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条件下自噬在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蓉 杜军辉 +3 位作者 姚杨 于照祥 樊卓 常伟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7-193,共7页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自噬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增生、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C57BL/6J小鼠50只,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和培养小鼠RVECs,采用CD34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将生长良好的RV...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自噬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增生、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C57BL/6J小鼠50只,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和培养小鼠RVECs,采用CD34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将生长良好的R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对照组及缺氧+3-甲基腺嘌呤(3-MA)组。正常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缺氧对照组细胞在氧体积分数1%的环境下培养24 h,缺氧+3-MA组细胞先用5 mmol/L 3-MA预处理4 h,然后在上述缺氧环境下培养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比值及细胞中Beclin-1的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形成的自噬小体的超微结构;分别采用Click-iT EdU试剂盒、细胞划痕法和Matrigel胶法检测细胞增生率、细胞迁移情况及细胞管腔形成情况。 结果原代培养后5~7 d培养的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生长,CD34表达阳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缺氧对照组细胞自噬小体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和缺氧+3-MA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对照组和缺氧+3-MA组细胞中LC3-Ⅱ/LC3-Ⅰ比值分别为0.243±0.030、0.658±0.032和0.405±0.095,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0.040、0.650±0.071和0.461±0.089;细胞增生率分别为(45.93±6.39)%、(22.74±2.35)%和(24.12±3.59)%;细胞划痕愈合率分别为(36.02±5.84)%、(57.26±11.98)%和(18.16±9.73)%;细胞管腔形成数分别为(29.20±6.10)、(41.40±4.04)和(22.00±2.92)个;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86、23.53、34.28、21.12、23.27,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对照组细胞的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均明显增加,细胞增生率明显下降,划痕愈合率和管腔形成数明显增加,缺氧+3-MA组细胞中LC3-Ⅱ/Ⅰ比值、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划痕愈合率和细胞管腔形成数较缺氧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缺氧激活小鼠RVECs自噬,进而促进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自噬抑制剂3-MA可抑制自噬小体活性,并抑制RVECs的迁移和管腔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血管生成 缺氧 视网膜新生血管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细胞培养 近交系C57BL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通过Vimentin/NLRP3影响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及凋亡 被引量:9
2
作者 郑艳侠 姚杨 +3 位作者 苏杰 龙丽辉 李相南 罗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80-1384,共5页
目的观察迷迭香酸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Vimentin/NLRP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迷迭香酸(25、50、100μmol·L^(-1))作用于HepG2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 目的观察迷迭香酸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Vimentin/NLRP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迷迭香酸(25、50、100μmol·L^(-1))作用于HepG2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迷迭香酸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迷迭香酸组能明显上调caspase-3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P<0.05),其作用机制与下调Vimentin/NLRP3信号通路有关。结论迷迭香酸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下调Vimentin/NLRP3蛋白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迷迭香酸 VIMENTIN NLRP3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高糖条件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RF/6A细胞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蓉 姚杨 +3 位作者 杜军辉 姚国敏 王小娣 张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14-718,共5页
目的研究高糖条件下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株(ARPE-19)自噬对其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干预将ARPE-19细胞... 目的研究高糖条件下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株(ARPE-19)自噬对其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恒河猴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迁移和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干预将ARPE-19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及3-甲基腺嘌呤(3-MA)+高糖组。对照组细胞在无糖DMEM培养基中常规培养24 h,高糖组细胞在DMEM培养基中加入30 mmol·L^-1葡萄糖溶液处理24 h,3-MA+高糖组细胞先用10 mmol·L^-1 3-MA处理24 h,然后更换培养基再加入30 mmol·L^-1葡萄糖溶液处理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自噬标志性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rel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II型和I型的比值(LC3-II/LC3-I)、Beclin-1及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3(autophagy-related gene 3,Atg3)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ARPE-19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蛋白表达。比较三组ARPE-19细胞LC3-II/LC3-I、Beclin-1、Atg3及VEGF的蛋白表达量。