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运动中的间歇性低氧训练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雷志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8-71,共4页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近年来在俄、英、美等国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训练方法,是利用专用仪器——低氧仪,使受试者吸入低于正常氧分压的低氧混合气体,人为地造成缺氧条件的练习。间歇性低氧训练实为平原条件下的一种模拟低氧分压训练,以类...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近年来在俄、英、美等国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训练方法,是利用专用仪器——低氧仪,使受试者吸入低于正常氧分压的低氧混合气体,人为地造成缺氧条件的练习。间歇性低氧训练实为平原条件下的一种模拟低氧分压训练,以类似高原训练的缺氧刺激,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调动体内的机能潜力,从而导致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性生理适应,全面提高呼吸循环系统机能,血液运氧能力以及骨骼肌的代谢能力。由于它和常规的系统训练穿插进行,密切配合,完成了平原条件下的“高原训练”而倍受国外体育界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分压 应激反应 有氧代射能力 血乳酸 血红蛋白 低氧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柔道运动的供能体系与训练生化原则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3期75-78,82,共5页
本文通过对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训练中血乳酸、血糖及血尿素氮等生化指标的测试结果,分析探讨女子柔道运动供能代谢特点及运动训练的一般生化原则。旨在对制定训练计划及掌握运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女子柔道 血乳酸 磷酸原 糖酵解 有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跆拳道三人脚靶成组转换练习组合的改进及生化监测
3
作者 袁飚 刘宝成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6-78,共3页
研究目的探究适宜的跆拳道无氧耐力专项训练练习组合。研究方法8名跆拳道男运动员实施全力踢两组三人脚靶,两组之间间歇4 min,每组内容为3次持续30 s全力踢脚靶练习,两次练习之间间歇1 min的练习负荷。通过心率表的相关功能来控制运动强... 研究目的探究适宜的跆拳道无氧耐力专项训练练习组合。研究方法8名跆拳道男运动员实施全力踢两组三人脚靶,两组之间间歇4 min,每组内容为3次持续30 s全力踢脚靶练习,两次练习之间间歇1 min的练习负荷。通过心率表的相关功能来控制运动强度,要求受试者练习时心率(HR)≥90%最大心率(90%HRmax),使用心率表获得练习前HR、每组练习后即刻HR、每组练习后4 min HR及HR≥90%HRmax的累计时间。取受试者准备活动后、每组练习后即刻、每组练习后4 min指尖血测定血乳酸(BLA)。主要结果和结论根据成组练习中BLA、HR的变化,说明试验采用的三人脚靶成组转换练习适合在跆拳道专项无氧耐力训练中使用;充分利用心率表的相关功能来严格监控运动员训练时的练习时间、间歇时间和HR是达到训练目的有效手段;监控标准的设置应根据训练者具体情况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跆拳道 无氧耐力 强度控制 血乳酸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专业运动员年训练周期中骨密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4
作者 崔玉鹏 郑陆 +4 位作者 梁蕾 苟波 王智强 陈晓红 孙鹏堂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观察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专业运动员年训练周期中骨密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40名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8.4±3.2岁。结合运动员一个年度训练周期,分别在训练周期的开始、中间和结束... 目的:观察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专业运动员年训练周期中骨密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40名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8.4±3.2岁。结合运动员一个年度训练周期,分别在训练周期的开始、中间和结束时检测BMD、HPO轴相关激素以及骨代谢生化标志物(BGP、BAP和TRACP-5b)的变化。结果:女子举重运动员在训练周期中,髋骨BMD的3次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女子柔道和跆拳道运动员的检测结果(P<0.05);女运动员雌二醇和T/C在3次检测中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而血清孕酮水平则逐渐降低;女运动员训练期间TRACP-5b呈现逐渐增加的变化特征,并显著高于训练周期的开始测定值(P<0.05)。结论:女子柔道、举重和跆拳道运动员在年训练周期中髋骨BMD无显著变化,女子举重运动员髋骨BMD明显高于柔道及跆拳道运动员;血清雌二醇和T/C在年训练周期中逐渐增加,而孕酮逐渐降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TRACP-5b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运动员 训练 骨密度 骨代谢 肌肉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心率血乳酸和血糖浓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冯希娥 白鸿顺 蒋平英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74-79,共6页
本文试图从生化角度,通过测定血乳酸、血糖浓度等指标的变化来研究太极拳运动。太极拳是有氧化谢项目,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同时,练太极拳后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这和练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 本文试图从生化角度,通过测定血乳酸、血糖浓度等指标的变化来研究太极拳运动。太极拳是有氧化谢项目,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疾病。同时,练太极拳后血糖浓度明显升高,这和练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不存杂念,使人的思维始终集中于机体各种动作的变化和协调上,大脑皮层中的运动中枢和交感神经兴奋,促使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多,使血溏浓度升高。太极拳这种以“神为帅、身为躯使”的有氧代谢运动,通过中枢神经的调节,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得到提高和调整,有效地解除因高度节奏感造成的疲劳,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也得到提高,这正是太极拳养身、健体、祛病的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血乳酸 血糖浓度(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气体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雷志平 叶鸣 +1 位作者 蒋明朗 王茂叶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7,106,共4页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 90年代初在俄罗斯率先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运动训练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通过人体实验 ,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气体代谢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为该训练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 ,实践依据...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 90年代初在俄罗斯率先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训练方法 ,在运动训练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笔者通过人体实验 ,探讨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气体代谢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为该训练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 ,实践依据。实验结果表明 :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有效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提高气体代谢效率 ,促进运动能力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气体代谢 心率 运动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性低氧训练与高原训练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7
