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噬抑制联合抗-VEGF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萌 李蓉 +3 位作者 姚杨 蔡天志 于照祥 林小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048-4052,共5页
目的观察自噬抑制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作用。方法将RVECs随机分为4组:自噬抑制组、抗-VEGF组、自噬抑制+抗-VEGF联合组和对照组,4组细胞均在低氧条件下继续培养。分... 目的观察自噬抑制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小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的作用。方法将RVECs随机分为4组:自噬抑制组、抗-VEGF组、自噬抑制+抗-VEGF联合组和对照组,4组细胞均在低氧条件下继续培养。分别采用Ed U法、Transwell法及Matrigel胶法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他3组的细胞增殖率、迁移细胞数和管腔形成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且3-MA+抗-VEGF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小于3-MA组和抗-VEGF组。结论自噬抑制联合抗-VEGF在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中可能比单纯抗-VEGF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视网膜新生血管 自噬 VEGF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生素补充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肝硬化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珊 张伟 +2 位作者 李秀华 董晴 王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6-291,共6页
目的:评估补充合生素对NAFLD病人肝纤维化、肝酶和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对86例NAFLD病人进行初步研究,提供合生素或安慰剂胶囊,周期28周,每日两次。结果:结果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两... 目的:评估补充合生素对NAFLD病人肝纤维化、肝酶和炎症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对86例NAFLD病人进行初步研究,提供合生素或安慰剂胶囊,周期28周,每日两次。结果:结果表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两组中浓度均降低,且在合生素组更显著。在合生素组和安慰剂组还观察到以下显著差异ALT[-24.6(-28.5^-22.3)vs-6.7(-8.9^-4.6)IU/L,P<0.001],天冬氨酸转氨酶[-28.4(-31.5^-25.4)vs-5.7(-9.5^-3.1)IU/L,P<0.001],γ-谷氨酰转移酶[-12.95(-13.27^-12.82)vs-4.35(-5.17^-3.95)IU/L,P<0.001],高敏C反应蛋白[-2.42(-2.9^-1.7)vs-0.98(-1.34^-0.71)mmol/L,P<0.005],肿瘤坏死因子-α[-1.64(-1.93^-1.26)vs-0.72(-0.91^-0.43)mmol/L,P<0.001],总核因子κ-B p65[-0.023(-0.031^-0.016)vs-0.003(-0.006^-0.001)mmol/L,P<0.001],瞬时弹性成像评价纤维化[-2.76(-3.22^-2.18)vs-0.65(-1.16^-0.35)kPa,P<0.001]。结论:对NAFLD病人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联合补充合生素优于单纯改善生活方式,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弱体内炎症标志物来实现的。这些影响能否持续较长治疗时间仍有待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生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生活方式 肝硬化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实现成人坐骨耻骨支内侧缘的性别推断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永刚 曹永杰 +9 位作者 赵益花 周新军 黄斌 张高潮 黄平 王亚辉 马开军 陈峰 张东川 张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9-136,143,共9页
目的探究深度学习技术在中国汉族人群CT三维重建图像自动性别识别中的可靠性和准确率。方法收集20~85岁汉族人群骨盆CT影像学数据700例(男性350例,女性350例),将其重建为三维虚拟骨骼模型,并截取坐骨耻骨支内侧缘(medial aspect of the ... 目的探究深度学习技术在中国汉族人群CT三维重建图像自动性别识别中的可靠性和准确率。方法收集20~85岁汉族人群骨盆CT影像学数据700例(男性350例,女性350例),将其重建为三维虚拟骨骼模型,并截取坐骨耻骨支内侧缘(medial aspect of the ischiopubic ramus,MIPR)特征区域图像。采用Inception v4作为图像识别模型,以初始化学习和迁移学习两种方式进行训练。随机选取80%的图像作为训练验证集,20%的图像作为测试集。将左右两侧MIPR图像进行单独以及合并训练。之后使用总准确率、女性准确率、男性准确率等指标进行模型的性能评价。结果将左右两侧MIPR图像单独进行初始化学习训练,右侧MIPR模型的总准确率为95.7%,其中女性准确率为95.7%、男性准确率为95.7%;左侧MIPR模型的总准确率为92.1%,其中女性准确率为88.6%、男性准确率为95.7%。将左右两侧MIPR图像合并以初始化学习进行训练,模型的总准确率为94.6%,其中女性准确率为92.1%、男性准确率为97.1%。将左右两侧MIPR图像合并以迁移学习进行训练,模型的总准确率为95.7%,其中女性准确率为95.7%,男性准确率为95.7%。结论利用Inception v4深度学习模型和迁移学习算法对中国汉族人群骨盆MIPR图像构建性别推断模型,可对成人骨骼遗骸开展有效性别鉴定,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及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深度学习 性别推断 三维重建 骨盆 坐骨耻骨支内侧缘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CT三维重建技术的成人耻骨联合年龄推断 被引量:3
