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某医院重症监护室常见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泽世 张雪 +3 位作者 雷静 殷鉴 张彦平 耿燕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3,共7页
目的 了解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常见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 ICU 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 2020-2022年ICU临床分离菌3 649株,其中革兰... 目的 了解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常见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 ICU 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 2020-2022年ICU临床分离菌3 6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344株(36.8%)、革兰阴性菌2 305株(63.2%)。其中克雷伯菌属540株(14.8%)、肠球菌属522株(14.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48株(12.3%)、不动杆菌属438株(12.0%)、大肠埃希菌424株(11.6%)。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76.1%、82.4%和69.9%。除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外,MRSA、MRSE和MRCNS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MSSA、MSSE和MSCNS。未检出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发现2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38.4%和40.2%。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2.0%,而阴沟肠杆菌对该两药的耐药率>1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1%和19.6%;但鲍曼不动杆菌对该两药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6.0%和86.7%。结论 该院ICU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但肠杆菌目中其他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较敏感,细菌耐药率低。肠球菌属中已发现有对利奈唑胺的耐药菌株,未发现与万古霉素交叉耐药。因此,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药物敏感性试验 肺炎克雷伯菌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p75NTR胞外段变化率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时间的预测
2
作者 贾蕊 张荣华 +5 位作者 薛丽 靳娇婷 胡芳芳 刘潇 党永辉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3,共6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尿液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p75^(ECD))变化率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展率及生存时间...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尿液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p75^(ECD))变化率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展率及生存时间的预测生物标记物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ALS患者并保持每3~6个月来院随访和51例健康志愿者(HC),采集尿液,使用已经建立的ELISA法进行尿液p75^(ECD)检测并分析。ALSFRS-r量表用于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尿液p75^(ECD)变化率(Δp75^(ECD))为末次与首次尿液p75^(ECD)含量的月均变化量。结果 ALS组末次随访尿液p75^(ECD)含量较基线时升高(P=0.002 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LS患者的ALSFRS-r分数与尿液p75^(ECD)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35,P=0.001 3);快速变化Δp75^(ECD)组的病程更短(P=0.015 8),且Δp75^(ECD)与ALS患者的病程呈负相关(r=-0.39,P=0.014);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快速进展ALS组的Δp75^(ECD)明显高于缓慢进展ALS组(P=0.001 6)。ALS患者的尿液Δp75^(ECD)与进展率呈正相关(r=0.34,P=0.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显示缓慢变化Δp75^(ECD)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快速变化Δp75^(ECD)组(P=0.03)。结论 尿液p75^(ECD)变化率显示出成为评价ALS病情严重程度、预测进展快慢和生存时间的生物标记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尿液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胞外段(p75^(ECD)) 生物标记物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风险的相关性:一项基于Dryad数据的二次分析
3
作者 冯娜 徐阳 +6 位作者 姬婧 白迪 刘根 朱文静 宋雅璠 张岩 韩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0-697,共8页
目的探究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每日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并确定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与N... 目的探究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每日摄入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并确定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发生风险相关的摄入阈值。方法从Dryad数据库获取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的18岁及以上的1068例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资料(对照组及NAFLD各534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全面病史调查,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获取受试者的典型食物消费的信息,并计算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比较组间基线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探究MUFAs或P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在高血压患病率、饮茶习惯、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能量每日摄入量、MUFAs和PUFAs每日摄入量均显著升高(P均<0.05),但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BMI等多个混杂因素后,MUFAs或PUFAs每日摄入量每增加10 g,NAFLD患病风险分别增加53%(95%CI:1.25~1.87,P<0.001)和3.30倍(95%CI:2.98~6.20,P<0.001)。RCS表明,M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呈近似线性关系(P for nonlinearity=0.064),PUFAs每日摄入量与NAFLD呈非线性关系(P for nonlinearity<0.05)。