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的农户增收效应与作用机制——基于陕西省9市18县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5
1
作者 马红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目标。基于陕西省9市18县(区)3658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目标。基于陕西省9市18县(区)3658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县域,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越高,特别是在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覆盖广度与数字化程度方面,影响尤为显著。进一步探讨作用机制后发现,缓解家庭金融约束、促进信息对称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户增收的主要途径。此外,数字普惠金融的增收效应存在异质性,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与金融市场参与度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家庭收入的正向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农户增收 信息获取 农业经营规模 信贷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
2
作者 石建文 杨秀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运用IPCC方法测算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牧业减排固碳水平,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农业减排固碳水平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保持平稳... 运用IPCC方法测算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牧业减排固碳水平,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应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1)农业减排固碳水平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保持平稳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区域整体减排固碳能力较好;(2)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各地级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较大;(3)整体而言,减排固碳和经济增长水平对正面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经济关联,农业技术创新、外商直接投资正面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地理位置,环境规制、人口规模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主要受到地区间的经济关联,城镇化水平负向抑制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主要源于区域间的地理位置;(4)分地区而言,减排固碳对黄河流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及程度均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排固碳 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不确定性、资产效应与居民消费
3
作者 李一帆 于海东 李成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共18页
构建包含经济不确定性的居民最优消费决策数理模型,推导出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居民消费的资产效应机制,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设立省际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看,经济不确定性通过资产效应机制降低了居民消... 构建包含经济不确定性的居民最优消费决策数理模型,推导出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居民消费的资产效应机制,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设立省际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整体上看,经济不确定性通过资产效应机制降低了居民消费支出。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引发市场系统性风险上升,提高了居民资产的风险溢价,迫使资产价值缩水,降低了居民对风险资产市场的投资意愿和参与程度,导致资产性收入下降,最终抑制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上看,经济不确定性主要通过降低房产价值和资产性收入的路径抑制消费支出,其中承担房贷的居民受经济不确定性的负向影响更明显,消费缩减程度更大。由于国内居民资产配置结构不均衡,金融产品对家庭消费的资产效应相对较弱,经济不确定性难以通过股票等金融资产价值和金融市场参与度影响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不确定性 资产效应 居民消费 资产性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如何动态赋能中国农业绿色创新?
4
作者 赵泽月 崔建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5,共9页
科学识别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对现阶段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2010-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及门槛计量技术,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创新的异质动态影响。结果显示,绿色金融诱发了农业绿色创新,其对... 科学识别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对现阶段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运用2010-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及门槛计量技术,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对农业绿色创新的异质动态影响。结果显示,绿色金融诱发了农业绿色创新,其对农业绿色创新的赋能效应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正向“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演变规律。进一步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的农业绿色创新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动态调节机制,即能源消费结构、环保投资、经济增长目标和农业机械化程度调节下均表现为正向倒“U”型动态特征,环境规制强度和数字基础设施调节下则分别存在倒“U”型和“U”型演变规律。基于此,当前应加快绿色金融与农业绿色创新的融合发展,并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绿色金融策略,以最大限度地释放绿色金融赋能农业绿色创新的溢出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农业绿色创新 动态影响 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2
5
作者 何建奎 江通 王稳利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8-81,共4页
“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进步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外... “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进步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外的“绿色金融”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却相对落后。因此,现阶段我们应首先营造全社会的绿色文化,加强全社会对绿色价值的认同,增强环境责任感;其次,应借鉴国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具体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中国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宋艳伟 李恒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3-76,共4页
本文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层次递进的分析。
关键词 地区经济增长 地区金融发展 因果关系 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中国东、中、西部六省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韩俊才 何友玉 张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8-81,共4页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别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上海、广东等六省市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差距可部分解释经济增长的差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在上海、广东及东部地区表现为正相关,而... 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分别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上海、广东等六省市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发展差距可部分解释经济增长的差距;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的关系在上海、广东及东部地区表现为正相关,而在中西部地区却表现为不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金融深化 金融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被引量:32
