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深度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鸿涛 郑思敏 +1 位作者 熊虹飞 牛晓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3期2094-2097,210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6例与B组46例,A组采用深麻醉(BIS:35~45),B组采用浅麻醉(BIS:55~65),比较两组患者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6例与B组46例,A组采用深麻醉(BIS:35~45),B组采用浅麻醉(BIS:55~65),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在T_2、T_3、T_4时点,B组的MAP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5、T_6时的MA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时点的H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前,两组的Cor、ACTH、E、NE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4h,两组的Cor、ACTH、E、NE均比麻醉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4h,B组的Cor、ACTH、E、NE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的CD3^+、CD4^+、CD4^+/CD8^+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4h,两组的CD3^+、CD4^+、CD4^+/CD8^+均比麻醉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4h,B组的CD3^+、CD4^+、CD4^+/CD8^+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CD8^+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深麻醉(BIS:35~45)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较浅麻醉(BIS:55~65)更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胃癌根治术 心血管反应 应激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白洁 吴刚 +1 位作者 吕俊林 张蓬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296,338,共4页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全麻下行妇科择期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麻醉开始前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改为0.4μg/(kg·h)至手术结束停药,手术结束前10 ...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全麻下行妇科择期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麻醉开始前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改为0.4μg/(kg·h)至手术结束停药,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羟考酮0.8 mg/kg;B组:同样方法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羟考酮1.5 mg/kg;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于拔管后即刻、术后30、60、90 min对患者进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BCS舒适度评分及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及追加镇痛药品情况。结果 A组患者拔管即刻和拔管30 min 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BCS舒适度评分较B组高(P<0.05),A组患者术后头晕发生率低于B组,且追加药品人次较B组少(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预防术后痛觉过敏效果良好,患者舒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羟考酮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脑保护作用及其术后镇静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思敏 刘鸿涛 +1 位作者 熊虹飞 牛晓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脑保护作用及其术后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脑保护作用及其术后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全程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至手术结束前10min,对照组患者采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持续泵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术后6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3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h、6h、24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患者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对患者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的损伤,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结肠癌 肠梗阻 脑保护 镇痛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胆酸通过ROS/NF-κB通路对Barrett食管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冯诚 吕建瑞 +1 位作者 王瑾 张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0-596,共7页
目的 探讨脱氧胆酸(DCA)对人BAR-T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Barrett上皮细胞株BAR-T,采用不同浓度的DCA(100、200、300μ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30 min、60 min、3 h、6 h)干预BAR-T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目的 探讨脱氧胆酸(DCA)对人BAR-T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Barrett上皮细胞株BAR-T,采用不同浓度的DCA(100、200、300μ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30 min、60 min、3 h、6 h)干预BAR-T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环氧酶-2(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并与200μmol/L DCA+5 mmol/L 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胺酸(NAC)组进行比较;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p65蛋白入核情况,并与200μmol/L DCA+100μmol/L 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DTC)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A可以显著升高BAR-T细胞中ROS的含量,呈剂量依赖性,5 mmol/L NAC明显抑制DCA诱导的ROS释放。