亚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其中MUFAs与性别、高血压、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UFAs与BMI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MUFAs或PUFAs摄入量升高与NAFLD发病风险增加相关,两者在肝脏脂质蓄积中的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 每日摄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某院近8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尹佳锋 郭智 +1 位作者 耿燕 韩蓓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了解西安市某三甲医院近8年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特征以及其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监控、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2019年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微生物培养标本中的分离菌进行分离培养、... 目的了解西安市某三甲医院近8年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特征以及其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情况,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监控、预防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2019年门诊及住院患者送检微生物培养标本中的分离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9标准判断药敏。结果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6437株,检出率为10.97%;标本主要来源于痰80.30%,分泌物4.41%及全血4.21%;主要分布于呼吸内科[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28.80%、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14.76%及重症监护室(ICU)10.36%。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3.9%)、妥布霉素(7.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0%)、阿米卡星(12.2%)及左氧氟沙星(12.7%)的耐药率稍低外,对其他常用的抗菌药物存在较高的耐药率,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逐年减少,从2012年的43.10%下降到2019年的23.93%,但其他多重耐药菌从2015年后检出率逐渐升高,从2015年的4.55%增长到2019年的6.97%。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分布在各类ICU,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但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却出现增长趋势。除了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头孢吡肟,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同时期的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的报道,因此需要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多重耐药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smad7通过靶向miR-125b/SIRT1轴促进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
5
作者 韩丽丽 段文姣 +1 位作者 周维肖 张淑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mad7(long non-coding RNA smad7,Linc-smad7)对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PC组织及细胞系中Linc-smad7的表达;Transwell小室观察过表达Linc-smad7对PaCa-...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mad7(long non-coding RNA smad7,Linc-smad7)对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PC组织及细胞系中Linc-smad7的表达;Transwell小室观察过表达Linc-smad7对PaCa-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inc-smad7对miR-125b,以及miR-125b对沉默调节蛋白1(Sirtuin1,SIRT1)的结合作用;qRT-PCR检测Linc-smad7在PaCa-2细胞中对miR-125b表达的调控作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125b对SIRT1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Linc-smad7在PC组织及细胞系中明显升高;Linc-smad7表达上调的PaCa-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增强,miR-125b表达下降;miR-125b表达上调后,SIRT1表达显著下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提示Linc-smad7直接靶向结合miR-125b,miR-125b直接结合SIRT1;过表达Linc-smad7或是下调miR-125b表达可逆转SIRT1沉默对PaCa-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结论Linc-smad7通过miR-125b/SIRT1轴促进PaCa-2细胞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 smad7(Linc-smad7) miR-125b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48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博 董艳迎 宋琳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8-683,共6页
目的分析348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住院IM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348例IM患儿,男185例、女163例,年龄1~15岁,以4~6岁为主(49.1... 目的分析348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2月住院IM患儿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348例IM患儿,男185例、女163例,年龄1~15岁,以4~6岁为主(49.1%);发病季节以夏季为主,6~8月份为高发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289例(83.0%)、眼睛浮肿192例(55.2%)、鼻塞182例(52.3%)。与≤3岁和4~6岁组相比,>6岁组发热比例较低,咽峡炎比例较高;>6岁组颈淋巴结肿大比例高于≤3岁组;4~6岁组肝脾肿大比例高于≤3岁组;≤3岁组鼻塞比例高于4~6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4~6岁、>6岁组之间淋巴细胞计数、CD4^(+)/CD3^(+)、CD8^(+)/CD3^(+)、CD4^(+)/CD8^(+)、谷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患儿并发症以肝损伤133例(38.2%)为主,其次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3例,15.22%)、脓毒症(27例,7.75%)。与非肝损伤组相比,肝损伤组男性比例较低,年龄较大,淋巴细胞计数较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IM发生率高,以学龄前期儿童为主,早期临床表现多变不典型,肝损伤为最常见并发症。性别、年龄、淋巴细胞计数、NLR和MLR可能与肝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特征 肝损伤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对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影响及性别差异研究
7
作者 张有友 贾蕊蕊 +3 位作者 王龙 陈栋 王辉 李朝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3-768,共6页
