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克量级放射性同位素分析的加速器质谱分析技术及其进展
1
作者 刘起 侯小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5-1535,共11页
加速器质谱(AMS)技术已发展成为测试超低含量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最灵敏手段,探测限降低至阿克量级。该文对加速器质谱的基本原理、加速器质谱仪基本结构、仪器经历的四代发展演化情况以及加速器质谱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以便于感... 加速器质谱(AMS)技术已发展成为测试超低含量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最灵敏手段,探测限降低至阿克量级。该文对加速器质谱的基本原理、加速器质谱仪基本结构、仪器经历的四代发展演化情况以及加速器质谱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以便于感兴趣的科研人员或从事相关交叉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了解加速器质谱的技术原理、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和范围,促进该技术的应用和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近10年来,我国加速器质谱技术发展快速,仪器设备急剧增加,实验室建设和应用领域发展迅猛,在建及建成各类设备二十余台,设备类型愈发多样化,测试核素同样经历了最初的14C单一核素到现在“主流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近乎全覆盖扩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我国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汇总也正得其时。加速器质谱技术除了推动传统的基础科学研究外,必将在对全球气候、环境污染、公众健康和国际性的核材料安全防护等热点问题的研究中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 阿克量级 超低含量 长寿命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加速器质谱仪的运行和工作状况 被引量:2
2
作者 武振坤 卢雪峰 +7 位作者 赵晓雷 赵稳年 刘起 于学锋 黄春海 李琳琅 杜花 周卫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273-275,共3页
西安加速器质谱仪(Xi’an-AMS)于2006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在近两年的分析测试中,仪器运行正常,成功测试了14C1、0Be2、6Al和129I等共2 741个待测样品,对外测试服务占总测样品数比例达50%。为进一步优化仪器的测试性能,提高测样效率,西... 西安加速器质谱仪(Xi’an-AMS)于2006年8月正式投入运行。在近两年的分析测试中,仪器运行正常,成功测试了14C1、0Be2、6Al和129I等共2 741个待测样品,对外测试服务占总测样品数比例达50%。为进一步优化仪器的测试性能,提高测样效率,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与荷兰高压静电公司(HVEE)合作,对原有离子源部分进行升级改造,并对计算机控制部分做了优化。改造后的离子源头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且在14C测量中未发现记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仪 离子源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露测年样品中^(26)Al和^(10)Be分离及其加速器质谱测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丽 周卫健 +3 位作者 常宏 赵国庆 宋少华 武振坤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9,共7页
在已有实验流程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石英样品中Be和Al提取、纯化等实验流程,设计的流程条件实验包括实验试剂、器皿和离子交换柱选择、离子交换树脂分离Be和Al时酸浓度选择等。结果表明,选择钢铁研究总院研制的9Be标准溶液作为10Be样品... 在已有实验流程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石英样品中Be和Al提取、纯化等实验流程,设计的流程条件实验包括实验试剂、器皿和离子交换柱选择、离子交换树脂分离Be和Al时酸浓度选择等。结果表明,选择钢铁研究总院研制的9Be标准溶液作为10Be样品制备的载体;使用一次性实验器皿;选用4 cm规格的离子交换柱;用0.05 mol/L草酸和0.75 mol/L盐酸混合溶液洗脱吸附于阴离子树脂上的Al,可有效提取、纯化样品中的Be和Al。加速器质谱(AMS)测量结果显示,13组化学空白的10Be/9Be和26Al/27Al比值平均值分别为7.48×10-15和1.96×10-15,与国内已有宇宙成因核素实验室的结果(5×10-15~8×10-15)具有可比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的测量结果表明,Be、Al回收率分别达90%和60%。基于新建立的实验流程分析了祁连山北侧金佛寺的一个岩石样品,获得了10Be和26Al的暴露年代分别为(10.7±1.0)ka和(10.0±1.2)ka,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 10Be 26Al 暴露测年 加速器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9 I 加速器质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起 周卫健 +5 位作者 侯小琳 付云翀 赵稳年 卢雪峰 陈宁 张路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85-2090,共6页
