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素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并上调BDNF保护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 被引量:7
1
作者 任宏伟 陈明 +2 位作者 王虎清 高震 吴海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葛根素保护神经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葛根素干预组,采用间隔3 d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VD模...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影响,探讨葛根素保护神经细胞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葛根素干预组,采用间隔3 d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建立VD模型;术后2周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BDNF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平均荧光强度来表示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葛根素干预组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海马BDNF表达量显著增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减低;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对VD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葛根素降低海马神经细胞内Ca^(2+)浓度及上调BDN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血管性痴呆 钙离子浓度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破裂微小动脉瘤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许刚 崔刚 +3 位作者 僧志远 徐晓霞 屈满利 吴海琴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8-124,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的可行性、疗效及个体化设计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21例(21个)破裂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的临床、DSA影像及介入治疗、随访资料。其中13例采用单纯弹...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的可行性、疗效及个体化设计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的21例(21个)破裂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的临床、DSA影像及介入治疗、随访资料。其中13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6例采用微导管辅助技术,2例采用球囊辅助技术。结果 (1)术后即刻造影发现20枚弹簧圈栓塞的微小动脉瘤中,致密栓塞14枚,瘤颈残留6枚,技术失败1例。(2)术中并发症:术中发生同侧大脑前动脉急性闭塞1例,经溶栓后血管通畅;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3)20例介入栓塞成功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14例,2分4例,3~4分2例。(4)随访:20例患者出院后12个月随访,mRS评分0~1分18例,2分1例,3~4分1例;临床随访6~60个月,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15例DSA随访6~60个月,其中1例复发,予以补充致密栓塞。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前交通微小动脉瘤难度较大,但可行、有效。熟练手术技巧,个体化的手术设计及适度栓塞是提高栓塞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动脉瘤 破裂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与腓骨肌萎缩症-I型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璟洁 韩萍 +3 位作者 高震 巩付华 马晓灵 向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3-497,共5页
目的比较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与腓骨肌萎缩症-I型(type-I 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I)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以指导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纳入CIDP患者31例... 目的比较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与腓骨肌萎缩症-I型(type-I Charcot Marie Tooth disease,CMT-I)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以指导两者的鉴别诊断。方法纳入CIDP患者31例、CMT-I患者28例,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电生理指标,并对电生理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IDP与CMT-I两组患者起病部位、主观感觉障碍、足部畸形、脑脊液蛋白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末梢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运动传导速度(motor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conduction velocity,SCV)、传导阻滞/波形离散、下肢神经继发性轴索变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失神经电位、MUAP形态异常、募集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IDP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电生理严重程度有相关性(r=0.84,P<0.05);而CMT-I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电生理严重程度分离,不具有相关性(r=0.27,P>0.05)。结论综合分析临床特点、神经传导、针极肌电图、临床与电生理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可以对CIDP与CMT-1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 病腓骨肌萎缩症-I型 神经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姚丽 樊嘉欣 +4 位作者 张宏 李涛 曹会芳 吴海琴 张桂莲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9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acute isolated pontine infarction,AIPI)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危险因素、病因分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P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存在神... 