然后将以上三组ARPE-19细胞上清液分别加入RF/6A细胞培养基中,将RF/6A细胞也按以上方法分组,分别采用Transwell法及Matrigel胶法检测并比较三组RF/6A细胞迁移数及细胞管腔形成数。结果对照组、高糖组和3-MA+高糖组ARPE-19细胞中LC3-II/LC3-I比值分别为0.405±0.095、0.932±0.024和0.635±0.048;Beclin-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05±0.035、0.590±0.120和0.425±0.082;Atg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7±0.035、0.539±0.071和0.389±0.019。ARPE-19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蛋白表达量三组分别为(44.03±9.08)ng·L^-1、(205.70±17.90)ng·L^-1和(112.52±21.06)ng·L^-1;RF/6A细胞迁移数三组分别为(125.60±6.35)个、(153.60±19.20)个和(67.40±7.95)个;细胞管腔形成数三组分别为(12.22±0.84)个、(18.44±1.68)个和(5.44±0.51)个;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ARPE-19细胞的LC3-II/LC3-I比值、Beclin-1及Atg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均为P<0.01),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RF/6A细胞迁移数和管腔形成数均明显增加(均为P<0.01),3-MA+高糖组ARPE-19细胞中LC3-II/I比值、Beclin-1和Atg3蛋白相对表达量、VEGF表达量、RF/6A细胞迁移数和细胞管腔形成数均较高糖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结论高糖激活ARPE-19细胞自噬,进而上调VEGF的表达并促进RF/6A细胞迁移和管腔形成,自噬抑制剂3-MA可抑制ARPE-19细胞自噬,并下调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RF/6A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血管生成 高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对口腔溃疡大鼠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姚杨 李蓉 +3 位作者 苏杰 雷晓娟 龙丽辉 王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仍未得到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文章观察迷迭香酸对大鼠口腔溃疡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迷迭香酸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西瓜霜组。对照组大鼠正常喂养,不... 目的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仍未得到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文章观察迷迭香酸对大鼠口腔溃疡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迷迭香酸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西瓜霜组。对照组大鼠正常喂养,不做任何处理。迷迭香酸组、模型组及西瓜霜喷剂组建立口腔溃疡模型(用40%冰醋酸溶液烧灼大鼠口腔颊膜造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迷迭香酸组(20、40、80 mg/kg体重)及西瓜霜喷剂组(200 mg/kg体重),观察在造模后第3、5、7天大鼠口腔溃疡的变化情况,测定溃疡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大鼠溃疡组织IL-1β和IL-18的浓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NLRP3 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迷迭香酸组及西瓜霜组口腔溃疡面积减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迷迭香酸低、中、高剂量组和西瓜霜组大鼠口腔溃疡组织中NLRP3、IL-18及IL-β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NLRP3表达(8.71±0.35)比较,迷迭香酸中、高剂量组以及西瓜霜组(5.27±0.53、3.25±0.46、4.75±0.51)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IL-18表达[(246.21±26.21)pg/mL]比较,迷迭香酸中、高剂量组以及西瓜霜组[(174.21±18.21)、(110.12±14.23)、(142.25±12.61)pg/mL]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IL-1β表达[(133.01±11.69)pg/mL]比较,迷迭香酸中、高剂量组以及西瓜霜组[(94.76±7.26)、(81.77±7.80)、(90.21±8.71)pg/mL]均降低(P<0.05)。结论迷迭香酸对大鼠口腔溃疡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LRP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口腔溃疡 NL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蓉 杜军辉 +1 位作者 姚杨 李晓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35-939,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对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VECs)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将RVECs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对照组、自噬抑制剂3...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对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VECs)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将RVECs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对照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VEGF抑制剂(anti-VEGF)组和3-MA+anti-VEGF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RVECs中两种自噬标志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及Beclin-1的表达;计算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阳性斑点细胞占比;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形成的自噬体的超微结构。结果正常对照组、缺氧对照组、3-MA组、anti-VEGF及3-MA+anti-VEGF组的LC3-Ⅱ/LC3-Ⅰ分别为0.182±0.125、0.587±0.101、0.309±0.151、0.914±0.037及0.585±0.098;Beclin-1分别为0.205±0.035、0.590±0.120、0.425±0.082、0.842±0.087及0.607±0.022;GFP阳性斑点细胞比例分别为17.107%±3.521%、90.278%±2.684%、82.591%±4.490%、94.798%±1.760%及89.472%±3.76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对照组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增高,GFP阳性斑点细胞的比例增加(均为P<0.05),同时自噬体增多。与缺氧对照组相比,3-MA组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GFP阳性斑点细胞比率降低(均为P<0.05),同时自噬体减少;anti-VEGF组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GFP阳性斑点细胞比率升高(均为P<0.05),同时自噬体增多。与anti-VEGF组相比,3-MA+anti-VEGF组的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GFP阳性斑点细胞比率降低(均为P<0.05),同时自噬体减少。结论VEGF抑制剂对缺氧状态下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自噬水平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缺氧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