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序贯应激法致焦虑样胃高敏感性大鼠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景富春 张军 +5 位作者 冯诚 年媛媛 杨宝德 胡浩 孙晓明 郑建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1-557,共7页
目的应用新型序贯应激法建立焦虑样胃高敏感性大鼠模型。方法将新生大鼠幼仔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13只。出生后第2天起序贯采用胃刺激法、母婴分离法和束缚应激法制作焦虑样胃高敏感性模型。于第8周开始采用高架十字迷宫试验(EP... 目的应用新型序贯应激法建立焦虑样胃高敏感性大鼠模型。方法将新生大鼠幼仔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13只。出生后第2天起序贯采用胃刺激法、母婴分离法和束缚应激法制作焦虑样胃高敏感性模型。于第8周开始采用高架十字迷宫试验(EPM)、旷场试验(OF)、腹肌回缩试验(AWR)、肌电图试验(EMG)和胃排空试验(GET)等评价模型成功与否。结果 EPM和OF实验提示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表现出明显的焦虑样行为,AWR和EMG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对胃扩张刺激的敏感性亦显著升高(P〈0.05,P〈0.01),但两组在体重变化和胃黏膜炎症反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符合胃敏感性增高为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特点。结论应用新型序贯应激法可成功建立焦虑样胃高敏感性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应激法 焦虑 胃高敏感性 功能性消化不良 大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RNPA1基因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乔璐 白玉茹 +2 位作者 谢宁 刘娜 王进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97-1402,共6页
目的:研究核内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A1基因(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A1,hnRNP A1)mRNA水平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全基因组mRNA测序资料分析hnRNPA1在消化道肿瘤与正常组织间表... 目的:研究核内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A1基因(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 A1,hnRNP A1)mRNA水平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全基因组mRNA测序资料分析hnRNPA1在消化道肿瘤与正常组织间表达的差异,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并进行生存分析判断其预后价值。结果:(1)hnRNPA1在不同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均明显增高(P<0.01),其中结直肠癌、肝癌、胆管癌、胰腺癌更为明显。(2)hnRNPA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5)、TNM分期(P<0.05)和浸润深度(P<0.05)相关,与年龄、性别、肝癌危险因素无关联。hnRNPA1在胆管癌、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TNM分期、浸润深度等不相关。(3)hnRNPA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低与总生存期有相关性(P<0.05),且为独立于TNM分期、分化程度而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子;hnRNPA1在结肠、直肠、肝、胆管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低与总生存期无相关性。结论:hnRNPA1 mRNA在不同消化系统肿瘤中表达都增高;其高表达是胰腺癌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内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基因 消化系统肿瘤 胰腺癌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散射光谱术赋能早癌检测研究进展(特邀)
3
作者 穆廷魁 阿卜杜萨拉木·图尼亚孜 +1 位作者 秦斌 程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183,共25页
散射光谱术(Light Scattering Spectroscopy,LSS)是一种无创的光学检测方法,能够在细胞和亚细胞层面识别并表征早期癌变及其他人体组织变化。LSS技术通过捕获上皮细胞的单次散射光,并应用Mie散射理论推断细胞核的形状、尺寸和折射率等... 散射光谱术(Light Scattering Spectroscopy,LSS)是一种无创的光学检测方法,能够在细胞和亚细胞层面识别并表征早期癌变及其他人体组织变化。LSS技术通过捕获上皮细胞的单次散射光,并应用Mie散射理论推断细胞核的形状、尺寸和折射率等关键参数,从而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疾病诊断。然而,将LSS技术应用于人体组织时,如何有效消除底层组织引起的漫散射光对单次散射光的干扰,仍是一个技术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研究者引入了空间门控和偏振门控等先进技术,通过利用光子的特定属性变化,实现单次散射光与背景漫散射光的有效区分和分离。经过20年的技术演进,基于这些门控技术的新型LSS系统不断涌现,并在早期癌症检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凸显了LSS技术在早期癌症检测中的巨大潜力,还强调了其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必要性。综述全面回顾了LSS技术在早期癌症检测中的原理、单次散射光的捕获方法和系统设计,深入探讨了其历史发展、当前研究状态及最新进展。文章还讨论了LSS技术目前面临的一些关键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该综述不仅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也为LSS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光谱 早癌检测 偏振 光谱调制 MIE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能信号通路及离子通道介导精氨酸对结肠平滑肌收缩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全晓静 王晶 +2 位作者 谢丹红 范清 王进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2-1538,共7页