与对照组相比,相同干预时间下,DCA(200、300μmol/L组)均可以显著升高COX-2 mRNA表达。与1 h组相比,200、300μmol/L DCA 6 h组均可以显著升高COX-2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200μmol/L DCA可以显著升高COX-2蛋白表达。同时,200μmol/L DCA可以促进p65蛋白的入核,PDTC可以抑制DCA的作用。结论 DCA可能通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促进p65蛋白入核以激活NF-κB信号通路,进而上调COX-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胆酸(DCA) Barrett细胞 氧化应激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被引量:24
5
作者 牛晓丽 杨毅猛 +7 位作者 蒋文军 赵茜娟 刘鸿涛 郑思敏 乔敏 张新侠 王倩茹 李思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37-740,共4页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女性患者320例,年龄18~75岁,BMI 21.5^27.1 kg/m^2,ASAⅠ—Ⅲ级。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Apfel危险分级...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女性患者320例,年龄18~75岁,BMI 21.5^27.1 kg/m^2,ASAⅠ—Ⅲ级。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Apfel危险分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组(PD组),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组(P组),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80例。PD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5 mg;P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D组麻醉前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5 mg;C组麻醉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所有患者均行静-吸复合麻醉,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泵的配方为舒芬太尼3μg/kg。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麻醉诱导前和术后4 h检测血清胃动素(MTL)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头痛、眩晕和疲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0~8 h PD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术后0~8 h和8^24 h PD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P组、D组和C组术后4 h血清MTL浓度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P组术后头痛和眩晕发生率均明显高于PD组、D组和C组(P<0.05),而疲乏发生率明显低于PD组、D组和C组(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预处理,在PONV高风险女性患者开腹术后能够有效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开腹手术 地塞米松 穴位注射 足三里 帕洛诺司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注射痛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英 熊虹飞 +2 位作者 牛晓丽 薛荣亮 李思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5-688,共4页
本文就丙泊酚注射痛机制和其有关预防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这一课题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思路。通过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查阅和整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系统回顾。丙泊酚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静脉麻醉药之一,但其局部注射痛是一... 本文就丙泊酚注射痛机制和其有关预防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这一课题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思路。通过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查阅和整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系统回顾。丙泊酚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静脉麻醉药之一,但其局部注射痛是一直困扰临床的问题。目前关于注射痛的具体机制尚无定论。临床应用中采用一般物理处理、药物预防、剂型改良等多种方法预防注射痛。最常用的是药物预处理的预防方法,虽有所成效但仍未完全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丙泊酚注射痛是其临床应用的主要缺点之一,尤其是在适应证范围的儿童病人。注射痛机制目前还无定论,预防方法也是众说纷纭,多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为临床所用,但还需要继续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注射痛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连续收肌管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35
7
