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富勒烯分子网络结构稳定性及电子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昀达 马欣雨 +1 位作者 张国强 岳圣瀛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8,共10页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不同大小的富勒烯分子(C_(20)、C_(24)、C_(36)、C_(60)、C_(72))构建的二维网络结构(准六方相和准四方相)的电子结构特性和力学性质。通过结合能计算,证实了未知二维富勒烯分子网络结构的合理性;通过分析...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不同大小的富勒烯分子(C_(20)、C_(24)、C_(36)、C_(60)、C_(72))构建的二维网络结构(准六方相和准四方相)的电子结构特性和力学性质。通过结合能计算,证实了未知二维富勒烯分子网络结构的合理性;通过分析电子局域化函数和差分电荷密度,阐明了二维富勒烯分子网络形成过程中共价键的强弱和电荷转移;通过计算不同网络的电子态密度、能带结构和电子轨道波函数,表明其具有金属态、半金属拓扑态、窄带隙半导体态和宽带隙半导体态等不同的电子结构特性。这些发现揭示了不同尺寸富勒烯分子网络具有丰富的物理化学特性。通过单轴拉伸测试计算发现,二维富勒烯分子网络拥有同二维材料脆性断裂的特征,随着应变的增加,能带的带隙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分子 二维分子网络 电子性质 结构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备可调热膨胀系数的可展开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王艳丽 沙振东 佘崇民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1-711,共11页
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结构不仅需要具备精确调控热膨胀系数的能力,以确保在极端温度变化下保持热稳定性,还要具备高效的空间部署能力,以应对受限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挑战.具备可调特性的点阵复合材料正逐步在工程领域中得到应用.文章结合折纸... 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结构不仅需要具备精确调控热膨胀系数的能力,以确保在极端温度变化下保持热稳定性,还要具备高效的空间部署能力,以应对受限工作环境中的各种挑战.具备可调特性的点阵复合材料正逐步在工程领域中得到应用.文章结合折纸技术和双材料三角形结构,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空间展开、可调热膨胀性能及轻量化的三角形联合可展开结构.通过使用非零厚度面板和调整铰链位置,该结构可以在两侧施加拉力,将理想折纸模型转变为具备承载能力的等效三维结构.进一步通过调整几何参数和材料组合,实现了热膨胀系数从正值到负值的可调性,并能够调节刚度.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角度(三角形单元的斜边与对称轴的夹角)和减小厚度比(低、高热膨胀系数材料的厚度比)能有效降低结构的热膨胀系数,同时减小弹性模量.增大单胞比(支撑面与底面的单胞数量比)可以降低结构热膨胀系数并增加弹性模量,但同时会在结构中增加更多易变形的连接部位,从而导致屈服强度下降.减小角度、厚度比和增大单胞比均有利于实现结构的轻量化.结构在承载方向上的等效热膨胀系数的理论值与有限元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展开能力 折纸 点阵复合材料 可调热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谱元法在结构动力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运来 王煜博 +2 位作者 姚峰 胡少泽 刘世杰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3-734,共12页
谱元法(spectral element method,SEM)是一种结合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动力刚度法(dynamic stiffness method,DSM)和谱分析法(spectral analysis method,SAM)的高效且精确的动力学分析方法。本研究综述了谱元法在结构... 谱元法(spectral element method,SEM)是一种结合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动力刚度法(dynamic stiffness method,DSM)和谱分析法(spectral analysis method,SAM)的高效且精确的动力学分析方法。本研究综述了谱元法在结构动力学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谱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动力学分析中的优势;其次,针对梁、板等基本力学模型,阐述了其谱元建模方法;随后,探讨了谱元法在结构动力学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其在工程实践中的潜力;最后,提出了谱元法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供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元法 结构动力学 固有频率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汽轮机低压缸动力学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一鸣 徐自力 +1 位作者 陈贝贝 杨灵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针对某600MW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盖振较大的问题,从动力学特性理论分析入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低压缸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出了一种与低压转子旋转激振力等效的双向简谐力加载方法,对低压缸的受迫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计算结... 