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资产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相关问题探讨
1
作者 张俊瑞 赵维娜 +1 位作者 苏洋 危雁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5-41,共7页
随着数据资产会计核算体系的逐步完善,基于微观会计信息构建宏观数据资产核算体系,对于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比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在数据资产概念、分类及科目归属上的差异,提出了将数据资产纳入国民经济... 随着数据资产会计核算体系的逐步完善,基于微观会计信息构建宏观数据资产核算体系,对于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比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在数据资产概念、分类及科目归属上的差异,提出了将数据资产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衔接路径,并重构国民经济核算资产负债表,编制数据资产变动表与核算表,最后结合上述思路测算A股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研究发现,突出国民经济核算中数据资产的“使用权”,将其划分为自给性与交易性数据资产两类,在“知识产权产品”下增设“数据资产”科目,并协调指标口径与核算方法的一致性,是会计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有效衔接的基础。会计核算的数据资产主要通过资产账户影响宏观资产负债核算,并将企业收入、费用与利润分别转化为总产出、中间投入与增加值,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经过测算发现,所构建的数据资产国民经济核算思路对我国当前的经济背景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会计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账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对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泽宇 孙凡 董春晖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66,共10页
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效果受到监管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聚焦于管理层业绩预告这一重要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巧妙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这一外生政策,通过构造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资本市场... 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效果受到监管部门和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聚焦于管理层业绩预告这一重要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巧妙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这一外生政策,通过构造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与标的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行为间关系。研究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所引致境外机构投资者有效改善了标的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市场开放提高了业绩预告发布所引起的市场反应与业绩预告及时性;资本市场开放通过改善标的公司业绩预告质量优化了分析师、债权人以及市场投资者行为。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资本市场开放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领域的相关文献,还对于十四五时期不断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变革以更好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沪深港通交易制度 管理层业绩预告 自愿性信息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压力对企业碳减排绩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汪方军 孙俊勤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4,共8页
本文以国家发改委对地区碳减排目标责任考核为切入点,考察了政府压力对企业碳减排绩效的影响。选取2014~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政府压力对企业碳减排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在高、低碳排放行业中无显著差异。针对碳... 本文以国家发改委对地区碳减排目标责任考核为切入点,考察了政府压力对企业碳减排绩效的影响。选取2014~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政府压力对企业碳减排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同时在高、低碳排放行业中无显著差异。针对碳减排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并通过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对处于高碳排放行业的企业给予信贷优惠支持以促使其碳减排,而低碳排放行业的企业通过碳减排可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事后奖励。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碳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压力 碳减排绩效 财政政策 政府补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大股东与企业金融化 被引量:26
4
作者 孙泽宇 齐保垒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77,共16页
本文聚焦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背景下实体企业金融化问题,从多个大股东这一股权结构安排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其与企业金融化决策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多个大股东并存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程度。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的情况下依然成立。机... 本文聚焦于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背景下实体企业金融化问题,从多个大股东这一股权结构安排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其与企业金融化决策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多个大股东并存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程度。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的情况下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多个大股东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提高主业经营业绩的途径抑制了企业金融化,发挥了积极治理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抑制作用在非国企、机构持股、分析师关注、管理层持股较少以及行业竞争程度较低的样本中更为显著,多个大股东的存在还促进了企业实体投资。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以及多个大股东经济后果领域的文献,对现实中如何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遏制实体企业金融化以及改善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等均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 企业金融化 融资约束 经营业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