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与食欲调控机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永香 王倩 +3 位作者 王爽 于玮 南瑛 曹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7-1071,共5页
近几十年来,肥胖症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下丘脑是连接高级皮质中心与奖赏有关的边缘通路和脑干的一个重要区域,对调节摄食和能量平衡的外周信号具有整合作用,在摄食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脂肪... 近几十年来,肥胖症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下丘脑是连接高级皮质中心与奖赏有关的边缘通路和脑干的一个重要区域,对调节摄食和能量平衡的外周信号具有整合作用,在摄食调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脂肪细胞产生的瘦素和胰岛β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向下丘脑传递肥胖信号;胆囊收缩素(CCK)、酪酪肽(PYY)、胰多肽(PP)、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胃泌酸调节素(OXM)等胃肠激素将饱感信号传送至大脑,胃促生长素则传递饥饿信号,另外营养物质也参与摄食的生理调节过程。本文作者对食欲调节的中枢及外周机制进行全面阐述,并论述肥胖症发生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食欲 下丘脑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Y在杏仁中央核内对甜味觉的调节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永香 王倩 +3 位作者 王爽 于玮 南瑛 曹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2-516,I0002,共6页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在杏仁中央核(CeA)内对甜味觉信息的调节方式,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8只雄性SD大鼠,将其中10只随机分为饮用蒸馏水组与饮用糖精溶液组,每组各5只,2h后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CeA内c...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在杏仁中央核(CeA)内对甜味觉信息的调节方式,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8只雄性SD大鼠,将其中10只随机分为饮用蒸馏水组与饮用糖精溶液组,每组各5只,2h后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CeA内c-Fos及NPY表达的变化;将其余48只雄性SD大鼠行CeA内套管植入术,术后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2组CeA内注射NPY,2组CeA内注射生理盐水,2h后分别观测大鼠对糖精溶液或蒸馏水的摄入量;另24只术后大鼠随机分为4组,2组腹腔注射纳洛酮,2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in后大鼠CeA内分别注射NPY或生理盐水,2h后分别观察大鼠对糖精溶液的摄入量。结果:大鼠摄入糖精溶液后CeA内NPY及c-Fos表达显著增加(P<0.05);大鼠CeA内注射NPY使糖精溶液摄入量明显增加(P<0.05);纳洛酮预处理使CeA内注射NPY后糖精溶液摄入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NPY在CeA内参与了糖精甜味觉信息的调控,其机制可能与阿片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杏仁中央核 C-FOS表达 甜味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对冈田酸拟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吉平 徐曦 +2 位作者 王爽 赵朝华 魏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berine,Ber)对冈田酸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Ber组,用侧脑室微量注射冈田酸(okadaic acid,OA,0.4 mmol/L,1.5...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berine,Ber)对冈田酸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Ber组,用侧脑室微量注射冈田酸(okadaic acid,OA,0.4 mmol/L,1.5μl/次,共3次)建立AD模型,Ber组是在模型制作前后灌胃(100mg/kg/d,共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Bieischowsky镀银改良法观察脑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s)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au-Ser396和pTau-Ser40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各时间段的逃避潜伏期均延长,脑内出现较多NFTs,皮层和海马神经元pTau-Ser396/404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Ber组大鼠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脑内NFTs的数量减少,pTau-Ser396/404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P<0.05)。结论:小檗碱可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au磷酸化水平,减少NFT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檗碱 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 TAU 磷酸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7受体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缝背核5-HT能神经元电活动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爽 高捷 +1 位作者 郭玉芳 王湘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3-577,共5页
目的:探讨5-羟色胺-7(5-HT7)受体对正常和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缝背核(DRN)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电活动的调控作用,阐明5-HT7受体的性质及PD状态下该受体性状的改变。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PD组... 目的:探讨5-羟色胺-7(5-HT7)受体对正常和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中缝背核(DRN)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电活动的调控作用,阐明5-HT7受体的性质及PD状态下该受体性状的改变。方法: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PD组(n=16)。PD组大鼠黑质致密部内注射6-OHDA,假手术组大鼠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2组大鼠静脉注射多个剂量(40-640μg·kg^-1,i.v.)的5-HT7受体激动剂AS19后,采用体细胞外电生理学记录观察大鼠DRN中5-HT能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静脉注射5-HT7受体拮抗剂SB269970后,观察PD组大鼠对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敏感性,并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假手术组中,与基础放电频率比较,5-HT7受体激动剂AS19(40-640μg·kg^-1,i.v.)能够明显增加大鼠5-HT能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放电频率增加到2.35±0.16(P〈0.01);这种作用可以被SB269970(200μg·kg^-1,i.v.)完全反转,使大鼠5-HT能神经元的放电率恢复为0.37±0.03。在PD组中,相同剂量AS19(40-640μg·kg^-1,i.v.)对5-HT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无兴奋效应(P=0.218)。结论:5-HT7受体对PD模型大鼠中缝背核5-HT能神经元的调控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7受体 中缝背核 5-羟色胺能神经元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高钾血症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霍健 苏兴利 王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6-927,共2页