目的探讨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acute isolated pontine infarction,AIPI)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危险因素、病因分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P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存在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将患者分为进展组与非进展组。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病因分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的发生率及预后,通过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确定AIPI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22例AIPI患者,进展组28例(23.0%),非进展组94例(77.0%)。进展组在糖尿病患病率、入院时吞咽障碍发生率及出院时mRS评分均高于非进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展组病因分型中基底动脉分支动脉疾病(basilar artery branch disease,BABD)有16例(57.1%),小动脉疾病(small artery disease,SAD)有2例(7.1%),大动脉闭塞性疾病(large artery occlusive disease,LAOD)有10例(35.7%),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9,P=0.013)。进展组VBD的发生率为25.0%(7/28),高于非进展组的13.8%(13/9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7)。相比非进展组,进展组不良预后比例显著增加(46.4%vs 10.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吞咽障碍是AIPI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 4.610,95%CI 1.461~14.546,P=0.009)。结论AIPI的患者,当存在糖尿病、吞咽障碍、VBD、病因分型BABD时可能更容易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进展;吞咽障碍是AIPI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AIPI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 病因分型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欣 吴海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3-699,共7页
促红细胞生成素(erthropoietin,EPO)主要以调节红细胞生成而被人们广泛认识,而最近研究发现EPO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提示其可能对神经系统有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明,EPO对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在低氧缺血的... 促红细胞生成素(erthropoietin,EPO)主要以调节红细胞生成而被人们广泛认识,而最近研究发现EPO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提示其可能对神经系统有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明,EPO对神经系统疾病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在低氧缺血的条件下表现特别明显。EPO主要通过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及多种可能的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EPO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剂已经应用于临床研究,但最终应用于临床治疗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生理学 中枢神经系统 生理学 信号传导 促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保护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一项以西安市鄠邑区4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8
6
作者 商苏杭 王敬谊 +9 位作者 张彬艳 王瑾 费裕朗 江毓 陈晨 马楼艳 霍康 曹红梅 党亮君 屈秋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8-794,806,共8页
目的研究4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年龄、受教育年限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选取西安市鄠邑区某村4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MSE评估总体认知功能。同时收集... 目的研究4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年龄、受教育年限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选取西安市鄠邑区某村40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MSE评估总体认知功能。同时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通过单因素、多因素中位数回归分析、分层分析等方法研究年龄、受教育年限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799人,其中男性726人,占40.35%;40~69岁者1613人,占89.66%,≥70岁者186人,占10.34%,平均年龄(55.52±9.93)岁;文盲222人,占12.34%,受教育年限1~6年者568人,占31.57%,≥7年者1009人,占56.09%。MMSE评分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为27(24,29)。多因素中位数回归分析MMSE评分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在40~69岁人群中,年龄每增加1岁,MMSE评分中位数下降0.06分(β=-0.06,P<0.001),而在≥70岁人群中下降0.34分(β=-0.34,P=0.001);即随着年龄增长,≥70岁人群的MMSE评分下降速度高于40~69岁人群;在男性、女性、文盲、受教育年限1~6年等亚组人群中重复上述分析,均存在与总人群类似的非线性相关关系;由于受教育年限≥7年亚组人群中年龄≥70岁者仅有30例,因此,在该亚组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非线性关系需进一步明确。关于MMSE评分与受教育年限的关系,多因素中位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受教育年限0~6年的人群中,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MMSE评分中位数增长0.86分(β=0.86,P<0.001),在受教育年限≥7年的人群中增长0.16分(β=0.16,P<0.001);即随着受教育年限增长,受教育年限0~6年的人群的MMSE评分增长速度高于≥7年人群;在男性、女性、40~69岁亚组人群中分析上述关系仍然成立;由于年龄≥70岁亚组人群中受教育年限≥7年者样本量低,是否存在类似关系需进一步明确。