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核双金属酞菁(FeCoPc_2)阴极催化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金福 刘艳 +1 位作者 赖俊华 柳永宁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研制一种无膜型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循环伏安测试发现FeCoPc2在碱性溶液中对氧还原具有催化作用.稳态极化曲线表明,由于FeCoPc2结构具有较强的共轭效应以及Fe、Co在催化中的协同作用使它比FePc、CoPc具有更强的氧还原能力,并获... 研制一种无膜型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循环伏安测试发现FeCoPc2在碱性溶液中对氧还原具有催化作用.稳态极化曲线表明,由于FeCoPc2结构具有较强的共轭效应以及Fe、Co在催化中的协同作用使它比FePc、CoPc具有更强的氧还原能力,并获得了110mW/cm2的功率密度.恒电流放电测试表明该燃料电池性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硼氢化物 金属酞菁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介入用精细金属丝材及其异质材料焊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申琦 余森 +3 位作者 牛金龙 汶斌斌 刘少辉 于振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27-2132,共6页
随着生物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植介入医疗器件对精细金属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医用导丝、心脏起搏器导线、功能性电刺激装置、牙矫正器、耳蜗植入装置等医疗器件,根据其植入尺寸及功能作用,都要求采用直径50~500... 随着生物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植介入医疗器件对精细金属材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医用导丝、心脏起搏器导线、功能性电刺激装置、牙矫正器、耳蜗植入装置等医疗器件,根据其植入尺寸及功能作用,都要求采用直径50~500 μm不等的精细丝材进行加工。传统医用金属丝材如316不锈钢、NiTi形状记忆合金、TC4等均含有Cr、Ni等毒性元素。这些医用金属丝材植入人体后,总会产生腐蚀与磨损,造成毒性元素的析出,极易引起炎症反应,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因此,近年来研究人员从选择合适的替代元素和优化制备工艺方面不断尝试改善医用金属丝材的性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保持高强低模的同时消除了毒性元素带来的危害。此后,出现了一批新型医用金属丝材,包括:Fe-17Cr-14Mn-2Mo-(0.45~0.7)N医用奥氏体不锈钢、Ti-22Nb-Fe合金、新型β钛合金等。尺寸的细小化对医疗装置中常用的异种材料的焊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异种材料焊接的难点在于异种丝材化学成分的差异使得焊接过程易形成脆性化合物,从而恶化接头性能、降低焊接可靠性。近几年,研究人员对比固相连接、钎焊连接、熔化焊连接等多种焊接方法,发现微激光焊接方法具有能量密度高、焊缝窄、热影响区小、焊接变形小、高温停留时间短、熔化金属量少、光束方向性好、能进行精密加工等特点,在焊接异种金属丝材时效果最好。同时通过工艺参数的优化、过渡层的填充、工装夹具的设计以及接头失效形式分析、焊接连接机理的讨论,研究人员主要对316LVM(Low-carbon vaccum melting)不锈钢丝材及TiNi形状记忆合金丝材异种金属材料微激光焊接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实现了异种丝材焊接接头可靠性的大幅提升。本文系统梳理了医用金属丝材的发展及应用状况,针对异种精细金属丝材焊接的难点,从焊接方法、工艺研究及连接机理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植介入用异种金属丝材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制备高可靠性的生物医用异质金属焊接接头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介入医疗器件 精细金属材料 异种材料 焊接 高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与金属的微观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解德刚 李蒙 单智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5-223,共9页
许多重要的金属及其合金在冶炼、服役过程中常由于吸收氢而导致其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下降,这些性能下降严重威胁着金属材料在机械制造业、基础设施行业和能源行业中服役的安全。氢对金属材料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氢脆和氢损伤两个方面,... 许多重要的金属及其合金在冶炼、服役过程中常由于吸收氢而导致其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下降,这些性能下降严重威胁着金属材料在机械制造业、基础设施行业和能源行业中服役的安全。氢对金属材料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氢脆和氢损伤两个方面,提高材料抗氢性能的关键及前提在于理解氢与常见材料微观缺陷的交互作用。近些年来原位透射电镜技术、定量纳米力学测试技术、原子探针技术等实验手段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氢脆/氢损伤微观机理的研究。简要综述了氢脆/氢损伤微观机理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氢对空位、位错、界面等材料微观缺陷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脆 氢损伤 原位透射电镜 纳米力学 位错 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方向对新型125KSI高钢级油套管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泽宇 毕总岳 +3 位作者 张建勋 王桐 余晗 苑清英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4-88,共5页