针对某600MW凝汽式汽轮机低压缸盖振较大的问题,从动力学特性理论分析入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低压缸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出了一种与低压转子旋转激振力等效的双向简谐力加载方法,对低压缸的受迫振动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分析,提出了低压缸的结构优化改进方案,并从多角度对所提方案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表明,低压缸的下缸刚度较低导致固有频率落入50Hz附近,以及转子轴承支撑中心距离端板较远导致激励力力矩较大,是低压缸振动较大的主要原因;提出的结构优化方案可提高低压缸的固有频率,使其避开50Hz工作频率,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振动响应的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低压缸 模态分析 振动响应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基材料自上而下多尺度结构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宋睿 郑浩南 +1 位作者 宋建伟 申胜平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7-346,共20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危机和“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开发使用木基材料替代传统结构或功能材料,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并增加碳封存量,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为了开发利用木质资源并提升传统木基... 在全球气候变暖危机和“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开发使用木基材料替代传统结构或功能材料,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并增加碳封存量,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为了开发利用木质资源并提升传统木基材料的宏观性能,不少学者通过自上而下的“两步改性”策略实现了木材中从微观尺度到宏观尺度的多尺度结构设计调控,从而赋予了木基材料诸如高强度等不同的宏观性能,为开发设计可持续、绿色低碳的高性能木基材料开辟了新的天地.基于此,文章围绕木基材料中自上而下的多尺度结构设计策略进行了详细综述:首先简要概述了木材天然具备的跨尺度多层级结构,接着综述了微观尺度下木基材料中由纤维素主导的力学行为机制,其次从细胞壁工程的角度回顾了不同微结构调控策略以及得到的具有不同性能的木基材料,随后简要综述了近期木基材料的功能化应用新进展.最后总结了现有木基材料多尺度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自上而下 氢键 微结构调控 力学性能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环形谐振子结构性能分析方法
6
作者 裴永乐 徐亮 +3 位作者 黄伟 高立民 李录贤 原晓斌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1-827,共7页
传统环形谐振子结构特性分析方法是基于均质弹性力学理论的,无法准确描述非均质材料力学特性对环形谐振子结构静、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圆弧形结构的欧拉梁理论,根据非均质本构关系,运用Hamilton原理,提出一种非均质环形谐振子结构... 传统环形谐振子结构特性分析方法是基于均质弹性力学理论的,无法准确描述非均质材料力学特性对环形谐振子结构静、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圆弧形结构的欧拉梁理论,根据非均质本构关系,运用Hamilton原理,提出一种非均质环形谐振子结构性能分析方法。利用非均质环形谐振子理论和布勃诺夫-伽辽金法,获得非均质环形谐振子静态弯曲问题和动态转动问题的理论解。然后,分析了材料的非均质力学特性对环形谐振子弯曲挠度、二阶弯曲角频率及进动系数的影响规律。典型非均质材料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传统方法对于二阶弯曲角频率计算误差达59%以上,而所提方法能够精确预测非均质谐振子结构的静、动态响应,计算出二阶弯曲角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材料 欧拉梁理论 HAMILTON原理 环形谐振子 转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机组三脚架支撑结构疲劳分析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陆飞宇 李成功 +3 位作者 龙凯 Diaeldin Yara 张锦华 陶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9-703,共5页
为实现海上风电机组支撑结构抗疲劳设计,提出基于整体-局部方式建模的疲劳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热点局部区域进行详细有限元建模,基于IIW规范采用高精度六面体实体单元离散,其余非重点区域采用梁单元离散,可克服以往运用应力影响矩阵... 为实现海上风电机组支撑结构抗疲劳设计,提出基于整体-局部方式建模的疲劳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热点局部区域进行详细有限元建模,基于IIW规范采用高精度六面体实体单元离散,其余非重点区域采用梁单元离散,可克服以往运用应力影响矩阵研究中忽略整体结构位移、边界条件不易施加等缺点。基于IEC61400规范进行整机动力学和载荷计算,对某海上风电机组三脚架支撑结构进行疲劳分析。对比分析不同载荷工况、波高和水深下的累积损伤值,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整体-局部建模方法在海上风电机组三脚架支撑结构疲劳分析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机组 抗疲劳性 疲劳损伤 疲劳载荷 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金属波纹夹层结构的抗强动冲击特性
8
