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熵产生分析的反应精馏系统多稳态研究(Ⅰ)定态稳定性判据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雷震 路士庆 +2 位作者 杨伯伦 王华军 吴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3-568,共6页
为对反应精馏系统中的多稳态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利用超熵产生进行定态点稳定性分析和判定的新思路。根据反应精馏质热传递的特征以及熵流熵产分析,建立了该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定义系统的二阶变分为超熵,由非平衡热力学定态点的里亚... 为对反应精馏系统中的多稳态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利用超熵产生进行定态点稳定性分析和判定的新思路。根据反应精馏质热传递的特征以及熵流熵产分析,建立了该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定义系统的二阶变分为超熵,由非平衡热力学定态点的里亚普罗夫稳定性分析理论,取二级超熵δ2S为里亚普罗夫函数,将此函数对时间求导,得到了系统的超熵产生;将系统在扰动情况下的变化转化为超熵产生的变化,根据超熵产生的正负性即可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精馏 非平衡热力学 超熵产生 多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熵产生分析的反应精馏系统多稳态研究(Ⅱ)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雷震 路士庆 +2 位作者 杨伯伦 王华军 吴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环氧乙烷与水合成乙二醇为模型体系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该反应精馏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多定态解,利用超熵产生判据式对各定态解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多稳态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浓度涨落、温度涨落、其他操作... 以环氧乙烷与水合成乙二醇为模型体系进行了实例分析,得到了该反应精馏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多定态解,利用超熵产生判据式对各定态解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多稳态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浓度涨落、温度涨落、其他操作负荷的变化以及反应动力学特性都可以成为反应精馏系统出现多稳态的原因。将超熵产生判据用于反应精馏体系定态稳定性的判定,较为可靠。因为超熵产生判据式是由热力学基本原理推导而来,较好地反映了反应精馏过程演化的非线性不可逆的热力学本质,因此本方法对反应精馏系统稳定性的研究,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精馏 非平衡热力学 超熵产生 多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浓缩天然生育酚前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定和 方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9-103,共5页
对浓缩天然生育酚前处理中的甲酯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响应面分析手段,得到脂肪酸转化率(Y1)对三个试验因子原料比例(X1),反应温度(X2)及催化剂用量(X3)的多元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0.979 9;进而根据拟和方程进行优化计算,得到甲酯化优... 对浓缩天然生育酚前处理中的甲酯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响应面分析手段,得到脂肪酸转化率(Y1)对三个试验因子原料比例(X1),反应温度(X2)及催化剂用量(X3)的多元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0.979 9;进而根据拟和方程进行优化计算,得到甲酯化优化条件:原料比例0.8∶1(V/W);反应温度60℃;催化剂加入量4.5%;其中温度为显著因素。验证试验结果为:脂肪酸转化率为97.5%,生育酚保留率为96.99%,甾醇脱除率为64.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 甲酯化 油脂脱臭馏出物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双安培法测定尿囊素的研究
4
作者 刘彬 杨伯伦 孙家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9-622,共4页
基于尿囊素的不可逆氧化和氧化铂的不可逆还原构成的双安培检测体系,建立了测定尿囊素的电化学新方法。在外加电压为0.10V时,通过偶合尿囊素在一支电极上的氧化及氧化铂在另一支电极上的还原两个不可逆电极过程,构成流动注射双安培检测... 基于尿囊素的不可逆氧化和氧化铂的不可逆还原构成的双安培检测体系,建立了测定尿囊素的电化学新方法。在外加电压为0.10V时,通过偶合尿囊素在一支电极上的氧化及氧化铂在另一支电极上的还原两个不可逆电极过程,构成流动注射双安培检测新体系。在pH=2.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测得尿囊素的氧化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1.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检出限为5.0×10-7 mol/L。连续40次测定1.0×10-5 mol/L的尿囊素,其峰电流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3%。该方法用于硫酸锌尿囊素眼药水中尿囊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囊素 流动注射分析 双安培法 不可逆电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双安培法测定水飞蓟素
5
作者 刘彬 杨伯伦 孙家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2-774,777,共4页
使用一支经恒电位预阳极化处理的双铂电极,在外加电位差为0,2V时,通过偶合水飞蓟素在一支电极上的氧化和氧化铂在另一支电极上的还原两个不可逆电极过程,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流动注射双安培法直接测定水飞蓟素的方... 使用一支经恒电位预阳极化处理的双铂电极,在外加电位差为0,2V时,通过偶合水飞蓟素在一支电极上的氧化和氧化铂在另一支电极上的还原两个不可逆电极过程,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提出了流动注射双安培法直接测定水飞蓟素的方法。在pH5.02B-R缓冲溶液中,水飞蓟素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5~8.0×10^-4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10^-5mol·L^-1。连续20次测定1.0×10^-4mol·L^-1水飞蓟素标准溶液,所得相对标准偏差为3.3%。方法用于益肝灵片中水飞蓟素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双安培法 水飞蓟素 直接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