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骨科技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及展望
1
作者 董晖 巨承 +2 位作者 李亮 闫亮 贺宝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3-767,共5页
随着工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3D打印、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手术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给骨科领域的诊疗实践带来了深刻变革,助推数字骨科向数智骨科转型。脊柱外科与数智骨... 随着工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3D打印、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手术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给骨科领域的诊疗实践带来了深刻变革,助推数字骨科向数智骨科转型。脊柱外科与数智骨科技术的交叉融合涵盖了术前诊断、手术规划、术中操作及术后风险预测等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骨科技术 3D打印 扩展现实 脊柱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 被引量:26
2
作者 白玉树 翟骁 +29 位作者 陈自强 魏显招 杨明园 杨操 周许辉 李危石 李利 吴继功 许建中 赵建华 王达义 钱邦平 朱泽章 胡勇 孙武权 房敏 郑召民 王征 李淳德 丁文元 夏磊 沈建雄 仉建国 孙天胜 罗卓荆 海涌 吕国华 郝定均 邱勇 李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常见于老年患者,通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加速康复外科(ERAS)要求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身体状况和骨质量等因素,以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干... 退变性脊柱侧凸常见于老年患者,通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加速康复外科(ERAS)要求综合考量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身体状况和骨质量等因素,以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干预措施,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和康复十分重要。经全国多位脊柱外科专家多次讨论,在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下,针对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ERAS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制定本共识意见,供临床工作参考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外科学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胸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策略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彪 郝定均 +3 位作者 郭华 李辉 王晓东 朱子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部位与胸骨柄上缘切迹位置关系对手术治疗策略选择的影响及临床预后。方法:2003年1月~2013年1月45例颈胸段脊柱结核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7~62岁(35.4±16.7岁)。病变节段:C7~T1 8例...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部位与胸骨柄上缘切迹位置关系对手术治疗策略选择的影响及临床预后。方法:2003年1月~2013年1月45例颈胸段脊柱结核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7~62岁(35.4±16.7岁)。病变节段:C7~T1 8例,T1 11例,T1~T2 7例,T2 6例,T2~T3 8例,T3 5例。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A级2例,B级5例,C级9例,D级22例,E级7例。术前颈胸段后凸成角、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和JOA评分分别为34.7°±6.8°、39.6±4.6及10.7±2.8。根据患者颈胸段MRI矢状位上胸骨柄上缘切线与结核病灶的关系采取不同手术方案,19例椎体结核病灶位于胸骨柄上缘水平切迹线之上的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6例病灶平齐于胸骨柄上缘水平切迹线或在之下的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及术后均用四联敏感抗结核药物规律治疗。对患者后凸成角、NDI评分和JOA评分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来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为178.0±48.3min;术中出血量为590.0±76.4ml。随访6.6±3.2年(3~13年),在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失败等情况出现。末次随访时患者颈胸段后凸成角、NDI评分及JOA评分分别为10.2°±2.4°、11.4±3.6及17.6±2.4,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1例单纯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手术切口窦道形成,再次行一期前路内固定取出、病灶扩大清除植骨融合和二期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随访5.5年结核治愈。其余44例患者在术后7.2±1.1个月获得融合。在伴有神经功能减退的38例患者中,29例(76%)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ASIA分级提高1~3级,9例分级无变化。结论:颈胸段脊柱结核患者在规律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颈胸段MRI矢状位上胸骨柄上缘切线与结核病灶的关系,对不同类型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可完成彻底的病灶清除、固定及融合,中长期随访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颈胸段脊柱: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微创外科技术发展现况与展望
4
作者 郝定均 胡慧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2,共6页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微创脊柱医生的不懈努力,微创腰椎技术在本世纪发展迅速,获得患者和医生广泛认同,并已使用于临床。然而,目前腰椎微创手术缺乏标准化的治疗指南,各种各样的手术技巧和治疗策略更多依赖于术者的培训经历和手术经验。本...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微创脊柱医生的不懈努力,微创腰椎技术在本世纪发展迅速,获得患者和医生广泛认同,并已使用于临床。然而,目前腰椎微创手术缺乏标准化的治疗指南,各种各样的手术技巧和治疗策略更多依赖于术者的培训经历和手术经验。本文简要回顾了微创腰椎外科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微创腰椎技术发展中的挑战与未来的技术方向,从而使更多的脊柱医生快速掌握微创脊柱技术,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微创腰椎外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微创手术 发展现况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5