根据年龄、受教育年限分为4个亚组,分别在4个亚组人群中建立MMSE评分中位数预测方程:年龄40~69岁且受教育年限0~6年:MMSE=22.00+0.20×性别(女性:0;男性:1)+0.00×年龄(取值40~69岁)+0.80×受教育年限(取值0~6年);40~69岁且受教育年限≥7年:MMSE=30.18+0.08×性别(女性:0;男性:1)-0.08×年龄(取值40~69岁)+0.17×受教育年限(取值7~15年);≥70岁且受教育年限0~6年:MMSE=43.67+1.33×性别(女性:0;男性:1)-0.33×年龄(取值70~85岁)+0.78×受教育年限(取值0~6年);≥70岁且受教育年限≥7年:MMSE=52.43+3.34×性别(女性:0;男性:1)-0.41×年龄(取值70~85岁)-0.16×受教育年限(取值7~15年)。在≥70岁且受教育年限≥7年组样本量低,该亚组预测方程的可靠性需要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提高。结论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农村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中,随着年龄增长,≥70岁人群的MMSE评分下降速度高于40~69岁人群;随着受教育年限增长,MMSE评分的增长速度在受教育年限0~6年的人群高于≥7年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年龄 受教育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及以上人群收缩压与认知障碍的相关关系:一项以西安市鄠邑区农村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商苏杭 马楼艳 +11 位作者 张彬艳 王瑾 霍康 曹红梅 米白冰 江毓 陈晨 党亮君 高玲 魏珊 杨剑波 屈秋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6-960,965,共6页
目的分析70岁及以上人群血压与认知障碍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西安市鄠邑区某村≥70岁全部常住村民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坐位血压。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以MMSE评分低于分界值作为认知障碍的判断标... 目的分析70岁及以上人群血压与认知障碍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西安市鄠邑区某村≥70岁全部常住村民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坐位血压。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以MMSE评分低于分界值作为认知障碍的判断标准,即文盲≤17分,小学文化程度≤20分,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24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校正混杂因素。结果全村共有≥70岁常住村民236人,实际完成血压测量及MMSE测查者217人(占92.0%),排除既往卒中患者后纳入186人,其中男性87人(46.8%),年龄70~85岁,平均(74.17±3.97)岁,符合认知障碍者64人(34.4%)。收缩压(SBP)为(143.45±20.25)mmHg(1 mmHg=0.133 kPa),≤139 mmHg者(较低SBP组)69人,140~159 mmHg者(参照组)66人,≥160 mmHg者(较高SBP组)51人。单因素分析显示,较低SBP组(40.6%)、较高SBP组(37.3%)认知障碍患病率均高于参照组(25.8%,P=0.17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较低SBP组(OR=2.99,95%CI 1.19~7.53,P=0.020)或较高SBP组(OR=2.66,95%CI 0.97~7.28,P=0.057)认知障碍患病风险升高。舒张压(DBP)为(82.48±10.34)mmHg,≤89 mmHg者136人(73.1%),90~99 mmHg者29人(15.6%),≥100 mmHg者21人(11.3%),3组间认知障碍患病率无显著差异(35.3%vs.34.5%vs.28.6%,P=0.833)。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3个DBP组间认知障碍患病风险无显著差异(P=0.714)。结论在≥70岁人群横断面调查中,SBP低于140 mmHg或者高于160 mmHg均与基于MMSE判定的认知障碍患病风险升高相关。DBP与认知障碍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血压 认知障碍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小鼠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MyD88通路促进神经元铁死亡 被引量:4
8
作者 黄乔 李涛 +5 位作者 赵莉莉 陈志阳 高小川 刘芳芳 武胜昔 邝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探索脊髓损伤(SCI)后小胶质细胞(MG)炎性活化对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及其关键信号通路,为修复脊髓损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小鼠胸段脊髓夹伤后3 d,通过免疫荧光检测钙接头蛋白(Iba-1)与4-羟基壬烯醛(4HNE)的表达。以脂多糖(LPS)... 目的:探索脊髓损伤(SCI)后小胶质细胞(MG)炎性活化对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及其关键信号通路,为修复脊髓损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小鼠胸段脊髓夹伤后3 d,通过免疫荧光检测钙接头蛋白(Iba-1)与4-羟基壬烯醛(4HNE)的表达。以脂多糖(LPS)及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MyD88)抑制剂ST2825处理小鼠原代小胶质细胞,另以糖氧剥夺(OGD)处理SH-SY5Y细胞,再将两种细胞用Transwell共培养24 h,CCK-8法检测SH-SY5Y细胞活力,碘化丙啶(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SH-SY5Y细胞死亡情况,用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的炎性活化情况和SH-SY5Y细胞铁死亡分子表达情况。结果:小鼠脊髓夹伤后3 d可见损伤局部神经元铁死亡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密切相关。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上调小胶质细胞中MyD88、核因子-κB(N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分子表达。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与SH-SY5Y细胞共培养,可促进OGD诱导的SH-SY5Y细胞死亡率进一步增加,同时使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xC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血红素加氧酶1(HO-1)、铁蛋白重链(FTH1)等分子的表达进一步降低。而MyD88抑制剂ST2825能抑制小胶质细胞的促炎性激活,明显减轻SH-SY5Y细胞铁死亡发生。结论:SCI局部神经元铁死亡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密切相关,小胶质细胞促炎性激活可促进神经元的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元铁死亡 小胶质细胞 髓系分化初级反应蛋白88 细胞共培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剂脑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桂莲 +1 位作者 焦力群 吴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6,共10页
