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层建筑的一个渗风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符永正 赵鸿佐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3-21,共9页
本文提出一个适用于具有两个不同区段且迎风及背风侧的渗风面积可以不对称的高层建筑渗风计算模型。论证了这个模型的两个基本的建筑总体特性值,即在纯热压作用下的中和界位置及在纯风压作用下的室内余压值,并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及应用说明。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压力 渗透 流量 中和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塘——兼性塘系统处理制药废水的基本特性分析
2
作者 王志盈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421-425,共5页
本文探讨了厌氧塘——兼性塘系统处理制药废水时,pH、COD进水负荷、气温变化、停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特性,初步分析了上述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制药工业 废水处理 厌氧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2喷射制冷系统最佳参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袁惠达 杨磊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43-50,共8页
本文论述了重点以R12工质为代表,对氟利昂喷射制冷系统的最佳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提出了几种其他氟利昂工质喷射制冷的相似性,为今后其他工质的氟-喷制冷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氟利昂 喷射器 氟-喷制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开发系统的一种优化模型
4
作者 王同军 杨茂盛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82-88,共7页
利用多目标规划对房地产开发系统的多种方案做出评价,并且建立优化模型。该模型相当于一个模拟机器,可以由一些确定的参数为房地产开发系统提供最优选择。
关键词 房地产 优化模型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状活性炭颗粒内传质系数变化规律的探讨
5
作者 张仁泉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85-90,共6页
本文根据粒状活性炭的搅拌槽间歇吸附实验结果,求出了吸附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颗粒内传质系数,揭示了颗粒内传质系数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为活性炭吸附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设计计算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关键词 粒状 活性炭 颗粒 吸附质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药条件对结团凝聚工艺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廷林 曹翀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404-410,共7页
本文根据凝聚剂PAC和高分子助凝剂PAA的特点,认为在结团工艺中,PAC的主要作用是使水中颗粒脱稳凝聚形成理想的初始粒子;而PAA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初始粒子同结团体间的结合强度,由此亦决定了PAC和PAA投加位置的不同。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AL... 本文根据凝聚剂PAC和高分子助凝剂PAA的特点,认为在结团工艺中,PAC的主要作用是使水中颗粒脱稳凝聚形成理想的初始粒子;而PAA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初始粒子同结团体间的结合强度,由此亦决定了PAC和PAA投加位置的不同。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ALT和PT值对分析指标C_t、p_c、d_p及V_f的影响规律和它们的适宜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 结团体 投药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比电阻飞灰进行调质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广大 朱天乐 马俊祥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介绍了用硫酸、二乙胺和水基调质剂(水、锅炉排污水及含有CHJ—1型或DUSTALLY 型润湿剂的水或锅炉排污水溶液)对高比电阻飞灰进行调质的实验研究结果,并对水基调质剂的调质机理作了理论探讨。综合考虑调质效果和技术经济性,认为浓度... 本文介绍了用硫酸、二乙胺和水基调质剂(水、锅炉排污水及含有CHJ—1型或DUSTALLY 型润湿剂的水或锅炉排污水溶液)对高比电阻飞灰进行调质的实验研究结果,并对水基调质剂的调质机理作了理论探讨。综合考虑调质效果和技术经济性,认为浓度为1/5 000的CHJ-1型润湿剂锅炉排污水溶液是较好的调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 高比电阻 调质 烟气 发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氨废水的碳氧化和生物硝化合并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党聪 金奇庭 +2 位作者 郭风伟 温晓玫 诸竹君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36-41,共6页
以硝化菌增长的Haldane模式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证明,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反应器是碳氧化(COD降解)和NH3—N硝化合并处理工艺的最佳反应器,给出了曝气池NH3—N的最佳浓度(7.4mg/L).在此基础上,采用单... 以硝化菌增长的Haldane模式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证明,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反应器是碳氧化(COD降解)和NH3—N硝化合并处理工艺的最佳反应器,给出了曝气池NH3—N的最佳浓度(7.4mg/L).在此基础上,采用单级活性污泥法处理同时含有COD350—400mg几和NH3—N150mg/L的树脂生产废水,结果表明:当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时,NH3—N的硝化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0%和65%,将HRT延长至10h,NH3—N可完全硝化,而COD的去除率并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氨废水 碳氧化 生物硝化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对小麦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志杰 吕秋芬 方芳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0年第4期27-28,3,共3页
水培与土培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汞的残留量随浇灌汞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小麦植株含汞量与土壤汞含量和浇灌汞溶液浓度密切相关,但不同器官汞的积累能力不同,其积累分配次序为:根>茎叶>籽粒。汞污染能明显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光... 水培与土培试验结果表明,土壤中汞的残留量随浇灌汞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小麦植株含汞量与土壤汞含量和浇灌汞溶液浓度密切相关,但不同器官汞的积累能力不同,其积累分配次序为:根>茎叶>籽粒。汞污染能明显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光合强度、呼吸强度和含氮量,这些生理变化,可能是高浓度汞处理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其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8-72,共5页
本文提出用高压液相色谱对水中有机物的组分进行分离。研究水样的电导率、离子浓度对分离过程的影响,获得了不同水样中有机物分子量大小分布的特征,同时,探讨了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与凝聚处理效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水体 有机物 分子量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强化脉冲袋式除尘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广大 徐国平 +1 位作者 于晓凤 曾汉侯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19-327,共9页
本文对于静电力降低脉冲袋式除尘器压力降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于涤纶绒布和芳砜纶针刺毡滤料,应用滑石粉、电厂飞灰和石墨粉,在不同的电场强度和过滤风速下,对静电强化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织物表... 本文对于静电力降低脉冲袋式除尘器压力降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于涤纶绒布和芳砜纶针刺毡滤料,应用滑石粉、电厂飞灰和石墨粉,在不同的电场强度和过滤风速下,对静电强化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织物表面施加平行的静电场,可以使除尘器的压力降显著减小,清灰效果改善,捕集效率略有提高.在平均场强为4.5—6.0kV/cm和过滤风速为1.8—2.4m/min的运行条件下,静电强化效果更显著,压降比PDR最低可达0.23—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强化 脉冲 袋式 除尘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絮凝器用于结团凝聚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廷林 曹翀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本文针对结团凝聚工艺特点,提出了管式絮凝器的水力控制指标A(G/Re)^(1/2) T和边界控制参数L/d.通过实验,得出了A(G/Re)^(1/2) T对主要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以及(G/Re)^(1/2) T和L/d的适宜范围.