目的明确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存在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及同期门诊就诊的甲状腺功能正... 目的明确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与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存在的性别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选取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及同期门诊就诊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760例,通过HIS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头颅磁共振影像资料等信息。根据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n=526例)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n=234例),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分析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的组间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指标对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影响及性别分层分析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男性占比、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收缩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游离甲状腺素比值(FT3/FT4)、甲状腺反馈分位数指数(TFQI)、参数化的TFQI(PTFQI)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质量、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舒张压、促甲状腺激素指数(TSHI)、促甲状腺素抵抗指数(TT4RI)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FT3/FT4与缺血性脑卒中呈负相关(P<0.05),TFQI、PTFQI与缺血性脑卒中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T3/FT4与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存在显著关联(P=0.001),OR(95%CI)为0.001(0.000,0.058);以性别变量分层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在女性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中FT3/FT4、TFQI及PTFQI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相关(P均<0.01),OR(95%CI)分别为0.000(0.000,0.001)、3.132(1.415,6.930)、3.010(1.406,6.445)。结论FT3/FT4与甲状腺功能正常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存在关联,且女性高血压患者TFQI、PTFQI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风险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激素敏感性 缺血性脑卒中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权晓慧 王聪霞 +8 位作者 张春艳 张岩 郭瑄 贾珊 马维冬 郑阳 巩红 韩拓 徐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甲功结果,分为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A组,n=71)、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组(B组,n=73)以及冠脉造影正常组(对照...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甲功结果,分为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A组,n=71)、冠心病无亚临床甲减组(B组,n=73)以及冠脉造影正常组(对照组,n=59),用Gensini积分法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抽取空腹血测定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水平评价内皮功能损伤情况。结果3组间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素(TSH)、hs-CRP、ET和Gensini评分,A组高于B组及对照组(P<0.05);A组和B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SH、ET、NO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患者ET、NO水平与Gensini评分相关(r=0.431,r=-0.383,P<0.001)。结论亚临床甲减可能引起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紊乱,从而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亚临床甲减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白蛋白和血小板/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各比值与糖尿病患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徐阳 韩拓 +6 位作者 刘莉君 王丽霞 王怡雯 李盈 张婷 范雅洁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白蛋白比值(platelet/albumin ratio,PAR)、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latelet/hemoglobin,PHR)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CAR)与糖尿病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数... 目的探究血小板/白蛋白比值(platelet/albumin ratio,PAR)、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platelet/hemoglobin,PHR)及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albumin,CAR)与糖尿病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数据,通过ID进行性别、年龄匹配,纳入具有血清学检测结果的8258例人群样本数据,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分为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的血脂与血细胞变化、PAR与PHR及CAR差异,并进行糖尿病患病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中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则显著降低。其次,糖尿病组中PAR和PHR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AR则显著升高(0.48±0.18 vs.0.08±0.23,P<0.001),并与空腹血糖(r=0.1818,P<0.001)、HbA1c(r=0.1866,P<0.001)及胰岛素抵抗内稳态模型(HOMA-IR)(r=0.1881,P=0.003)均呈显著正相关,但CAR并非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红细胞计数(B=1.324,95%CI:1.182~1.483,P<0.001)和白细胞计数(B=1.230,95%CI:1.166~1.298,P<0.001)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AR与糖尿病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并非其独立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和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脂异常 血小板/白蛋白比值 血小板/血红蛋白比值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年HBsAg与HBV DNA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10