作者 白洁 刘鸿涛 +1 位作者 孟丽华 张蓬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连续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 ACB)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单侧TKA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5岁,ASA...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连续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 ACB)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单侧TKA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5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20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ACB,并放置神经周围导管。术毕实施患者自控持续周围神经阻滞镇痛48 h, R组给予0.2%罗哌卡因,DR组给予0.2%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μg/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术后4、8、12、18、36、48 h静息和被动运动(膝关节被动屈曲45°)时疼痛程度;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90°时间;术后48 h内补救用药例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DR组术后不同时点被动运动VA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补救镇痛药物应用人次明显减少(P<0.05)。两组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连续收肌管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好,并能促进关节早期功能修复,不增加不良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收肌管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肥胖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玲 张海雄 +2 位作者 盛旭东 何爱萍 张蓬勃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875-1877,共3页
目的评价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肥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肥胖高龄患者57例,随机分为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B组),记录2组手术前,切皮时,手术开始后10、15、2... 目的评价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肥胖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肥胖高龄患者57例,随机分为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A组)与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B组),记录2组手术前,切皮时,手术开始后10、15、20、25、30 min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并在各时间点对其进行感觉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切皮时A组的血流动力学稳定(P<0.05)。阻滞后10、15、20 min A组的感觉评分≤2分的比例较高(P<0.05)。结论椎旁阻滞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组用于肥胖高龄患者髓关节置换术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充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联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高龄肥胖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辅助下的主观视觉垂直线与主观视觉水平线检测 被引量:10
9
作者 成颖 张玉忠 +5 位作者 陈飞云 陈耔辰 许信达 魏兰璎 许珉 张青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5-899,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正常人在不同头位倾斜角度下主观视觉垂直线(SVV)与主观视觉水平线(SVH)的正常值范围,为临床上前庭功能评估、眩晕的诊断及前庭功能康复等方面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60名,佩戴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镜... 目的通过测定正常人在不同头位倾斜角度下主观视觉垂直线(SVV)与主观视觉水平线(SVH)的正常值范围,为临床上前庭功能评估、眩晕的诊断及前庭功能康复等方面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健康成年人60名,佩戴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眼镜,分别完成以下七个不同头位倾斜角度下的SVV和SVH的偏斜角检测:头为正斜中角位度(时0°的);情头况向如左下倾:斜头3向0°右、45倾°斜、9 09°0;、4头5向、30右度倾时斜3分0°别、4为5°4.、1920°°±。4.1结9°果,-1.1.0主4°观±6视.5觉8°垂,0直.31线°±的4.偏16斜°;角头在正不中同为头时位为倾-0.12°±1.64°;头向左倾斜30、45、90度时分别为-1.25°±3.82°,-1.44°±7.78°,-7.62°±6.90°。主观视觉水平线的偏斜角在不同头位倾斜角度时的情况如下:头向右倾斜90、45、30度时分别为4.94°±3.99°,-3.28°±6.76°,-1.89°±4.65°;头正中为时为-1.14°±1.77°;头向左倾斜30、45、90度时分别为-0.62°±6.66°,2.53°±5.52°,-9.65°±7.0°。2.头向右倾斜90度时主观视觉垂直线主要向右偏斜,主观视觉水平线主要向上偏斜。头向左倾斜90度时主观视觉垂直线主要向左偏斜,主观视觉水平线主要向下偏斜。3.除头倾斜90°时的主观视觉垂直线左右偏斜角不对称,其余主观视觉线偏斜角在左右相同的头位倾斜角度时均对称。4.在头位倾斜向右30°,向左45°及头正中为时,SVV偏斜角与SVH偏斜角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1.建立了我实验室在不同头位倾斜角度时的SVV和SVH正常参考值范围;2.在头位倾斜角度相同时左右侧的SVV和SVH偏斜角基本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视觉垂直线 主观视觉水平线 头倾斜 椭圆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新生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熊虹飞 李思远 +3 位作者 刘鸿涛 马磊 李雪 雷晓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5-787,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新生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下腹部手术的新生患儿30例,男19例,女11例,出生1~18d,体重2.8~4kg,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在新生儿下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拟行下腹部手术的新生患儿30例,男19例,女11例,出生1~18d,体重2.8~4kg,ASAⅠ或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儿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T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每组15例。T组患儿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注入0.15%罗哌卡因0.5ml/kg。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吸入3%七氟醚,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3μg·kg^(-1)·min^(-1),维持BIS值在50~60。记录患儿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入室后、切皮时和拔管后30min血浆皮质醇(Cor)浓度;苏醒时间,术后烦躁、呼吸抑制及需要补救镇痛情况。结果与G组比较,T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降低(P<0.05)。