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徒手法收肌管阻滞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吴绪才
高子军
卢志方
李静
董补怀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红会医院麻醉科
-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0-274,共5页
-
文摘
目的比较徒手法收肌管阻滞(ACB)与超声引导法ACB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镇痛及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12月择期行初次单侧TKA的患者77例,男28例,女49例,年龄50~80岁,BMI 20~40 kg/m^2,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徒手法组(T组,n=38)和超声引导法组(B组,n=42)。T组采用徒手法ACB;B组采用超声引导法ACB。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24 h股四头肌肌力分级和膝关节活动度(ROM)。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2、8、12、24 h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阻滞后15 min、术后2 h内踝感觉消失率,患者满意度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组患者穿刺深度与年龄、身高、体重、BMI和穿刺点腿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记录是否发生口唇麻木、味觉异常、头晕、耳鸣等局麻药中毒事件,术后24 h内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恶心、呕吐、谵妄、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情况,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淤伤、感染和跌倒/坠床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股四头肌肌力分级和膝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1 d、术后2、8、12、24 h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滞15 min T组内踝感觉消失率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 h两组均完全被阻滞。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组患者穿刺点腿围与穿刺深度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r=0.764,P<0.01)。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均未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采用高容量徒法收肌管阻滞与超声法比较,均镇痛效果明显而且不影响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
-
关键词
徒手法
超声引导
收肌管阻滞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
Keywords
Manual method
Guided by ultrasound metho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dductor canal block
-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