作者 周睿 岳增申 +2 位作者 徐轩 王建强 张钱城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101,共14页
为了研究采用多级夹层设计的金属多级波纹芯体夹层梁在泡沫子弹冲击下的动态力学行为,在验证数值方法可靠性的基础上,通过Abaqus-Explicit仿真分析了不同子弹动量水平下金属多级波纹芯体夹层梁的动态变形过程、定量挠度结果、变形破坏... 为了研究采用多级夹层设计的金属多级波纹芯体夹层梁在泡沫子弹冲击下的动态力学行为,在验证数值方法可靠性的基础上,通过Abaqus-Explicit仿真分析了不同子弹动量水平下金属多级波纹芯体夹层梁的动态变形过程、定量挠度结果、变形破坏模式和能量吸收特性。进一步地,设计了3种不同几何参数的单层波纹夹层结构,比较了单层和多级波纹夹层结构在等质量条件下的抗冲击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多级波纹夹层梁冲击侧夹层面板的二级波纹芯体和一级波纹芯体的压溃程度始终大于背侧夹层面板二级波纹芯体的压溃程度。多级波纹夹层梁背侧面板的最终跨中挠度始终小于等质量单级波纹夹层梁的相应挠度,体现出多级夹层梁的抗冲击防护性能优势。这种增强机理主要在于增加的多孔芯体压缩吸能保护了背侧面板,另外,多级夹层梁的塑性轴向拉伸强度几乎保持不变,而塑性弯曲强度因梁结构总厚度增加而增大,从而扩大了夹层结构的塑性屈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设计 波纹夹层结构 泡沫子弹冲击 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的形状效应和界面效应对复合材料等效热弹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洋 范振杰 刘马宝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4,共10页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其性能优异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应用的安全和可靠性.碳纤维的形状效应和界面效应被认为是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碳纤维形状效应和界面效应的深入研究,对...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程材料,其性能优异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应用的安全和可靠性.碳纤维的形状效应和界面效应被认为是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碳纤维形状效应和界面效应的深入研究,对于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揭示碳纤维形状效应和界面效应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弹性性能的影响,该文采用细观力学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个代表性体积单元(RVE)模型,通过模拟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研究了不同碳纤维形状和含量、界面相含量和界面相性能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效热弹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形状效应对复合材料宏观纵向弹性模量和纵向热膨胀系数几乎没有影响,而对横向弹性模量、横向剪切模量、纵向剪切模量和横向热膨胀系数影响较大,尤其是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影响更为明显.随着界面相含量的增加,当界面效应表现为硬界面效应时,复合材料的纵向与横向弹性模量均会随之增加,而当界面效应表现为软界面效应时,复合材料的纵向与横向弹性模量均会随之减小.当界面相热膨胀系数小于基体热膨胀系数时,复合材料的纵向与横向热膨胀系数均会随界面相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而当界面相热膨胀系数大于基体热膨胀系数时,复合材料的纵向与横向热膨胀系数均会随界面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细观力学 形状效应 界面效应 热弹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流固耦合方法的自由表面流动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喆然 徐自力 +2 位作者 薛杰 王旭阳 王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5-1331,共7页
针对自由表面流动与弹性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效率低、计算耗时长的问题,将流体体积法与基于结构-虚拟弹性体的快速动网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自由表面流动的高效流固耦合方法。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流体自由表... 针对自由表面流动与弹性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效率低、计算耗时长的问题,将流体体积法与基于结构-虚拟弹性体的快速动网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自由表面流动的高效流固耦合方法。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流体自由表面进行追踪;将流体域视为虚拟弹性体并构建结构-虚拟弹性体系统,以流固耦合界面的多相流体力为激励求解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得到结构振动位移和流场网格变形;在每一个时间步内依次求解流体流动、结构变形和流场动网格,实现流固耦合计算。基于发展的方法计算了溃坝水流冲击下弹性挡板的流固耦合响应,得到了溃坝水流的自由液面和弹性挡板的运动行为,结果表明:自由液面演变和弹性挡板振动位移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算法的结果吻合良好;在同等网格规模下,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可减少33.3%的计算时间;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弹性挡板向冲击侧小幅弯曲。随后水流沿挡板左侧上升并形成射流,挡板向另一侧大幅弯曲。最后由于两侧流体的阻尼,挡板振幅逐渐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自由表面流动 流体体积(VOF)法 快速动网格方法 溃坝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箱液面三维形态的双目视觉测量方法