目的研究L-精氨酸对大鼠结肠收缩的影响,以阐明其对结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恒温机槽实验检测结肠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活动的变化;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L-精氨酸干预前后结肠单个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的L-型钙离子通道(L-ty... 目的研究L-精氨酸对大鼠结肠收缩的影响,以阐明其对结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恒温机槽实验检测结肠平滑肌条自发性收缩活动的变化;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L-精氨酸干预前后结肠单个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的L-型钙离子通道(L-type voltage-dependent Ca^(2+)channels,VDCCs)电流和电压依赖钾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K^(+)channel,Kv)电流的变化。结果L-精氨酸(1 mmol·L^(-1))显著增强结肠纵行平滑肌(P<0.05)和环形平滑肌(P<0.01)自发性收缩活动,且该兴奋作用不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Nω-nitro-L-arginine,L-NNA)(1 mmol·L^(-1))阻断(P>0.05)。而且,河豚毒素(1μmol·L^(-1))和阿托品(1μmol·L^(-1))显著减弱L-精氨酸对结肠平滑肌条收缩的兴奋作用(P<0.05)。此外,L-精氨酸(1 mmol·L^(-1))增加VDCCs峰电流,降低Kv电流(P<0.01)。结论L-精氨酸对大鼠结肠收缩具有促进作用,该作用不依赖内源性NO,可能由碱能信号通路介导。此外,平滑肌细胞VDCCs和Kv通道也参与L-精氨酸对结肠动力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精氨酸 结肠 平滑肌 离子通道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艰难梭菌感染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美 史海涛 +5 位作者 姜炅 曾虹 沙素梅 陈芬荣 王燕 刘欣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上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内镜下套扎、电切等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技术,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完整切除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出血、穿孔、感染等相关并发症。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定植于人类肠道内的...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上的良性肿瘤样病变,内镜下套扎、电切等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技术,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完整切除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出血、穿孔、感染等相关并发症。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定植于人类肠道内的厌氧性细菌,同时也是条件致病菌,通常发生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人群中。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术会破坏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为艰难梭菌更容易进入肠黏膜组织并引发感染提供可能。目前,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术后合并艰难梭菌感染(CDI)病例少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结肠息肉经内镜治疗术后出现艰难梭菌感染,并对其可能发病原因及内镜下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内镜治疗术 艰难梭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食团和吞咽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测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殷燕 许晓毓 +5 位作者 赵艳 任晓阳 卢桂芳 闫小妮 董蕾 和水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探讨不同食团和吞咽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测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8分且24hpH监测阳性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取液体吞咽、固体吞咽和连续吞咽三种方式进行食管动力检测,按照芝加哥标...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探讨不同食团和吞咽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测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8分且24hpH监测阳性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取液体吞咽、固体吞咽和连续吞咽三种方式进行食管动力检测,按照芝加哥标准进行参数和综合诊断对比。结果研究共纳入4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与液体吞咽食管动力参数比较,固体吞咽食管上括约肌残余压降低[(11.07±3.97、5.29±3.36)mmHg],远端收缩延迟时间延长[(6.28±1.87、8.98±2.25)s],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时间延长[(7.79±0.98、10.69±13.0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管动力综合诊断中,与液体吞咽(38.1%)相比,连续吞咽无效食管动力诊断阳性率(63.2%)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固体吞咽无效食管动力诊断阳性率(45.2%)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1)。在无效收缩中,固体吞咽收缩失败占比(44.3%)高于液体吞咽(22.6%)。结论固体吞咽较液体吞咽更易诱发重度食管低动力障碍,连续吞咽在无效食管动力诊断中敏感性高,可作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规测压的补充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固体吞咽 连续吞咽 测压参数 无效食管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甙d对肝癌细胞VEGF和Ang-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和水祥 朱占芳 +4 位作者 卢新兰 赵刚 陈静宏 王治伦 罗金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s-d,SSd)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肝癌SMMC-7721细胞株经LPS诱导... 