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2019年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宇应涛 郭争社 +2 位作者 董雯婷 范艳妮 陈娴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患者的分布特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2003-2019年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9年西安市某三级...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患者的分布特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2003-2019年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9年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综合征出血热入院患者共2719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3.93:1,男性远多于女性。患者以青壮年为主,40~49岁年龄组最多(24.60%),农民在各职业中所占比例最高(65.10%)。集中度M为0.464,入院时间呈典型的双峰分布,秋冬季高峰r=0.867,平均角α^(-)=264.86°,可信区间为(234.28°,295.44°),即入院高峰日为11月23日,入院高峰期为10月23日至12月24日;春夏季高峰r=0.782,平均角α^(-)=99.76°,可信区间为(59.62°,139.91°),即入院高峰日为6月9日,入院高峰期为4月29日至7月19日。不同年代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入院时间均存在高峰日和高峰期,且高峰期无显著不同。结论本次研究的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主要为西安市男性青壮年农民,患者入院时间呈双峰分布,相关部门应在高峰期前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减少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描述性流行病学 集中度 圆形分布法 季节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腰丛阻滞降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被引量:9
2
作者 李静 董补怀 +1 位作者 蔡文博 王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58-863,共6页
目的:观察连续腰丛阻滞(continuous lumbar plexus block,CLPB)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连续腰丛阻滞(c... 目的:观察连续腰丛阻滞(continuous lumbar plexus block,CLPB)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连续腰丛阻滞(continuous lumbar plexus block,CLPB)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CPLB组气管插管前行腰丛阻滞,术后行CLPB镇痛;PCIA组术后行PCIA。记录术后12,24及48 h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于术前1 d(D0)以及术后1(D1),3(D3),7(D7)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并记录POCD发生情况;D0,D1,D3及D7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浓度;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LPB组术后12,24及48 h VAS评分明显低与PCIA组(P<0.05);与PCIA组相比,CLPB组于D1,D3时MMSE评分明显增高(P<0.05),POCD的发生率降低(P<0.05)。CLPB组D1,D3时组S-100β浓度明显低于PCIA组(P<0.05)。结论:CLPB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抑制S-100β的产生,降低早期PO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腰丛阻滞 髋关节置换术 认知障碍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肌管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患儿胫骨骨折闭合复位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媛 黄敬媛 +1 位作者 李靖 王仿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比较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在患儿胫骨骨折闭合复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于全麻下行胫骨骨折闭合复位的患儿60例,男34例,女26例,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股神经阻滞组(F组)和收肌管阻滞组(A组),每... 目的比较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在患儿胫骨骨折闭合复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于全麻下行胫骨骨折闭合复位的患儿60例,男34例,女26例,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股神经阻滞组(F组)和收肌管阻滞组(A组),每组20例。C组采用单纯全麻,F组和A组在全麻后分别行股神经阻滞和收肌管阻滞(0.2%罗哌卡因0.5 ml/kg)。记录诱导前、切皮前、切皮后1、15 min、手术结束即刻和拔除喉罩后5 min的HR、MAP和SpO_(2)。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布洛芬初次使用时间及术后24 h布洛芬用量。结果与C组比较,F组、A组切皮后1、15 min、手术结束即刻和拔除喉罩后5 min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拔除喉罩后5 min的SpO_(2)明显升高,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布洛芬初次使用时间明显延迟,术后24 h布洛芬用量明显减少(P<0.05)。与F组比较,A组切皮后1、15 min、手术结束即刻和拔除喉罩后5 min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拔除喉罩后5 min的SpO_(2)明显升高,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苏醒时间明显缩短,布洛芬初次使用时间明显延迟,术后24 h布洛芬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收肌管阻滞和股神经阻滞在患儿胫骨骨折闭合复位术均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而收肌管阻滞效果优于股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肌管阻滞 股神经阻滞 镇痛 患儿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糖尿病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糖波动与术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亮 贺源 +1 位作者 徐红党 林洪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52-1056,共5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血糖波动与术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择期行OPCABG的非糖尿病患者844例,男627例,女217例,年龄28~80岁,BMI 16~43 kg/m^(2),ASAⅡ—Ⅳ级。采用围术期血糖最...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血糖波动与术后早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择期行OPCABG的非糖尿病患者844例,男627例,女217例,年龄28~80岁,BMI 16~43 kg/m^(2),ASAⅡ—Ⅳ级。采用围术期血糖最大差值(MGD)作为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根据MGD将患者分为两组:L组(MGD<7.7 mmol/L,n=511)和H组(MGD≥7.7 mmol/L,n=333)。收集患者术前检验结果、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急性肾损伤、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肺损伤、肝功能不全、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二次开胸止血)、ICU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围术期血糖波动与术后ICU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与L组比较,H组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ICU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GD与ICU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呈线性正相关(P<0.001)。结论非糖尿病患者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糖波动幅度超过7.7 mmol/L时,术后早期转归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波动 预后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