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Kaiser评分对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6月术前行乳腺3.0 T MRI检查的非肿块强化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Kaiser评分及BI-RADS分类对乳腺...目的评价Kaiser评分对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6月术前行乳腺3.0 T MRI检查的非肿块强化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Kaiser评分及BI-RADS分类对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诊断效能,比较2种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88例患者共90个非肿块病灶,良性病变28个(31.1%),恶性病变62个(68.9%)。Kaiser评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75%、89.9%、100%和92%;BI-RADS分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5%、46.4%、79.5%、76.5%和78.9%。Kaiser评分诊断特异性(75%)明显高于BI-RADS分类诊断(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Kaiser评分系统可以为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BI-RADS分类提供诊断策略,对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纯应用BI-RADS分类。对于经验尚浅的影像科医师使用Kaiser评分能够明显提高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诊断特异性。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基于种子点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研究尿毒症不宁腿(uremic restless legs syndrome,uRLS)患者的岛叶功能连接改变,探寻不宁腿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uRLS患者(uRLS组)和2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目的采用基于种子点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研究尿毒症不宁腿(uremic restless legs syndrome,uRLS)患者的岛叶功能连接改变,探寻不宁腿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uRLS患者(uRLS组)和2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高分辨3DT1结构成像,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分析两组前后岛叶灰质体积差异,选取有差异的区域进行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并组间比较,随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寻找与RLS严重程度评分显著相关的功能连接特征,进一步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探寻与RLS评分相关的临床血清学检测指标,并与岛叶功能连接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RLS组灰质体积减小的区域位于左侧后岛叶(P<0.05,FWE校正),根据基于VBM结果的ROI分析,以左侧后岛叶作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与双侧初级感觉运动区(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S1)、双侧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SMA)及中扣带后部(posterior mid-cingulate cortex,pMCC)功能连接度减低。患者组RLS严重程度评分与左侧后岛叶功能连接度呈负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双侧S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RLS严重程度评分仅与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0.449,P=0.015),uRLS组血红蛋白浓度与左侧后岛叶-左侧S1功能连接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uRLS患者存在后岛叶的形态学改变,岛叶-S1功能连接度减低与患者RLS症状严重程度有关,低水平血红蛋白可能是uRLS患者大脑功能连接特征异常密切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Kaiser评分对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6月术前行乳腺3.0 T MRI检查的非肿块强化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Kaiser评分及BI-RADS分类对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诊断效能,比较2种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88例患者共90个非肿块病灶,良性病变28个(31.1%),恶性病变62个(68.9%)。Kaiser评分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75%、89.9%、100%和92%;BI-RADS分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3.5%、46.4%、79.5%、76.5%和78.9%。Kaiser评分诊断特异性(75%)明显高于BI-RADS分类诊断(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Kaiser评分系统可以为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BI-RADS分类提供诊断策略,对乳腺非肿块强化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纯应用BI-RADS分类。对于经验尚浅的影像科医师使用Kaiser评分能够明显提高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诊断特异性。
文摘目的采用基于种子点的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研究尿毒症不宁腿(uremic restless legs syndrome,uRLS)患者的岛叶功能连接改变,探寻不宁腿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uRLS患者(uRLS组)和29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高分辨3DT1结构成像,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分析两组前后岛叶灰质体积差异,选取有差异的区域进行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并组间比较,随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寻找与RLS严重程度评分显著相关的功能连接特征,进一步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探寻与RLS评分相关的临床血清学检测指标,并与岛叶功能连接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RLS组灰质体积减小的区域位于左侧后岛叶(P<0.05,FWE校正),根据基于VBM结果的ROI分析,以左侧后岛叶作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与双侧初级感觉运动区(primary sensorimotor cortex,S1)、双侧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s,SMA)及中扣带后部(posterior mid-cingulate cortex,pMCC)功能连接度减低。患者组RLS严重程度评分与左侧后岛叶功能连接度呈负相关的区域主要位于双侧S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RLS严重程度评分仅与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r=-0.449,P=0.015),uRLS组血红蛋白浓度与左侧后岛叶-左侧S1功能连接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uRLS患者存在后岛叶的形态学改变,岛叶-S1功能连接度减低与患者RLS症状严重程度有关,低水平血红蛋白可能是uRLS患者大脑功能连接特征异常密切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