目的观察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s-d,SSd)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肝癌SMMC-7721细胞株经LPS诱导,加入不同终浓度的SSd(2.5、5、10、20 mg/L)作用48 h,并以300μmol/L终浓度的Nimesulide(COX-2选择性抑制剂)作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肝癌细胞内VEGF和Ang-2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VEGF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VEGF含量。结果 SSd可显著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增殖。与LPS诱导组比较,10 mg/L SSd作用组肝癌细胞VEGF蛋白表达率、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中VEGF含量均显著降低[VEGF蛋白:80.0%vs 60.0%;mRNA表达:(0.83±0.07)vs(0.09±0.03);培养上清中VEGF含量:(655.00±5.56)vs(446.15±5.05)pg/ml,P<0.05,P<0.01],同时Ang-2蛋白表达亦显著降低(86.67%vs 53.33%,P<0.05)。在2.5~10 mg/L作用终浓度范围内,SSd对培养上清中VEGF含量降低的影响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耐性。结论 SSd可能通过VEGF和Ang-2信号通路,发挥其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细胞 培养的 柴胡皂甙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血管生成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CXCR7对胃癌SGC-7901细胞合成及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师阿盟 史海涛 +3 位作者 董蕾 许绍娴 郭晓燕 王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38,43,共6页
目的探讨SDF-1/CXCR7对胃癌SGC-7901细胞合成及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XCR7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XCR7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SDF-1干预,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LV-sh... 目的探讨SDF-1/CXCR7对胃癌SGC-7901细胞合成及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XCR7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XCR7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SDF-1干预,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LV-shRNA-NC),LV-shRNA-NC+SDF-1组,CXCR7沉默组(LV-shRNACXCR7),LV-shRNA-CXCR7+SDF-1组。采用Real-time PCR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mRNA表达;采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IL-6、IL-8的蛋白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通路的变化。结果 1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提示,CXCR7沉默组SGC-7901细胞CXCR7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2与LV-shRNA-NC组相比,LV-shRNANC+SDF-1组IL-6及IL-8的mRNA表达及分泌明显增加(P<0.01),LV-shRNA-CXCR7组IL-6及IL-8mRNA表达及分泌减少(P<0.05);与LV-shRNA-NC+SDF-1组相比,LV-shRNA-CXCR7+SDF-1组IL-6及IL-8mRNA表达及分泌明显减少(P<0.01)。而TNF-α及IL-1β的mRNA表达及分泌在4组间无明显差异。3NF-κB p65核内表达、t-IκBα及p-IκBα表达在4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SDF-1可能通过CXCR7促进SGC-7901细胞合成及分泌炎症因子IL-6及IL-8,但不依赖于NF-κB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XC趋化因子受体7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 炎症因子 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平 王燕 龚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收治的PDS患者10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 目的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收治的PDS患者10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及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在三餐前30 min口服莫沙必利片5 mg,治疗组患者另在餐后口服健胃消食口服液10 ml,2次/d。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消化道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各维度得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积分、SF-36各维度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消化道症状积分降低,SF-36的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得分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显效24例(48%),有效21例(42%),无效5例(10%)〕优于对照组〔显效17例(34%),有效14例(28%),无效19例(38%)〕(P<0.05)。结论健胃消食口服液联合莫沙必利治疗PDS的疗效较单用莫沙必利治疗的疗效显著,且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后不适综合征 健胃消食口服液 莫沙必利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楤木对肝星状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海涛 刘欣 +6 位作者 刘超 黄苗 姜炅 程妍 赵刚 董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5-298,303,共5页