作者 倪双洋 张永远 +1 位作者 孙宏慧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59-662,共4页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spinal surgery,UBE)系统具有独立的内窥镜和器械通道,增大了镜头和手术器械的移动角度与空间范围,术中视野清晰;可以使用关节镜和常规脊柱手术器械,操作方便^([1]).然而,随着该技...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spinal surgery,UBE)系统具有独立的内窥镜和器械通道,增大了镜头和手术器械的移动角度与空间范围,术中视野清晰;可以使用关节镜和常规脊柱手术器械,操作方便^([1]).然而,随着该技术的开展和普及,随之而来的手术并发症的问题已不容轻视,对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对应处理方法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手术 手术器械 脊柱内镜 内窥镜 双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治疗目标与策略
6
作者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7-228,共2页
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复位的必要性需要从4个方面考量:(1)脱位是否产生了临床症状,若脱位导致脊髓压迫,产生了相应的临床症状,就需要复位。因为复位是最好的减压方式,如有可能应该尽量达到解剖复位[1];(2)如果部分复位已经达到了减压的目... 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复位的必要性需要从4个方面考量:(1)脱位是否产生了临床症状,若脱位导致脊髓压迫,产生了相应的临床症状,就需要复位。因为复位是最好的减压方式,如有可能应该尽量达到解剖复位[1];(2)如果部分复位已经达到了减压的目的,而继续复位有困难,可将寰枢椎融合到部分复位状态;(3)如果部分复位后依然有脊髓压迫症状,那么就应该通过松解来进行复位,以达到减压目的;(4)松解依然不能复位者,就没有必要继续强行复位,应改为减压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症状 减压手术 脱位 减压方式 临床症状 解剖复位 目标与策略 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少症对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7
作者 乔欢欢 闫康 +2 位作者 高翔成 都金鹏 廖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6-742,共7页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TLVCF)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 目的:探讨肌少症对经皮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TLVCF)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PVA治疗的270例OTLVCF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09例,女性161例;骨折椎体:T1037例,T1152例,T1268例,L172例,L241例。依据欧洲老年人肌少症工作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EWGSOP)的诊断标准,以男性优势手握力<28.0kg且L3水平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SMI)<45.4cm2/m2、女性优势手握力<18.0kg且L3水平SMI<34.4cm2/m2作为诊断阈值,将患者分为肌少症组(52例)和非肌少症组(218例)。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分数、骨折节段、握力和骨骼肌指数)、手术资料(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和术中透视次数)和并发症(骨水泥渗漏、伤椎再骨折、邻椎再骨折和远端椎体再骨折)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1个月、6个月、1年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两组患者性别、身高、体重、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术中透视次数以及术前VAS评分和OD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少症组患者年龄较非肌少症组大(80.3±7.9岁vs 75.7±6.8岁,P<0.05),而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非肌少症组小(24.4±2.2kg/m2 vs 26.2±2.4kg/m2,P<0.05);两组术后1d、1个月、6个月、1年时的VAS评分及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肌少症组患者术后1d、1个月、6个月、1年的VAS评分及ODI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非肌少症组(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9.65%vs 7.34%,P>0.05),肌少症组患者术后1年内伤椎、邻椎和远端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显著性高于非肌少症组(9.62%vs 2.75%、13.46%vs 5.05%、11.54%vs 4.13%及33.61%vs 11.93%,P<0.05)。结论:肌少症OTLVCF患者行PVA的临床疗效较非肌少症患者差,1年内椎体再骨折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强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不佳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80
8
作者 杨俊松 陈浩 +8 位作者 刘鹏 刘团江 赵元廷 邹鹏 张正平 贺宝荣 闫亮 拓源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2,共8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thoraco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TOVCF)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thoracolumbar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TOVCF)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并行PVP治疗的1974例TOVCF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合并症等相关信息,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1年时的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将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4分视为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将其归为疼痛缓解不佳组,并从疼痛缓解满意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相同例数有术后1个月胸腰椎MRI且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1974例TOVCF患者中,共有81例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VAS评分均>4分,占患者总数的4.1%。疼痛缓解不佳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纳入的各项观察指标中,两组术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折椎体数、骨水泥分布情况、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或术后1个月胸腰筋膜损伤的发生率及抑郁症人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BMD低(OR=3.475,P=0.025)、术前或术后1个月存在胸腰筋膜损伤(OR=3.952,P=0.003)、骨折椎体数多(OR=3.640,P<0.0001)、骨水泥分布不佳(OR=3.216,P=0.016)、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不足(OR=0.081,P<0.0001)、合并抑郁症(OR=3.616,P=0.014)是PVP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BMD、术前或术后1个月存在胸腰筋膜损伤、多椎体骨折、单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不足及分布不佳、合并抑郁症是TOVCF患者行PVP治疗后临床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腰背部疼痛 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及对其心肌和血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1