8
作者 陈华 沈悦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8-225,共8页
2021年年末,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绿色金融”和“数字经济”成为未来发展的两大主要方向,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随着世界政治与经济发生新的变革,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导致全球经济回落,而数字经济则成... 2021年年末,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绿色金融”和“数字经济”成为未来发展的两大主要方向,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随着世界政治与经济发生新的变革,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导致全球经济回落,而数字经济则成为改变世界各国经济形势、推动经济复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基于此,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绿色金融与数字经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与数字经济发展、关系和融合现状,最后提出加强政府宏观层面政策扶持,提升金融行业产品创新,加强和完善监管部门的监管,培养“数字+金融”复合型人才等我国当前绿色金融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数字金融 融合现状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部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焦兵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深化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辨明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区域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因果方向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受企业寻租及非正规金融的影响研究--基于金融管制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富有 孙晨辉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3,共9页
本文通过将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纳入罗默的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企业寻租、非正规金融及金融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提高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利润率;加强正规及非正规金融部门的竞争程度有利于存贷利差的缩小和经... 本文通过将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纳入罗默的内生增长模型来研究企业寻租、非正规金融及金融管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提高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利润率;加强正规及非正规金融部门的竞争程度有利于存贷利差的缩小和经济增长率的提升;而设租寻租行为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且租金的增加将阻碍金融竞争。因此,要促进经济增长,应严厉惩治寻租,引导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并增强金融体系的竞争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企业寻租 非正规金融 金融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地区县域金融制度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成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82,共10页
本文通过样本数据回归分析,论证了县域经济增长与地区初始金融深度、信贷总量之间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通过现实剖析揭示了中西部地区县域金融制度供给与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失衡的深层矛盾;通过对国外政策金融、社区金融发展和中小企业融... 本文通过样本数据回归分析,论证了县域经济增长与地区初始金融深度、信贷总量之间具有高度线性相关性;通过现实剖析揭示了中西部地区县域金融制度供给与县域经济发展需求失衡的深层矛盾;通过对国外政策金融、社区金融发展和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得到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制度供给思路:通过法律、市场、政策和监管四个层面构造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金融制度 中国 县域经济 初始金融深度 经济制度 经济发展需求 中小企业 美国 地区经济 融资制度 加拿大 德国 信用担保体系 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力 赵新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37-140,共4页
文章基于HP滤波与VAR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定量研究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个时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 文章基于HP滤波与VAR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并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定量研究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个时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在第一个时期,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金融发展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在第二个时期,前者的重要性在下降,而金融发展效率指标对经济增长波动的贡献却在逐渐增强。这表明,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社会融资渠道逐渐增多,金融贷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逐渐降低,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作用逐渐由数量的扩张转变为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滤波 协整 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金流失:新农村建设中的瓶颈解析——以西安农村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富有 金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0-243,共4页
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然而在我国,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成为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本文以西安农村地区为例,运用抽样调查方法分析农村地区资金流失的渠道,测算农村地区资金流失的规模,解释资金流失的趋势、特点,并在此基... 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然而在我国,大量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成为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本文以西安农村地区为例,运用抽样调查方法分析农村地区资金流失的渠道,测算农村地区资金流失的规模,解释资金流失的趋势、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农村资金回流机制,保障新农村建设资金供给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资金流失 金融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欠发达地区的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卢宁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共6页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考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技术进步影响,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检验。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中...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考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技术进步影响,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检验。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中国西北各省区的经济金融化程度均得到提高,但是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弱,全要素生产率对金融规模的响应程度和显著性不高,西北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欠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交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党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68-74,共7页
