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贾丽刚 费翔 +16 位作者 经翔 李明星 聂芳 蒋栋 唐少珊 张巍 丁红 宋涛 周琦 张蓓 孙志霞 马晓娟 何年安 李芳 祝英乔 程文 罗渝昆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7-1154,共8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10 mm)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2月1日—2024年6月30日17家医院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229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与息肉性质的关系,采...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10 mm)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2月1日—2024年6月30日17家医院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229例,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与息肉性质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肿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不同指标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胆固醇性息肉108例,腺瘤102例,息肉型胆囊癌19例。胆固醇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患者年龄(Z=-4.476,P<0.001)、息肉数量(χ^(2)=15.561,P<0.001)、直径(Z=-8.149,P<0.001)、回声(χ^(2)=9.241,P=0.010)、血流信号(χ^(2)=23.107,P<0.001)、增强强度(χ^(2)=47.610,P<0.001)、增强模式(χ^(2)=6.468,P=0.011)、血管形态(χ^(2)=84.470,P<0.001)、胆囊壁完整性(χ^(2)=7.662,P=0.006)、基底部宽度(Z=-9.83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瘤和息肉型胆囊癌患者年龄、息肉部位、直径、回声、增强模式、血管形态、基底部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33、-3.902、-5.042,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增强、分支型血管形态、基底部宽度是肿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63、5.770、3.075,P均<0.001)。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鉴别胆固醇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优于单一指标和息肉直径(P均<0.01)。结论 超声造影可有效鉴别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性质,为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样病变 腺瘤性息肉 胆固醇息肉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诊断 鉴别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妊高征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莞春 吴凤林 +4 位作者 段学蕴 郑穗瑾 付文金 张秀果 杨维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1-1033,共3页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妊娠晚期妊高征胎儿心室功能的价值,并比较妊高征胎儿左、右心室受损程度有无差异。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30名孕龄在28~40周的妊高征胎儿及55名孕龄在28~40周正常对照胎儿左、右心室多普勒时间间期,获得...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妊娠晚期妊高征胎儿心室功能的价值,并比较妊高征胎儿左、右心室受损程度有无差异。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30名孕龄在28~40周的妊高征胎儿及55名孕龄在28~40周正常对照胎儿左、右心室多普勒时间间期,获得左、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妊高征组与正常对照组Tei指数有无差异。比较妊高征组左、右心室Tei指数有无差异。结果妊高征组左、右心室Tei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妊高征组左、右心室Tei指数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 Tei指数能简便、敏感地评估胎儿心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妊高征胎儿左右心室功能损害程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TEI指数 妊高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扭转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莞春 杨维民 +3 位作者 文先妹 方建华 段学蕴 文海燕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5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左心室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4例PIH患者(PIH组)和31名正常初产妇(对照组),采集基底水平左心室短轴清晰二维图像,运用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获得两组内膜旋转...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左心室扭转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4例PIH患者(PIH组)和31名正常初产妇(对照组),采集基底水平左心室短轴清晰二维图像,运用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获得两组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旋转峰值及平面扭转峰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IH组内膜旋转峰值、外膜旋转峰值、平面扭转、平面旋转峰值均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超声二维STI技术可以评价PIH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心室功能 超声检查 斑点追踪技术 旋转 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OC评价Alvarado改良评分联合高频超声回盲部定位法对小儿不同病理分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娜 王怀杰 +1 位作者 姜珏 周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lvarado改良评分联合高频超声回盲部定位法对小儿不同病理分型阑尾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患儿1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为阳性诊断,术中未发...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lvarado改良评分联合高频超声回盲部定位法对小儿不同病理分型阑尾炎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阑尾炎患儿1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为阳性诊断,术中未发现阑尾有炎症或发现其它病变者为阴性诊断。术前对患儿单独应用Alvarado改良评分法,单独应用高频超声回盲部定位法以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对患儿进行评价。分别计算Alvarado改良评分法、高频超声回盲部定位法和联合诊断3种方法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并绘制ROC曲线评价3种方法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评估超声对于小儿不同病理分型阑尾炎的诊断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经过手术的158例阑尾炎患儿,Alvarado改良评分法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44%、85.33%、62.50%、37.50%、14.67%、97.71%和18.51%。高频超声回盲部定位法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4%、92.00%、75.00%、25.00%、8.00%、98.57%和33.33%。Alvarado改良评分联合高频超声回盲部定位法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6%、97.3%、62.5%、37.5%、4.67%、97.99%和41.67%。ROC评价显示曲线下面积比较结果:二者联合方法(0.854)>高频超声定位法(0.851)>Alvarado改良评分法(0.762),二者联合方法较单一方法诊断准确(P<0.05)。超声诊断小儿不同病理分型阑尾炎的结果与手术病理金标准一致性较好(Kappa=0.791,P<0.01)。