目的建立蟾蜍心脏高钾血症和氯化钙解救动物模型,观察血钾升高及氯化钙解救对蟾蜍Ⅱ导联心电图(ECGⅡ)的影响。方法蟾蜍50只,雌雄不拘,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25)。实验组经腹壁静脉注射0.2%氯化钾0.3ml,2min后经腹壁静脉注射1%氯... 目的建立蟾蜍心脏高钾血症和氯化钙解救动物模型,观察血钾升高及氯化钙解救对蟾蜍Ⅱ导联心电图(ECGⅡ)的影响。方法蟾蜍50只,雌雄不拘,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25)。实验组经腹壁静脉注射0.2%氯化钾0.3ml,2min后经腹壁静脉注射1%氯化钙0.2ml,对照组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ECGⅡ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注射0.2%氯化钾后ECG立即显示心率减慢,P-R间期延长,QRS波群增宽变低,T波高尖(P<0.05),注射1%氯化钙解救后心率、P-R间期、QRS波群及T波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经腹壁静脉给药建立蟾蜍高钾血症能够模拟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并能用氯化钙成功解救。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宜在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钾血症 氯化钙 模型 动物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MPP+致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健 王瑞 +1 位作者 王倩 王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 C)对MPP+致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神经细胞株PC12细胞,将其分为单纯帕金森病组(MPP+组)和Vit C治疗组(Vit C组),Vit C组加入250μmol/L Vit C孵育6 h,之后向两组均加入100μmol...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 C)对MPP+致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神经细胞株PC12细胞,将其分为单纯帕金森病组(MPP+组)和Vit C治疗组(Vit C组),Vit C组加入250μmol/L Vit C孵育6 h,之后向两组均加入100μmol/L MPP+,在体外模拟帕金森病的神经损伤,孵育12 h后,利用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LDH变化;TUNEL法检测鼠脑神经元凋亡情况,并利用Western-blot检测神经元中c-Caspase3和Caspase表达情况。结果与MPP+组比较,VitC能明显减轻帕金森病PC12细胞凋亡,显著改善细胞生存环境;TUNEL检测结果显示,Vit C能明显减少PC12细胞凋亡。同时,Western-blot结果提示Vit C下调c-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 C可以直接抑制c-Caspase3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可能对帕金森病造成的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TUNEL法 凋亡 维生素C M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Y在杏仁中央核内对禁食大鼠摄食的调节方式
7
作者 朱永香 王倩 +3 位作者 王爽 于玮 南瑛 曹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671,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在杏仁中央核(CeA)内对禁食大鼠摄食的调节方式,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4只,将其中1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摄食组与禁食24h组,每组5只,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CeA内NPY及...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在杏仁中央核(CeA)内对禁食大鼠摄食的调节方式,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4只,将其中1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摄食组与禁食24h组,每组5只,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CeA内NPY及其Y1受体的表达;剩余24只大鼠行CeA内套管植入术,术后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1组CeA内注射NPY,另1组CeA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1组),1、2及4h后分别观察大鼠摄食量;另12只术后大鼠随机分为2组,1组CeA内注射Y1受体阻断剂,另1组CeA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2组),1、2及4h后分别观察大鼠摄食量。结果:与正常摄食组比较,禁食24h组大鼠CeA内NPY表达显著增多(P<0.05),其Y1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1组比较,大鼠CeA内注射NPY后1h内摄食量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2组比较,大鼠CeA内注射NPY的Y1受体阻断剂后1h内摄食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NPY在CeA内对禁食大鼠的摄食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Y1受体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杏仁中央核 神经肽Y1受体 摄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产素对能量平衡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朱永香 王倩 王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01-906,共6页
肥胖症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代谢紊乱疾病,其机制牵涉到调控食物摄入和能量支出的中枢机制。虽然导致肥胖的基本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催产素(oxytocin,OT)在体质量的调控中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前的研究表明,中枢或外周给予OT产生厌食作... 肥胖症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代谢紊乱疾病,其机制牵涉到调控食物摄入和能量支出的中枢机制。虽然导致肥胖的基本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催产素(oxytocin,OT)在体质量的调控中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前的研究表明,中枢或外周给予OT产生厌食作用。但近来,有研究表明OT或其受体缺乏的啮齿类动物发展为迟发性肥胖,而总的食物摄入量却没有变化,这表明OT对能量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OT在能量平衡调控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侧重于阐明OT在食欲调控、体温调节及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催产素 食欲调节 体温调节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注射5,7-双羟色胺对内侧前额叶皮层锥体神经元5-HT_(1A)受体敏感性的影响
9
作者 刘彦彤 高捷 王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8-96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室内注射5,7-双羟色胺(5,7-DHT)对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锥体神经元5-羟色胺-1A(5-HT1A)受体敏感性的影响,阐明5-HT1A受体对锥体神经元电活动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1)和5,7-DHT损... 目的:探讨脑室内注射5,7-双羟色胺(5,7-DHT)对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锥体神经元5-羟色胺-1A(5-HT1A)受体敏感性的影响,阐明5-HT1A受体对锥体神经元电活动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1)和5,7-DHT损毁组(n=15)。损毁组大鼠脑室内注射5,7-DHT,假手术组大鼠脑室内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2组大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5~128.0μg·kg-1)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采用体细胞外电生理学方法观察mPFC中锥体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并静脉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 WAY100635,观察损毁组大鼠对5,7-DHT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敏感性,并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在假手术组中,不同剂量(0.5~128.0μg·kg-1)8-OH-DPAT对大鼠锥体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均产生兴奋-抑制式的影响,这些神经元在低剂量(0.5~32.0μg·kg-1)时被兴奋,放电频率增加(P<0.05);而在高剂量(128.0μg·kg-1)时则被抑制,放电频率减少。在损毁组中,不同剂量(0.5~128.0μg·kg-1)8-OH-DPAT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锥体神经元的电活动(df=5,F=3.44,P =0.003),即放电频率减少,未见兴奋-抑制效应;WAY10035可以反转8-OH-DPAT的抑制作用。结论:脑室内注射5,7-DHT可使大鼠mPFC锥体神经元5-HT1A受体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双羟色胺 5-HT1A 受体 内侧前额叶皮层 锥体神经元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