与入室后比较,切皮时和拔管后30 min,G组血浆Cor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G组比较,切皮时和拔管后30min,T组血浆Cor浓度明显降低(P<0.05)。T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5)。G组有4例(27%)需要补救镇痛,3例(20%)呼吸抑制及4例(27%)躁动,T组无一例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0.15%罗哌卡因TAP阻滞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全麻下新生儿患下腹部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超声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减少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姚婧 蔡英敏 +1 位作者 雷浩 郭宇鑫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使用析因设计分析在静脉注射丙泊酚之前,使用不同剂量的艾司氯胺酮,以及使用不同间隔时间,对丙泊酚注射痛(PIP)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360例,男167例,女193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使用析因设计分析在静脉注射丙泊酚之前,使用不同剂量的艾司氯胺酮,以及使用不同间隔时间,对丙泊酚注射痛(PIP)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360例,男167例,女193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艾司氯胺酮0.05 mg/kg(A组),艾司氯胺酮0.075 mg/kg(B组),艾司氯胺酮0.1 mg/kg(C组),每组12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40例。A1组、A2组、A3组在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05 mg/kg后,分别间隔30 s、45 s、1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B1组、B2组、B3组在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075 mg/kg后,分别间隔30 s、45 s、1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C1组、C2组、C3组在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1 mg/kg后,分别间隔30 s、45 s、1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采用McCririck量表评价PIP发生情况。记录术中丙泊酚诱导剂量,术后恶心呕吐、呼吸遗忘、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使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间隔不同时间对减少PI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与不同间隔时间有交互作用(P<0.05)。九组患者丙泊酚诱导剂量、术后恶心呕吐、呼吸遗忘、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艾司氯胺酮0.05、0.1 mg/kg以及间隔时间30 s、1 min比较,使用艾司氯胺酮0.075 mg/kg、间隔时间45 s后静脉注射丙泊酚,可有效抑制PIP,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注射痛 剂量 时间间隔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钙松质骨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修复兔关节骨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波 常彦海 +2 位作者 凌鸣 李思远 曹峻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9-1044,共6页
目的评价脱钙松质骨(DCB)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分离1月龄雄性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后复合制备的DCB体外培养2周构建组织工程软骨。4~5月龄新西兰兔30只双侧股骨内髁制作直径3... 目的评价脱钙松质骨(DCB)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分离1月龄雄性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后复合制备的DCB体外培养2周构建组织工程软骨。4~5月龄新西兰兔30只双侧股骨内髁制作直径3 mm、深3 mm,穿透软骨下骨板的骨软骨缺损模型,20只右侧关节缺损处植入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A组),左侧缺损处植入DCB(B组),10只双侧骨软骨缺损未予处理作为空白对照(C组)。分别于术后1、3、6月取修复组织标本,进行大体形态、组织学及Ⅱ型胶原染色;并对6月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比较各组修复效果差异。结果制备的DCB为三维多孔的海绵结构,孔隙大小约为100~500μm,相互交通。DCB植入体内后1月开始降解,3月完全吸收。术后6月A组缺损处修复组织主要为透明样软骨,与周围正常软骨厚度基本一致,修复交界区整合良好,不易辨认。修复组织深层细胞在软骨陷窝内,呈柱状排列,基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染色接近正常软骨,软骨下骨板完整。B组缺损处以纤维软骨样组织修复为主。C组以纤维组织填充。组织学评分显示术后6月A组除软骨下骨板重建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其它各项评分均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B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能修复关节骨软骨缺损,修复组织为透明样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软骨 脱钙骨基质 骨软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婧 蔡英敏 +3 位作者 郑娟 雷浩 郭宇鑫 孙金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11-1113,共3页
丙泊酚是广泛用于全麻诱导的静脉催眠药物,但诱导剂量的丙泊酚常会引起全身血压的剂量依赖性降低,短时间的低血压也会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增加术后脏器缺血性损伤的发病率和术后死亡率^([1])。艾司氯胺酮麻醉效价约是氯胺酮的2~3倍,体内... 丙泊酚是广泛用于全麻诱导的静脉催眠药物,但诱导剂量的丙泊酚常会引起全身血压的剂量依赖性降低,短时间的低血压也会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增加术后脏器缺血性损伤的发病率和术后死亡率^([1])。艾司氯胺酮麻醉效价约是氯胺酮的2~3倍,体内消除率更高。与氯胺酮比较,小剂量的艾司氯胺酮使用,其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交感神经也不易发生过度兴奋^([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麻醉 缺血性损伤 灌注不足 诱导剂量 全麻诱导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丙泊酚 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荧光法检测融合蛋白PTD4-Cu,Zn-SOD在人星形胶质细胞中穿膜能力及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丽华 薛荣亮 +2 位作者 雷晓鸣 镇路明 魏兰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9-314,共6页
