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Tei指数评价川崎病恢复期左心功能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谦 魏亚娟 +2 位作者 乞艳华 霍换换 刘保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多普勒超声Tei指数评价恢复期川崎病(KD)患儿的左心功能。方法选择KD恢复期患儿80例(冠脉损害组38例,冠脉正常组42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40例,常规M型Teichholtz校正公式及实时三维超声分别检测左室...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多普勒超声Tei指数评价恢复期川崎病(KD)患儿的左心功能。方法选择KD恢复期患儿80例(冠脉损害组38例,冠脉正常组42例)及正常对照组儿童40例,常规M型Teichholtz校正公式及实时三维超声分别检测左室射血分数(EF,3D-EF);多普勒超声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期E/A比值及左心Tei指数;对以上各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恢复期KD患儿冠脉损害组常规EF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但冠脉正常组EF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冠脉损害组3D-EF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P<0.05);冠脉正常组3D-EF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脉损害组左心Tei指数较冠脉正常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冠脉正常组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3D-EF与Tei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75,P<0.05)。结论恢复期KD患儿左心收缩功能受损,有冠脉损害者为著。RT-3DE可以准确评价恢复期KD患儿左心收缩功能,与Tei指数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功能 TE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心肌损害及高频超声对大鼠心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余珊珊 孙蕾 +3 位作者 王华 姜珏 李昊 周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704-1709,共6页
目的探索大鼠肝硬化与心肌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应用高频超声评估肝硬化大鼠心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肝硬化4周组和肝硬化8周组(每组n=10)。肝硬化模型组分别采用4周及8周四氯化碳+乙醇复合法建立肝硬化心... 目的探索大鼠肝硬化与心肌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应用高频超声评估肝硬化大鼠心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肝硬化4周组和肝硬化8周组(每组n=10)。肝硬化模型组分别采用4周及8周四氯化碳+乙醇复合法建立肝硬化心肌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饮水及摄取普通颗粒饲料。分别于造模第4周及第8周后检测对照组、肝硬化4周组、肝硬化8周组肝脏及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心肌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的变化。高频超声评估肝硬化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前后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输出量(CO)。结果肝硬化4周组及肝硬化8周组TBIL、BUN、Cr均较对照组大鼠升高(P<0.05)。肝硬化组造模8周后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而被假小叶取代,且出现心肌细胞肿胀、松散、排列紊乱、结构不清晰,肝硬化8周组LVESD、LVEDD、IVS、LAD等超声心动图测量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4周组、肝硬化8周组心肌酶LDH、CK-MB及cTnT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四氯化碳+乙醇复合法建立的肝硬化心肌病大鼠模型,可模拟肝硬化及心肌损害表现,有效模拟肝硬化心肌病的发病过程。高频超声能够有效检测肝硬化大鼠心功能改变,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心肌病 左心功能 高频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高通量测序在检测胎儿短肢畸形中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乞艳华 麻妙艳 +4 位作者 刘娜 周琦 雷小莹 贾建坤 邬晋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高通量测序在胎儿短肢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01~2017-12经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肢体短小者共10例,在孕妇知情同意下抽取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对引产胎儿进行X线检查及基因检测,对分娩的新生儿进行跟踪随...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高通量测序在胎儿短肢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01~2017-12经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肢体短小者共10例,在孕妇知情同意下抽取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对引产胎儿进行X线检查及基因检测,对分娩的新生儿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10例胎儿中,病例编号1-5未检测出明显致病性突变,产后跟踪随访胎儿正常。病例编号6检测出COL1A1 C.932突变(G-T),病例编号7检测出COL1A2 C.2962突变(G-T),病例编号8-10检测出7R248c突变(C-T),5例均为新发突变,其父母该位点均未见突变,引产后进一步证实。结论超声联合高通量测序可在产前明确胎儿短肢畸形的病因,为患病家庭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及再次妊娠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高通量测序 胎儿短肢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红花通过抗凋亡、抗炎和抗水肿机制发挥对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晨 吕雷锋 +3 位作者 李苗 高玲 马骏 王坤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0-289,共10页
目的研究藏红花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相关病理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正常组、损伤组及治疗组A、B、C、D。通过BBB评分法(the Basso Beattie 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和HE染色评估藏... 目的研究藏红花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相关病理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均分为6组:正常组、损伤组及治疗组A、B、C、D。通过BBB评分法(the Basso Beattie 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和HE染色评估藏红花的神经保护作用并确定最有效剂量。另取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正常组、损伤组、治疗组,通过尼氏染色、TUNEL染色及电子显微镜观察评估组织病理学变化;RT-PCR、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与Bcl-2的表达;ELIS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等检测炎症相关因子1L-1β、1L-10、TNF-α、P38MAPK的表达,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水肿相关因子APQ-4的表达。结果藏红花最有效剂量为100mg/kg。治疗组与损伤组相比,神经细胞结构更清晰,凋亡细胞数目显著降低(26.37±1.54 vs.35.94±1.62,P=0.000),Bax表达明显降低(P=0.000)而Bcl-2表达有所提高(P=0.036),P38MAP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300.30±33.26)%vs.