4
作者 熊剪 曹永杰 +4 位作者 马永刚 杨孝通 张吉 黄平 万昌武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1-742,共12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探索耻骨联合表面形态学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成人骨龄推断模型。方法收集10~90岁陕西省汉族腹部CT样本649例作为训练集,构建耻骨联合三维模型,选择7个形态学特征,即腹侧缘、背侧缘、... 目的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探索耻骨联合表面形态学变化与年龄的相关性,并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成人骨龄推断模型。方法收集10~90岁陕西省汉族腹部CT样本649例作为训练集,构建耻骨联合三维模型,选择7个形态学特征,即腹侧缘、背侧缘、联合面下端、联合面上端、腹侧斜面、耻骨结节和联合面沟嵴,建立新的耻骨联合形态特征评分系统,利用6种机器学习回归算法分别建立男性和女性年龄推断模型。分别使用85例临床CT样本(男性35例、女性50例)、96例死后CT样本(post-mortem CT samples,PMCT)(男性51例、女性45例)、82例真实耻骨联合样本(男性40例、女性42例)对各模型进行检验,选择最优的年龄推断模型。结果特征等级与年龄具有较强相关性(r>0.700,P<0.001)。男性样本中AdaBoost模型表现最佳,在临床CT、PMCT、真实耻骨联合三维重建模型上检验,得到较低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5.23、7.04和7.55岁,在40~70岁的年龄区间内MAE都小于10岁。女性样本中GBR模型表现最好,在临床CT、PMCT、真实耻骨联合三维重建模型上检验,得到较低的MAE,分别为5.16、5.02和5.71岁,在10~70岁的年龄区间内MAE都小于10岁。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年龄推断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用于成人年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耻骨联合 CT 机器学习 年龄推断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临床手册》出版:探讨多排螺旋CT及MRI在胆囊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吴林 刘晓晨 +1 位作者 段建峰 段昌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03-I0003,共1页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胆囊癌通常在早期无明显症状,因此难以早期发现,导致大多数病例在晚期被诊断。早期诊断胆囊癌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多排螺旋CT和MRI作为常用的影像学技术...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胆囊癌通常在早期无明显症状,因此难以早期发现,导致大多数病例在晚期被诊断。早期诊断胆囊癌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多排螺旋CT和MRI作为常用的影像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胆囊癌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胆道系统 多排螺旋 影像学技术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及鉴别诊断 早期诊断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推断西部地区汉族成人颅骨性别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孝通 孙丞辉 +4 位作者 马永刚 曹永杰 熊剪 张吉 黄平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 利用颅骨CT三维重组技术检验Walker模型推断我国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研究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人群的颅骨性别推断模型。方法 收集陕西省汉中医院2017—2021年的576例颅骨CT三维重组图像,分为实验组486例、验证... 目的 利用颅骨CT三维重组技术检验Walker模型推断我国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并研究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人群的颅骨性别推断模型。方法 收集陕西省汉中医院2017—2021年的576例颅骨CT三维重组图像,分为实验组486例、验证组90例。观察者1采用Walker模型对实验组样本评分进行性别推断,并修正为适用于西部地区汉族样本的logistic函数,3名观察者对验证组90例样本评分,代入修正后的logistic函数完成回代检验。结果 应用Walker模型推断西部地区汉族成人性别准确率为63.2%~77.2%,修正的性别推断模型的准确率为82.9%。3名观察者回代检验性别推断准确率为75.6%~91.1%,观察者之间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689(P<0.05),观察者内部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为0.874(P<0.05)。结论 不同地区人群骨骼特征存在差异,修正后的logistic函数在西部地区汉族成人获得了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颅骨 性别推断 CT三维重组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