利用室温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断裂韧性试验检验了超深井用新型125KSI高钢级油套管中沿扎向和垂直于扎向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通过OM、SEM和EDS技术,对显微组织、晶粒长宽比和夹杂物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显微组织对油套... 利用室温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断裂韧性试验检验了超深井用新型125KSI高钢级油套管中沿扎向和垂直于扎向的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通过OM、SEM和EDS技术,对显微组织、晶粒长宽比和夹杂物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显微组织对油套管各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套管材的微观组织由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和均匀弥散分布的细小Al_(2)O_(3)-MnS类混合夹杂物组成,晶粒为8.5级。轧制后,沿管道轧制方向的晶粒长宽比增加,导致强度增加,塑性降低且平行于管道轧向的冲击韧性下降;沿管道轧制方向的夹杂物分布更加集中,导致临界距离变小,裂纹扩展方向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断裂韧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方向 油套管 夹杂物 力学性能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构型Ti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5
作者 戴昌晟 高义民 +3 位作者 缪喆宇 肖鹏 李烨飞 李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52-59,68,共9页
本研究以Al B_(2)粉末作为硼源,以纯钛(TA1)粉末、Mo粉末为基体,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制备非均匀构型Ti 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通过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探讨了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的改变对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 本研究以Al B_(2)粉末作为硼源,以纯钛(TA1)粉末、Mo粉末为基体,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制备非均匀构型Ti 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通过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探讨了烧结时间和烧结温度的改变对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工艺参数的改变没有明显改变Ti B增强相的形貌和分布。随着烧结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晶粒尺寸增加,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基体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基体显微硬度也增加。当烧结温度为1300℃,烧结时间为60 min时,元素扩散充分,复合材料有较高的致密度和强度,其抗拉强度、抗压强度、α-Ti基体硬度分别为922.1 MPa、1960.4 MPa、425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TiB增强相 热压烧结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文凤 周超 +4 位作者 高景辉 薛德帧 张立学 李盛涛 任晓兵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3-428,441,共6页
压电陶瓷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艇声纳、高速列车、汽车、精密仪器控制、移动通讯、办公及家用电子产品等领域,在全球已经形成了每年近百亿美元的巨大市场。然而,目前压电产业主力产品为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锆钛酸铅(PZT)陶瓷。随... 压电陶瓷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艇声纳、高速列车、汽车、精密仪器控制、移动通讯、办公及家用电子产品等领域,在全球已经形成了每年近百亿美元的巨大市场。然而,目前压电产业主力产品为对人体及环境有害的锆钛酸铅(PZT)陶瓷。随着国际上对电子产品中使用含铅等有害材料的限制愈来愈严格,拥有巨大市场的压电陶瓷的无铅化已成为摆在全球面前的紧迫任务。准同相界(MPB)是获得高压电性能的关键所在,现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旨在揭示MPB的物理本质并基于MPB原理获得具有大压电效应及电致应变的环境友好型压电陶瓷。综述了3类性能最优的无铅压电材料体系:钛酸钡基(BT)、铌酸钾钠基(KNN)和钛酸铋钠基(BNT)陶瓷,包括近年来在压电理论及实验方面的代表性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铌酸钠钾基 钛酸钡基 钛酸铋钠基 准同型相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粗糙度对硅橡胶材料表面超疏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蕊 金海云 +4 位作者 高乃奎 彭宗仁 乔冠军 李西育 金志浩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0-35,共6页
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出了硅橡胶超疏水性表面;将模具内表面做成一定的粗糙度;按照常规成型工艺,将液体硅橡胶浇注在模具内使其固化,待固化完毕后脱去模具,得到不同粗糙度的表面。经过接触角测量仪测定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出了硅橡胶超疏水性表面;将模具内表面做成一定的粗糙度;按照常规成型工艺,将液体硅橡胶浇注在模具内使其固化,待固化完毕后脱去模具,得到不同粗糙度的表面。经过接触角测量仪测定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当硅橡胶表面粗糙度Ra=6.63μm时,在其表面形成了类似于荷叶的乳突结构;在乳突表面还有亚微米级的小颗粒存在,形成了微米亚微米两级的粗糙结构,材料表面与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53.5°,滚动角为8°,材料具有超疏水性;当硅橡胶表面粗糙度Ra<6.63μm时,材料表面的静态接触角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当Ra=6.63μm,静态接触角出现最大值153.5°。当表面粗糙度Ra>6.63μm,材料表面的静态接触角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静态接触角 滚动角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氯化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铬中的痕量杂质元素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金磊 钱军民 +4 位作者 李波 罗琳 孙宝莲 胥伟军 崔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896-2899,共4页