9
作者 李佩 刘鹏 +3 位作者 张鹏 钟诚 贾伟 尤建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心肌和血脂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心肌和血脂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BNP、心肌酶和血脂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F治疗后增加,而LVEDD、LVESD、BNP、CK、CK-MB、TG、LDL-C及TC治疗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治疗后增加,而LVEDD、LVESD、BNP、CK、CK-MB、TG、LDL-C及TC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心肌酶和血脂,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曲美他嗪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心肌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髓内MRI高信号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贺宝荣 许正伟 +4 位作者 郝定均 闫亮 郭华 刘团江 王晓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髓内单节段MRIT2wI高信号改变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9例,其中合并髓内单节段高信号患者28例(高信号组),男18例,...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髓内单节段MRIT2wI高信号改变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9例,其中合并髓内单节段高信号患者28例(高信号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3-63岁,平均52.8±1.8岁;病程11-38个月(20.1+3.7个月);脊髓受压节段:单节段11例,双节段7例,三节段6例,三节段以上4例;术前JOA评分为3-7分,平均4.8±1.6分;ASIA分级:B级2例,C级11例,D级15例。髓内信号正常患者3l例(正常信号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38。66岁,平均53.7±2.4岁;病程5。38个月(18.7±4.3个月);脊髓受压节段:单节段15例,双节段9例,三节段5例,三节段以上2例;术前JOA评分为3~8分,平均4.9±1.8分,ASIA分级:B级1例,C级14例,D级16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椎板薄化分解揭盖减压、植骨融合术。随访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及改善率、神经功能ASIA分级.观察内固定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54个月,平均23.7个月。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两组术后均有神经功能恶化者,其中高信号组2例,正常信号组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末次随访时高信号组和正常信号组的JOA评分分别为6~10分(平均7.O±l。5分)、8-10分(平均8.9±1.1分),改善率分别为28.3%-78.9%[平均(40.0±12.4)%1、38.7%~83.1%[平均(53.7±5.4)%1,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高信号组术后JOA评分和改善率均明显低于信号正常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共有37例神经功能好转,其中髓内高信号组16例.正常信号组21例.ASIA分级改善1~2个等级。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伴髓内MRI他WI高信号患者手术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但效果较正常信号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MRI T2WI高信号 手术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建模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郝定均 谢恩 +1 位作者 张子如 何立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分析法探讨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病椎注射骨水泥后应力分布的变化情况。方法筛选L2椎体骨折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7名,病椎双侧分别注射6ml的骨水泥,分析患者术前、术后CT。利用有限元分... 目的应用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分析法探讨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病椎注射骨水泥后应力分布的变化情况。方法筛选L2椎体骨折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7名,病椎双侧分别注射6ml的骨水泥,分析患者术前、术后CT。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各病椎及相邻椎体的术前、术后的有限元模型。结果骨水泥注射后上下终板的应力均增加,应力主要分布区域为椎体中部,随着骨水泥容量增加,上、下终板应力区域增加。结论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可以有效分析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PVP生物力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应力分布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全内镜辅助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林 高翔成 +10 位作者 刘继军 昌震 王晓东 郝定均 都金鹏 赵志刚 闫亮 杨小斌 惠华 贺宝荣 黄云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0-725,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双通道全内镜辅助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U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接受ULIF治疗的2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单侧双通道全内镜辅助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U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接受ULIF治疗的2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收集随访资料包括患者术前、术后1周、6个月时评定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分、36项简明健康状况调查(SF-36)评分,以评估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79.15±42.0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32.67±41.92)mL,平均卧床时间为(1.51±0.42)d,平均住院时间为(4.82±1.13)d。术后1周的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均P<0.0001),且在后续随访中进一步降低。术后随访的ODI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满意率达86.4%,术后6个月满意率为95.4%。