通过对129I加速器质谱(AMS)分析中影响敏度和准确度各种参数的研究,如靶电极制备、压样、靶样中辅助介质(Matrix)的选择及使用比例等,优化了用于3 MV加速器质谱仪的SO-110型离子源的条件参数,确定129I-AMS测量的最佳靶电极材料为Cu,最... 通过对129I加速器质谱(AMS)分析中影响敏度和准确度各种参数的研究,如靶电极制备、压样、靶样中辅助介质(Matrix)的选择及使用比例等,优化了用于3 MV加速器质谱仪的SO-110型离子源的条件参数,确定129I-AMS测量的最佳靶电极材料为Cu,最佳的辅助介质为Nb粉末,Nb与AgI样品的最佳体积比为3∶1。在此条件下可以获得稳定且持续的I-束流进行测量129I/127I原子比值,实验测得西安加速器质谱仪的129I/127I本底值为1.52×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质谱仪 SO-110离子源 129I 铯溅射 辅助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99)Tc的水平、来源、分析及示踪应用
5
作者 张佳琪 黄钊 +1 位作者 范煜坤 侯小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5-1404,共20页
人类核活动如核试验、乏燃料后处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等向海洋环境释放了大量高裂变产额核素-锝-99(^(99)Tc),然而其带来的潜在环境辐射和健康影响尚不完全明晰。此外,^(99)Tc的高水溶性和长半衰期等特性使其成为良好的海洋示踪剂,示... 人类核活动如核试验、乏燃料后处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等向海洋环境释放了大量高裂变产额核素-锝-99(^(99)Tc),然而其带来的潜在环境辐射和健康影响尚不完全明晰。此外,^(99)Tc的高水溶性和长半衰期等特性使其成为良好的海洋示踪剂,示踪研究洋流循环和水团交换等环境过程。目前,针对^(99)Tc的综述主要集中在各类样品中^(99)Tc分析方法,较少关注^(99)Tc的海洋环境行为和示踪应用。系统梳理海洋环境^(99)Tc的来源、行为规律及示踪应用现状对于理解其环境辐射危害、应对核污染排放、海洋环境过程示踪研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对海洋生态系统中^(99)Tc的来源和分布进行系统总结,评述^(99)Tc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重点聚焦在对^(99)Tc的环境行为,特别是^(99)Tc的海洋环境示踪应用,并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放的^(99)Tc在我国边缘海域和西太平洋海域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基础信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 海洋示踪 海水 分析方法 核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放射分析化学的现状和展望
6
作者 侯小琳 史克亮 党海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7-418,共22页
放射分析化学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其以放射性核素及其形态和种态为研究对象,是聚焦核素分离材料、核素分离与测量技术、设备和方法研究的一门学科。几十年来,该学科在我国核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国家核安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 放射分析化学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其以放射性核素及其形态和种态为研究对象,是聚焦核素分离材料、核素分离与测量技术、设备和方法研究的一门学科。几十年来,该学科在我国核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国家核安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放射分析化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特效分离材料国产化、痕量放射性核素的高灵敏分析、海洋环境放射性分析、核燃料循环过程工艺分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专业技术队伍与科研平台的建设明显加强,有力支撑了我国国防建设、核环境安全保障、核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核燃料后处理的技术跃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和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应用发展的战略需求相比,在低水平难分析核素的高灵敏准确分析、复杂体系中核素形态的准确识别与分析、放射分析自动化、核素测量设备的自主研发等方面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效分离材料与分析设备国产化创新、核素及其形态的原位自动化分析、放射性医药质控分析、大范围环境放射性在线监测和后处理等高辐射条件下自动化智能化分析测量系统的建设等方面研究,提高放射化学分析方法技术与分析仪器设备的自主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需要关注放射分析化学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强化放射分析标准化技术和方法、核设施退役多维度表征技术研发,拓展其在多领域应用,推动高水平放射分析化学平台和团队建设,全面提升我国放射分析化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分析 核素形态分析 核环境安全 放射性核素 萃取色谱树脂 核素测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SWOT分析与深度开发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卫朋 刘起 +4 位作者 鲜锋 李娟 孔祥辉 骆菲菲 康志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3-599,共7页