作者 吴凤萍 李妙羡 +3 位作者 王怡恺 鲁瑞 刘怡欣 党双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7-1052,共6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单用恩替卡韦(ETV)治疗5年血清HBsAg和HBV DNA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单用ETV治疗≥5年的CHB患者918例,其中初始治疗时HBeAg阳性患者556例,HBeA...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单用恩替卡韦(ETV)治疗5年血清HBsAg和HBV DNA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20年8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单用ETV治疗≥5年的CHB患者918例,其中初始治疗时HBeAg阳性患者556例,HBeAg阴性患者362例。收集患者在治疗基线、1年、2年、3年、4年、5年时的血清HBsAg水平和HBV DNA载量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重复测量资料先进行log10对数转换,组内或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随着ETV治疗时间的延长,HBsAg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4.168、49.845,P值均<0.001)。HBeAg阳性患者基线HBsAg水平为18043.1(7868.9~26342.4)IU/ml,ETV治疗5年后降至1397.6(626.4~3419.4)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eAg阳性患者基线HBV DNA载量为(6.7±1.7)log10 IU/ml,ETV治疗5年后HBV DNA阴转率为100%。HBeAg阴性患者的基线HBsAg水平为2420.0(662.6~5621.2)IU/ml,ETV治疗5年后降至407.2(56.7~1104.7)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eAg阴性患者基线HBV DNA载量为(4.9±1.4)log10 IU/ml,ETV治疗5年后HBV DNA阴转率亦为100%。HBeAg阳性患者的中位HBsAg水平在各时间点上均高于HBeAg阴性患者(P值均<0.001)。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的HBsAg下降均呈现出“先快后慢”的趋势,ETV治疗前两年的HBsAg年均下降速率显著大于后3年(HBeAg阳性:Z=-13.605,P<0.001;HBeAg阴性:Z=-5.950,P<0.001)。HBeAg阳性患者除ETV治疗1年时HBV DNA阴转率显著低于HBeAg阴性患者外(χ2=71.013,P<0.001),其余时间点上两组患者的HBV DNA阴转率均为100%。此外,ETV治疗5年,累计HBsAg转阴、<200 IU/ml、<1000 IU/ml、<1500 IU/ml的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6%、23.9%、57.0%、67.3%。结论ETV治疗CHB、HBsAg和HBV DNA水平逐渐下降,并且HBsAg水平的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单用ETV治疗5年,67.3%的患者可以达到HBsAg<1500 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病毒载量 恩替卡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动态变化及其伤情评估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罗亮 张婷 +3 位作者 郑志强 韩曙光 王昕华 陆肖娴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合并心肌损害的关系,同时评价其伤情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07年4月间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伤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合并心肌损害的关系,同时评价其伤情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07年4月间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伤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与cTnI动态检测。结果:多发伤患者第1天血浆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01,P<0.001)。两组患者第1、3、5、7天NT-proBNP及cTnI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创组升高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NT-proBNP动态变化可能与心肌损伤有关,NT-proBNP可以用来进行多发伤患者早期伤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的尿肌酐水平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蕊 薛丽 +9 位作者 党永辉 陈乔依 靳娇婷 周青青 张荣华 胡芳芳 刘潇 康丽 秦星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1-825,共5页
目的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尿肌酐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LS患者(ALS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及健康志愿者(健康组),留取清洁新鲜晨尿,进行尿肌酐测定并分析。结果纳入ALS组19... 目的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尿肌酐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ALS患者(ALS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及健康志愿者(健康组),留取清洁新鲜晨尿,进行尿肌酐测定并分析。结果纳入ALS组196例、对照组108例及健康组90例,ALS组尿、血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健康组(P<0.01),ALS组同步尿、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r=0.2786,P=0.0029),ALS患者尿肌酐与BMI呈正相关(r=0.1989,P=0.0052),男性ALS患者尿肌酐水平高于女性ALS患者(P=0.0013),快速进展ALS组尿肌酐水平高于缓慢进展ALS组(P=0.016),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及血肌酐水平能够影响尿肌酐水平(P<0.05)。结论ALS患者血、尿肌酐水平同步降低,BMI及血肌酐水平能够影响尿肌酐水平,尿肌酐可能成为潜在评价ALS患者肌肉总量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酐 尿液 肌肉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和apoB/apoA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阳 刘晓唤 +8 位作者 巩红 郑阳 范雅洁 张春艳 张岩 胡艳超 郭瑄 权晓慧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和apoB/apoA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支架植入术后复查造影的患者340例,根据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再狭窄组(ISR,n=31)和非再狭窄组(non-ISR,n=309)。根据血清TSH水...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和apoB/apoA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支架植入术后复查造影的患者340例,根据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再狭窄组(ISR,n=31)和非再狭窄组(non-ISR,n=309)。根据血清TSH水平,将ISR组按照三分位数法分为低(n=10)、中(n=10)、高(n=11)TSH水平组(A、B、C组),并比较3组间血脂水平的差异。应用相关性分析研究TSH和apoB/apoA的关系。结果 ISR组的TSH、apoB/apoA较non-ISR组高(P<0.05)。C组的TSH、apoB/apoA较A、B组高(P均<0.05),B组的TSH、apoB/apoA水平较A组高(P<0.05)。