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热蒸汽冷却系统节煤效果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勤道 林万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7-14,66,共9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节能系统——供热蒸汽冷却系统,并阐明了该系统节能的理论基础和节煤量计算的基本原理,综合分析了影响该系统节煤效果的因素.计算分析表明,供热蒸汽冷却系统存在最佳性,并且能使供热机组热经济性提高达1%.
关键词 热电厂 供热 蒸汽 热力系统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企业热电联产系统评价准则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霄 钱立伦 蔡颐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03-108,94,共7页
评价热电联产系统的准则可分为能量利用性评价准则,经济性评价准则,以及能量利用与经济性相结合的评价准则。本文对现有各种准则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适用于评价工业企业热电联产系统的能量利用性准则和经济性准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 评价热电联产系统的准则可分为能量利用性评价准则,经济性评价准则,以及能量利用与经济性相结合的评价准则。本文对现有各种准则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适用于评价工业企业热电联产系统的能量利用性准则和经济性准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能量利用与经济性相结合的评价准则——修正净现值。该新准则适用于评价工业企业热电联产系统,而现有的该类准则只能评价区域性热电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热电厂 能量效率 经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多喷口气流的空气动力场研究
3
作者 刘仲军 徐通模 惠世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73-81,共9页
本文对于平行二喷口、三喷口湍流自由射流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测出了相邻两股射流之间流场的速度、脉动速度及湍流应力的分布,得出了相邻两股射流间的速度分布具有相似性的结论,确立了反映湍流交换强烈程度的特征常数... 本文对于平行二喷口、三喷口湍流自由射流的空气动力场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测出了相邻两股射流之间流场的速度、脉动速度及湍流应力的分布,得出了相邻两股射流间的速度分布具有相似性的结论,确立了反映湍流交换强烈程度的特征常数c=1.65×10^(-3),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的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射流 多喷口气流 空气动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含尘离心风机耐磨性能的气动措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伊景海 翁史烈 +1 位作者 吴铭岚 姚承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7-51,共5页
通过试验对粘附于离心风机叶片压力面上的球状颗粒对风机耐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粘附于风机叶片压力面上的球状颗粒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风机的耐磨性能,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球状颗粒在叶片压力面的分布来控制叶片的... 通过试验对粘附于离心风机叶片压力面上的球状颗粒对风机耐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粘附于风机叶片压力面上的球状颗粒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风机的耐磨性能,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球状颗粒在叶片压力面的分布来控制叶片的主要磨损部位,最后对含尘离心风机实行气动保护的机理作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气动防磨技术 离心风机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扭杆单元分析汽轮机长叶片振动的有限元法 被引量:20
5
作者 郑润生 吴厚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9-110,150,共13页
本文提出了计算电站汽轮机长叶片固有振动的一种数值方法。为了反映长叶片自然扭曲度大的特点和缩减自由度,该方法将长叶片简化为扭杆,并从扭杆位移函数出发推导出扭杆的弹性势能、动能以及离心力势能,进而将长叶片沿高度离散为扭杆单元... 本文提出了计算电站汽轮机长叶片固有振动的一种数值方法。为了反映长叶片自然扭曲度大的特点和缩减自由度,该方法将长叶片简化为扭杆,并从扭杆位移函数出发推导出扭杆的弹性势能、动能以及离心力势能,进而将长叶片沿高度离散为扭杆单元,并建立扭杆单元的弹性力刚度矩阵、离心力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的频率计算值和实测值相当接近,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叶片 振动 扭杆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弯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仲军 惠世恩 徐通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99-108,共10页
本文对于直-弯管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分析,确立了直、弯管内两相流动的相似准则数;得出了稳定状态下直、弯管内颗粒浓度的分布,以及直管内两相中的颗粒开始发生沉积的临界浓度的关系式.
