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联合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12
1
作者 乔鸿飞 雷晓辉 +3 位作者 马奔 黎耀峰 袁海峰 张巧俊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6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元联合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实践教学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实习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80名,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各40名。教改组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以问题为中心教学(PBL)和案例为基础教学(CBL)... 目的探讨多元联合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实践教学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实习的康复治疗专业学生80名,分为教改组和对照组各40名。教改组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以问题为中心教学(PBL)和案例为基础教学(CBL)联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习期均为1年,理论课时总数60学时。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及不记名调查问卷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教改组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学习兴趣增加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多元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较优的教学模式,适于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问题为中心 案例联合 教学模式 康复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不同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恢复期康复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雷晓辉 惠艳娉 +5 位作者 张妮 黎耀峰 吴仲恒 乔鸿飞 张巧俊 袁海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9-971,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恢复期仍有多种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及时介入对促进患者功能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基于目前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对单纯新冠感染患者和既往有功能障碍合并新冠感染者(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恢复期仍有多种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及时介入对促进患者功能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基于目前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对单纯新冠感染患者和既往有功能障碍合并新冠感染者(如神经功能障碍、慢性疼痛、骨关节疾病等)的不同人群在新冠感染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新冠感染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恢复期 康复治疗 推荐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课学习对康复治疗本科生专业承诺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仲恒 雷小辉 +2 位作者 马奔 袁海峰 张巧俊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期344-348,共5页
目的了解康复治疗本科生专业承诺的现状,探讨学习《康复医学概论》理论课、高考志愿选择和就业前景对专业承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一年级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91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康复... 目的了解康复治疗本科生专业承诺的现状,探讨学习《康复医学概论》理论课、高考志愿选择和就业前景对专业承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一年级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91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康复治疗本科生专业承诺平均分(74.348±2.014)分,其中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分别为(24.775±0.701)分、(15.753±0.481)分、(14.798±0.428)分、(19.022±0.571)分。理论课学习后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评分显著增高(P<0.001);高考志愿为调剂专业的规范承诺评分显著低于自主选择(P<0.05);就业前景为冷门专业的继续承诺评分显著高于一般专业(P<0.05)。结论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总体上专业承诺感中等偏下;理论课学习提高了康复治疗本科生的专业承诺水平;高考志愿选择和就业前景影响康复治疗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承诺 康复治疗 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薄荷冰棒冷热交替刺激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峰 李坤颖 +2 位作者 王茉莉 訾程程 雷倩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5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冷热交替刺激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球囊扩张术、吞咽电刺激、吞咽基础训练和饮食护理,对照组同时采用传统冰刺激,治疗组则给予自制的薄荷冰... 目的观察冷热交替刺激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球囊扩张术、吞咽电刺激、吞咽基础训练和饮食护理,对照组同时采用传统冰刺激,治疗组则给予自制的薄荷冰棒进行冷刺激,冷刺激后口含热水,交替进行训练。结果治疗4周和8周时,治疗组各肌群吞咽时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最大振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洼田饮水试验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制薄荷冰棒进行冷热交替刺激训练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薄荷冰棒 冷热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前皮质α1受体调节帕金森病焦虑模型大鼠杏仁核的活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仲恒 李立博 +4 位作者 王涛 李文娟 席悦 郭方圆 张巧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3-899,共7页