11
作者 张一鸣 郝方楠 +2 位作者 徐自力 张钰豪 张轩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在地面试验过程中,准确测量推进剂贮箱的液面三维形态可以更好地表征晃动行为,对于液体晃动动力学特性研究以及贮箱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高空间分辨率测量手段。提出了一种贮箱液面三维形态的双目视觉测量方法... 在地面试验过程中,准确测量推进剂贮箱的液面三维形态可以更好地表征晃动行为,对于液体晃动动力学特性研究以及贮箱结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仍缺乏有效的高空间分辨率测量手段。提出了一种贮箱液面三维形态的双目视觉测量方法,通过随机散斑投影技术为液面补充特征信息;针对双目视角下液面特征点分布的稀疏性与不均匀性问题,采用由稀疏到稠密的匹配策略,将人工神经网络与SIFT特征算法相结合,建立一种高空间分辨率立体匹配算法,获取稠密且均匀分布的测点;基于双目视觉成像模型对测点三维坐标进行求解,实现液面形态的三维重建。开展了不同液位高度下的静态液面形态测量试验,所提方法的平均离面误差不超过2.3 mm,最大离面误差不超过3.0 mm。开展了简谐激励下的动态液面形态测量试验,所提方法的液面形态测量结果与有限元方法的模态振型计算结果一致,测量的液面晃动主频率与实际激励频率之间的相对误差为1.96%。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实现贮箱液面三维形态的高空间分辨率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且能够有效捕捉贮箱液面的动态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贮箱 液面形态测量 双目视觉 人工神经网络 立体匹配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间隙约束的管道系统高效动响应分析方法研究
12
作者 侯勝杰 郑学琳 +1 位作者 柴怡君 杨雄伟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2,共11页
运用传统时程分析法对含间隙非线性的复杂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存在计算耗时长等问题,为了提高含间隙支撑管道系统动响应的计算效率,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的含间隙约束管道系统动响应的高效分析方法。该方法结合模态叠加法与等效线性... 运用传统时程分析法对含间隙非线性的复杂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存在计算耗时长等问题,为了提高含间隙支撑管道系统动响应的计算效率,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程的含间隙约束管道系统动响应的高效分析方法。该方法结合模态叠加法与等效线性化理论,并引入迭代计算,对间隙支撑处的非线性接触刚度进行线性化等效处理。然后将等效刚度加入不考虑间隙的管道模型中,进一步建立等效线性系统的运动方程。利用模态叠加法对该方程进行分析,最终获得系统在给定激励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以简单含间隙支架的管道模型为例,结合有限元仿真结果对该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且具有较小的误差,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支架 等效线性化方法 模态叠加法 动响应分析 管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强动冲击下冲击位置对薄壁圆柱壳动态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樊召帅 葛树宏 +4 位作者 岳增申 彭宇翔 焦建凯 刘建华 张钱城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6,共12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Explicit研究泡沫子弹侧向冲击的冲击位置(偏置比)对Q235钢薄壁圆柱壳动态响应行为的影响.基于已有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并通过该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偏置比下圆柱壳的动态变形演化、冲击侧与...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Explicit研究泡沫子弹侧向冲击的冲击位置(偏置比)对Q235钢薄壁圆柱壳动态响应行为的影响.基于已有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并通过该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偏置比下圆柱壳的动态变形演化、冲击侧与后侧冲击区域中心点的挠度值和圆柱壳的最终变形模式.研究发现冲击侧冲击区域中心点的挠度均与冲击方向一致,而后侧冲击区域中心点的挠度均与冲击方向相反;圆柱壳的不对称变形模式随着偏置比的增大而更加明显.进一步地,讨论了不同偏置比下,约束形式、初始动量及长径比对圆柱壳抗冲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约束形式和初始动量大小,偏置比的增大降低了圆柱壳两侧冲击区域中心点挠度的绝对值,同时也减缓了后侧冲击区域中心点挠度在长径比影响下从凹陷到凸起的转变过程.这种增强机制主要在于偏置比的增大显著提升了边界条件对圆柱壳的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圆柱壳 侧向冲击 泡沫子弹 偏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载发动机内壁面总热流和辐射热流的动态测量研究
14
作者 李文彬 颜勇 +2 位作者 郝雪帆 李伟 张虎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22,共7页