关键词 两相流动 气体-固体流动 相似性判据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弥散体散射光强的一种简化计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胡柱国 盛德仁 蔡颐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77,共7页
本文提出了以计算多弥散体散射光强分布的一种递推公式,目的在于减少对Mic 系数 a_1、b_1和π_1、τ_1的计算工作量.计算了几种散射截面,其结果与有关文献的数据符合很好.计算中发现,Mic 无穷级数的收敛性与微粒的相对折射率的关系不明... 本文提出了以计算多弥散体散射光强分布的一种递推公式,目的在于减少对Mic 系数 a_1、b_1和π_1、τ_1的计算工作量.计算了几种散射截面,其结果与有关文献的数据符合很好.计算中发现,Mic 无穷级数的收敛性与微粒的相对折射率的关系不明显,但与无因次直径α有关.并得出相对散射光强 I/I_0-散射角θ、无因次直径α及相对折射率 m 的三组曲线,其中,把根据 Fraunhofer 衍射理论计算的曲线与根据 Mic 散射理论计算的曲线作了比较,可以看出,当用 Fraunhofer 衍射理论代替 Mic 散射理论处理散射问题时,是可以找到参数(θ、α、m)的适用范围的,并且能确定其误差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散射光强 光度学 多弥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压机组供热蒸汽过热度利用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林万超 陈国慧 邢秦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13,共7页
提出一种提高背压机组经济性的新方法,并阐明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定量计算模型.经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将电厂经济性提高2%~3%,且具有投资小,易实施和原有设备及系统改动不大的特点,是一项颇具潜力和有良好应用前景... 提出一种提高背压机组经济性的新方法,并阐明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定量计算模型.经过理论分析和工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可将电厂经济性提高2%~3%,且具有投资小,易实施和原有设备及系统改动不大的特点,是一项颇具潜力和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节能技术.目前,两个电厂正在实施这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厂 背压机 经济性 过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破口失水事故喷放阶段瞬态热工水力特性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光辉 喻真烷 +1 位作者 贾斗南 钱永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1-66,共6页
在热工水力实验回路上,利用直接通电均匀加热的垂直圆管(φ15mm×2mm)作为实验段,利用合理设计的喷放段来模拟小破口的出现.通过实验,得出了系统压力、质量流速、壁温随喷放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压力、质量流速、初始过冷度、临界时... 在热工水力实验回路上,利用直接通电均匀加热的垂直圆管(φ15mm×2mm)作为实验段,利用合理设计的喷放段来模拟小破口的出现.通过实验,得出了系统压力、质量流速、壁温随喷放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压力、质量流速、初始过冷度、临界时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曲线.这对瞬态CHF和t_(CHF)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反应堆的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实验的工况参数范围是:p=0.7~2.2MPa,▽T_(sub)=50~120℃,G=1750~2800kg/m^2·s,q=0.3~1×10~6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 喷放 热工水力特性 反应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裂化装置新型重油雾化器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秀平 俞茂铮 +1 位作者 毛靖儒 蔡颐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3-118,126,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催裂化装置的新型重油原料雾化器。实验和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雾化器具有一系列与催化裂化工艺要求相适应的性能特点,其雾化质量也显著地优越于目前国外比较先进的同类型雾化器的雾化质量。
关键词 雾化器 炼油 催化裂化 重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肘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惠世恩 徐通模 +1 位作者 刘仲军 周小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5-73,共9页
本文通过对弯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建立了固体颗粒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气流中向弯管外侧壁面分离的规律与斯托克斯准则数和颗粒在弯道内运动角度的关系.对水平肘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在 R_0/d 分别为2和... 本文通过对弯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计算,建立了固体颗粒在惯性离心力的作用下,从气流中向弯管外侧壁面分离的规律与斯托克斯准则数和颗粒在弯道内运动角度的关系.对水平肘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在 R_0/d 分别为2和4、一次风速分别为15m/s 和20m/s、煤粉平均粒径为50~60μm、煤粉浓度为0. 2kg/m^3的工况下,当煤粉-空气混合物流过弯头的角度≥45°时,约有80%以上的煤粉颗粒沿弯管外侧形成一股高煤粉浓度的气流流出.这一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较吻合.实验与理论计算结果为开发煤粉浓缩燃烧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 气固两相流动 浓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问题有限元法及其在汽轮机强度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厚钰 郑润生 +1 位作者 向松 徐伟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9-87,共9页
本文叙述一种弹性体间有间隙、有摩擦的接触问题有限元解法,该方法通过赫兹问题以及轴和圆盘热套配合问题的验证,其结果和精确解相当一致.应用该方法完成了汽轮机叶根轮缘和大型套装叶轮结构强度设计,并已用于工程实际.
关键词 汽轮机 强度 接触问题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功率向心透平叶轮内部流动及其分离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祖达 丰镇平 +1 位作者 李文学 徐进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67-74,82,共9页
本文通过准三元流动分析和进一步发展的分离流动计算方法,对在变工况下工作的涡轮增压器造平φ75mm叶轮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深入地揭示了小功率向心透平叶轮内部的流动规律及分离特性,提出了抑制分离、改善流动的叶轮改型... 本文通过准三元流动分析和进一步发展的分离流动计算方法,对在变工况下工作的涡轮增压器造平φ75mm叶轮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深入地揭示了小功率向心透平叶轮内部的流动规律及分离特性,提出了抑制分离、改善流动的叶轮改型的关键措施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增压器一类的小功率向心造平叶轮的设计和改进研究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心透平 叶轮 分离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燃烧综合物理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玉铭 张晓鹏 朱建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73-78,共6页