结论 Alvarado改良评分联合高频超声回盲部定位法有助于小儿阑尾炎不同病理分型的准确诊断,为临床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曲线 超声检查 诊断 阑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压力性尿失禁绝经女性耻骨直肠肌功能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珂 余珊珊 +3 位作者 孙露 姜珏 黄丽丽 周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观察三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I)绝经女性耻骨直肠肌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57例SI绝经女性(SI组)和30名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的绝经女性(对照组),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其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LH)... 目的观察三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I)绝经女性耻骨直肠肌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57例SI绝经女性(SI组)和30名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的绝经女性(对照组),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其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LH)参数(面积、前后径、左右径),以高频超声及SWE测量其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耻骨直肠肌厚度及杨氏模量平均值(E_(mean)),比较组间各参数差异。结果静息状态下,SI组与对照组LH面积、前后径及左右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大缩肛状态下,SI组LH面积、前后径及左右径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SI组双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及E_(mean)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最大缩肛状态下,SI组与对照组双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及E_(mean)均大于静息状态(P均<0.05)。静息状态下,SI组LH面积与双侧耻骨直肠肌E_(mean)均无明显相关(左侧r=-0.182,P=0.108;右侧r=-0.274,P=0.053),最大缩肛状态下,SI组LH面积与双侧耻骨直肠肌E_(mean)均呈低度负相关(左侧r=-0.349,P=0.002;右侧r=-0.329,P=0.003)。结论三维超声联合SWE可通过观察LH形态和耻骨直肠肌厚度及E_(mean)评估绝经女性耻骨直肠肌功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耻骨直肠肌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鉴别甲状腺滤泡状肿瘤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诗骜 陆鑫 +1 位作者 姜珏 周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滤泡状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超声造影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滤泡状肿瘤,其中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23例,甲状... 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滤泡状肿瘤的诊断价值,以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超声造影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滤泡状肿瘤,其中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23例,甲状腺滤泡状腺瘤(Follicula thyroid adenoma,FTA)35例,观察造影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不同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病例中,女性病例数均高于男性,且以20~49岁为高发病年龄;造影结果显示FTC以不均匀增强为主,造影后部分结节体积增大,而FTA以均匀增强为主,造影后结节体积无明显变化,二者其他造影增强特点均无明显差异;但在部分年轻女性(20~29岁)患者中,FTC通常表现为不均匀的高增强。结论:甲状腺滤泡状肿瘤好发于青中年女性,FTC以不均匀增强为主,且造影后部分体积变大,其他造影特点诊断效能低;但对于部分年轻女性(20~29岁)患者,当结节表现为高增强时,也应高度警惕FTC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文娟 谢燕 +1 位作者 刘超 韩东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707-1709,171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糖链抗原19-9(CA19-9)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卵巢肿块患者根据诊断结果范围良性组(66例)和恶性组(45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糖链抗原19-9(CA19-9)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1例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卵巢肿块患者根据诊断结果范围良性组(66例)和恶性组(45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女性42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作对照,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CA125、HE4和CA19-9水平。评价超声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和CA19-9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恶性组患者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显著低于良性组患者(均P<0.05);超声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尚可,但特异度较低,而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卵巢癌的特异度较高,超声联合三种肿瘤标志物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77.78%。结论: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和CA19-9可以提高卵巢癌诊断的敏感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超声检查 糖链抗原125 人附睾蛋白4 糖链抗原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右心室功能 被引量:3
8
作者 许丹 王华 +3 位作者 霍换换 韩东刚 周琦 孙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纳入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OSAS患者49例为OSA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分度,轻度12例,中度9例,重度28例,同期...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纳入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OSAS患者49例为OSA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进行分度,轻度12例,中度9例,重度28例,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无打鼾史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2D-STI技术测量所有受试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两组参数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SA组右房容积指数(RAVI)显著增大(P=0.04),三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tv)显著升高(P=0.025),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三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减低(P=0.047),组织多普勒(TDI)三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显著减低(P=0.014)。OSA组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LS)(P=0.036)和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LS)(P=0.039)显著减低。轻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重度组RV-GLS(P=0.002)、RV-FWLS(P=0.030)显著减低,重度组RVFW基底段纵向应变(P=0.033)、心尖段纵向应变(P=0.028)显著减低,两组RVFW中间段纵向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右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均出现异常改变,2D-STI可早期发现OSAS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收缩功能呈减低趋势,右心室纵向应变可作为临床重要的参数,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厚度和弹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晓蕾 黄丽丽 +1 位作者 周琦 李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厚度和弹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招募62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60名健康成年人(HC组),以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检测其放松及收缩状态下腹直肌和腓肠肌最大杨氏模量(E_(max)),比较组间2种状态...