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淋巴系统在衰老相关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韶华 贺苗苗 +2 位作者 李有维 李瑞华 杨吉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399,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淋巴管道是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一个里程碑的发现,它是由星形胶质细胞终足上的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脑脊液-组织液(CSF-ISF)快速交换流动系统,故又称“胶质淋巴系统”。最近研究表明,胶质淋巴系统对于清除脑内代谢产... 中枢神经系统存在淋巴管道是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一个里程碑的发现,它是由星形胶质细胞终足上的水通道蛋白4(AQP4)介导的脑脊液-组织液(CSF-ISF)快速交换流动系统,故又称“胶质淋巴系统”。最近研究表明,胶质淋巴系统对于清除脑内代谢产物至关重要,该系统的破坏可导致β-淀粉样蛋白(Aβ)、tau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等发生积累和聚集,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脑卒中等病理进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胶质淋巴功能障碍,维持胶质淋巴系统稳态或修复其功能障碍对防治这些衰老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淋巴系统 脑脊液 衰老 水通道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炎症反应在脑缺血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岳屹立 张力 +1 位作者 王亚周 杨吉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8,共4页
程序性细胞坏死(necroptosi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在细胞凋亡被抑制时,死亡受体与配体结合,在胞内通过RIPK1/RIPK3/MLKL信号而触发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它具有坏死的超微结构特征,并能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程序性细胞坏死参与... 程序性细胞坏死(necroptosi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在细胞凋亡被抑制时,死亡受体与配体结合,在胞内通过RIPK1/RIPK3/MLKL信号而触发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它具有坏死的超微结构特征,并能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程序性细胞坏死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主要对脑缺血后程序性细胞坏死的发生、干预、及其与缺血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坏死 脑缺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crostatin-1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吉平 费琳 +3 位作者 赵朝华 樊文科 成娟娟 苟兴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9-403,共5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坏死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作用及Necrostatin-1(Nec-1)对其保护机制。方法:采用25μmol/L Aβ_(25-35)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36 h,复制AD细胞模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Nec-1进行干预,采用MTT法评价细胞的存活... 目的:研究程序性坏死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作用及Necrostatin-1(Nec-1)对其保护机制。方法:采用25μmol/L Aβ_(25-35)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36 h,复制AD细胞模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Nec-1进行干预,采用MTT法评价细胞的存活率,试剂盒检测LDH的漏出量,用活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观察细胞坏死的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的RIPK1、RIPK3和磷酸化MLK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上清中LDH含量明显升高,PI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聚集成团现象,细胞RIPK1、RIPK3和MLKL蛋白表达量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Nec-1处理后对Aβ细胞毒性作用有明显的减轻,RIPK1、RIPK3和磷酸化MLKL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Aβ_(25-35)模拟的AD细胞模型中发生了程序性细胞坏死,Nec-1可能通过对抗程序性细胞坏死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程序性坏死 Necrostatin-1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