针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疲软,与黄土地质遗迹极高的科学、科普价值不匹配等问题,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进行系统诊断,提出了加快现代化地质博物馆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科普效应、整合资源、联合... 针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市场疲软,与黄土地质遗迹极高的科学、科普价值不匹配等问题,运用SWOT态势分析法,对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进行系统诊断,提出了加快现代化地质博物馆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科普效应、整合资源、联合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产权分离、广泛融资等发展战略,以期为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深度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川黄土 国家地质公园 SWOT 数字博物馆 产权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矿物LA-ICP-MS激光剥蚀元素信号响应 被引量:13
8
作者 柯于球 张路远 +3 位作者 柴辛娜 郑洪涛 靳兰兰 胡圣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7-262,共6页
采用193 nm 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5种天然硫化物矿物进行激光剥蚀分析,基于不同硫化物矿物的剥蚀形貌特征和元素瞬时信号响应,考察了硫化物矿物的元素分馏效应及激光频率、能量和激光斑径对硫化物矿物激... 采用193 nm ArF准分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对5种天然硫化物矿物进行激光剥蚀分析,基于不同硫化物矿物的剥蚀形貌特征和元素瞬时信号响应,考察了硫化物矿物的元素分馏效应及激光频率、能量和激光斑径对硫化物矿物激光剥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硫化物矿物的激光剥蚀形貌和元素分馏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黄铁矿、辉钼矿和闪锌矿的剥蚀晕约为剥蚀斑径的10倍,而黄铜矿和磁黄铁矿的剥蚀晕约为剥蚀斑径的14倍;黄铜矿、磁黄铁矿和闪锌矿元素分馏因子(EFI)约为1.0,其元素分馏效应可以忽略,而黄铁矿和辉钼矿存在明显的元素分馏效应.在对硫化物矿物的LA-ICP-MS分析中,选择较大的激光剥蚀斑径、较小的激光剥蚀频率与激光能量可获得理想的信号强度和准确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矿物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元素信号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大鹏半岛沿岸海水中^(129)I的分布特征和来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鸿 陈应飞 +3 位作者 侯小琳 孙慧斌 卢勇宏 张路远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核电站运行时产生并可能向周边海洋环境排放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碘-129(129I)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用超热中子活化分析和加速器质谱分析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所处大鹏半岛沿岸海水样品中127I的质量浓度和129I的原子浓度.结果显示,核电... 研究核电站运行时产生并可能向周边海洋环境排放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碘-129(129I)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用超热中子活化分析和加速器质谱分析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所处大鹏半岛沿岸海水样品中127I的质量浓度和129I的原子浓度.结果显示,核电站排水渠附近海水中129I的原子浓度(370.9×106/L),以及129I和127I原子浓度比(37.4×10-10)最大,但在5 km外的海域,即被稀释至本底量级水平,表明核电站对周边海洋环境中129I的影响甚微.该区域海水中129I仍主要来源于大气层核试验和核燃料后处理厂释放导致的全球大气放射性落尘,其目前水平对人体的辐照风险尚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安全 放射性污染监测 海洋环境 碘-129(129I) 129I与127I原子浓度比 超热中子活化分析 加速器质谱 大亚湾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暴露测年方法中石英的提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丽 武振坤 +2 位作者 宋少华 常宏 赵国庆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0-787,共8页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的暴露年龄测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测年技术,已在地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需要选用经一系列前处理过程获得的纯净石英作为待测样品,制备成BeO和Al2O3以供加速器质谱仪测量。因此获得高纯度的石英样品...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的暴露年龄测定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测年技术,已在地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需要选用经一系列前处理过程获得的纯净石英作为待测样品,制备成BeO和Al2O3以供加速器质谱仪测量。