AHR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小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100 mg/L)、PM_(2.5)低剂量组(0.0035 mg/d)、PM_(2.5)中剂量组(0.007 mg/d)和PM_(2.5)高剂量组(0.014 mg/d),PM_(2.5)鼻内滴注连续30 d。清醒动物肺功能测量系统和离体肌张力测定仪评价肺功能和气管收缩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指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和Masson染色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气道收缩性受体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PM_(2.5)滴鼻可增加小鼠的气道阻力,增强毒蕈碱受体(muscarine receptor,M受体)介导的气管收缩。PM_(2.5)滴鼻可增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6的含量。鼻内滴入PM_(2.5)可显著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增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PM_(2.5)滴鼻造成炎性细胞浸润和肺泡上皮细胞增生等明显的肺组织病理变化,并且促进胶原沉积。PM_(2.5)暴露增加了M_(3)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了p-ERK1/2和p-p38的表达。结论:PM_(2.5)滴鼻可引起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激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ERK1/2)和p38MAPK通路,上调M_(3)受体,诱导气道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气道高反应性 毒蕈碱受体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籽油的抗衰老作用及机制探究
4
作者 王荣 王娜娜 +2 位作者 杨宽 刘自群 秦蓓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04,110,共5页
旨在为紫苏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D-半乳糖(500 mg/kg)在小鼠颈背部皮下连续注射4周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维生素C 200 mg/kg)和紫苏籽油高(5 mL/kg)、中(2.5 mL/kg)、低(1.25 mL... 旨在为紫苏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D-半乳糖(500 mg/kg)在小鼠颈背部皮下连续注射4周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维生素C 200 mg/kg)和紫苏籽油高(5 mL/kg)、中(2.5 mL/kg)、低(1.25 mL/kg)剂量组,连续灌胃4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及行为变化,通过转棒法和金属网法检测小鼠的协调运动能力,测定小鼠主要脏器(脑、胸腺、脾脏)指数以及小鼠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并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紫苏籽油高、中剂量组小鼠的在棒时间和在网时间显著延长(p<0.05),增强了小鼠的运动能力;紫苏籽油各剂量组小鼠脑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低剂量组小鼠的脾脏指数也显著增加(p<0.05);紫苏籽油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GSH-Px活力显著增加(p<0.05),中剂量组小鼠的脑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紫苏籽油各剂量组小鼠的脑组织细胞排列趋向有序,细胞结构完整。综上,紫苏籽油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发挥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籽油 小鼠 衰老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彦 郑蕾 +4 位作者 何昊 申旭霁 雷佼姣 刘强 梁晶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10期1729-1736,共8页
目的:分离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提取物,对其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以期为猫眼草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为开发天然的抗肿瘤药提供新的方向和更多的选择。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酸乙酯部分槲... 目的:分离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提取物,对其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体外细胞实验研究,以期为猫眼草的利用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为开发天然的抗肿瘤药提供新的方向和更多的选择。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酸乙酯部分槲皮素与没食子酸的含量;溶剂洗脱法对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进行分离;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猫眼草乙酸乙酯各组份对乳腺癌ZR-75-3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含有槲皮素19.99%,没食子酸55.04%。从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得到17个流份合并为6个组份。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分离的各组分(浓度50μg·ml^(-1)-150μg·ml^(-1)范围)对乳腺癌细胞ZR-75-30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梯度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增强。其中组分2的抗肿瘤活性最强。结论:猫眼草乙酸乙酯部分提取物含有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各组分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眼草 乙酸乙酯部分 MTT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少静 马秀 +3 位作者 盛耀光 宋佳立 张宇航 杨黎彬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65-2168,共4页