术后1周及术后6月时临床疗效显著的比例分别为18.2%和63.6%。结论ULIF手术具有短期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及中期临床疗效佳等特点,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供脊柱外科医师选择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镜 植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浩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4-480,共7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目前临床上最为棘手的创伤性神经疾病,由于脊髓特殊的构造和功能的独特性,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手段。自2001年Orlic等首次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以来,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不同组织器官疾病的...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目前临床上最为棘手的创伤性神经疾病,由于脊髓特殊的构造和功能的独特性,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手段。自2001年Orlic等首次开展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以来,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不同组织器官疾病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起来。尽管不同种类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迥异,但目前研究认可的干细胞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干细胞具有自身多分化潜能,可发挥替代退变坏死细胞的作用;(2)干细胞能分泌产生抗炎性因子,可抑制损伤病变微环境的炎性反应;(3)干细胞可产生许多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细胞黏附因子,对于改善微环境促进组织再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这些特性,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是再生医学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采用干细胞移植、刺激体内潜在的干细胞分化来治疗SCI造成的不可逆的功能障碍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SCI患者带来了福音。尽管干细胞移植治疗SCI是目前神经再生医学最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手段,但不同种类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及生理功能各异,笔者针对近年来应用这些干细胞治疗SCI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治疗 移植治疗 脊髓损伤 神经疾病 细胞黏附因子 干细胞生物学 再生医学 S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及基因功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静 赵和平 +5 位作者 于燕 曾玉红 代坤 黄云飞 郭磊 王冀邯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7-469,共13页
目的探讨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基因功能改变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至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就诊的50岁及以上初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4例、低骨量者26例及骨量正常者21例,收集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提取... 目的探讨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基因功能改变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3至1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就诊的50岁及以上初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4例、低骨量者26例及骨量正常者21例,收集研究对象的粪便样本提取肠道微生物DNA,进行16S rRNA V3~V4区和宏基因组扩增,使用Illumina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物种注释、菌群结构差异和基因功能分析,并观察其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大多数肠道菌群在3组人群中共同存在,在门、纲、目、科、属、种各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别。相对于骨量正常组人群,Leuconostocaceae科、Weissella属和Lactobacillus gasseri种是骨质疏松症组患者肠道内丰度显著升高的关键差异菌群;而Cardiobacteriales目、unidentified Cardiobacteriales科和Ignatzschineria属是骨量正常组人群肠道内丰度显著升高的菌群。相关性分析显示,Selenomonadales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相对丰度与骨密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326,P<0.05;r=-0.288,P<0.05)。肠道宏基因组功能注释分析显示,在基因功能注释与分级注释(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functional database annotations,KEGG)级水平,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加工和新陈代谢功能区域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在KEGG 2级水平,碳水化合物代谢和信号转导功能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在KEGG 3级水平,淀粉和蔗糖代谢、二组分系统注释功能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基因功能信号转导、蔗糖和淀粉代谢、二组分系统对于鉴别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论16S rRNA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有助于明确50岁及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基因功能的变化,为研究肠道菌群与骨代谢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肠道菌群 16S rRNA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颈脊髓损伤的最佳手术时机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郝定均 黄大耿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295,共3页