利用我国1985-2008年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和因果检验理论,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部的交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交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均为一阶单整变量,它们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就全国以及... 利用我国1985-2008年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和因果检验理论,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部的交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交通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均为一阶单整变量,它们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就全国以及东部地区而言,经济增长与交通发展水平在长期和短期中相互促进;而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能够促进交通业的发展,但交通业的发展无法促使本地区经济增长。这一现象的形成与我国各地区产业分布不均衡、交通运输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有关。据此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统筹规划,科学论证交通投资方案,将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地区产业优惠政策相结合,降低物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发展水平 经济增长 面板协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发展对提升经济效率的贡献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会玉 杜苗苗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2-85,共4页
文章采用协整与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预测方差分解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利用2005年经济普查后的数据,对1980~2005年我国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金融发展 经济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人口合理容量测算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皓 《西北人口》 CSSCI 2008年第6期74-78,共5页
如何科学地测定一个城市人口的合理容量,对于确保人口与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系统分析影响城市人口容量诸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统计资料和数据,建立城市人口容量预测模型,... 如何科学地测定一个城市人口的合理容量,对于确保人口与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在系统分析影响城市人口容量诸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大量统计资料和数据,建立城市人口容量预测模型,对西安市2010年和2015年的合理人口容量进行了测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容量 影响因素 测算方法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文显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2-137,共6页
文章以黄河流域的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定量分析了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34个城市的经济韧性整体偏弱且空间分异明显,存在典型的“高-高”和“低-低”集聚效应;34个城市经济韧性的方向性越来越弱... 文章以黄河流域的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定量分析了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34个城市的经济韧性整体偏弱且空间分异明显,存在典型的“高-高”和“低-低”集聚效应;34个城市经济韧性的方向性越来越弱,而向心力先增强后减弱,重心移动的主要方向是东南和西北;黄河流域的经济韧性发展经历了从“第三产业结构素质与产业竞争力共同推动型”到“第二、三产业结构素质推动型”再到“第一、二产业结构素质与产业竞争力共同推动型”的演变;影响黄河流域经济韧性的主导因素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进出口总额,2022年人均财政预算收入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交互作用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经济韧性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结构及优化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成虎 李鹏旭 邵会凯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2,191,共9页
[研究目的]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是实现网络金融犯罪数字化治理的重要工具,但目前在预警体系构建、信息及技术共享、制度供给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将信息生态理论应用于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研究中,可基于系统观、互动观、人本观和平... [研究目的]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是实现网络金融犯罪数字化治理的重要工具,但目前在预警体系构建、信息及技术共享、制度供给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将信息生态理论应用于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研究中,可基于系统观、互动观、人本观和平衡观对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和观察,为理清系统优化路径、推动系统健康可持续运行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研究方法]结合信息生态理论,系统梳理和分析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构成要素的内涵、作用和关联关系,明确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的形态和动态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结构模型,并结合现实困境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分析得出网络金融犯罪预警系统是由人员层、数据层和环境层通过建立依存与影响、补充与抑制、支持与促进的两两交织关系而形成的动态信息系统,且人员层存在链带、迭升和子集关系,数据层存在同源、遗传变异、离易和重生关系。系统可通过优化预警和组织体系、推动多链式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及绩效考评制度等路径实现健康可持续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金融 网络金融犯罪 犯罪预警系统 信息生态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经济体金融中心城市金融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20
作者 刘忠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不断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而对金融服务满意度的考察则是衡量金融服务水平的最直接方式。文章以上海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其它金融中心进行对比研究,首先概述了金融服务质量与服务满意度的理论与模型发展...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不断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而对金融服务满意度的考察则是衡量金融服务水平的最直接方式。文章以上海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其它金融中心进行对比研究,首先概述了金融服务质量与服务满意度的理论与模型发展。其次,利用服务满意度测量中的SERVQUAL模型,结合金融服务的基本原则和其"容忍区域",构建了一个二级指标体系。利用SERVQUAL模型给出了指标体系中每一项指标的相互差距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中心 金融服务满意度 SERVQUA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