用水提取黄芪多糖,比较了TCA法、Sevag法和鞣酸法3种脱蛋白方法对黄芪多糖提取液脱蛋白效果的影响,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芪多糖。结果显示,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0℃下用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60 min/次,料液比为1∶10 g/mL,提... 用水提取黄芪多糖,比较了TCA法、Sevag法和鞣酸法3种脱蛋白方法对黄芪多糖提取液脱蛋白效果的影响,以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黄芪多糖。结果显示,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0℃下用水加热回流提取2次,60 min/次,料液比为1∶10 g/mL,提取率达3. 570%;鞣酸法脱蛋白效果最好; 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黄芪多糖的工艺为:处理100 mL浓度1. 8 mg/mL的黄芪粗多糖溶液时,采用4 BV,50%乙醇为洗脱剂,以1 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可获得纯度为65. 07%的黄芪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提取 分离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磁性微球的合成及其对人血清中左氧氟沙星的选择性分离分析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博 韩禄 +2 位作者 贺茂芳 唐一梅 刘春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68-1273,共6页
采用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多步骤合成功能化的Fe 3O 4@SiO 2@环氧基@IDA@Cu 2+的磁性微球,探讨了人体血清样本中左氧氟沙星的选择性吸附、富集,并建立一种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MSPE-HPLC)的快速检测分析新方法。本文对磁性材料用... 采用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多步骤合成功能化的Fe 3O 4@SiO 2@环氧基@IDA@Cu 2+的磁性微球,探讨了人体血清样本中左氧氟沙星的选择性吸附、富集,并建立一种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MSPE-HPLC)的快速检测分析新方法。本文对磁性材料用量、吸附时间、洗脱溶剂、以及洗脱时间等主要参数进行了考察,色谱条件为:Agilent TC-C 18(4.6×150 mm,5μm)色谱柱,柱温25℃,乙腈与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63 nm。结果显示,血清样品中左氧氟沙星在0.5-1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该方法可有效地降低血清样品中基质的干扰,选择性强,操作简单,为临床血药浓度监测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2+修饰Fe3O4磁性微球对尿液中左氧氟沙星吸附性能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博 贺茂芳 +3 位作者 胡娅琪 韩禄 唐一梅 张育珍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33-2936,共4页
合成了金属离子固定的Fe3O4@SiO2/IDA-Cu磁性微球,研究Cu 2+对人尿液中左氧氟沙星的特异性吸附、富集、探讨金属亲和机制,并建立一种全新的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MSPE-HPLC)的快速检测分析方法。对磁性微球用量、吸附时间、不同洗脱... 合成了金属离子固定的Fe3O4@SiO2/IDA-Cu磁性微球,研究Cu 2+对人尿液中左氧氟沙星的特异性吸附、富集、探讨金属亲和机制,并建立一种全新的磁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MSPE-HPLC)的快速检测分析方法。对磁性微球用量、吸附时间、不同洗脱溶剂以及洗脱时间4种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液相色谱条件确定为:Agilent HC-C 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15∶8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64 nm。结果表明,尿液样品中左氧氟沙星在0.5~99.5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强且能有效地降低尿液样品中基质的干扰,为快速检测尿液中左氧氟沙星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阳离子交换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蛋白质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贺茂芳 张博 +2 位作者 胡娅琪 唐一梅 张育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5-420,共6页
本研究首先制备了磁性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然后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将聚丙烯酸修饰在其表面,得到了一种新型阳离子交换磁性吸附剂。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该吸附剂进行了表征。以溶菌酶和细胞色素c为模型蛋白,采... 本研究首先制备了磁性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然后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将聚丙烯酸修饰在其表面,得到了一种新型阳离子交换磁性吸附剂。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该吸附剂进行了表征。以溶菌酶和细胞色素c为模型蛋白,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该吸附剂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并测定了静态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吸附剂对蛋白质的最佳吸附时间为1 h,缓冲液的最佳pH值为6.0。在此条件下,对溶菌酶和细胞色素c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37.5、204.5μg/mg,而对牛血清白蛋白几乎不产生吸附。因此,吸附剂对碱性蛋白质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最后,将吸附剂用于鸡蛋清中溶菌酶的分离纯化,获得了较高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 选择性 蛋白质 分离纯化 氨基磁性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芥花油中的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
10
作者 贺茂芳 张博 +4 位作者 唐一梅 张育珍 张剑 韩禄 秦蓓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6-1411,共6页