急性颈髓损伤常见于颈椎外伤,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据估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每100万人口中约有750人遭受创伤性脊髓损伤[1];而1/3的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是由颈椎外伤造成的[2]。由此造成的患者严重残疾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一个... 急性颈髓损伤常见于颈椎外伤,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据估计,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每100万人口中约有750人遭受创伤性脊髓损伤[1];而1/3的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是由颈椎外伤造成的[2]。由此造成的患者严重残疾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脊髓组织极易受损伤,且其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其治疗至今仍是医学领域最大的挑战之一。目前学界普遍认可手术减压和固定重建稳定是治疗颈髓损伤的重要手段,但何时手术才是最佳的手术时机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手术时机 颈脊髓损伤 手术减压 颈椎外伤 脊髓组织 自我修复能力 完全性瘫痪 功能恢复 脊柱外科医生 晚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54
16
作者 章雪芳 杨小彬 +5 位作者 郝定均 贺宝荣 郑林宏 李辉 高林 张海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8-1292,共5页
背景目前,关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较少,且现有的调查存在数据较少、资料欠完善等不足。因此急需大数据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为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调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 背景目前,关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较少,且现有的调查存在数据较少、资料欠完善等不足。因此急需大数据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为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调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01-01至2016-12-31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住院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 083例,按照年龄分为<60岁组(339例)、60~69岁组(1 850例)、70~79岁组(1 421例)、80~89岁组(441例)、≥90岁组(32例),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微创手术治疗组(3 911例)和保守治疗组(17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骨折情况、治疗情况等资料,测定骨密度T值,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结果男性以70~79岁高发,女性以60~69岁高发,各组女性均多于男性,<60岁组男女比例最大;平均骨密度T值为(-3.2±1.2)SD,骨密度<-3.5 SD者945例(23.14%)。3 751例患者伴至少1种合并症,最常见的合并症为心血管疾病3 278例(80.28%)、糖尿病645例(15.80%)、脑卒中后遗症529例(12.96%)。高能量损伤245例(6.00%),低能量损伤3 838例(94.00%),低能量损伤是主要致伤因素。共4 953个椎体发生骨折,胸腰椎骨折节段大致呈单峰分布,L_1所占比例最高为29.09%(1 441/4 953);胸腰段(T_(11)~L_2)为多发节段,占77.06%(3 817/4 953);腰椎骨折所占比例为53.46%(2 648/4 953),高于胸椎骨折的46.54%(2 305/4 953)。手术患者无脊髓、神经和血管损伤,共79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微创手术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骨密度T值大于保守治疗组,VAS、ODI均低于保守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保守治疗组,卧床时间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多于男性,骨折原因主要为低能量损伤,骨折部位以胸腰段最为多见,且腰椎多于胸椎,椎体成形术或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胸椎 腰椎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ümmell病新分型系统评估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葛朝元 何立民 +4 位作者 郑永宏 刘团江 董亮 贺宝荣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2-319,共8页
目的 :对Kümmell病提出一种新的分型方法 ,探讨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68例Kümmell病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及不同影像学改变,将其分为Ⅰ~Ⅴ型。其中影像学表现以骨不连为特点的定义为... 目的 :对Kümmell病提出一种新的分型方法 ,探讨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68例Kümmell病患者,结合其临床表现及不同影像学改变,将其分为Ⅰ~Ⅴ型。其中影像学表现以骨不连为特点的定义为Ⅰ型(78例),治疗方式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影像学表现以不稳定为特点的为Ⅱ型(30例),手术方式为后路固定融合;影像学表现以继发椎管狭窄为特点的为Ⅲ型(27例),手术方式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影像学表现以后凸为特点的为Ⅳ型(23例),治疗方式为后路截骨矫形固定融合;影像学表现为以上3种或4种类型混合存在为特点的为Ⅴ型(10例),治疗方式取决于引起患者最主要症状的类型。随访术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观察伤椎高度有无丢失或继发后凸畸形,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54个月随访,平均28.4±4.6个月。Ⅰ~Ⅴ型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8.0±1.7、8.2±1.6、8.4±1.4、7.9±1.2、8.5±1.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1±1.3、2.2±1.2、2.3±1.4、2.2±1.4、2.3±1.5分;ODI评分由术前69.5±2.8、68.5±2.6、69.7±2.2、65.6±2.7、68.6±2.7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38.1±1.5、37.1±1.3、34.1±1.3、35.2±1.4、33.1±2.1分。所有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11.3%,19/168)患者伤椎高度有所丢失或继发局部后凸畸形。伴有神经功能损伤的15例患者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由术前12例C级改善为D级3例,E级9例;D级3例均改善为E级。结论:本研究表明Kümmell病的新Ⅰ~Ⅴ型分型方法客观、简单、易行,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ümmell病 分型系统 治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姜超 张永远 +8 位作者 王晓晖 陈喆 王仝昊 王致远 田方 卢庆 尹思 杜恒 郝定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3-719,共7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robot-assisted 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RA-MIS-TLIF)与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robot-assisted 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RA-MIS-TLIF)与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术中置钉准确率。