对比剂脑病(CIE)是血管内使用对比剂后发生的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近年来,随着不同学科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关于CIE的报道逐年增加。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CIE的统一诊疗规范。中国医师协会神... 对比剂脑病(CIE)是血管内使用对比剂后发生的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忽视。近年来,随着不同学科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关于CIE的报道逐年增加。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CIE的统一诊疗规范。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讨论并共同撰写该共识,旨在为各级、各学科医师在预防、识别和处理CIE方面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脑疾病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对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影响及性别差异研究
10
作者 张有友 贾蕊蕊 +3 位作者 王龙 陈栋 王辉 李朝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3-768,共6页
目的明确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存在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及同期门诊就诊的甲状腺功能正... 目的明确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存在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及同期门诊就诊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760例,通过HIS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头颅磁共振影像资料等信息。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n=526例)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n=234例),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分析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的组间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对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及性别分层分析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男性占比、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游离甲状腺素比值(FT3/FT4)、甲状腺反馈分位数指数(TFQI)、参数化的TFQI(PTFQI)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舒张压、促甲状腺激素指数(TSHI)、促甲状腺素抵抗指数(TT4R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FT3/FT4与缺血性脑卒中呈负相关(P<0.05),TFQI、PTFQI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3/FT4与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存在显著关联(P=0.001),OR(95%CI)为0.001(0.000,0.058);以性别变量分层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在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中FT3/FT4、TFQI及PTFQI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相关(P均<0.01),OR(95%CI)分别为0.000(0.000,0.001)、3.132(1.415,6.930)、3.010(1.406,6.445)。结论FT3/FT4与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存在关联,且女性高血压患者TFQI、PTFQI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激素敏感性 缺血性脑卒中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造影剂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圆孔未闭中的诊断阳性率对比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超 翟妮娜 +2 位作者 卜宁 陈梦燚 吴海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75-1079,共5页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气体混合液(AS)和生理盐水-气体-血混合液(ASb)这两种造影剂在经颅多普勒超声(c-TCD)诊断卵圆孔未闭(PFO)方面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1月在我院TCD室行c-TCD检查患者248例,通过掷硬币法决定AS或... 目的 比较生理盐水-气体混合液(AS)和生理盐水-气体-血混合液(ASb)这两种造影剂在经颅多普勒超声(c-TCD)诊断卵圆孔未闭(PFO)方面的差异。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1月在我院TCD室行c-TCD检查患者248例,通过掷硬币法决定AS或ASb这两种造影剂使用的先后顺序。然后分别均在不伴Valsalva动作(VM)与伴VM情况下,注入造影剂(CA),通过观察TCD频谱,记录CA注射后25 s内微泡数目及第一个微泡出现的时间。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9 mL生理盐水混合1 mL空气不伴VM(AS不伴VM);(2)9 mL生理盐水混合1 mL空气伴VM(AS伴VM);(3)9 mL生理盐水、1滴患者回抽血液混合1 mL空气不伴VM(ASb不伴VM);(4)9 mL生理盐水、1滴患者回抽血液混合1 mL空气伴VM(ASb伴VM)。上述每种方法重复2次,且每个过程间隔至少5 min。根据微泡数量对PFO分流程度进行分级:0级,阴性;Ⅰ级,1~10个微泡;Ⅱ级,>10个微泡但未形成“雨帘”;Ⅲ级,形成雨帘状。结果 AS不伴VM、AS伴VM、ASb不伴VM和ASb伴VM检查的阳性率分别是10.9%、23.8%、12.1%、25.8%。AS伴VM组发泡阳性率较AS不伴VM组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23.8% vs 10.9%,P=0.001);ASb伴VM组发泡阳性率较ASb不伴VM组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25.8% vs 12.1%,P=0.001);ASb不伴VM组发泡阳性率与AS不伴VM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 vs 10.9%,P=0.250);ASb 伴 VM 组发泡阳性率与 AS 伴 VM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8% vs 23.8%,P=0.125)。