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厚度和弹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招募62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60名健康成年人(HC组),以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检测其放松及收缩状态下腹直肌和腓肠肌最大杨氏模量(E_(max)),比较组间2种状态下骨骼肌厚度及弹性模量,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腹直肌和腓肠肌弹性模量的因素。结果组间放松及收缩状态下腹直肌和腓肠肌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DM组放松及收缩状态下腹直肌及腓肠肌Emax均低于HC组(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2DM组放松及收缩状态下腹直肌及腓肠肌弹性模量均随病程、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而呈线性降低(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肌弹性模量降低,且随病程、FBG及HbA1c而呈线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骼 弹性成像技术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3-3p靶向下调Rho相关螺旋蛋白激酶1(ROCK1)基因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蕾 王华 +1 位作者 姜珏 毕学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探究miR-153-3p调节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检索预测miR-153-3p的候选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53-3p与候选基因的靶向关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iR-15... 目的探究miR-153-3p调节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检索预测miR-153-3p的候选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53-3p与候选基因的靶向关系;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iR-153-3p对MDA-MB-231细胞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并以TranswellTM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软件预测显示miR-153-3p与Rho相关螺旋蛋白激酶1(ROCK1)有连续的结合区域;共转染miR-153-3p模拟物(miR-153-3p mimics)与ROCK1野生型报告载体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降低;转染hsa-miR-153-3p-mimics后,MDA-MB-231细胞的miR-153-3p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且ROCK1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转染组MDA-MB-23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减弱。结论miR-153-3p通过靶向下调ROCK1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细胞 miR-153-3p Rho相关螺旋蛋白激酶1(ROCK1)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定量评价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冯晓蕾 何鑫 +1 位作者 周琦 姜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89-992,共4页
目的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定量评价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价值,并与射频超声技术进行对比。方法纳入84例SCH患者(观察组)及8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以射频超声技术获取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膨... 目的观察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定量评价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颈动脉弹性的价值,并与射频超声技术进行对比。方法纳入84例SCH患者(观察组)及8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以射频超声技术获取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膨胀系数(DC)、顺应系数(CC)、α系数、β系数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以SWE技术测量平均、最大及最小弹性模量(ME_(mean)、ME max、ME min),并比较各参数组间差异。采用线性回归评价各射频超声参数与ME_(mean)间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ME_(mean)诊断SCH患者动脉弹性改变的效能。结果观察组DC及C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α系数、β系数、PWV、ME_(mean)及ME 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α系数、β系数、PWV与ME_(mean)均呈正相关(r=0.453、0.521、0.717,P均<0.05)。ME_(mean)预测SCH患者动脉弹性改变的AUC为0.822,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63.8%。结论SWE技术可用于评价SCH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颈动脉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速脉搏波技术定量评价肝硬化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红 周琦 姜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肝硬化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临床确诊的43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1... 目的探讨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肝硬化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临床确诊的43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为对照组,两组间年龄、性别相匹配。应用UFPWV技术测量两组病例的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弹性参数:包括收缩期开始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和收缩期结束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IMT及弹性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肝硬化组弹性参数与IMT的关系。结果肝硬化组颈动脉的IMT(0.63±0.10)mm、PWVBS(6.46±1.23)m/s、PWVES(8.77±1.18)m/s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233、6.388、6.681,P值均<0.001)。肝硬化组的PWVBS、PWVES与IM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8、0.383,P值均<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颈动脉弹性较健康人减低,UFPWV技术可快速测量肝硬化患者颈动脉局部的PWVBS、PWVES,是一种简便的评价肝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功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极速脉搏波技术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Ⅰ型胶原的改变及替米沙坦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鑫 成思 +2 位作者 宋燕 王亚萍 田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5-219,238,共6页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Ⅰ型胶原改变及替米沙坦干预后对其影响。方法2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只)、高脂饮食组(n=18只)。高脂饮食干预12周后确定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将高脂饮食组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Ⅰ型胶原改变及替米沙坦干预后对其影响。方法2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只)、高脂饮食组(n=18只)。