目的研究太白楤木对肝星状细胞(HSC)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及太白楤木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秋水仙碱及太白楤木灌胃,3d后制备含药血清。体... 目的研究太白楤木对肝星状细胞(HSC)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阴性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及太白楤木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秋水仙碱及太白楤木灌胃,3d后制备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应用上述各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RT-PCR法检测HSC中Bcl-2、Bcl-xl、Bax及Bcl-xs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SC中Bcl-2、Bax及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秋水仙碱组和太白楤木组HSC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与秋水仙碱组相比,太白楤木组凋亡率更高(P<0.05)。2秋水仙碱及太白楤木均可抑制HSC中Bcl-2的表达(P<0.05),并促进Bax的表达(P<0.05),其中太白楤木的作用更加明显(P<0.05)。3秋水仙碱及太白楤木对HSC中Bcl-xl及Bcl-xs的表达无明显影响。4秋水仙碱及太白楤木均可抑制HSC中α-SMA的表达(P<0.05),且太白楤木的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太白楤木可促进活化的HSC凋亡,其促HSC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楤木 肝星状细胞 凋亡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激活受体2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菊辉 董蕾 王宗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直肠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外源性的PAR2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了解PAR2在IBS患者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按照罗马Ⅲ标准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便秘型IBS(IBS-C)患者16例、腹泻型IBS(... 目的通过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直肠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外源性的PAR2对内脏敏感性的影响,了解PAR2在IBS患者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按照罗马Ⅲ标准选取本院住院及门诊便秘型IBS(IBS-C)患者16例、腹泻型IBS(IBS-D)患者18例,对照组18例,经结肠镜钳取直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PAR2的表达情况。在正常大鼠直肠内注入PAR2激动剂,观察内脏敏感性的改变。结果 PAR2主要表达于直肠黏膜上皮细胞,绒毛中可见大量的表达,此外在黏膜下层也可见阳性表达。通过图像分析,各组的积分吸光度(IA)没有明显的差异,PAR2在IBS直肠黏膜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也没有统计学差异。在大鼠直肠内注入PAR2激动剂(SLIGRL-NH2,50μg/只)4h后,测定腹壁肌电活动,发现PAR2激动剂组在直肠球囊扩张时,随着扩张球囊容量增加,腹壁肌肉收缩的肌电图明显增加,球囊无扩张时腹壁外肌通常无肌电活动。球囊容量增加到0.8mL、1.0mL和1.2mL时PAR2激动剂组的腹壁肌电活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R2在直肠黏膜中高度表达,肠道PAR2活化后大鼠内脏敏感性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激活受体2 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2009—2019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倩 刘咪咪 +1 位作者 贺恺妮 郭晓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8-1365,共8页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陕西省内20家医院2009—2019年收治的以RUCAM量表为诊断标准的137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可疑肝损伤药物、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陕西省内20家医院2009—2019年收治的以RUCAM量表为诊断标准的1376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可疑肝损伤药物、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及预后。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分类有序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结果1376例患者中男577例(41.93%),女799例(58.07%),男女比为0.72∶1;各年龄段中40~60岁年龄段高发,占比44.77%;各年龄组中男女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84,P=0.008),三种临床分型中,男女发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9,P=0.494),各年龄组中临床分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25,P<0.001)。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中,居前三位的依次为:中药(41.13%)、抗结核药(11.70%)、解热镇痛药(7.27%)。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占比65.77%(905例);住院时间平均15.31天,以1~4周居多,占比91.86%;痊愈45例(3.27%),好转1322例(96.08%),整体预后较好。不同临床分型的预后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59.300,P=0.011),进一步比较显示,肝细胞损伤型和混合型预后好于胆汁淤积型(P<0.05),肝细胞损伤性和混合型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LI在女性及中老年的占比较高,中药是引起DILI的首位原因,不同临床分型的预后不同,整体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症状和体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relin对肾功能不全大鼠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付荣国 王莉 +5 位作者 张军 周戬平 姚纲练 欧妍 祁彩霞 桂保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ghrelin对肾功能不全(CRF)大鼠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取出6只做假手术组,其余24只根据是否预先应用ghrelin受体GHS-R的抑制剂D-Lys3-GHRP-6以及ghrelin剂量不同而分为ghrelin 1~4组。