研究芥花油的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含量。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直接分析芥花油的挥发性成分和相对含量;将芥花油中的脂肪酸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离鉴定,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单个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当顶空进样器... 研究芥花油的挥发性成分和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含量。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直接分析芥花油的挥发性成分和相对含量;将芥花油中的脂肪酸酯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离鉴定,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单个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当顶空进样器在170℃平衡20min、芥花油质量为3.0g时,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丰度最强。在最佳进样条件下,共鉴定出39种挥发性物质,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8.20%;含量最高的是醛类,共20种,占比61.52%;醇类共10种,占比17.74%;烯类共4种,占比13.70%;其他种类5种,占比5.24%。含量在5%以上的物质有6种,它们分别是王醛,(E)-2-十烯醛,(E,E)-2-十一烯醛,1-甲氧基-2-丙烯,已醛,1-甲基环丙烷甲醇。芥花油中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共11种,占比5.94%;单不饱和脂肪酸共6种,占比9.92%;多不饱和脂肪酸共2种,占比84.14%。含量最高的是α-亚麻酸(63.25%),其次是亚油酸(2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花油 脂肪酸 挥发性成分 顶空进样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静姝 刘春叶 张雪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5-1290,共6页
对近年来金纳米粒子作为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整体柱和电泳微芯片固定相及缓冲溶液添加剂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包括设计开发新型杂化材料、结合多种毛细管柱制备技术及深入进行相关机理研究等,为该... 对近年来金纳米粒子作为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整体柱和电泳微芯片固定相及缓冲溶液添加剂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包括设计开发新型杂化材料、结合多种毛细管柱制备技术及深入进行相关机理研究等,为该领域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毛细管电泳 分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克芦丁原料药中三羟乙基芦丁及相关物质的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
12
作者 刘少静 杨黎彬 +3 位作者 徐小静 韩红芳 杨阳 余丽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7-341,共5页
通过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对曲克芦丁原料药中三羟乙基芦丁及相关物质进行分离纯化。采用C18色谱柱,分别以乙腈-水(17∶83,V/V)和甲醇-水(60∶4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制备的3个... 通过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对曲克芦丁原料药中三羟乙基芦丁及相关物质进行分离纯化。采用C18色谱柱,分别以乙腈-水(17∶83,V/V)和甲醇-水(60∶40,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制备的3个化合物的纯度均在98%以上,经核磁共振、质谱等分析检测,推断它们分别为三羟乙基芦丁、四羟乙基芦丁和四羟乙基槲皮素。该制备方法简便高效,重现性好,对进一步提高和监控曲克芦丁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克芦丁 核磁共振 半制备液相色谱法 相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凤丹籽乙醇提取物中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降糖活性
13
作者 刘少静 郭美琳 +4 位作者 秦青青 李文 余丽丽 杨宽 秦蓓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7-62,共6页
以4个产地(陕西宝鸡、山东菏泽、安徽亳州、安徽铜陵)凤丹籽为研究对象,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凤丹籽提取物(90%乙醇提取)中多酚含量,以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评价其降糖活性,并运用液相... 以4个产地(陕西宝鸡、山东菏泽、安徽亳州、安徽铜陵)凤丹籽为研究对象,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凤丹籽提取物(90%乙醇提取)中多酚含量,以DPPH、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评价其降糖活性,并运用液相色谱-加热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法(LC-MS/MS-HESI)对活性最佳的凤丹籽提取物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铜陵凤丹籽提取物多酚含量最高,为40.69 mg/g;4个产地凤丹籽提取物均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和降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和降糖活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安徽铜陵>安徽亳州>山东菏泽>陕西宝鸡;从安徽铜陵凤丹籽提取物中鉴定出24种多酚类化合物。安徽铜陵凤丹籽提取物的多酚含量及抗氧化、降糖活性优于其他3个产地,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籽 不同产地 多酚 抗氧化活性 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硼亲和磁性纳米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糖蛋白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茂芳 张博 +2 位作者 苗延青 王春阳 韩禄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7-422,共6页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将3-丙烯酰基苯硼酸(AAPBA)原位聚合在Fe3O4@SiO2表面,制备了一种含有苯硼酸聚合物链的磁性纳米吸附剂(Fe3O4@SiO2@-pAAPBA)。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和透射电镜对该吸附剂进行了...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将3-丙烯酰基苯硼酸(AAPBA)原位聚合在Fe3O4@SiO2表面,制备了一种含有苯硼酸聚合物链的磁性纳米吸附剂(Fe3O4@SiO2@-pAAPBA)。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热重分析和透射电镜对该吸附剂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此吸附剂对卵清蛋白和辣根过氧化物酶吸附容量分别为373.9μg·mg^-1和471.3μg·mg^-1,远高于对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的吸附容量,说明此吸附剂对糖蛋白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采用磁性分散固相萃取法对糖蛋白和非糖蛋白的混合溶液进行分离,发现此吸附剂仅能对糖蛋白特异性识别。最后,将其应用于鸡蛋清中糖蛋白的分离纯化,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亲和 磁性纳米吸附剂 糖蛋白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剑 靖会 +3 位作者 张博 韩禄 杨怡 刘春叶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09-1811,1816,共4页