建立了酰氯化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高纯铬中的12种痕量杂质元素的新方法。利用基体酰氯化生成酰氯铬具有低沸点的特性分离基体,有效克服了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干扰和对仪器进样系统的污染。研究了温度和酸的加入量对分... 建立了酰氯化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高纯铬中的12种痕量杂质元素的新方法。利用基体酰氯化生成酰氯铬具有低沸点的特性分离基体,有效克服了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干扰和对仪器进样系统的污染。研究了温度和酸的加入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测定不同基体^(50) Cr残留下^(50) V(R=0.25%)和^(50) Ti(R=5.18%)的值;在2h内酰氯化温度为130℃,酸的加入量为12mL时,可以实现基体99.99%分离;基体对^(50) V和^(50) Ti的干扰可以完全消除;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直接溶样法(ICP-OES),全谱直读型直流电弧原子发射光谱法(DC-Arc-AES)的对照实验表明本方法准确可靠;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方法检出限(3σ)介于0.000 01%~0.000 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5.8%,加标回收率为90%~104%。本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满足纯度为4N(99.99%)的高纯铬中12种杂质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高纯铬 酰氯化分离 杂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域连续润滑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二勇 贾均红 +2 位作者 高义民 曾志翔 乌学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共13页
航空、航天及核电等高新技术产业中苛刻工况下相关运动部件的润滑和耐磨问题是影响整个系统可靠性和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具有宽温域连续润滑功能的新型润滑材料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文中综述了自润滑复合材料、"发汗"... 航空、航天及核电等高新技术产业中苛刻工况下相关运动部件的润滑和耐磨问题是影响整个系统可靠性和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具有宽温域连续润滑功能的新型润滑材料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文中综述了自润滑复合材料、"发汗"润滑材料、PS/PM自润滑涂层及温度"自适应"润滑涂层的研究成果,包括润滑剂及复配的选择依据、新型润滑剂对宽温域连续润滑材料组织结构、摩擦学行为、摩擦化学反应、润滑机理等的影响,并对不同润滑剂材料体系的宽温域连续润滑材料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宽温域连续润滑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温域 连续润滑材料 固体润滑 润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摩擦条件下Si_3N_4-hBN复合陶瓷与1Cr18Ni9Ti配副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威 高义民 陈灿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3-249,共7页
利用MMU-5G销-盘式端面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干摩擦条件下Si3N4-hBN复合陶瓷与1Cr18Ni9Ti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扫描显微镜(LSM)、X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能谱仪(EDS)、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衍射仪(X... 利用MMU-5G销-盘式端面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干摩擦条件下Si3N4-hBN复合陶瓷与1Cr18Ni9Ti配副时的摩擦磨损性能,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扫描显微镜(LSM)、X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能谱仪(EDS)、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摩擦面以及磨屑的形貌和物质组成.结果表明:Si3N4-hBN/1Cr18Ni9Ti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随hB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hBN体积含量为30%时,摩擦系数降至0.03,Si3N4-hBN复合陶瓷的磨损率接近于零.在干摩擦条件下,Si3N4-hBN复合陶瓷与1Cr18Ni9Ti配副时,摩擦表面上形成含SiO2、B2O3和Fe2O3的表面膜,起到良好的减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陶瓷 干摩擦 剥落坑 摩擦化学反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法制备含铈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膜层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勇 王迎军 +3 位作者 宁成云 南开辉 尹诗衡 憨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0-82,160,共4页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含有乙酸钙、β-甘油磷酸钠、硝酸铈的电解液中在纯钛金属表面原位生成了多孔含Ce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用XRD、SEM、EDS、细胞培养等方法对膜层的厚度、物相、成分组成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层粗糙多孔,...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含有乙酸钙、β-甘油磷酸钠、硝酸铈的电解液中在纯钛金属表面原位生成了多孔含Ce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用XRD、SEM、EDS、细胞培养等方法对膜层的厚度、物相、成分组成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层粗糙多孔,厚度为15~25μm,与钛基体之间无明显界面;膜层表面主要物相为含Ce的羟基磷灰石;细胞培养结果表明膜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法 涂层 含铈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纸张模板纤维素碳化机理的研究与多孔木材陶瓷的制备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涛 孟家光 金志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01-103,114,共4页