(132.54±10.21)%,P=0.000],APQ-4表达水平降低[(359.55±16.12)%vs.(124.53±20.35)%,P=0.000]。结论藏红花通过抗凋亡、抗炎及抗水肿机制在大鼠脊髓损伤后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花醛 神经保护 BAX P38MAPK APQ-4 Bcl-2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TVT-O与改良TVT-O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琦 南宁 +7 位作者 薛力 曹斌 杨传策 寨旭 王宇 种铁 余珊珊 尉春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对标准由内向外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与改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我院确诊为SUI的女性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TVT-O组(56例)和改良TVT-O组(57例),... 目的对标准由内向外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与改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我院确诊为SUI的女性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TVT-O组(56例)和改良TVT-O组(57例),对两组的手术安全性、短期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标准TVT-O组双侧闭孔膜至皮肤穿出点所植入吊带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大于改良TVT-O组;术后大腿内侧疼痛平均NRS疼痛评分标准TVT-O组显著高于改良TVT-O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导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吊带位置及双侧闭孔膜至尿道间所植入吊带形态及位置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TVT-O术与改良TVT-O术均可有效治疗女性SUI;改良TVT-O术吊带穿过内收肌群路径缩短、出血减少,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TVT-O 改良TV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晨 张二洋 +3 位作者 李苗 高玲 党晓谦 王坤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65-569,共5页
目的分析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2007-03~2012-06因股骨头坏死行单纯髓芯减压或单纯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术患者49例(54髋)。其中FicatⅠ期12髋,FicatⅡ期42髋。根据病人经济状况及病人意... 目的分析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纳入2007-03~2012-06因股骨头坏死行单纯髓芯减压或单纯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术患者49例(54髋)。其中FicatⅠ期12髋,FicatⅡ期42髋。根据病人经济状况及病人意愿等选择具体手术方式,具体分为两组:单纯髓芯减压组和单纯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组。术后每3月随访一次,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X线片影像学分期进展情况等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平均12.6个月(7-30个月)的随访,46髋获得较完整资料。髓芯减压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20%和75%(P〈0.05);髓芯减压联合植骨组手术前后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19.2%和88.5%(P〈0.05);两组间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atⅠ期患者行单纯髓芯减压及单纯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术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总优良率分别为25%和100%(P〈0.05),FicatⅡ期患者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总优良率分别为17.6%和76.5%(P〈0.05)。两组影像学稳定的有40髋,6髋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像学分期进展,组间及Ficat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髓芯减压术及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术都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髓芯减压联合纳米骨植入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髓芯减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纳米骨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早期流产物的高通量测序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乞艳华 余珊珊 +4 位作者 李小鹏 麻妙艳 邬晋芳 周琦 雷小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孕早期流产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02~2016-10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胚胎停止发育孕妇45例。取流产物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有效样本44例,高通量测序11例(2...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孕早期流产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02~2016-10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胚胎停止发育孕妇45例。取流产物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有效样本44例,高通量测序11例(25.00%)在检测范围内未检出已知致病性染色体畸变;19例(43.18%)染色体数目异常或嵌合体;14例(31.82%)染色体部分片段拷贝缺失或呈多态性。核型分析12例(27.27%)染色体数目异常或嵌合体。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流产物的检出阳性率高于核型分析,尤其在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检出上有明显优势,可用于临床上不明原因流产的病因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娜 乞艳华 +2 位作者 周琦 程传涛 杨文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3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寻找影响甲状腺癌治疗及预后的新靶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从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搜集的131例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为病例...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寻找影响甲状腺癌治疗及预后的新靶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从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搜集的131例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为病例组,另外同期选取12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方法检测lncRNA H19的表达情况。之后进行5年跟踪随访。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lncRNA H19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应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5年累积生存率,预后相关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比较,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 H19表达升高(P<0.05)。