ISR组apoB/apoA、总胆固醇(TC)与TSH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5和0.448(均为P<0.05)。TSH为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1.475(P<0.001)。结论apoB/apoA、TC与TSH呈正相关;TSH为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促甲状腺激素(TSH) 甲状腺激素 血脂 APOA APOB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越 董炜 +3 位作者 周晓艳 尹阳 肖姗姗 何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1-796,共6页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DH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青蒿素衍生物DH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能力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对核基质蛋白CIZ1、Snail及T...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DH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青蒿素衍生物DH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能力的影响;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对核基质蛋白CIZ1、Snail及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进一步探究外源施加TGF-β1或TGF-β1通路抑制剂SD-208后,TGF-β1-smads通路对药物抗转移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影响。结果DH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并下调CIZ1、Snail、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TGF-β1外源处理可增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且上调CIZ1、snail及smad2/3蛋白磷酸化水平;双氢青蒿素可以逆转TGF-β1诱导的以上效应。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DHA、SD-208、DHA+SD-208联合处理组均明显下调CIZ1、snail和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结论DHA通过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和CIZ1分子,发挥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乳腺癌 TGF-β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志强 罗亮 +2 位作者 张婷 王昕华 韩曙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60-1461,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创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多发伤住院患者15例按照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重创组(≥15分)7例与一般伤害组(<15分)8例。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天进行NT-proBNP与hs-CRP动态检测。结果:多发伤患者第1天血浆NT-proBNP与hs-CRP呈正相关(r=0.556,P<0.001),且重创组两指标较一般伤害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hs-CRP浓度均值第1天即有升高;其中一般伤害组血浆NT-proBNP与hs-CRP浓度高峰均出现在第3天,然后持续下降;重创组血浆NT-proBNP浓度均值持续升高,第7天仍然呈升高趋势,而hs-CRP浓度呈现双峰(第3天出现第1峰后于第7天再次升高)。结论:多发伤患者早期NT-proBNP动态变化与全身炎症反应有关,重创患者动态变化趋势可能存在更多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患者TAT/PIC水平与机械通气使用率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佳媚 刘三媛 +5 位作者 李若寒 张小玲 骆艳妮 张磊 王小闯 王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2-878,共7页
目的探讨成年重症患者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α2-plasmin inhibitor-plasmin complex,PIC)(TAT/PIC)水平与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使用率间的关系。方... 目的探讨成年重症患者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α2-plasmin inhibitor-plasmin complex,PIC)(TAT/PIC)水平与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使用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单次入重症医学科且入科时长≥1 d且有血栓前四项检测记录的成年患者。在医院信息系统及实验室信息系统中回顾性收集患者年龄、性别、首次血栓前四项检测结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评分、治疗方式及所有诊断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TAT/PIC与MV使用率间的关系;采用交互作用分析、亚组分析探讨在不同年龄、性别、感染/未感染、患/未患DIC患者中TAT/PIC水平与MV使用间的关系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76名患者,所有患者首次TAT/PIC的中位数为15.84(8.13-33.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T/PIC每增加5个数值,使用MV的可能性提高2.9%(OR=1.029,95%CI:1.008~1.050),Q3患者使用MV可能性是Q1患者的1.566倍(OR=1.566,95%CI:1.095~2.239),Q4患者使用MV可能性是Q1患者的2.457倍(OR=2.457,95%CI:1.694~3.563)。交互作用结果显示,TAT/PIC与MV使用率间的关系在感染和未感染患者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_(interaction)=0.02)。亚组分析显示,在感染患者中(674例),TAT/PIC每增加5个数值,MV使用可能性提高5.9%(OR=1.059,95%CI:1.022~1.097,P=0.001),而在未感染患者中(502例),TAT/PIC与MV使用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12,95%CI:0.984~1.040,P=0.405)。结论在感染的重症患者中,TAT/PIC水平与患者是否使用MV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 机械通气 感染 重症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再发缺血性心绞痛的治疗途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艳阳 刘晓唤 +7 位作者 毕云 徐阳 韩拓 范雅洁 巩红 张春艳 葛淼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再发缺血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以乳内动脉为移植血管实施冠脉搭桥术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再次发作心绞痛,通过造影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再发缺血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以乳内动脉为移植血管实施冠脉搭桥术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再次发作心绞痛,通过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心绞痛系乳内动脉桥血流不足所致。根据患者的病变特征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其中22例患者接受乳内动脉桥支架治疗(A组);12例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B组);8例左锁骨下动脉近端支架(C组)。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成功率最高(100%),再狭窄率为0;A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死亡率、治疗成功率及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而再发缺血性心绞痛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左锁骨下动脉近段支架术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恢复快、治疗风险小,在条件满足时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乳内动脉 缺血性心绞痛 治疗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基因在体干扰大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波 侯伟 +4 位作者 吕社民 王慧渊 耿妍 杨旭东 薛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9-793,共5页