因此获得高纯度的石英样品,是该测年方法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在已有报道的石英提纯化学流程的基础上,尝试对流程进行部分优化,通过实验对比不同粒径组分、不同固液比水浴振荡器和滚筒HF-HNO3蚀刻效果,确定使用HF-HNO3(1%或2%,固液比15.0 g/L)滚筒加热法刻蚀样品以去除铝硅酸盐,多钨酸钠重液分离样品中的石英和其他组分。优化的分离纯化流程应用于处理采自祁连山北缘河流阶地含石英的岩石样品,经纯化的石英纯度可达98%以上,Al的含量小于200μg/g,表明采用优化的提取流程获得了高纯度的石英样品,可以满足10Be和26Al暴露测年所需样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宇宙成因核素 10Be 26Al 石英 提取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陨石中宇宙成因核素^(10)Be和^(26)Al的化学分离纯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卢仁 林杨挺 +2 位作者 欧阳自远 李春来 周卫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9-156,共8页
陨石离开其小行星母体直至降到地球表面期间,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产生一系列包括10Be和26Al等的放射性核素。10Be和26Al的含量及其比值记录了宇宙射线辐照历史,而陨石降落到地球表面后,它们的衰变又提供了测定其降落时间,即居地年龄的... 陨石离开其小行星母体直至降到地球表面期间,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产生一系列包括10Be和26Al等的放射性核素。10Be和26Al的含量及其比值记录了宇宙射线辐照历史,而陨石降落到地球表面后,它们的衰变又提供了测定其降落时间,即居地年龄的方法。10Be和26Al由加速器质谱测定,样品需分离纯化。为此,开展了陨石样品Be和Al的分离纯化实验。通过模拟样品的条件实验,建立了Be和Al分离纯化的化学流程,其回收率分别达到89%和70%。在此基础上,分离并测定了一个降落型普通球粒陨石(吉林陨石)非磁性部分的10Be和26Al的含量。结果显示,吉林陨石26Al/10Be的比值为5.005,远大于两者的饱和比值(2.72),说明吉林陨石经历了短期的暴露辐射,这一结果与吉林陨石第二阶段的暴露年龄0.4Ma一致。整个化学流程的10Be/9Be和26Al/27Al空白分别为(4.33±0.46)×10-14和(6.59±4.66)×10-15,其中前者接近于该仪器的空白测量值,而后者则接近于仪器的检测限2.3×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石 宇宙成因放射性核素 10↑Be和26↑Al 化学分离纯化 居地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法用于礼村黄土-古土壤地层^(14)C测年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华贵 祝一志 +6 位作者 程鹏 刘永好 王胜利 鲜锋 陈清敏 刘钊 周卫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8,共6页
采用简单的热解方法分离黄土-古土壤不同有机组分进行14C测年的探索,通过加热使黄土-古土壤有机质发生裂解,选择400℃作为试验温度,对陕西省岐山县礼村剖面黄土-古土壤粉末样品在400℃下挥发出的Py-V组分和残留下的Py-R组分分别进行14C(... 采用简单的热解方法分离黄土-古土壤不同有机组分进行14C测年的探索,通过加热使黄土-古土壤有机质发生裂解,选择400℃作为试验温度,对陕西省岐山县礼村剖面黄土-古土壤粉末样品在400℃下挥发出的Py-V组分和残留下的Py-R组分分别进行14C(AMS)测年,并结合该剖面同层位黄土地层与考古文化层接触关系,认为礼村剖面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地层中,Py-V组分年龄能代表真实年龄;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沉积地层中,Py-R组分年龄能代表真实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法 14C测年 Py-R组分 Py-V组分 黄土-古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成因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对策探讨——以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运彩 张松林 +6 位作者 赵国庆 陈粉丽 王红 刘在平 卢强 张豪 王旭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94-95,共2页
通过深入分析震后灾区环境污染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关键词 地震 环境污染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峰蔡家咀黄土剖面记录的末次盛冰期到全新世最佳期气候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策 宋少华 +3 位作者 孔祥辉 刘钊 鲜锋 武振坤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8-512,共5页
采用挖探井方式获取西峰蔡家咀剖面200 cm黄土沉积序列,以7个14C-AMS测年数据为年龄控制点,利用沉积物粒度模式建立最近20 ka的年代框架。磁化率、灰度、粒度等指标的综合对比表明该剖面记录了末次盛冰期增温以来几次重要气候事件,如Hei... 采用挖探井方式获取西峰蔡家咀剖面200 cm黄土沉积序列,以7个14C-AMS测年数据为年龄控制点,利用沉积物粒度模式建立最近20 ka的年代框架。磁化率、灰度、粒度等指标的综合对比表明该剖面记录了末次盛冰期增温以来几次重要气候事件,如Heinrich事件1(H1)、Blling-Allerd暖期(B-A)、新仙女木事件(YD)、8.2 ka事件等,说明西峰黄土剖面具有记录短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末次盛冰期 气候事件 西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盆地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气候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迎国 常宏 周卫健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3-1049,共17页