结论 应用c-TCD检测PFO时VM能够提高诊断阳性率,而AS与ASb这两种造影剂在诊断PFO阳性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经颅多普勒超声 卵圆孔未闭 右向左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氧糖剥夺细胞模型CaM、CaMKⅡ、MECP2、BDNF及Ak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震 陈婉莹 +3 位作者 张萌 陈梦燚 王虎清 吴海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3-157,共5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细胞黏附分子(CaM)、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Ak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生长良好的PC12细胞传代、分化,行OGD准备血管性痴...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细胞黏附分子(CaM)、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Ak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生长良好的PC12细胞传代、分化,行OGD准备血管性痴呆细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葛根素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确定合适的葛根素干预浓度及OGD处理时间;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评定细胞损伤程度,鉴定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检测CaM、CaMKⅡ、MECP2、BDNF及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PC12细胞存活率随OGD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呈时间依赖性;PC12细胞存活率随葛根素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呈浓度依赖性。葛根素有效干预浓度为0.1~10μmol/L;OGD最佳处理时间为6h。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DH释放量明显增高(P<0.05);葛根素干预组LDH释放量随葛根素浓度增加而减少(P<0.05)。模型组CaM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DNF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MECP2表达及CaMKⅡ、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葛根素干预可下调CaM蛋白水平,提高MECP2、BDNF的表达及CaMKⅡ磷酸化水平,中、高剂量葛根素组亦能升高Akt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提高Ca2+-CaM复合物介导CaMKⅡ自身磷酸化水平,诱导MECP2磷酸化,上调BDNF的表达,激活下游PI3K-Akt通路,抑制凋亡基因及蛋白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氧糖剥夺 PC12细胞 CAM CaMKⅡ MECP2 BDNF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与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丽 吴海琴 张桂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939-1941,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精神异常。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是两个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精神异常。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和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是两个标志性病理改变。这两种损害是病理性蛋白沉积的结果——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导致SP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P38MAPK 信号转导途径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精神异常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纤维缠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locumab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少微 巩付华 +5 位作者 展淑琴 孙宏 杜赟 李燕玲 吴海琴 张桂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20-525,共6页
目的:Evolocumab,也称AGM145,做为一种抑制PCSK9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做为一种新型降脂药已经被FDA批准上市。本文讨论Evolocumab与对照组降低高胆固醇患者血脂的安全性。方法:以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Cochrane、EMBASE、BIOSIS... 目的:Evolocumab,也称AGM145,做为一种抑制PCSK9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做为一种新型降脂药已经被FDA批准上市。本文讨论Evolocumab与对照组降低高胆固醇患者血脂的安全性。方法:以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Cochrane、EMBASE、BIOSIS Preview、Sci Finder Scholar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将符合标准的文章纳入研究,使用Review Manager 5.3对入选研究进行Meta分析,并对偏倚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文献9篇,共计4 435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Evolocumab不良反应与安慰剂比较无显著增多(OR 1.08,95%CI 0.88~1.33),Evolocumab的任意不良反应较依折麦布发生较少(OR 0.84,95%CI 0.68~1.03),Evolocumab的严重不良反应较依折麦布无显著增多(OR 1.4,95%CI 0.61~3.17)。结论:Evolocumab作为一种新型降脂药物,降低血浆LDL-C浓度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无明显增多,严重不良反应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olocumab AGM145 降脂药 高胆固醇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高反应性、坚果消费状况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丽 张晓冬 +3 位作者 范松华 孙宏 展淑琴 张桂莲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0期998-1003,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高反应性、坚果消费状况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 目的探讨血小板高反应性、坚果消费状况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反应性和坚果消费情况。