采... 目的探讨ghrelin对肾功能不全(CRF)大鼠胃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取出6只做假手术组,其余24只根据是否预先应用ghrelin受体GHS-R的抑制剂D-Lys3-GHRP-6以及ghrelin剂量不同而分为ghrelin 1~4组。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CRF大鼠模型。采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在大鼠清醒、禁食状态下监测消化间期MMC,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ghrelin对MMC周期的影响,以及给予D-Lys3-GHRP-6对ghrelin作用的影响。结果慢以g性h抑肾rel制功in可能gh以不rel明全in显大的增作鼠加用存。在MM结胃C论肠出动g现h力r的e障li频n碍可率,以表、增明现加显为Ⅲ改胃相善肠出C道现R形F的大态时鼠异间M常、M频的C率M周和M期振C紊增幅乱加,且,,进M呈而M剂C改量周善依期其赖缩胃性短肠(,P动频<力0率.0障5增)碍;加D。-,LⅢys相3-G振H幅RP减-6低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GHRELIN 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常用肠道清洁剂的应用现状及一点看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妍 龚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肠镜诊疗质量与肠道清洁度密切相关。目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国内外应用最广的肠道清洁剂,但由于其摄入量大而使患者依从性降低。近年国外涌现出了多个新型肠道清洁剂的应用报道。相比而言,我国肠道清洁剂的应用仍比较单一,具有较大的... 肠镜诊疗质量与肠道清洁度密切相关。目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是国内外应用最广的肠道清洁剂,但由于其摄入量大而使患者依从性降低。近年国外涌现出了多个新型肠道清洁剂的应用报道。相比而言,我国肠道清洁剂的应用仍比较单一,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研发适合国人的新型肠道清洁剂以改善患者耐受性并提高清肠效果是目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清洁剂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抗原及其自身抗体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婷 刘梅 +1 位作者 董蕾 段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418-1421,共4页
肝细胞癌(HCC)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HCC患者生存率的必要手段。研究发现,一种由肿瘤细胞释放的异常蛋白即肿瘤相关抗原刺激产生的自身抗体在HCC患者临床诊断前就已存在,因此可能成为HCC早期诊断的新型潜在标志物。简述了几种新型... 肝细胞癌(HCC)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HCC患者生存率的必要手段。研究发现,一种由肿瘤细胞释放的异常蛋白即肿瘤相关抗原刺激产生的自身抗体在HCC患者临床诊断前就已存在,因此可能成为HCC早期诊断的新型潜在标志物。简述了几种新型肿瘤相关抗原抗体在HCC诊断中的应用现状,认为肿瘤相关抗原抗体在HCC诊断中具有较大的前景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抗原 肿瘤 抗体 肿瘤 早期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期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血清素再摄取转运体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燕 王进海 +3 位作者 徐艳丽 刘娟 李新红 刘素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6-401,共6页
目的检测血清素再摄取转运体(SERT)在不同分期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易激综合征(IBS)样症状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2011年至2015年31名UC患者,其中男性17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47.2±5.3)岁;活... 目的检测血清素再摄取转运体(SERT)在不同分期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易激综合征(IBS)样症状的发病机制。方法纳入2011年至2015年31名UC患者,其中男性17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47.2±5.3)岁;活动期患者11名,缓解期患者20名。收集病史资料及常规结肠镜检查检测患者UC分期,NBI成像进行黏膜分型(常规/非常规血管型),HE染色评估黏膜Matts组织学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检测SERT、色氨酸羟化酶-1(TPH-1)及炎性因子的表达,高通量PCR分析系统检测炎症及成血管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SERT表达与IBS症状、炎症因子及成血管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8周龄C57B/6J雄性小鼠共40只,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利用右旋葡聚糖苷钠(DSS)构建结肠炎模型,动态检测不同时间点SERT和炎症基因在小鼠结肠黏膜的表达。结果缓解期患者黏膜SERT基因相对浓度和组织学表达强度显著高于活动期黏膜(P<0.001)。SERT基因表达水平与IBS样症状呈负相关性(P<0.001)。活动期黏膜IL-8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黏膜(P<0.001)。Matts组织分级结果、IL-8 mRNA相对浓度与SERT mRNA的相对浓度呈负相关(r=-0.38,P<0.001;r=-0.59,P=0.002)。TPH-1 mRNA的表达与黏膜IL-8 mRNA表达无显著相关性(r=0.28,P=0.100)。常规血管型黏膜SERT mRNA表达高于非常规血管型,组织学分级及TPH-1mRNA表达低于非常规血管型。IL-1、IL-8、CXCL3、CXCL5、CXCL1在非血管型黏膜组织中显著增高。小鼠结肠炎模型组SERT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SERT在UC患者活动期黏膜中表达下调,在非常规血管型缓解期黏膜中表达下调;SERT下调参与溃疡性患者IBS样症状形成的病理过程,该过程与炎症以及成血管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素再摄取转运体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黏膜 炎症 肠易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实践中的医学伦理学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万晓龙 郑彩霞 董水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12期1505-1507,1511,共4页