高脂饮食干预12周后确定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将高脂饮食组大鼠随机分为高脂组(n=9只)和替米沙坦组(n=9只)。饮食干预34周后颈动脉插管测左室舒张末内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_(max))及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_(max)。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心肌Ⅰ型胶原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末端的前肽序列(PICP)、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的含量。心肌组织Masson染色进行心肌间质胶原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大鼠左室舒张末压上升,-dP/dt_(max)下降(P<0.01),血浆PICP含量及PICP/ICTP升高(P<0.01),左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增高(P<0.01)。与高脂组大鼠比较,替米沙坦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下降(P<0.01),-dP/dt_(max)升高(P<0.05);血浆PICP含量、PICP/ICTP降低(P<0.05)。左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含量下降(P<0.01)。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dp/dt_(max)呈负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抵抗可通过促进心肌Ⅰ型胶原合成,增加心肌胶原沉积,导致心脏舒张功能下降;替米沙坦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心肌胶原沉积进而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心脏舒张功能 心肌Ⅰ型胶原 重构 替米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学影像和病历文本的甲状腺多模态语料库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林玉萍 龙红 +3 位作者 李彪 郭钦钵 王娟 岳婕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8-206,共9页
多模态语料库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机辅助医学诊断与学习研究的工具,有利于相似病例的诊治借鉴,但基于直观影像和电子病历标注的多模态医学语料库并不多见,且多数为人工构建,费时费力,如甲状腺等语料库。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医学影像和... 多模态语料库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机辅助医学诊断与学习研究的工具,有利于相似病例的诊治借鉴,但基于直观影像和电子病历标注的多模态医学语料库并不多见,且多数为人工构建,费时费力,如甲状腺等语料库。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医学影像和病历文本的甲状腺多模态语料库的自动构建方法。由于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表现复杂多样以及良恶性判断困难,基于传统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类方法的精度较低,该文提出基于特征筛选的深度学习分类方法去除冗余和噪声特征,提高良恶性分类准确率,并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方法提取电子病历的关键文本特征信息以构建多模态语料库。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分类算法在甲状腺超声影像数据集可以实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精确分类识别,有效构建医学影像与电子病历多模态语料库。该语料库的建立有利于相关案例教学,方便医学生自学有关的医学知识,也为医务工作者更为全面和准确地解读疾病的病理信息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语料库 深度学习 特征筛选 电子病历文本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晓云 张瑾晖 +3 位作者 孙蕾 冯晓蕾 井佳瑜 周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探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BC-NST)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与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IBC-NST患者101例,分为Ki-67高表达(70例)和Ki-67低表达(31例)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等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 目的探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BC-NST)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与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IBC-NST患者101例,分为Ki-67高表达(70例)和Ki-67低表达(31例)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等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方法及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超声诊断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与病理结果的比较采用灵敏度、特异度等相关值计算,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不同的Ki-67表达分组中,肿块直径大小、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情况在Ki-67表达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直经≥2 cm(58.57%)、组织学分级Ⅲ级(32.86%)、临床分期Ⅲ期(34.29%)及Ⅳ期(5.71%)的表达阳性率在Ki-67高表达组中较高;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与Ki-67高表达呈正相关(r=0.393,P<0.05)。结论IBC-NST病例中,肿块直经≥2 cm、组织学分级Ⅲ级、临床分期Ⅲ期及Ⅳ期与Ki-67高表达有相关性,患者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与Ki-67高表达呈正相关,为IBC-NST增殖评估和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声像图特征 KI-67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TGF-β1刺激的肝星状细胞COL1α2、MMP-2、TIMP-1以及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珂 许君望 +2 位作者 周琦 李雪倩 范修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7-861,共5页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以及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后Ⅰ型胶原α1链蛋白基因(COL1α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及Smad 2/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作用及...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以及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后Ⅰ型胶原α1链蛋白基因(COL1α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及Smad 2/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0.1、1、10μmol/L)分别作用HSC-T612、24、48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实验检测HSC-T6增殖活性;另外,经TGF-β1(5ng/mL)刺激后的HSC-T6用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干预24h后,利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COL1α2、MMP-2及TIMP-1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smad2/3蛋白的表达。结果全反式维甲酸能够抑制HSC-T6的增殖,而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受外源TGF-β1 5ng/mL刺激后,HSC-T6中COL1α2、MMP-2、TIMP-1 mRNA及Smad2/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而全反式维甲酸干预能够有效降低HSC-T6受TGF-β1刺激后COL1α2、MMP-2、TIMP-1mRNA及Smad2/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够抑制HSC-T6的增殖,下调HSC-T6受TGF-β1刺激后COL1α2、MMP-2、TIMP-1mRNA的表达,并且可能通过抑制HSC-T6中TGF-β1的下游信号蛋白Smad 2/3的表达,影响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肝星状细胞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COL1α2 MMP-2 TIMP-1 SMAD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