所有患者共随访6个月,根据缺血性卒中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对照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小板高反应性、坚果消费情况与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结果最终共纳入214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缺血性卒中复发组36例(16.8%),对照组178例(83.2%)。复发组糖尿病患病率、入院时基线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坚果消费率为11.1%(4/36),低于对照组21.3%(38/1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人群坚果摄入量(P90)为6.6 g/d,坚果消费者的坚果摄入量(P50)为9.0 g/d,均较对照组偏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组阿司匹林抵抗及氯吡格雷抵抗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27.8%vs 17.4%;55.6%vs 31.5%),但只有氯吡格雷抵抗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Logi sti c回归分析显示,氯吡格雷抵抗(OR 2.813,95%CI 1.282~6.171,P=0.010)、糖尿病(OR 3.485,95%CI 1.571~7.729,P=0.002)、高LDL-C水平(OR 1.710,95%CI 1.078~2.710,P=0.023)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氯吡格雷抵抗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复发有关;复发患者中坚果消费低于无复发患者,但未能证明坚果消费是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复发 氯吡格雷抵抗 坚果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AS-MRI在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桂莲 马珠琳 +7 位作者 李晓会 张秋娟 陈敬菊 滕国良 刘娇 李涛 王何莹 朱新业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4期320-326,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椎-基底动脉平行解剖磁共振成像(basi-parallel anatomic scanning,BPAS)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参照文献BPAS...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椎-基底动脉平行解剖磁共振成像(basi-parallel anatomic scanning,BPAS)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参照文献BPAS的扫描条件,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医师及技师探寻适合3.0-MR的扫描及图像处理参数,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部分住院及门诊MRA显示为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纤细或不显影、同期进行了BPAS检查的142例患者,其中临床疑诊为动脉夹层者20例,动脉硬化者60例,先天发育不良者62例,由两位未知患者临床资料的影像医师分别对所有患者的MRA及BPAS影像进行阅片,对20例临床疑诊夹层的病例MRA及MRA+BPAS影像诊断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并对两位影像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估。结果两位影像医师对20例夹层患者MRA+BPAS及MRA阅片诊断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vs 0.70和0.96 vs 0.75(P<0.01),提示MRA联合BPAS比单纯MRA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加;MRA联合BPAS诊断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灵敏度比单纯MRA高(100%vs 55%,100%vs 60%,P<0.01);而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86.89%vs 85.25%,P=0.85;92.62%vs 90.16%,P=0.65);两位影像医师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诊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0.85)。结论 BPAS检查可通过显示血管外径与MRA联合精确评估椎-基底动脉颅内段血管状况,区分该部位血管病变为夹层、动脉硬化或先天性发育不良,为该部位血管病变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AS-MRI 椎-基底动脉颅内段 动脉夹层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支循环对非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药物治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涛 赵莉莉 +11 位作者 吴宇伦 王小雅 王何莹 坚雅婷 江毓 党美娟 李也 张益恒 张磊 王虎清 张茹 张桂莲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6期561-566,共6页
目的分析侧支循环对非急性期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7月-2015年12月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积极药物治疗的非急性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 目的分析侧支循环对非急性期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7月-2015年12月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积极药物治疗的非急性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根据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and 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ASITN)/介入放射学会(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SIR)侧支血流分级系统标准评估每位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分为侧支良好组(ASITN/SIR分级0~2级)及侧支不良组(ASITN/SIR分级3~4级)。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责任血管相关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及相关血管性死亡情况;采用Cox回归法分析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02例患者,其中222例为侧支良好组,80例为侧支不良组,随访2~8年,中位随访时间为4.0(3.0~5.0)年。