通过对妇产科疑难病例的处理及医患沟通,分析妇产医生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恰当处理患者病情,减少纠纷与矛盾,和谐医患关系。认为医生应该通提高自身医疗技术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沟通技巧,巧用"白金法则"了解患者需求,尊重患者... 通过对妇产科疑难病例的处理及医患沟通,分析妇产医生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恰当处理患者病情,减少纠纷与矛盾,和谐医患关系。认为医生应该通提高自身医疗技术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沟通技巧,巧用"白金法则"了解患者需求,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采纳患者合理要求及建议,从而达到医患双方和谐共识,寻求治疗病情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医学伦理学 白金法则 医疗风险 知情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heartburn的翻译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之一heartburn目前国内有二种译法:一种是译成“烧心”,另一种译成“胃灼热”。 笔者查阅1976年中国香港出版的《新英漠臀单大醉典》中heartburn注释为同pyrosis,胃灼热;心口灼热;在食道中的烧灼感。
关键词 翻译 胃食管反流病 “烧心” 中国香港 胃灼热 烧灼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1及NLRP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潇 刘欣 +6 位作者 宋亚华 赵菊辉 陈芬荣 赵刚 王燕 李晗 史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0,112,共7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NLRP1及NLRP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UC病情严重程度、内镜下病变严重程度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6例UC患者(轻度22例,中重度24例)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结肠镜活检标本...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NLRP1及NLRP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UC病情严重程度、内镜下病变严重程度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6例UC患者(轻度22例,中重度24例)和20例正常对照者的结肠镜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NLRP1和NLRP3的蛋白和mRNA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蛋白表达与UC患者的Mayo总体评分、Mayo内镜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水平的相关性。结果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NLRP1与NLRP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轻度UC相比,中重度UC患者的结肠黏膜组织中NLRP1表达明显升高(P<0.05)。不同病变范围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NLRP1及NLRP3表达无明显差异;NLRP1表达与Mayo总体评分、Mayo内镜评分及血沉、C-反应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NLRP3表达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Mayo总体评分、Mayo内镜评分、血沉无相关性;NLRP1表达与低密度脂蛋白、血小板呈正相关(P<0.05),但与血尿酸、胆固醇无相关性。NLRP3与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但与血小板无相关性。结论NLRP1及NLRP3可能参与了UC的发病过程且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可作为靶向治疗的分子靶标,NLRP1可能作为黏膜愈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小体 NLRP1 NLRP3 C反应蛋白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2
20
作者 蒋潇洒 杨倩 +4 位作者 魏重操 肖彩兰 郝宇杰 刘奕辛 王进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891-897,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浸润深度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性能。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浸润深度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性能。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外科手术,且病理诊断为EGC的4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黏膜层组和黏膜下层组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变量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检验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研究共纳入EGC患者409例,其中局限于黏膜层组240例,黏膜下层组16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长径>20 mm、病变边缘隆起、溃疡、非肠化以及组织学混合型、未分化型都是病变黏膜下层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相比分化程度,以组织学特征联合其他危险因素构建的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预测EGC浸润深度的列线图模型,经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其一致性指数为0.776,校正曲线显示预测的浸润深度与实际浸润深度的相关性良好。结论:以病变大小、组织学、边缘隆起、肠化、溃疡为基础建立的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对EGC的浸润深度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浸润深度 病理学分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