目的观察蛋白质转导4型-铜,锌超氧物歧化酶融合蛋白(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4-cuprum,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 fusion protein,PTD4-Cu,Zn-SOD)能否穿膜进入体外培养的人星形胶质细胞,能否在穿膜后仍保持其生物学活性,能否减轻... 目的观察蛋白质转导4型-铜,锌超氧物歧化酶融合蛋白(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4-cuprum,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 fusion protein,PTD4-Cu,Zn-SOD)能否穿膜进入体外培养的人星形胶质细胞,能否在穿膜后仍保持其生物学活性,能否减轻人星形胶质细胞的缺氧损伤。方法免疫组化及荧光法观察融合蛋白穿膜后在人星形胶质细胞内的荧光分布情况,评估融合蛋白的穿膜能力;制备人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后,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u,Zn-SOD组、PTD4-Cu,Zn-SOD组。空白组加DMEM培养基(不含血清)作为对照,其余两组分别加入含有Cu,Zn-SOD、PTD4-Cu,Zn-SOD终浓度为2μmol/L的DMEM培养基,干预时间为1 h,用SOD活性及MDA含量测试盒,观察融合蛋白干预后的缺氧损伤星形胶质细胞中二者的变化。结果FITC荧光标记的融合蛋白PTD4-Cu,Zn-SOD可以进入体外培养的人星形胶质细胞中,且在细胞核中有聚集分布;经3组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PTD4-Cu,Zn-SOD组及Cu,Zn-SOD组均能提高星形胶质细胞内的SOD活性,融合蛋白PTD4-Cu,Zn-SOD组提高星形胶质细胞内SOD活性更为明显。和Cu,Zn-SOD组、对照组相比,PTD4-Cu,Zn-SOD组能降低星形胶质细胞内的MDA含量。结论PTD4-Cu,Zn-SOD能穿膜进入体外培养的人星形胶质细胞;融合蛋白PTD4-Cu,Zn-SOD能增加人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损伤后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转导超氧物歧化酶融合蛋白 穿膜能力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鸿涛 牛晓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术前给予... 目的探讨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患者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对照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睁眼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并分别于拔管前采用Riker镇静评分、拔管后5分钟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两组患者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睁眼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Riker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期躁动评分(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PAE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可减少患者术后躁动,但不影响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美托咪定 胆囊切除术 达克罗宁胶浆 苏醒期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钙松质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波 常彦海 +2 位作者 凌鸣 李思远 曹峻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2-825,832,共5页
目的软骨细胞复合同种异体脱钙松质骨(demineralized cancellous bone,DCB)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评价DCB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取新西兰兔长骨干骺端松质骨制备DCB,扫描电镜观察;分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后种植在... 目的软骨细胞复合同种异体脱钙松质骨(demineralized cancellous bone,DCB)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评价DCB作为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取新西兰兔长骨干骺端松质骨制备DCB,扫描电镜观察;分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后种植在同种异体DCB体外培养,分别于7、14、21、28、35、42d取材进行苏木素-伊红(HE)、甲苯胺蓝(TB)、Ⅰ型和Ⅱ型胶原染色。结果制备的DCB成三维立体多孔结构,孔隙大小100~500μm,有良好的可塑性和一定的力学强度;软骨细胞在DCB表面和空隙内生长、分化良好,形成软骨陷窝,分泌基质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培养42d软骨细胞在DCB表面及孔隙内形成软骨样组织。结论 DCB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在体外成功构建了组织工程软骨,是一种较理想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组织工程 骨基质明胶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地塞米松对乳腺区段切除术后患者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浩峥 王宁 +3 位作者 许凤 杨毅猛 雷珊 张蓬勃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5-599,共5页
目的观察单次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地塞米松对乳腺区段切除术后患者免疫细胞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区段切除女性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喉罩通气下全身麻醉,治疗组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4 ... 目的观察单次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地塞米松对乳腺区段切除术后患者免疫细胞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乳腺区段切除女性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喉罩通气下全身麻醉,治疗组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4 mg,分别于术前(t_1)、术后24 h(t_2)、术后48 h(t_3)检测血细胞分类计数、血糖、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表达水平、CD_4^+、CD_8^+比例。