关键词 管式 絮凝器 结团体 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活性污泥法处理生物难降解废水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党聪 温晓玫 金奇庭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221-225,共5页
对活性污泥法(AS)和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PAC-AS)处理碱法草浆黑液进行了比较试验。采用PAC-AS工艺无论是COD、色度的去除率以及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均较AS工艺有明显改善。吸附等温试验证明,PAC对活性污泥法处理难降解废... 对活性污泥法(AS)和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PAC-AS)处理碱法草浆黑液进行了比较试验。采用PAC-AS工艺无论是COD、色度的去除率以及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均较AS工艺有明显改善。吸附等温试验证明,PAC对活性污泥法处理难降解废水的强化机理,是生物再生和活性炭对生物活性刺激作用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降解 活性污泥法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工业废水可生化性判定指标的验证与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志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5-19,共5页
测定了几种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标BOD_5/COD比值和相对耗氧速率,根据模拟生物氧化塘的动态运行试验结果,提出以耗氧速率(R%)作为可生化性的判定指标,它比BOD_5/COD比值测定快速,方法简便,更接近实际,并得出两个指标与生物塘COD去除率... 测定了几种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指标BOD_5/COD比值和相对耗氧速率,根据模拟生物氧化塘的动态运行试验结果,提出以耗氧速率(R%)作为可生化性的判定指标,它比BOD_5/COD比值测定快速,方法简便,更接近实际,并得出两个指标与生物塘COD去除率之间相关性的线性回归方程,为选择废水生物塘处理方案、预估其对COD的去除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氧化塘 可生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稳定塘作为城镇污水灌溉前处理的经济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志盈 高羽飞 +1 位作者 石占先 刘旭东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分析了稳定塘作为城镇污水灌溉前处理的经济性,得出以灌溉为目标比以排放为目标的稳定塘节省占地60%左右,节约基建投资20%—69%,年经营费用减少20%—60%。总费用节省30%—60%。
关键词 灌溉 经济性 稳定塘 城镇 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综合换热作用下矩形直肋散热器换热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安桂 吴业正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48-53,共6页
给出了矩形直肋散热器有对流、辐射及导热同时存在的复杂换热问题的一种线性化解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含有辐射项的非线性微分方程进行了解析求解。分析了对流和辐射对肋效率的综合影响,得出了在综合换热作用下肋散热量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散热器 肋片 换热 对流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团体致密的动力条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廷林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53-59,共7页
根据絮凝动力学原理,认为在结团凝聚工艺中,高体积浓度悬浮层所引起的对结团体的作用力一体积力是结团体致密的主要作用力.通过对结团体悬浮层中两种搅拌方式的动力分析,认为适宜的强制搅拌强度可增强体积力的致密作用,是结团体致密的... 根据絮凝动力学原理,认为在结团凝聚工艺中,高体积浓度悬浮层所引起的对结团体的作用力一体积力是结团体致密的主要作用力.通过对结团体悬浮层中两种搅拌方式的动力分析,认为适宜的强制搅拌强度可增强体积力的致密作用,是结团体致密的主要动力来源:上升水流速度的增加,降低了悬浮层的体积浓度,削弱了体积力的致密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适宜的强制搅拌速率为25—40rad/min;从提高水处理效率角度讲,在上升流速为55cm/min时,出水仍能满足澄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 结团体 悬浮层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浊度水自动投药基本数学模型及后馈参数的确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同轨 陈保平 高湘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通过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在高浊度水处理中以泥沙颗粒表面积为依据的聚丙烯酰胺投加自控数学模型是可行的,并在辐流式沉淀池研究中以沉淀池中浑液面的位置变化作为投药量数学模型的后馈信号。从而首次在高浊度水处理时完成了闭环的自控投... 通过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在高浊度水处理中以泥沙颗粒表面积为依据的聚丙烯酰胺投加自控数学模型是可行的,并在辐流式沉淀池研究中以沉淀池中浑液面的位置变化作为投药量数学模型的后馈信号。从而首次在高浊度水处理时完成了闭环的自控投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高浊度水 自动化 投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池容的理论推导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绍园 张仁泉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213-219,共7页
根据微生物反应动力学模型,推导了活性污泥系统中完全混合式与推流式曝气池池容的计算公式,并比较了在不同底物去除率下,两种池型容积大小。
关键词 曝气池 活性污泥法 池容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囱在启动工况下壁体的温度响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亚红 顾瑞英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99-205,共7页
采用数值求解的方法对烟囱在启动工况下壁体的温度响应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了验证计算程序的可靠性,进行了必要的模拟实验,并将验证后的计算程序用于实际烟囱的计算。可供改进烟囱的结构设计参考。
关键词 烟囱 启动工况 温度响应 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