目的构建大鼠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基因在体干扰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条件。方法通过给予抗原诱导肺部炎症模型大鼠,鼻腔滴入Pdcd4的干扰质粒,以下调其体内Pdcd4的表达。收集大鼠支气管肺... 目的构建大鼠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基因在体干扰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条件。方法通过给予抗原诱导肺部炎症模型大鼠,鼻腔滴入Pdcd4的干扰质粒,以下调其体内Pdcd4的表达。收集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提取总RNA,RT-qPCR检测Pdcd4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模型大鼠鼻腔滴入Pdcd4的干扰质粒,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中的Pdcd4的mRNA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成功构建了Pdcd4基因的在体干扰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Pdcd4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基因模型构建 在体干扰 支气管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多重耐药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及其表达
19
作者 刘泽世 呼瑞 +3 位作者 张毅 陈正立 耿燕 薛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5-820,共6页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及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non-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N-MDRAB)的外排泵表型、基因型和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及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non-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N-MDRAB)的外排泵表型、基因型和外排泵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应用K-B法将120株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成MDRAB 96株和N-MDRAB 24株两组;参照Sylvia Valdezate方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表型,即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观察加入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前后其MIC值的变化,筛选出加入泵抑制剂后MIC值比原值降低1/4倍或以上的菌株为AB外排泵表型阳性;PCR法扩增外排泵蛋白基因并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96株MDRAB对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6.04%-92.71%、73.96%-97.92%、40.63%-42.71%、92.71%-98.96%、93.75%-98.96%、98.96%、79.17%、0。24株N-MDRAB对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16.52%-20.43%、11.22%-15.65%、0、17.83%-18.26%、20.43%-23.39%、14.78%、19.57%、0。外排泵抑制检测结果显示,96株MDRAB有34株外排泵阳性,外排泵基因检测有33株adeB、32株adeR、33株adeS、33株adeJ、0株adeE和33株abeM,检出阳性率分别为97.06%、94.12%、97.06%、97.06%、0、97.06%;24株N-MDRAB未检测到外排泵阳性菌株,但外排泵基因检测有12株adeB、20株adeR、16株adeS、18株adeJ、0株adeE和16株abeM,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0%、83.33%、66.67%、75%、0、66.67%。对adeB、adeR、adeS、adeJ、abeM基因进行测序,经比对,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 外排泵基因广泛存在于MDRAB中,但在N-MDRAB中亦可以发现主动外排泵基因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外排泵 羰基氰氯苯腙 基因型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新品系HBeAg转基因小鼠
20
作者 郭睿 田怡 +6 位作者 金雪媛 陈海燕 王贵虎 黄小钟 李步荣 李宗芳 杨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7-1022,共6页
目的培育一种HBeAg转基因小鼠新品系。方法克隆乙型肝炎病毒HBeAg基因;采用CRISPR/Cas9技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分别在Rosa26基因位点定点插入pliver-HBeAg表达框,获得含有HBeAg基因的表达载体pliver-HBeAg,经酶切得到含有HBeAg基因的线... 目的培育一种HBeAg转基因小鼠新品系。方法克隆乙型肝炎病毒HBeAg基因;采用CRISPR/Cas9技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分别在Rosa26基因位点定点插入pliver-HBeAg表达框,获得含有HBeAg基因的表达载体pliver-HBeAg,经酶切得到含有HBeAg基因的线性DNA片段,将Cas9mRNA、gRNA和donor vector显微注射到C57BL/6J小鼠的受精卵中,再将其移植入C57BL/6J雌性代孕小鼠子宫,获得F0代建系小鼠;采用长片段PCR对出生小鼠进行鉴定,共获得HBeAg基因正确同源重组的F0代建系小鼠;F0代阳性小鼠与野生型C57BL/6J小鼠交配,繁育获得F1代小鼠,经PCR鉴定及测序确认阳性F1代小鼠;将携带HBeAg基因的F1代转基因小鼠再次回交,对子代小鼠进行PCR基因型鉴定,直至获得纯合子子代转基因小鼠;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胶体金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HBeAg转基因鼠血浆和肝组织中HBeAg和HBeAb的表达。结果采用CRISPR/Cas9技术共获得56只F0代小鼠,其中2只为正确同源重组的F0代小鼠;F1代小鼠中6只阳性F1代小鼠。截至目前,共获得22只F2代纯合子和29只杂合子HBeAg转基因小鼠。所有HBeAg转基因小鼠外周血中均可检出高浓度的HBeAg蛋白,但未检出HBeAb的表达。而且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BeAg转基因小鼠肝脏肝细胞中可特异性表达HBeAg蛋白。结论采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能在肝脏肝细胞中稳定表达HBeAg蛋白且对HBeAg免疫耐受的新品系HBeAg转基因小鼠,为HBV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乙肝病毒 HBEAG CRISPR/Cas9 C57BL/6J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