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轮胎橡胶气相热解产物反应机理 被引量:5
1
作者 于双鹏 杨启容 +3 位作者 陶礼 刘亭 杜威 姚尔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19-3131,共13页
运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轮胎橡胶的热解过程进行了模拟,并结合模拟结果和密度泛函数对其气相产物的反应路径进行推测计算。模拟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低温热解阶段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橡胶长链断裂形成单体,主要产物为异戊... 运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轮胎橡胶的热解过程进行了模拟,并结合模拟结果和密度泛函数对其气相产物的反应路径进行推测计算。模拟结果表明,热解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低温热解阶段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橡胶长链断裂形成单体,主要产物为异戊二烯、苯乙烯和1,3-丁二烯;高温热解阶段发生的主要反应是单体进一步生成小分子气体,产物中CH_4、H_(2)、C_(2)H_4占大部分,还有少量C_(2)H_(6)、C_(3)H_(6)。其中CH_(3)·攻击异戊二烯和苯乙烯单体夺取特定位置的H·是生成CH_4的最优路径,H·攻击苯乙烯单体夺取特定位置的H·是生成H_(2)的最优路径,CH_(2)==CH·攻击1,3-丁二烯单体夺取特定位置的H·是生成CH_(2)==CH_(2)的最优路径。本文还将热解产物分别跟天然橡胶单独热解和天然橡胶与丁苯橡胶共热解的热解产物做对比,为废旧轮胎橡胶热解得到特定的气相产物和催化热解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橡胶 分子动力学 热解 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去除水体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冯江涛 王桢钰 +3 位作者 闫炫冶 张娟涛 徐浩 延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共16页
为了深入研究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离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文中系统地阐述了温度、pH值、吸附剂用量、共存离子、共存有机物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这些影响与吸附剂、目标金属离子的性质,以及吸附过程所涉及的吸附机制有关。阐明水体中重... 为了深入研究吸附法去除重金属离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文中系统地阐述了温度、pH值、吸附剂用量、共存离子、共存有机物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这些影响与吸附剂、目标金属离子的性质,以及吸附过程所涉及的吸附机制有关。阐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过程中的影响规律以及产生这种影响的机理,不仅有助于吸附机理的确定,还能以此评价吸附剂的实际应用性能。吸附剂的选择是探讨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其物理性质影响到暴露的活性吸附位点数量和吸附质的传质扩散过程,化学性质不仅影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吸附平衡时间,还决定了吸附剂的吸附选择性能;溶液温度的影响与吸附的热力学性质有关;溶液pH值会改变吸附剂活性位点的化学状态和重金属离子在水中的赋存形态;不同的溶液初始浓度提供了不同的驱动力;更多的吸附剂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但吸附剂过多可能发生团聚现象,反而影响吸附效果;共存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与背景离子的种类和浓度相关。文中总结了各种因素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吸附过程影响的规律以及产生这种影响的机理,以期为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污染的吸附去除和水体净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重金属离子 溶液温度 初始浓度 吸附剂用量 共存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压燃式发动机燃用柴油/碳酸二甲酯的燃烧特性和放热过程研究(英文)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佐华 蒋德明 +2 位作者 曾科 刘兵 杨中乐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53-462,共10页
在一台直喷式发动机上开展了燃用柴油/碳酸二甲酯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与放热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预混燃烧推迟,扩散燃烧期缩短.在中高负荷区,相同平均有效压力下,缸内最高压力、最高压力升高率和最大放热率随碳酸... 在一台直喷式发动机上开展了燃用柴油/碳酸二甲酯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与放热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预混燃烧推迟,扩散燃烧期缩短.在中高负荷区,相同平均有效压力下,缸内最高压力、最高压力升高率和最大放热率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低负荷区基本上不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而改变.着火滞燃期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快速燃烧期和燃烧持续期不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变化而改变.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燃油消耗率增加,等热值燃油消耗率降低.CO和烟度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增加而降低,NOx随碳酸二甲酯含量的变化,但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放热率 含氧混合燃料 直接喷射 压燃式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效应对电解铝液中氢形成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贺永东 邢诗雨 +4 位作者 陈楚 陈瑶 李志军 刘向阳 何茂刚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112,共5页
采用铝液通氢的方法模拟木条裂解产物氢、H2O(汽)与铝液作用过程,利用化学分析、氢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氢及通氢时带入的水与铝液反应过程,模拟计算氢在铝液中的扩散方式以及影响扩散的关键环节。... 采用铝液通氢的方法模拟木条裂解产物氢、H2O(汽)与铝液作用过程,利用化学分析、氢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氢及通氢时带入的水与铝液反应过程,模拟计算氢在铝液中的扩散方式以及影响扩散的关键环节。研究氢、氧化铝夹杂在铝样中的形貌与分布规律,从微观机制上揭示氢对电解铝液的传质规律。结果表明:熄效应使铝液氢含量增加,实验铝液氢含量达到1.266 m L/100 g,铝液中的Al3Ti、Al2O3共同吸附铝液中的氢形成AlTiOH团簇,寄生于氧化铝夹杂表面的氢随氧化铝夹杂悬浮于铝液中,是铝液中氢含量明显升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液 氧化铝夹杂 AL3TI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循环泵用涡旋盘成形工艺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永飞 吴远刚 +3 位作者 刘晓明 舒悦 赵升吨 郭怡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7,共9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作为典型的多层、薄壁杯类复杂件,涡旋盘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用涡旋式氢循环泵的核心零件,其性能的优劣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循系统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综述了...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作为典型的多层、薄壁杯类复杂件,涡旋盘是氢燃料电池系统用涡旋式氢循环泵的核心零件,其性能的优劣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循系统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综述了国内外涡旋盘的成形工艺,包括数控铣削、液态压铸、液态模锻、固态热锻、粉末冶金成形等,并分析探讨了不同成形工艺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的研究经历着重介绍了一种具有“高效短流程”特点的一模四件涡旋盘零件半固态多向挤压成形新工艺,设计了相应的成形模具,并详细介绍了适用于该工艺的模具浇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盘 液态压铸 固态热锻 半固态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