利用相溶解度曲线研究不同浓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布洛芬(BF)的超分子相互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布洛芬的标准工作曲线。配制系列浓度的HP-β-CD溶液,加入过量的布洛芬,采用HPLC法测定布洛芬的溶解度,绘制相... 利用相溶解度曲线研究不同浓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布洛芬(BF)的超分子相互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布洛芬的标准工作曲线。配制系列浓度的HP-β-CD溶液,加入过量的布洛芬,采用HPLC法测定布洛芬的溶解度,绘制相溶解度图。结果显示,HP-β-CD与布洛芬的相溶解度曲线为线性关系,说明两者之间包合模型为AL型,布洛芬与HP-β-CD以1∶1包合,其包合常数K为7.23×10^3L/mol。羟丙基-β-环糊精对布洛芬形成的超分子化合物均有较好的增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溶解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布洛芬 羟丙基-Β-环糊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金属亲和磁性吸附剂对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固相萃取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茂芳 秦蓓 +3 位作者 张博 唐一梅 张剑 韩禄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1-355,共5页
本研究首先合成了磁性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然后在其表面修饰亚氨基二乙酸,最后螯合Zr^(4+)、Ti^(4+)、Fe^(3+)、Cu^(2+)、Zn^(2+),制备了5种固定金属亲和磁性吸附剂。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采用... 本研究首先合成了磁性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然后在其表面修饰亚氨基二乙酸,最后螯合Zr^(4+)、Ti^(4+)、Fe^(3+)、Cu^(2+)、Zn^(2+),制备了5种固定金属亲和磁性吸附剂。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螯合不同金属离子的吸附剂对乐果、乙酰甲胺磷吸附量的影响,考察了吸附和洗脱条件对乐果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螯合Ti 4+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对乐果的吸附量最大,最佳吸附时间和洗脱时间分别为60 min和30 min,最佳洗脱剂为丙酮,用量为1.5 mL。本文建立的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方法,操作简便,有机溶剂用量少,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金属亲和色谱 有机磷农残 磁性碳纳米管 磁性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纸芯片-显色法快速测定全血中尿酸的含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剑 仵静雯 +5 位作者 郑伟 郑志鸿 彭佳一 陈琳 张博 刘春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2-1195,共4页
提出了基于微流控纸芯片-显色法快速测定全血中尿酸含量的方法。使用喷蜡打印机将设计的微通道网格打印在色谱纸上,经过加热处理得到微流控纸芯片。在微流控纸芯片I区(样品预处理区)滴加3.2μL 0.10 g·mL^(-1)乙二胺四乙酸(EDTA)... 提出了基于微流控纸芯片-显色法快速测定全血中尿酸含量的方法。使用喷蜡打印机将设计的微通道网格打印在色谱纸上,经过加热处理得到微流控纸芯片。在微流控纸芯片I区(样品预处理区)滴加3.2μL 0.10 g·mL^(-1)乙二胺四乙酸(EDTA)溶液和4.8μL 0.015 g·mL^(-1)壳聚糖溶液,干燥,得到微流控纸芯片检测平台。全血样品与磷酸盐缓冲液(pH 7.4)按体积比1∶4混合,分取混合溶液13μL滴加至I区,红细胞与血浆在壳聚糖和EDTA的凝集作用下发生分离,血浆流动至II区(显色区);待血浆完全铺满II区后,滴加3μL三氯化铁和邻二氮菲的混合溶液,静置反应2 min,用手机拍照,采用Photoshop CS2软件分析显色区的颜色强度,得到RGB值(红、绿、蓝三色叠加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尿酸含量。结果表明:全血中葡萄糖等常见还原性物质均不影响尿酸含量的测定;尿酸浓度在0.05~0.85 mmol·L^(-1)内与RGB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3s/k)为0.03 mmol·L^(-1)。方法用于实际全血样品分析,并与某医院检验科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结果显示该方法所测结果与医院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103%~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纸芯片 全血 尿酸 显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巯基苯硼酸-纳米金粒子-纸芯片体系检测唾液酸
18
作者 张剑 许正雯 +2 位作者 张博 韩禄 刘春叶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8-1241,共4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纸芯片的唾液酸检测体系。合成4-巯基苯硼酸修饰纳米金粒子(4-MPBA-AuNPS)并对其进行表征。4-MPBA-AuNPS与唾液酸可发生选择性相互作用而逐渐团聚,颜色由红变蓝,在纸芯片上进行显色,手机拍照记录结果,Photoshop...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纸芯片的唾液酸检测体系。合成4-巯基苯硼酸修饰纳米金粒子(4-MPBA-AuNPS)并对其进行表征。4-MPBA-AuNPS与唾液酸可发生选择性相互作用而逐渐团聚,颜色由红变蓝,在纸芯片上进行显色,手机拍照记录结果,Photoshop软件分析颜色强度。在0.9mmol·L^(-1)~2.9mmol·L^(-1)范围内,红蓝通道色度比值(ΔBlue/Red)与唾液酸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9μmol·L^(-1),加样回收率为98.96%~101.1%。样品检测结果误差为-0.58%,准确度良好。该方法具有样品用量少、检测快速、准确性高等特点,有望用于人血清中唾液酸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 4-巯基苯硼酸-纳米金粒子 比色法 纸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