7
作者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3期59-63,共5页
间歇性低氧训练实为平原条件下的模拟高原训练。近年来,颇受国外体育界的关注。笔者从训练方式、运动训练负荷、低氧性缺氧负荷、适应性的持续能力及训练计划安排诸方面对间歇性低氧训练与高原训练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了间歇性低氧训练... 间歇性低氧训练实为平原条件下的模拟高原训练。近年来,颇受国外体育界的关注。笔者从训练方式、运动训练负荷、低氧性缺氧负荷、适应性的持续能力及训练计划安排诸方面对间歇性低氧训练与高原训练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了间歇性低氧训练的特点及其对提高抗缺氧能力的作用机制。旨在为该训练方法在我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 低氧分压 低氧训练 缺氧负荷 高原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训练发展趋势浅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2期81-84,共4页
模拟高原训练是当今世界高原训练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对50年代以来一些模拟高原训练的方法进行分析并重点介绍了80年代后期至今间歇性低氧训练、“高原”小室等模拟高原训练新进展。
关键词 模拟 高原训练 氧分压 缺氧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能口服液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家颖 蒋忠 马常骞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1期72-75,96,共5页
通过动物与人体试验探讨了体能口服液的可行性.结果发现:体能口服液具有延缓疲劳,提高人体机能能力和去脂之功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开发价值.
关键词 体能口服液 可行性 延缓疲劳 人体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生物化学》学科建设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4期47-50,共4页
通过对中国《运动生物化学》和俄罗斯《生物化学》学科中有关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法改革等层面比较研究。发现:我国《运动生物化学》教材含盖面较小,教学课时少且各院校执行不够统一;没有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列入大纲规定,使之... 通过对中国《运动生物化学》和俄罗斯《生物化学》学科中有关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法改革等层面比较研究。发现:我国《运动生物化学》教材含盖面较小,教学课时少且各院校执行不够统一;没有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列入大纲规定,使之不便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化学 学科建设 肌肉和肌肉活动 学生独立工作 课堂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项目女子优秀运动员体液分布特征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新友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79,共4页
利用"BioSpace"身体成份分析仪,通过对赛艇、短跑和艺术体操女子优秀运动员体液分布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短跑运动员下肢体液指数及细胞内液指数较大,赛艇运动员上肢体液指数及细胞外液指数较大;根据不同项目运动员体液... 利用"BioSpace"身体成份分析仪,通过对赛艇、短跑和艺术体操女子优秀运动员体液分布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短跑运动员下肢体液指数及细胞内液指数较大,赛艇运动员上肢体液指数及细胞外液指数较大;根据不同项目运动员体液分布的变化可监测和评价运动训练效果;通过比较不同运动员细胞内、外液比例关系可间接推测其肌纤维百分组成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体液 运动效果 运动选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激动剂构效关系与药理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飚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47,共3页
通过相关文献对《国际奥委会医务条例禁用物质与方法》中所列举的β2 激动剂在运动兴奋剂归类、药理作用、药物分子结构与药效关系的概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β2-激动剂 构效关系 药理作用 运动兴奋剂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类固醇兴奋剂的特征分析及发展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飚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针对设计类固醇兴奋剂,分析并探讨其设计特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结论:设计类固醇兴奋剂是一些没有纳入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禁用物质清单的类固醇药物,或者是利用兴奋剂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为逃脱药检而专门设... 目的:针对设计类固醇兴奋剂,分析并探讨其设计特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结论:设计类固醇兴奋剂是一些没有纳入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禁用物质清单的类固醇药物,或者是利用兴奋剂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为逃脱药检而专门设计的类固醇药物,其未来的主要趋势是制造现今例行的运动兴奋剂控制尿样筛选、检测中容易分解的类固醇兴奋剂;另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从现有商品流通渠道和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禁用物质清单之外寻找或直接开发合成代谢活性高的合成类固醇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类固醇 运动兴奋剂 norbolethone tetrahydrogestrinone desoxymethyltester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血尿素氮在运动机能状态评定中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1期80-85,共6页
为了探讨全血尿素氮在不同运动项目机能状态评定中的定量依据及应用特点,笔者对女子柔道、青少年足球、排球三个项目的118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以探索全血尿素氮在非周期性运动项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全血尿素氮 血乳酸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球大运动量训练中汗液尿素氮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志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2年第4期48-51,共4页
本文通过对足球大运动量训练中汗液尿素氮含量的测定,为该指标的定量分析提供参考依据。并通过运动中汗液尿素氮与尿液尿素氮排泄量的对比,为探讨排汗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及蛋白质营养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汗液 尿素氮 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