为获得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过载条件下内壁面的总热流和辐射热流密度,研究发动机内部热流变化规律,通过在双点戈登热流传感器上加装蓝宝石窗口,实现总热流和辐射热流的同时测量。依托地面模拟过载试验发动机开展热试车,测量了含铝推进剂发... 为获得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过载条件下内壁面的总热流和辐射热流密度,研究发动机内部热流变化规律,通过在双点戈登热流传感器上加装蓝宝石窗口,实现总热流和辐射热流的同时测量。依托地面模拟过载试验发动机开展热试车,测量了含铝推进剂发动机试验段内壁面的总热流、辐射热流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表明,所选择的热流测量设备能经受发动机过载条件下内部含熔融颗粒燃气高温、高压、强冲刷的严苛条件,通过试验测量得到的发动机试验段下壁面冲刷区总热流密度峰值为7.5 MW·m^(-2),侧壁面总热流密度峰值为3.9 MW·m^(-2),辐射热流峰值为1.1 MW·m^(-2)。试验得到的热流密度测量结果可以为固体火箭发动机过载条件下的内部热流场数值仿真预示提供验证数据,也可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热防护系统的精细化设计提供热流环境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含铝推进剂 过载条件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姿轨控贮箱流固耦合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轩 王旭阳 +2 位作者 徐自力 薛杰 王珺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含推进剂贮箱在高量级冲击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强烈的流固耦合振动,严重时可能引起结构破坏。为准确预示充液贮箱的冲击响应,揭示贮箱内流固耦合振动机理,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与结构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充液贮箱耦合动力学模型,... 含推进剂贮箱在高量级冲击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强烈的流固耦合振动,严重时可能引起结构破坏。为准确预示充液贮箱的冲击响应,揭示贮箱内流固耦合振动机理,采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与结构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充液贮箱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了不同载荷量级与充液比的贮箱加速度时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量级、高充液比下贮箱的加速度响应发生剧烈波动;就计算贮箱而言,满充液比下,载荷量级达到-3 dB时出现波动,峰值为5.33 g;0 dB载荷量级下,充液比达到75%时出现波动,峰值为7.82 g;0 dB载荷量级下满充液贮箱的波动最为剧烈,峰值计算值达到24.24 g,该值与实验结果对比,误差仅为2.78%。通过分析冲击过程中流体与结构的运动规律可知,冲击后加速度响应波动是由流体和贮箱壳体二者分离后产生的剧烈碰撞所引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剂贮箱 SPH方法 半正弦冲击 流固耦合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爆震燃烧与斜爆震发动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薛瑞 杜鹏 +2 位作者 丁国誉 杨志龙 吴云凯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59,共19页
发展更高性能的吸气式高超动力成为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的重中之重。现有基于煤油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主要以爆燃模式组织燃烧,在高来流马赫数(Ma≥8)条件下,将面临高来流总温带来的高温离解和化学非平衡效应所带来燃料的能量难以... 发展更高性能的吸气式高超动力成为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的重中之重。现有基于煤油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主要以爆燃模式组织燃烧,在高来流马赫数(Ma≥8)条件下,将面临高来流总温带来的高温离解和化学非平衡效应所带来燃料的能量难以充分释放和利用的难题,相比之下,斜爆震组织燃烧更接近于等容燃烧,具有燃烧释热速率快、热循环效率高等优势,是一种可应用于高马赫数吸气式动力的理想燃烧模式。斜爆震发动机能够显著缩短燃烧室长度,减少释热面积,是高马赫数飞行器极具潜力的吸气式动力方案。其中,斜爆震发动机内流道各部件的匹配设计、燃料喷注-混合、斜爆震波的起爆与驻定等是斜爆震发动机研制的关键技术,是当前高超声速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其面临的高速、高总温总压的来流条件以及爆震波在流场中的强间断与高速传播特性等,现有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手段难以开展精细的燃烧流动机制研究,进而限制了相关控制机理的揭示与高精度模型的建立,使得斜爆震发动机工程研制较为困难,当前研究仍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文章在综述的同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推进 高马赫数 斜爆震波 斜爆震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增材制造内部缺陷激光热波检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张鸿博 李亨涛 +3 位作者 刘琰 张震宇 裴翠祥 陈振茂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0-1606,共7页