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69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RA组应用RA-MIS-TLIF,共33例,MIS-TLIF组应用MIS-TLIF,共36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症状持续时间等一般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置钉准确率、伤口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融合率等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3 d、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下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下肢痛VAS评分和腰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结果RA组与MIS-TLIF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时间[(14.82±1.83)月vs.(15.11±1.62)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的术中出血量[(116.67±18.48)min vs.(128.06±22.53)min]、术中透视次数[(12.42±2.28)vs.(15.67±2.46)]、置钉准确率(93.18%vs.84.03%)、伤口引流量[(73.03±23.52)mL vs.(88.33±28.54)mL]、伤口引流管拔除时间[(39.76±9.34)h vs.(44.97±10.84)h]、住院时间[(6.45±1.52)d vs.(7.69±1.85)d]均小于MIS-TLI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腰痛、下肢痛VAS及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之间同一时间点各指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融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MIS-TLIF和MIS-TLIF的临床效果均良好,但前者可减少术中出血、术中透视次数、提高置钉准确率、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应用前景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置钉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分型Ⅳ型患者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云飞 都金鹏 +4 位作者 高林 赵志刚 昌震 杨小彬 贺宝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5-1082,共8页
目的:比较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cute symptomatic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fracture,ASOTLF)分型Ⅳ型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 目的:比较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acute symptomatic osteoporotic thoracolumbar fracture,ASOTLF)分型Ⅳ型短节段和长节段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参照ASOTLF分型符合Ⅳ型的为35例。将其按照固定节段的长短进行分组,A组为短节段组(以伤椎为中心,固定节段包含伤椎及上下各1个正常椎节);B组为长节段固定组(以伤椎为中心,固定节段包含伤椎及上下各2个正常椎节);手术方式为:A组患者伤椎进行骨水泥强化并进行螺钉固定,伤椎上下椎体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并进行钉道强化;B组患者伤椎进行骨水泥强化及螺钉固定,同时进行伤椎上下各两组椎弓根螺钉固定并进行钉道强化;两组手术都进行后方固定节段范围内小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其中A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72.1±3.5岁,腰椎骨密度T值-3.2±0.2,随访时间12.0±3.3个月;B组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72.4±3.5岁,腰椎骨密度T值-3.1±0.4,随访时间15.3±2.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随访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渗漏、邻椎骨折率,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后凸角变化,记录并发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63.7±10.6min vs 93.5±12.1min)及术中出血量(205.3±28.4ml vs 326.0±37.9ml)A组少于B组,术后7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ODI、后凸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4/18 vs 3/17)及其他椎体骨折发生(2/18 vs 1/17)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分型Ⅳ型选择后路短节段或长节段固定,都能达到较满意的伤椎复位、临床疗效和畸形矫正,短节段固定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OTLF分型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椎动脉高跨患者C2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田野 张嘉男 +4 位作者 陈浩 丁柯元 刘团江 黄大耿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3-330,共8页
目的:探讨在椎动脉高跨患者中3D打印导板辅助置入C2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上颈椎后路内固定术的72例C2椎动脉高跨患者。根据辅助C2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式的不同分为导板组(n=36例)和徒... 目的:探讨在椎动脉高跨患者中3D打印导板辅助置入C2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上颈椎后路内固定术的72例C2椎动脉高跨患者。根据辅助C2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式的不同分为导板组(n=36例)和徒手组(n=3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C2椎弓根螺钉置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置钉相关并发症、手术技术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3d、术后6个月VAS评分、JOA评分。根据术后颈椎CT并按照Kawaguchi等提出的螺钉分级标准评估C2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并计算术前模拟置钉与术后实际置钉进钉角度在矢状面与横断面上的偏差。结果:导板组置钉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时间明显优于徒手组(P<0.05),手术技术费用徒手组明显低于导板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3d、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导板组和徒手组分别置入C2椎弓根螺钉42枚、43枚;置钉准确率(0级+1级)分别为95.2%、72.1%。两组螺钉矢状面偏离角度分别为0.52°±0.42°、2.21°±0.69°,横断面偏离角度分别为0.51°±0.36°、2.16°±0.77°。导板组在置钉准确率、螺钉偏差角度均优于徒手组(P<0.05)。并发症情况:两组患者中共发生椎动脉损伤4例,其中导板组0例,徒手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断钉断棒。结论:在椎动脉高跨患者中,3D打印导板和徒手技术辅助置钉可达到相似的临床疗效,但在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方面,导板技术更占优势,同时它能显著缩短置钉时间、透视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高跨 3D打印导板 徒手技术 C2椎弓根螺钉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