lncRNA H19诊断甲状腺癌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1,诊断阈值3.5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5%和75.4%,约登指数0.479。肿瘤直径≥1 cm、TNMⅢ+Ⅳ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 H1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直径<1 cm、TNM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H19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下降(28.44%)。lncRNA H19表达水平、肿瘤直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lncRNA H19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lncRNA H19表达水平上调与甲状腺癌预后差相关,提示其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调节机制之一,并可为甲状腺癌早期无创诊断及治疗靶点的寻找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s 长链非编码RNA H19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PS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桥本甲状腺炎的遗传关联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苗 刘百灵 +3 位作者 张晨 黄丽丽 姜珏 周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5-241,共7页
目的研究汉族群体中SEPS1基因变异与桥本氏甲状腺炎(HT)潜在的联系,评估SEPS1单倍型对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对1 013例HT病例样本和2 998例健康对照MAF值≥0.05的7个SN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女性群体和整个群体中rs28665... 目的研究汉族群体中SEPS1基因变异与桥本氏甲状腺炎(HT)潜在的联系,评估SEPS1单倍型对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对1 013例HT病例样本和2 998例健康对照MAF值≥0.05的7个SNP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在女性群体和整个群体中rs28665122与HT显著相关(等位基因P分别为0.002 644和0.000 518,基因型P分别为0.010 326和0.002 731)。进一步基于单体型的分析表明,rs2009895-rs28665122单体型也仅在女性群体中与HT显著相关(P=0.003 6),而在男性群体中不相关。结论 SEPS1基因在HT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炎症 桥本氏甲状腺炎 遗传分析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子宫肌瘤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娟 姜珏 +4 位作者 王志芳 刘瑾华 吴金萍 李妙妮 杨丽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03-413,共11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子宫肌瘤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30例子宫肌瘤组织以及邻近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的PEDF表达。分离、培养、鉴定子宫平滑肌细胞后,将子宫平滑肌细胞分为5组:对照...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子宫肌瘤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30例子宫肌瘤组织以及邻近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的PEDF表达。分离、培养、鉴定子宫平滑肌细胞后,将子宫平滑肌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pLenti6.3-NC组、PEDF-pLenti6.3组、shRNA-NC组、shRNA-PEDF组。对照组细胞不进行转染,pLenti6.3-NC组细胞转染阴性对照慢病毒(pLenti6.3-NC),PEDF-pLenti6.3组细胞转染过表达PEDF的重组慢病毒(PEDF-pLenti6.3),shRNA-NC组细胞转染阴性对照shRNA(shRNA-NC),shRNA-PEDF组细胞转染靶向PEDF基因序列的短发夹RNA(shRNA-PEDF)。通过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子宫平滑肌细胞中的PEDF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EdU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使用一步法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通过qRT-PCR或Western blot检测PEDF、ERα、ERβ、SM22α、α-SMA、Bcl-2、cleaved Caspase-3、PI3K、total-AKT和p-AKT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子宫肌层组织和细胞相比,子宫肌瘤组织和细胞中PEDF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与pLenti6.3-NC组相比,PEDF-pLenti6.3组的细胞相对活力和EdU阳性率降低,TUNEL阳性率升高(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pLenti6.3-NC组相比,PEDF-pLenti6.3组子宫肌瘤平滑肌细胞SM22α、α-SMA、ERα、ERβ、PI3K和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shRNA-NC组相比,shRNA-PEDF组细胞的相对活力和EdU阳性率升高(P<0.05),TUNEL阳性率降低(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shRNA-NC组相比,shRNA-PEDF组SM22α、α-SMA、ERα、ERβ、PI3K和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各组total-AKT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EDF在子宫肌瘤中被抑制,上调PEDF可抑制子宫肌瘤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部分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子宫肌瘤 增殖 分化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R4基因在母胎间的甲基化差异及其临床价值
11
作者 麻妙艳 乞艳华 +3 位作者 周琦 邬晋芳 周妮 闫桂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SCR4基因的母胎甲基化差异,分析u-DSCR4基因的含量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76例(包括健康未妊娠组10例,正常早、中、晚妊娠组各12例,唐筛高危组20例,正常产后10例),用甲基化特异性PC...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SCR4基因的母胎甲基化差异,分析u-DSCR4基因的含量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76例(包括健康未妊娠组10例,正常早、中、晚妊娠组各12例,唐筛高危组20例,正常产后10例),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扩增DSCR4基因,定性检测在各组中的扩增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方法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各组中的u-DSCR4基因的含量变化。结果未妊娠组均未检出u-DSCR4基因;正常妊娠组u-DSCR4基因检出率为72.2%。中期妊娠、晚期妊娠组其含量分别是早期妊娠的1.75倍、2.50倍。孕有不同性别胎儿的母体血浆中u-DSCR4基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唐氏血清学筛查高危组u-DSCR4基因检出率为75%,其含量是正常中期妊娠组的2.95倍。超声筛查异常组u-DSCR4基因检出率为75%,其含量与正常早期妊娠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DSCR4基因是具有母胎表观遗传学差异的可靠胎儿特异性标志物,其含量随孕周的增加而升高、与胎儿性别无关,在唐氏血清学高危组有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R4 甲基化 唐氏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