金属增材制造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高效材料加工技术,为了保障构筑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应避免其内部形成对结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的缺陷。本文研究了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金属增材制造亚表面缺陷检测上的应用。首先,基于有限元仿... 金属增材制造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高效材料加工技术,为了保障构筑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应避免其内部形成对结构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的缺陷。本文研究了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金属增材制造亚表面缺陷检测上的应用。首先,基于有限元仿真结果,研究了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对不同深度和尺寸的金属亚表面缺陷检测的可靠性,进一步地,考虑了粗糙表面对检测的影响,并对比验证了常用红外热成像序列处理算法的噪声干扰抑制性能;最后,对加工有人工内部缺陷的选择性激光熔融试件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可以可靠地检出宽深比大于1的金属增材制造内部亚表面缺陷,通过常用的热成像序列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粗糙表面干扰造成的空间噪声,此外,由于激光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具备高效、非接触以及可视化的优势,有望成为金属增材制造在线监测的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增材制造 激光红外热成像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载荷谱编制方法
18
作者 孙羽键 李广 +3 位作者 徐自力 杜大华 闫松 王珺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重复使用火箭一子级发动机通过多次点火将火箭送入预定轨道后,返回并定点回收,多次启动-关机会产生损伤累积及疲劳问题,掌握液体发动机涡轮泵真实载荷谱,是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研制中一项重要工作。针对重复使用火箭一子级发动机涡轮... 重复使用火箭一子级发动机通过多次点火将火箭送入预定轨道后,返回并定点回收,多次启动-关机会产生损伤累积及疲劳问题,掌握液体发动机涡轮泵真实载荷谱,是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研制中一项重要工作。针对重复使用火箭一子级发动机涡轮泵提出了载荷谱编制方法。根据回收任务方案,确定任务全周期飞行剖面,建立火箭动力学方程,计算一子级各飞行剖面发动机推力调节范围及质量流量。基于推进剂组分、质量流量等参数推算涡轮泵转速及功率变化,编制转速谱和功率谱。通过对SpaceX公司猎鹰9一子级陆地回收任务CRS-11分析,编制该任务全周期载荷谱,得到一子级发动机推力谱、涡轮泵转速谱和功率谱,通过真实推力数据验证载荷谱编制方法。研究结果可为重复使用发动机研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 涡轮泵 多次点火 载荷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测速技术及其在涡轮叶片内部通道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若雨 段敬添 +4 位作者 王子瑞 张科 武俊梅 雷蒋 范青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53,共11页
核磁共振测速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velocimetry,MRV)利用原子核的电磁特性,通过解析原子核在梯度磁场作用下拉莫尔进动的相位差,获得速度分布。与光学速度测量技术相比,MRV无粒子入侵,不受光学条件的限制,可以快速测量复杂结构通道... 核磁共振测速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velocimetry,MRV)利用原子核的电磁特性,通过解析原子核在梯度磁场作用下拉莫尔进动的相位差,获得速度分布。与光学速度测量技术相比,MRV无粒子入侵,不受光学条件的限制,可以快速测量复杂结构通道内全空间三维速度场。利用MRV测量涡轮叶片内部多流程通道的速度分布,结合多流程通道传热分布特点,分析带肋多流程通道内三维流场特性与影响传热强化的特征流动结构,探索流动传热的耦合机理。结果表明,MRV能以高分辨率精确解析多流程通道内复杂的三维流动特征及其沿流程演变;弯道处流动具有复杂的三维特征,存在显著的二次流动;肋片引起的二次流动冲击下端壁,是当地传热强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测速 三维流场测量 多流程肋化通道 二次流动 流动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原理的环瓣式石墨密封泄漏流动特性求解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庆增 胡振圆 +2 位作者 孙丹 王双 赵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5-172,共8页
环瓣式石墨密封因其泄漏通道尺寸微小,导致其建模、网格划分以及计算困难。基于相似原理方法建立环瓣式石墨密封泄漏通道求解模型,采用方程分析法推导环瓣式石墨密封泄漏通道内流体流动相似准则,获得遵循几何相似和力学相似的映射模型,... 环瓣式石墨密封因其泄漏通道尺寸微小,导致其建模、网格划分以及计算困难。基于相似原理方法建立环瓣式石墨密封泄漏通道求解模型,采用方程分析法推导环瓣式石墨密封泄漏通道内流体流动相似准则,获得遵循几何相似和力学相似的映射模型,并采用建立的泄漏通道映射模型分析环瓣式石墨密封的泄漏流动特性,并与实际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泄漏通道内气体流动相似性可综合采用弗劳德、欧拉、雷诺相似准则表征;映射前后模型相同结构位置处流体压力、速度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映射模型求解的泄漏量与实际模型求解的泄漏量相对误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验证了推导的泄漏通道流体流动相似准则和映射方法的可靠性,为研究环瓣式石墨密封微小泄漏通道泄漏流动特性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瓣式石墨密封 相似原理 泄漏流动 方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