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Ra的文物预防性保护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8
1
作者 郭文强 韩阳 +2 位作者 全定可 贾甲 高文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40-145,共6页
我国有数量众多的馆藏文物,需要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然而博物馆展厅多、建筑面积大,传统的监测系统拓展性差且成本较高.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博物馆环境监测系统,可以满足博物馆环境监测通信覆盖范围大、信号穿透性强、成本... 我国有数量众多的馆藏文物,需要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然而博物馆展厅多、建筑面积大,传统的监测系统拓展性差且成本较高.设计了一种基于LoRa通信技术的博物馆环境监测系统,可以满足博物馆环境监测通信覆盖范围大、信号穿透性强、成本相对低廉、拓展方便的应用需求.系统包含采集终端、无线数据传输、上位机监控中心等模块,将采集终端的传感器所采集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利用LoRa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到汇聚节点,再通过GPRS、3G\4G等公网通信技术传至监控中心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达到监测博物馆环境参数的目的.此外,通过聚类算法处理所上传的数据,依据数据间的相似性对环境数据进行自动分类,依据分类结果对博物馆环境进行等级划分,实现对博物馆环境状况的等级评价.本系统在多家博物馆环境实时监测项目中运行效果良好,并对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的设计与应用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通信 环境监测 环境等级评价 K-MEANS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邓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3期60-65,共6页
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它为文化遗产保护监测工作提供了一种网络化、实时化、智能化的新方法。对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架构和技术特点作了介绍,并对在文化遗产保护各个方面的... 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它为文化遗产保护监测工作提供了一种网络化、实时化、智能化的新方法。对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架构和技术特点作了介绍,并对在文化遗产保护各个方面的应用案例做了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文物保护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监测与物联网技术在北五省会馆壁画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琳燕 严妍 +6 位作者 张洪 张家峰 刘东博 柏柯 邓宏 余珊珊 吴永欣 《文博》 2014年第5期80-87,共8页
紫阳北五省会馆始建于清中后期,会馆壁画是陕西境内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殿堂壁画。文物病害的产生与文物保存环境关系密切,为了使会馆壁画能够原址原位保存,有必要对其保存环境进行评估和改善。因此,我们将环境监测... 紫阳北五省会馆始建于清中后期,会馆壁画是陕西境内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殿堂壁画。文物病害的产生与文物保存环境关系密切,为了使会馆壁画能够原址原位保存,有必要对其保存环境进行评估和改善。因此,我们将环境监测和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会馆壁画的保护修复和研究工作中。通过对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评估壁画现有保存环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省会馆 壁画保护 物联网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免疫克隆算法的神经网络优化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祁浩 王福豹 +4 位作者 邓宏 段渭军 赵昆 王亮 马颖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96-500,共5页
为降低神经网络的冗余连接及不必要的计算代价,将量子免疫克隆算法应用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过程,通过产生具有稀疏度的权值来优化神经网络结构。算法能够有效删除神经网络中的冗余连接和隐层节点,并同时提高神经网络的学习效率、函数逼近... 为降低神经网络的冗余连接及不必要的计算代价,将量子免疫克隆算法应用于神经网络的优化过程,通过产生具有稀疏度的权值来优化神经网络结构。算法能够有效删除神经网络中的冗余连接和隐层节点,并同时提高神经网络的学习效率、函数逼近精度和泛化能力。该算法已应用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野外文物安防系统。经实际检验,算法提高了目标分类概率,降低了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量子免疫克隆算法 目标分类 冗余连接 网络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K线图分析馆藏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江丽 徐方圆 全定可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7-132,共6页
温度和相对湿度是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的两项基本指标。为了更好地处理大量的温湿度监测数据,将K线理论引用至温湿度评估体系,通过K线图四要素的剥离和借鉴,定义采样周期内初始值对应开盘价、采样周期内结束值对应收盘价、采样周期内... 温度和相对湿度是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的两项基本指标。为了更好地处理大量的温湿度监测数据,将K线理论引用至温湿度评估体系,通过K线图四要素的剥离和借鉴,定义采样周期内初始值对应开盘价、采样周期内结束值对应收盘价、采样周期内最高值对应最高价、采样周期内最低值对应最低价。结合一次临展的连续监测数据,使用K线图开展了展厅及部分展柜内温湿度评价,通过主动调湿和被动调湿的调控效果比对,为后续临展等短期展览调湿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本工作为文物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的数据处理建立了环境监测数据分析模型,为文物保存环境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直观的探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存环境 温度 相对湿度 K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考古发掘现场动态环境监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祁浩 邓宏 余珊珊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结合考古发掘现场动态环境监测需求及应用研究背景,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考古发掘现场动态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叙述了各个模块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收集到的数据不仅能够为研究文物最佳保存环境提供支持,也能够对遗址... 结合考古发掘现场动态环境监测需求及应用研究背景,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考古发掘现场动态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叙述了各个模块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特点,收集到的数据不仅能够为研究文物最佳保存环境提供支持,也能够对遗址类文物的加固提供基础数据。目前系统已经在凤栖原遗址和高陵张栋家族墓考古发掘现场等项目中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考古发掘现场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处理器结构的输电线路监测终端
7
作者 邓宏 朱功辉 郑玉东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6期90-92,共3页
鉴于当前输电线路监测设备终端未能完全适应电力传输质量监督管理需求,为了提高监测系统的稳定性,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微控制器(双MCU)结构的监测终端,其双MCU既能协同工作,又能各司其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当系统中一个MCU负责的部... 鉴于当前输电线路监测设备终端未能完全适应电力传输质量监督管理需求,为了提高监测系统的稳定性,介绍了一种基于双微控制器(双MCU)结构的监测终端,其双MCU既能协同工作,又能各司其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当系统中一个MCU负责的部分功能异常时,另一个MCU不会受到影响,同时还能及时发现和自动排除故障。实验表明,当以稳定性为目标时,双MCU的结构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控制器 双微控制器结构 监测终端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