以普通纸张和酚醛树脂为模板制备出新型多孔碳模板,深入研究纤维素碳化的机理。碳化过程的收缩率随树脂/纸张复合体中树脂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所得多孔碳的气孔率随树脂/纸张复合体中树脂含量的增大而减小,且随碳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多孔... 以普通纸张和酚醛树脂为模板制备出新型多孔碳模板,深入研究纤维素碳化的机理。碳化过程的收缩率随树脂/纸张复合体中树脂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所得多孔碳的气孔率随树脂/纸张复合体中树脂含量的增大而减小,且随碳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多孔碳的弯曲强度随树脂/纸张复合体中树脂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并随碳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陶瓷 纤维素 模板法 多孔碳 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hBN陶瓷复合材料与Fe-B合金配副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威 高义民 +2 位作者 陈亮 李华强 陈灿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6,共8页
利用MMU-5G销-盘式端面磨损试验机考察Si3N4-hBN陶瓷复合材料与Fe-B合金配副分别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扫描显微镜(LSM)、X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摩... 利用MMU-5G销-盘式端面磨损试验机考察Si3N4-hBN陶瓷复合材料与Fe-B合金配副分别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扫描显微镜(LSM)、X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摩擦面及磨屑的形貌与物质组成。结果表明,hBN的加入未能有效地改善Si3N4-hBN/Fe-B合金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干摩擦条件下,Si3N4-hBN摩擦表面微凸体与Fe-B合金中的硬质相Fe2B发生碰撞而导致脆性断裂和剥落,发生磨粒磨损,摩擦因数均高于0.9,磨损率均高于10-5mm3/(N.m)数量级;水润滑条件下,由于水流带走了磨屑,避免磨粒磨损的发生,为Si3N4-hBN摩擦表面发生化学抛光提供条件,化学抛光使销、盘试样的摩擦表面变得光滑,从而获得较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Fe—B合金 硼化物 化学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速度对复合板激光对接接头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苟宁年 张建勋 +2 位作者 李振岗 刘海璋 毕宗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20,共4页
对DSS2205/X65爆炸焊接成形的双金属复合板进行激光穿透对接焊试验,观察了不同的焊接速度下接头的金相显微组织,通过能谱法分析合金元素在焊接接头中的分布,测试了焊接接头复层一侧的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焊接接头中金相组织沿厚度... 对DSS2205/X65爆炸焊接成形的双金属复合板进行激光穿透对接焊试验,观察了不同的焊接速度下接头的金相显微组织,通过能谱法分析合金元素在焊接接头中的分布,测试了焊接接头复层一侧的动电位极化曲线.结果表明,焊接接头中金相组织沿厚度方向上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特征;焊缝上部和下部的合金元素发生了相对较小的流动交换;焊接接头复层的极化曲线表明,焊接速度为1.2,1.5,1.8 m/min时接头复层表现出了更好的耐腐蚀性能,而它们的抗点蚀能力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板 激光焊 元素分布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氏体钢在多次冲击接触载荷下的反常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章建军 朱金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8-202,共5页
采用JD-125型冲击试验机对贝氏体钢表面进行40 h的往复冲击磨损试验,观察表层组织演变和磨损率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6.0 J冲击下磨损率始终稳定不变,呈现出通常的冲击磨损规律;而在8.2 J冲击下,冲击10 h后磨损率急剧下降,甚至低于6.0 ... 采用JD-125型冲击试验机对贝氏体钢表面进行40 h的往复冲击磨损试验,观察表层组织演变和磨损率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6.0 J冲击下磨损率始终稳定不变,呈现出通常的冲击磨损规律;而在8.2 J冲击下,冲击10 h后磨损率急剧下降,甚至低于6.0 J冲击下的磨损率,材料显示出反常的磨损规律;8.2 J冲击下材料磨损表面出现大量非晶相,且出现少量纳米晶嵌于非晶基底中,使得普通的冲击磨损过程被强烈抑制,因此磨损率下降,其磨损表面形貌也较低能冲击下的表面更为平整和均匀.同时还证明只有冲击能量超过某个阈值,材料表面才能够形成非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冲击磨损 非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体酸化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硒中Al、Fe、Sn、Te、Sb、Ti、Ga、Pb、Ge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金磊 钱军民 +4 位作者 李波 罗琳 孙宝莲 胥伟军 崔宁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8-312,共5页
建立了硒酸化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高纯硒中Al、Fe、Sn、Te、Sb、Ti、Ga、Pb、Ge等9种痕量杂质元素的方法。利用基体硒酸化生成硒酸具有低沸点的特性分离基体,有效克服了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干扰和对仪器进样系统的污染... 建立了硒酸化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高纯硒中Al、Fe、Sn、Te、Sb、Ti、Ga、Pb、Ge等9种痕量杂质元素的方法。利用基体硒酸化生成硒酸具有低沸点的特性分离基体,有效克服了基体对待测元素的干扰和对仪器进样系统的污染。还研究了酸的加入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测定不同基体^(74)Se和^(76)Se残留下^(74)Ge(丰度R=36.28%)和^(76)Ge(丰度R=7.61%)的值;将该方法与挥发二氧化硒分离基体法、阳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法进行对照,比较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硫酸高温冒烟下,酸的加入量为4mL时,可以实现基体99.99%分离;基体对^(74)Ge和^(76)Ge的干扰可以完全消除。