渭河盆地渭河及其各支流演化历史与区域构造、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盆地内各河流阶地的成因和演化是研究渭河盆地环境演变的重要科学问题。河流阶地之上黄土的磁性地层学被普遍用来获得盆地内河流阶地形成的年龄。尽管粉尘物质在第四... 渭河盆地渭河及其各支流演化历史与区域构造、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盆地内各河流阶地的成因和演化是研究渭河盆地环境演变的重要科学问题。河流阶地之上黄土的磁性地层学被普遍用来获得盆地内河流阶地形成的年龄。尽管粉尘物质在第四纪以来覆盖了盆地大范围区域,河流阶地形成与粉尘物质最终保存在阶地之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所以,尽管借鉴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区域对比,能够推断河流阶段的年代范围,仍需更多绝对年龄方法对其进行约束。本文通过渭河盆地内渭河不同支流河流阶地形成年代、拔河高度等的综合分析,结合大范围区域隆升过程及第四纪气候演化序列对比,发现并不是所有气候变化的重要节点就有相应的河流阶地形成,河流阶地年龄空间分布也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提出渭河盆地河流演化与构造运动造成潜能及气候变化诱发这些潜能的释放密切相关。所以,渭河盆地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大范围的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的构造—气候旋回阶地。渭河盆地水系演化史的重建对全面认识黄河中游水系早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解决渭河、黄河贯通三门峡的争议,但还需要更多可靠的不同河流地质证据和多种分析数据的印证和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盆地 河流阶地 年代分布 构造阶段 气候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北地区土壤铀同位素水平、分布和来源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钊 侯小琳 +1 位作者 赵雪 张路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43-2351,共9页
系统采集了我国东北地区132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混合酸全溶分解样品,使用UTEVA萃取色谱分离样品溶液中的铀,应用串联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MS)测量样品溶液中^(238)U、^(235)U、^(234)U,获得了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3种铀同... 系统采集了我国东北地区132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混合酸全溶分解样品,使用UTEVA萃取色谱分离样品溶液中的铀,应用串联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MS)测量样品溶液中^(238)U、^(235)U、^(234)U,获得了研究区域表层土壤中3种铀同位素浓度水平和分布.首次大范围报道该地区表土中^(234)U水平,发现在部分土壤中^(234)U发生明显的同位素分馏.^(235)U/^(238)U原子比值分布显示区域大气核武器试验的放射性颗粒物在山脉迎风坡有明显沉积,导致大兴安岭等山脉的西侧^(235)U/^(238)U原子比值较高.但该区域铀同位素整体上处于环境本底水平,受人类核活动影响较小.来源分析表明研究区域表土中铀主要来源于成土母岩的岩石风化以及人类的工业和农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MS 环境放射性 土壤 同位素分馏 ^(235)U/^(238)U ^(234)U/^(238)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黄土中松山-高斯极性倒转事件记录的空间对比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兴俊 周卫健 +1 位作者 鲜锋 武振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前人古地磁学研究表明,中国黄土不同剖面中松山-高斯(M/G)地磁极性转换界线记录层位并不一致,有的记录在黄土中,有的记录在红粘土中,这种不一致现象将可能影响到基于古地磁的黄土年代框架的建立及与全球气候记录的准确对比。针对这一问... 前人古地磁学研究表明,中国黄土不同剖面中松山-高斯(M/G)地磁极性转换界线记录层位并不一致,有的记录在黄土中,有的记录在红粘土中,这种不一致现象将可能影响到基于古地磁的黄土年代框架的建立及与全球气候记录的准确对比。针对这一问题,选取目前已有的典型黄土剖面中M/G地磁极性转换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尝试采用磁化率-深度曲线的空间对比来检验不同剖面M/G界线层位记录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国黄土中M/G界线均记录在由磁化率-深度曲线所反映的"黄土L33层",说明黄土中M/G界线层位记录不一致的现象可能主要是由于地层划分方案的差异所致。根据这一思想,论文尝试对传统的洛川、西峰黄土地层划分方案进行部分修订,并简要介绍了M/G界线记录的海陆对比差异和未来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示踪M/G极性倒转事件过程的可能性,以期为研究黄土中地磁极性转换过程和确切层位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黄土地层 古地磁极性倒转 M G界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雪和降水中黑碳的分布特征与来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智浦 牛振川 +1 位作者 马皓 王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05-2612,共8页
