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流强化生物除磷工艺处理不同碳磷比废水研究
1
作者 辜文贵 李凯龙 +3 位作者 黄梦博 李晨 黄徐荔 王东琦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2,128,共8页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处理低碳源废水的效果往往不佳。通过外加碳源或化学药剂的方式可以提高工艺性能,但会增加处理成本。侧流强化生物除磷(S2EBPR)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低碳源进水对除磷性能的限制。本研究基于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构建了...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处理低碳源废水的效果往往不佳。通过外加碳源或化学药剂的方式可以提高工艺性能,但会增加处理成本。侧流强化生物除磷(S2EBPR)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低碳源进水对除磷性能的限制。本研究基于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构建了S2EBPR工艺系统,探究了不同进水碳磷比(rbCOD/P)及侧流条件下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处理性能、生物除磷活性、碳氮磷转化规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侧流比为20%、侧流污泥停留时间(SRTSS)为72 h时,S2EBPR系统在进水rbCOD/P=18.3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除磷性能和活性。系统平均磷去除率和磷释放/乙酸利用比分别为90.9%和0.41 P-mol/C-mol。当侧流比增至25%、SRTSS缩短至57.6 h时,S2EBPR系统在低进水rbCOD/P条件下的除磷性能下降,主要原因是反应器筛选微生物效果和聚磷菌(PAOs)活性受到影响。虽然侧流污泥原位发酵会为主流增加约13%的氨氮负荷,但发酵产生的充足碳源足以抵消其影响。具有发酵能力的Tetrasphaera是S2EBPR系统内主要的PAOs,且可能与聚糖菌存在协同关系。SRTSS>72 h有利于PAOs在较低的进水rbCOD/P条件下占据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侧流工艺 污泥停留时间 生物除磷活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UV_(365)和太阳光辐照下EfOM生成DBPs及其毒性的变化
2
作者 徐瑜霄 安亚丽 +5 位作者 陈文凤 李晨 黄徐荔 陈荣 马晓妍 王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95-2503,共9页
为了探究污水厂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EfOM)经氯化消毒处理后生成的消毒副产物(DBPs)暴露在太阳光下的变化规律,探究了单一及混合DBPs在UV_(365)和太阳光辐照下的光解和水解特性,从而揭示氯化EfOM过程生成的DBPs的增衰规律以及伴随的两种... 为了探究污水厂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EfOM)经氯化消毒处理后生成的消毒副产物(DBPs)暴露在太阳光下的变化规律,探究了单一及混合DBPs在UV_(365)和太阳光辐照下的光解和水解特性,从而揭示氯化EfOM过程生成的DBPs的增衰规律以及伴随的两种生物毒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氯化EfOM生成的6种DBPs中,一氯二溴甲烷和1,1,1-三氯丙酮在UV_(365)和太阳光辐照下均可降解,在UV_(365)辐照下的光解速率分别为0.0072和0.0523h~(-1),而在太阳光下光解速率分别为0.0293和0.1551h^(-1),其在太阳光下的光解速率大于UV_(365).混合DBPs体系中,在UV_(365)或者太阳光的辐照下,共存的DBPs之间可产生促进/抑制降解现象.在UV_(365)辐照下,Ef OM生成的DBPs(除了三氯甲烷)基本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了16.5%~231.1%,并且氯化EfOM溶液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分别升高了17.0%和降低了5.6%.但是,在太阳光辐照下,三氯乙酸和1,1,1-三氯丙酮则下降了36.2%和82.2%,其它DBPs基本保持稳定,且氯化EfOM溶液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降低了35.8%和37.7%.这将为污水厂尾水排放到开放性水体受太阳光辐照后的生态安全保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氯化 太阳光 UV_(365) 消毒副产物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