挥发二氧化硒分离基体法及阳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法的对照实验表明,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方法检出限(3σ)介于0.01~0.02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5.3%,加标回收率为90%~110%。此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能够满足纯度为5N(99.999%)的高纯硒中9种杂质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高纯硒 硒酸化分离 杂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球羟基磷灰石等离子喷涂粉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智 马幼平 +3 位作者 王富强 周子凌 魏花丽 赵丽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9-2025,共7页
羟基磷灰石等离子喷涂粉体被广泛用于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的骨及牙等医用种植体表面的生物活性涂层产品中,研制高性能的羟基磷灰石喷涂粉体对提高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的使用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水热、喷雾造粒、... 羟基磷灰石等离子喷涂粉体被广泛用于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的骨及牙等医用种植体表面的生物活性涂层产品中,研制高性能的羟基磷灰石喷涂粉体对提高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的使用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水热、喷雾造粒、等离子球化及空心化等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空心球羟基磷灰石喷涂粉体。扫描电镜照片显示该粉体外观主要呈规则球形,平均粒径约为80.4μm,内部为空心结构,空心部分呈球状位于粉体中心,其平均壳壁厚度约为13.3μm。另外,本工作探讨了团聚结构羟基磷灰石粉体在等离子焰流中的空心化过程,认为粉体的初始孔隙率、粉体在焰流中的熔化程度、熔滴内部的气密性是影响空心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团聚结构和空心球结构两种羟基磷灰石粉体涂层,结果表明:空心球结构羟基磷灰石粉体涂层的致密性及结合强度均优于团聚结构羟基磷灰石粉体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球粉体 羟基磷灰石 等离子喷涂 等离子球化及空心化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La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膜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勇 王迎军 +3 位作者 宁成云 南开辉 尹诗衡 憨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3-67,共5页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含有乙酸钙、β-甘油磷酸钙、硝酸镧的电解液中在纯钛金属表面原位生成了多孔含La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涂层.用XRD、SEM、EDS、细胞培养等方法对膜层的厚度、物相、成分组成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层粗糙多孔,... 采用微弧氧化法在含有乙酸钙、β-甘油磷酸钙、硝酸镧的电解液中在纯钛金属表面原位生成了多孔含La羟基磷灰石的生物涂层.用XRD、SEM、EDS、细胞培养等方法对膜层的厚度、物相、成分组成及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层粗糙多孔,厚度在15μm左右,与钛基体之间无明显界面;膜层表面主要物相为含La的羟基磷灰石.细胞培养结果表明,膜层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涂层 含La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式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堆的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金福 柳永宁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3-506,510,共5页
设计了一种无膜型被动式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堆,对由4个电池单元(电极面积为2 cm2)通过后空翻式串联而成的电池堆研究表明:其开路电位达3.6 V,最大功率达400 mW;采用KBH4为燃料时DBFC的性能优于NaBH4;放电稳定性主要受硼氢化钾... 设计了一种无膜型被动式直接硼氢化物燃料电池(DBFC)堆,对由4个电池单元(电极面积为2 cm2)通过后空翻式串联而成的电池堆研究表明:其开路电位达3.6 V,最大功率达400 mW;采用KBH4为燃料时DBFC的性能优于NaBH4;放电稳定性主要受硼氢化钾水解产生的H2气泡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堆 硼氢化物 无膜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热温度对钼薄壁管激光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刘东新 安耿 +3 位作者 刘仁智 席莎 张林杰 杨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7-140,共4页
采用激光焊对壁厚0.5 mm的钼管和作为端塞的钼棒进行了焊接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拉伸试验机,研究了预热温度对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焊缝熔化区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焊缝区氧元素的... 采用激光焊对壁厚0.5 mm的钼管和作为端塞的钼棒进行了焊接试验,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拉伸试验机,研究了预热温度对焊接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焊缝熔化区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焊缝区氧元素的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且在预热温度为400℃时氧元素含量最低,焊接接头的强度则先升高再降低且也在预热温度为400℃时达到最高。不同预热温度的激光焊接接头拉伸时均沿焊缝中心线发生沿晶脆性断裂;预热降低了焊接的应力,改善了接头内部氧元素的分布进而降低了接头的脆性,从而有效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 钼薄壁管 激光焊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