黑碳(black carbon,BC)影响着全球辐射平衡、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而降水是大气中黑碳的主要去除方式.简述了降水中黑碳的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国内外降水中黑碳的分布特征和对黑碳的去除效率,以及模型和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识别黑碳来源... 黑碳(black carbon,BC)影响着全球辐射平衡、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而降水是大气中黑碳的主要去除方式.简述了降水中黑碳的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国内外降水中黑碳的分布特征和对黑碳的去除效率,以及模型和碳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识别黑碳来源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单颗粒黑碳光度计因其检测限低、分析速度较快等优点在分析液相介质黑碳中应用较多.②降水中黑碳含量在空间上呈现较大差异,中国降水中黑碳含量较两极地区高2~3个数量级,越靠近两极地区,降水中黑碳含量越低,且工业革命后冰芯中黑碳含量有所增加.由于不同地区工业类型和化石燃料燃烧效率的差异,中国降水中黑碳含量大于东亚其他地区及欧洲地区.长时间(>8 h)降水对黑碳的去除效果较好.③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积分轨迹模型、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碳同位素示踪技术相结合能更好地分析降水中黑碳的来源.研究显示,我国降水中黑碳含量较高、污染较重,但对城市降水中黑碳污染的关注还不足,未来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降水中黑碳的观测,充分利用分析模型和碳同位素示踪技术解析降水中黑碳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降水 去除效率 分布特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海陆交互带土壤和沉积物中^(129)Ⅰ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9
作者 张梦婷 侯小琳 +3 位作者 范煜坤 陈宁 张路远 赵雪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4-944,共11页
为保障我国核电工业健康有序发展,研究沿海核电站对周缘环境放射性的影响及关键排放产物在海陆交互带的地球化学行为至关重要。系统采集了我国南海海陆交互带58个表层土壤和海洋沉积物样品,采用氧化燃烧法结合共沉淀法分离和提纯碘,采用... 为保障我国核电工业健康有序发展,研究沿海核电站对周缘环境放射性的影响及关键排放产物在海陆交互带的地球化学行为至关重要。系统采集了我国南海海陆交互带58个表层土壤和海洋沉积物样品,采用氧化燃烧法结合共沉淀法分离和提纯碘,采用3MV加速器质谱仪(A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ⅠCP-MS)分别测量^(129)Ⅰ和^(127)Ⅰ。结果表明,区内昌江、防城港、阳江、岭澳和大亚湾核电站对周缘^(129)Ⅰ水平无明显影响;海陆交互带^(129)Ⅰ的主要来源为核武器试验的全球大气沉降和欧洲核燃料后处理厂排放的远距离传输。此外,不同利用类型的海陆交互带土壤对Ⅰ的富集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呈现果园>林地>草地>农田的规律,而季风和降水对海陆交互带土壤中Ⅰ的分布影响较小。河流输入使河口和大陆架区海水中^(129)Ⅰ升高而^(127)Ⅰ降低,生物作用对陆坡和深海区^(129)Ⅰ和^(127)Ⅰ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9)Ⅰ ^(127)Ⅰ 土壤 沉积物 南海 加速器质谱 核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思考(二):持续抬升区单样品直接计算抬升速率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费新 李岩 +3 位作者 李广伟 董国成 程杨 赵亮亮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8-825,共8页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在计算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时,一直默认样品所在位置不随时间发生高程变化,从而核素生成速率不因高程变化而改变。在构造稳定区,这样的假设是合理的。在构造活动区,往往会因构造运动,地表样品高程发生改变;...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技术在计算暴露年龄和侵蚀速率时,一直默认样品所在位置不随时间发生高程变化,从而核素生成速率不因高程变化而改变。在构造稳定区,这样的假设是合理的。在构造活动区,往往会因构造运动,地表样品高程发生改变;大冰盖地区(如南极)的冰川消融或加厚也会引起地壳均衡反弹,从而导致样品高程变化;而核素的生成速率将随高程变化而改变。本文对持续抬升情况下,地表样品中宇宙成因核素浓度与生成速率加速率间的计算关系进行了三种方法的数学推导,并提出如何利用单块样品中两种宇宙成因核素(以 10 Be和 26 Al为例)浓度计算地表抬升速率,最后指出以往利用宇宙成因核素方法对构造活动区的侵蚀速率的计算存在高估。本文首次提出利用地表在接近稳态侵蚀状态下的单块样品的两种宇宙成因核素直接计算地表持续抬升速率的方法,从而将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方法和构造运动学研究直接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抬升区 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 抬升速率 侵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