结果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t2时间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P<0.01),CRP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t_1、t_3时间点比较,对照组t_2时间点CD_4^+、CD_8^+比例及CD_4^+/CD_8^+明显下降(P<0.0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小剂量地塞米松可以减轻术后24 h炎症反应,改变术后24 h免疫细胞计数,对术后免疫系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免疫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口服多维碳水化合物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魏兰璎 孟丽华 薛荣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多维碳水化合物饮品(术能)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THA老年患者88例,男50例,女38例,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多维碳水化合物饮品(术能)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THA老年患者88例,男50例,女38例,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n=29)、温水观察组(W组,n=29)和术能观察组(O组,n=30)。C组常规术前禁饮6 h,禁食8 h;W组术前2 h口服温水5 ml/kg;O组术前2 h口服术能5 ml/kg。采集口服液体前(T_(0))、麻醉前10 min(T_(1))、入麻醉恢复室苏醒后(T_(2))、术后次日晨8:00(T_(3))静脉血检测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记录麻醉前和苏醒后的口渴评分和饥饿评分,以及反流误吸、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O组比较,C组和W组T_(1)时血糖浓度明显降低(P<0.05),T_(2)、T_(3)时血糖及ACTH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麻醉前W组和O组口渴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O组比较,麻醉前和苏醒后C组和W组饥饿评分明显升高(P<0.05)。三组均无反流误吸发生。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口服术能5 ml/kg可维持合适的血糖浓度,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同时减少患者麻醉前口渴和饥饿感,无反流误吸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术能 应激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参与七氟烷预处理诱导的小鼠脑缺血保护 被引量:2
19
作者 镇路明 贾文元 +2 位作者 魏海东 王世全 陈继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1-605,共5页
目的明确调节性T细胞(Treg)是否参与七氟烷预处理诱导的小鼠脑缺血保护。方法 C57BL/6小鼠采用七氟烷预处理,并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48 h脑梗死容积,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reg比例;注... 目的明确调节性T细胞(Treg)是否参与七氟烷预处理诱导的小鼠脑缺血保护。方法 C57BL/6小鼠采用七氟烷预处理,并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48 h脑梗死容积,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reg比例;注射CD25中和抗体,再次观察七氟烷预处理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以及脾脏Treg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七氟烷预处理可明显降低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七氟烷预处理明显增加再灌注后48 h的Treg比例。与同型抗体相比, CD25中和抗体可逆转七氟烷预处理引起的Treg比例的增加;同时,这也逆转七氟烷预处理产生的小鼠脑缺血保护作用。结论 Treg参与七氟烷预处理诱导的小鼠脑缺血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七氟烷 预处理 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60通过TREM2抑制糖氧剥夺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焦亡
20
作者 马磊 李晓倩 牛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561-566,共6页
目的:目的:探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选择性激动剂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糖氧剥夺(OGD)后小胶质细胞焦亡及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小鼠来源的小胶质细胞系N9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糖氧剥夺组(OGD)、HSP60+OGD组、TREM2-siRNA... 目的:目的:探讨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选择性激动剂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糖氧剥夺(OGD)后小胶质细胞焦亡及炎性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小鼠来源的小胶质细胞系N9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糖氧剥夺组(OGD)、HSP60+OGD组、TREM2-siRNA+HSP60+OGD组。用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REM2-siRNA的敲减效果,用Western Blot检测N9细胞中TREM2、剪切型半胱天冬酶1(cleaved caspase-1)和削皮素D(GSDMD)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N9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和IL-18的含量。结果:TREM2-siRNA可有效降低N9细胞内TREM2 mRNA和蛋白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OGD处理可上调N9细胞中cleaved caspase-1、GSDMD和培养上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18)水平(P<0.05),而不改变TREM2表达量;外源性HSP60可增加OGD处理细胞中TREM2蛋白表达,同时下调cleaved caspase-1、GSDMD及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18)含量(P<0.05);给予TREM2-siRNA后,外源性HSP60对cleaved caspase-1、GSDMD及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18)的作用被抑制(P<0.05)。结论:HSP60能够通过上调TREM2抑制OGD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焦亡,减少促炎因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60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糖氧剥夺 小胶质细胞 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