随访期间,共45例(14.9%)发生了责任血管相关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侧支良好组缺血性血管事件2年累积复发率及死亡率均低于侧支不良组(血管事件复发率:14.3%vs 23.8%,P=0.008;死亡率:4.4%vs 10%,P=0.006)。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冠心病史、侧支循环差(RR 1.86,95%CI 1.03~4.53,P=0.041)和出院时mRS>2分(RR 3.43,95%CI 1.69~6.96,P=0.001)是影响责任血管相关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非急性症状性单侧颈内/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尤其侧支循环不良者,即使经过严格的药物治疗,2年内仍存在较高的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和血管性死亡风险。高龄、冠心病史、侧支循环差和出院时mRS>2分是其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大动脉闭塞 侧支循环 最佳药物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人文关怀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影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婉妮 闫菊娥 +2 位作者 姚婕 徐盈 马晓灵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5期833-835,共3页
目的观察医护一体人文关怀对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70例老年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院期间、出院3个月及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采用M... 目的观察医护一体人文关怀对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70例老年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在院期间、出院3个月及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采用Mo CA量表、ADL量表及SF-36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予以医护一体人文关怀,出院每月进行1次家访,在院期间、出院3个月及6个月采用Mo CA量表,ADL量表及SF-36生命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三组量表评分均高于在院期间的评分,且观察组患者3组量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3组量表的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医护一体人文关怀能有效提高MCI患者认知功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 人文关怀 老年患者 轻度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l在海人酸诱导癫痫持续状态小鼠皮层中高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静 王法祥 +1 位作者 杨云鹏 吴海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93-1196,1201,共5页
目的观察snail因子在海人酸(KA)诱导癫痫持续状态(SE)小鼠皮层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snail在癫痫持续发作状态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SE组,每组32只。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SE组采用KA腹腔注射诱... 目的观察snail因子在海人酸(KA)诱导癫痫持续状态(SE)小鼠皮层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snail在癫痫持续发作状态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6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SE组,每组32只。对照组采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SE组采用KA腹腔注射诱发小鼠癫痫急性发作,并且各组分别在发作终止后的3、8、24、72 h进行取材。反转录PCR检测snail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nail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nail的形态分布,免疫荧光技术检测snail的定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E组sna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24 h达到高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在对照组,snail表达呈弱阳性。在SE组,snail在不同皮层神经元以及胶质状细胞都有广泛分布;免疫荧光技术进一步证明snail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均有表达。结论 Snail在KA诱导SE小鼠皮层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内都有强表达,提示snail可能与癫痫的发作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人酸 癫痫持续状态 SNAIL 皮层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癫持续状态后脑内PPARγ的表达
20
作者 于辛 邵晓光 +2 位作者 孙宏 崔连奇 黄远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PPARγ在癫持续状态后大鼠脑内的表达。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癫组(n=10),制备锂-匹罗卡品癫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分析方法,观察对照组和造模成功的癫大鼠脑内PPARγ的表达分布和变化情况。采用免... 目的观察PPARγ在癫持续状态后大鼠脑内的表达。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癫组(n=10),制备锂-匹罗卡品癫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分析方法,观察对照组和造模成功的癫大鼠脑内PPARγ的表达分布和变化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分析方法,观察锂-匹罗卡品模型大鼠脑内PPARγ的表达分布和变化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PPARγ在正常大鼠脑内呈弱阳性表达,且主要表达在神经元上;癫持续状态后在星形胶质细胞上呈强阳性表达,神经元形态的细胞上亦有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癫持续状态后PPARγ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大鼠癫持续状态后星形细胞上PPARγ表达增加,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为癫的神经保护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PPARΓ 癫痫持续状态 星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