本文通过对煤燃烧的物理化学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包括化学动力学、扩散、热解和炭燃烧的综合物理模型.并针对热天平中煤燃烧的具体情况,由计算机求解得出了与实际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的试样煤燃烧动态特性.这对于煤粉燃烧器和层燃炉的设计以... 本文通过对煤燃烧的物理化学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包括化学动力学、扩散、热解和炭燃烧的综合物理模型.并针对热天平中煤燃烧的具体情况,由计算机求解得出了与实际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的试样煤燃烧动态特性.这对于煤粉燃烧器和层燃炉的设计以及开展燃烧过程数值计算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燃烧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流中液滴微粒尺寸分布的光散射法优化测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柱国 盛德仁 蔡颐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5-25,共11页
利用氦氖激光器为光源,在自行设计的光散射实验装置上,对类似于湿蒸汽透平中出现的低浓度水汽所形成的球状微粒群进行了粒径平均尺寸及尺寸分布的理论研究和测量。分析了常用的几种粒径分布函数与实际微粒分布可能出现的偏差;选用了上... 利用氦氖激光器为光源,在自行设计的光散射实验装置上,对类似于湿蒸汽透平中出现的低浓度水汽所形成的球状微粒群进行了粒径平均尺寸及尺寸分布的理论研究和测量。分析了常用的几种粒径分布函数与实际微粒分布可能出现的偏差;选用了上限分布函数(ULDF),用优化计算和测量方法,求得最佳的分布函数值,由此确定一个优化的ULDF。在实验装置设计中,采用反高斯滤波器以消除光强的高斯分布效应,应用高精度傅里叶透镜降低象差引入的误差。设计制作32环光电探测器作为接收散射光功率谱元件。把悬浮在水中的玻璃微珠对本实验装置做定性测量,数据结果与用显微镜摄影统计方法所得结果和用Malvern仪测得的数据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本实验装置具有测量精度高(相对误差<10%)、适用范围广(适用于水滴、油滴、煤粉颗粒等)、测量粒径的范固宽(5~200μm)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 液滴微粒 尺寸 光散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初始湿蒸汽级的不平衡两相流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弼 黄跃 俞茂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1-100,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自发凝结成核理论进行汽轮机初始湿蒸汽级圆柱面轴对称不平衡湿蒸汽流动数值计算方法。以一台国产汽轮机的初始湿蒸汽级为例,得到不同半径上不平衡流气动热力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该级中不平衡两相流动的特点及其对级...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自发凝结成核理论进行汽轮机初始湿蒸汽级圆柱面轴对称不平衡湿蒸汽流动数值计算方法。以一台国产汽轮机的初始湿蒸汽级为例,得到不同半径上不平衡流气动热力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该级中不平衡两相流动的特点及其对级特性的影响:指出了改进湿蒸汽透平级工程热力计算方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初始湿蒸汽级 非平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无叶喷嘴出口子午倾角对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斌 向一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13,共7页
本文对3套不同出口子午倾角的轴流无叶喷嘴出口气流参数分布规律进行了比较,初步分析了这种三维边界层的结构,并据此引入了环量损失修正系数,以更准确地反映损失对气流参数的影响;通过对压力的径向平衡计算,分析了各因素对压力分布的影... 本文对3套不同出口子午倾角的轴流无叶喷嘴出口气流参数分布规律进行了比较,初步分析了这种三维边界层的结构,并据此引入了环量损失修正系数,以更准确地反映损失对气流参数的影响;通过对压力的径向平衡计算,分析了各因素对压力分布的影响,并提出用大的内环出口倾角来控制根部边界层内α_1角的过分增大。本文实验用的喷嘴型线变化范围比较广,得出的参数分布较有规律,对轴流无叶喷嘴透平的流型设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平 轴流式 喷嘴 气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 型管废热锅炉沸腾传热恶化及其消除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听宽 陈宣政 贾岫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5-70,共6页
本文针对大型合成氨装置 U 型管转化气废热锅炉爆管问题,在高压电加热水回路试验系统上研究了垂直 U 型管弯管段沸腾传热特性,得出了发生传热恶化的规律和壁温飞升特性,提出了用管内扰流子及改进 U 型管结构来消除传热恶化,以保证U 型... 本文针对大型合成氨装置 U 型管转化气废热锅炉爆管问题,在高压电加热水回路试验系统上研究了垂直 U 型管弯管段沸腾传热特性,得出了发生传热恶化的规律和壁温飞升特性,提出了用管内扰流子及改进 U 型管结构来消除传热恶化,以保证U 型管废热锅炉工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管 废热锅炉 沸腾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通过弯头时的阻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宗虎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9-94,共6页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气水两相流体通过弯头时的阻力特性。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弯头布置方式、质量含气率、工作压力等因素对阻力的影响,提出了气水两相流通过弯头时的阻力计算公式,并对该式及其它一些计算公式的计...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气水两相流体通过弯头时的阻力特性。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弯曲角度、弯曲半径、弯头布置方式、质量含气率、工作压力等因素对阻力的影响,提出了气水两相流通过弯头时的阻力计算公式,并对该式及其它一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 阻力试验 气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钠在环管热进口段的湍流传热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贵勤 向明忠 周学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89-98,共10页
本文对液态金属钠在环管热进口段部分的湍流传热做了实验研究.实验的主要特性参数如下:环形通道之直径比 d_2/d_1=1.54;热流密度 q=50W/cm^2;雷诺数Re=2×10~4~1.5×10~5;伯克利数 Pe=122~1078.分析表明,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良... 本文对液态金属钠在环管热进口段部分的湍流传热做了实验研究.实验的主要特性参数如下:环形通道之直径比 d_2/d_1=1.54;热流密度 q=50W/cm^2;雷诺数Re=2×10~4~1.5×10~5;伯克利数 Pe=122~1078.分析表明,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良好.最后,分别给出稳定段和热进口段的努谢尔特数以及热进口段长度的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回路 加热元件 热平衡 湍流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