目的观察激活或阻断边缘前皮质(prelimbic cortex,PrL)内α 1肾上腺素受体(α 1受体)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和杏仁核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单侧损毁内侧前脑... 目的观察激活或阻断边缘前皮质(prelimbic cortex,PrL)内α 1肾上腺素受体(α 1受体)对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和杏仁核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单侧损毁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法建立PD大鼠模型,旷场实验检测大鼠的焦虑样行为;通过导向套管向PrL内注射α 1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后检测对大鼠焦虑样行为、杏仁核中单胺类递质含量以及c-Fos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6-OHDA单侧损毁MFB的PD模型大鼠产生焦虑样行为(P<0.001)。激活PrL内α 1受体可诱导或增强大鼠的焦虑样行为(假手术组P<0.001;损毁组P<0.05),而阻断α 1受体则产生了抗焦虑样效应(假手术组P<0.001;损毁组P<0.05)。在假手术组,激活大鼠PrL内α 1受体增加杏仁核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水平(P均<0.001),而阻断α 1受体则降低杏仁核内DA和5-HT水平(P均<0.001)。在损毁组,激活大鼠PrL内α 1受体增加杏仁核内NA(P<0.01)和5-HT水平(P<0.001),而阻断α 1受体则降低杏仁核内NA和5-HT水平(P均<0.001)。大鼠PrL内局部注射α 1受体激动剂后杏仁核中c-Fos表达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密度显著增加(假手术组、损毁组:P<0.001)。结论激活或阻断PrL内α 1受体改变了杏仁核的神经活动,参与调节PD大鼠焦虑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前皮质 杏仁核 Α1肾上腺素受体 焦虑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B1、CYP3A5和PON1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雷晓辉 翟娅婧 +2 位作者 贺海蓉 王学良 吕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6-733,共8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冠心病患者肠道多药耐药蛋白1基因ABCB1、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A5、对氧磷酶-1基因PON1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到2015年3月6日为止的中英文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2....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冠心病患者肠道多药耐药蛋白1基因ABCB1、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A5、对氧磷酶-1基因PON1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到2015年3月6日为止的中英文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项研究,共32 675例患者。分别有19项和8项研究报道了ABCB1C3435T、CYP3A5 A6986G与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Meta分析结果显示,ABCB1C3435T和CYP3A5A6986G多态性对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没有影响(OR=1.099,95%CI0.913,1.323,P=0.319;OR=0.844,95%CI0.784,1.220,P=0.844)。有19项关于PON1多态性的研究,发现Q192R突变与MACE的发生风险有关(OR=0.812,95%CI 0.671,0.984,P=0.033),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缺乏稳定性。结论 PON1Q192R突变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基因多态性 ABCB1 CYP3A5 PON1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前皮质α2肾上腺素受体调节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仲恒 王涛 +2 位作者 惠艳娉 李立博 张巧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6-721,共6页
目的观察边缘前皮质(PrL)内α2肾上腺素受体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损毁内侧前脑束(MFB)法建立PD大鼠模型,利用蔗糖偏爱和强迫游泳实验(FST)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PrL内微量注射α2... 目的观察边缘前皮质(PrL)内α2肾上腺素受体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损毁内侧前脑束(MFB)法建立PD大鼠模型,利用蔗糖偏爱和强迫游泳实验(FST)检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PrL内微量注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后观察药物对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结果6-OHDA单侧损毁MFB诱发大鼠产生抑郁样行为;PrL内注射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后诱发假手术组大鼠产生抑郁样行为,增强损毁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假手术组和损毁组大鼠PrL内注射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咪唑克生表现出抗抑郁样作用,但在损毁组用于激活或阻断α2肾上腺素受体以诱导行为变化的最低药物剂量高于假手术组大鼠。结论 PrL内α2肾上腺素受体参与PD抑郁样行为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前皮质 肾上腺素受体 抑郁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前皮质α_1肾上腺素受体调节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焦虑样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吴仲恒 王涛 +2 位作者 惠艳娉 李立博 张巧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39-446,共8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的焦虑样行为,以及激活或阻断边缘前皮质(prelimbic cortex,Pr L)的α_1肾上腺素受体对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1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PD模型组,每组78只。采...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的焦虑样行为,以及激活或阻断边缘前皮质(prelimbic cortex,Pr L)的α_1肾上腺素受体对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1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PD模型组,每组78只。采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单侧损毁内侧前脑束(medial forbrain bundle,MFB)建立PD大鼠模型;利用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EPM)实验检测大鼠的焦虑样行为; Pr L内注射α_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后,观察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探头次数均明显降低(均P <0. 001),而前伸次数显著增加(P <0. 001)。与注射生理盐水比较,Pr L内注射苯肾上腺素显著降低了假手术大鼠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探头次数(均P <0. 001),且明显增加大鼠前伸次数(P <0. 01);而Pr L内注射苯那沙坦后模型组大鼠在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P <0. 05)、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P <0. 01)和探头次数(P <0. 001)均显著增加,而前伸次数明显减少(P <0. 05)。与注射生理盐水比较,Pr L内注射苯肾上腺素后模型组大鼠探头次数显著减少(P <0. 05)而前伸次数明显增加(P <0. 001); Pr L内注射苯那沙坦后模型组大鼠探头次数显著增加(P <0. 05)而前伸次数明显减少(P <0. 01)。结论 6-OHDA损毁MFB后诱发大鼠产生焦虑样行为,Pr L内α_1肾上腺素受体参与PD大鼠焦虑样行为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前皮质 帕金森病 肾上腺素受体 焦虑样行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马艳 刘军花 +1 位作者 王茉莉 张颖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7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观察2组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的62.50%(2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可以降低脑卒中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按摩 尿潴留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GABA中间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及5-HT7受体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惠艳娉 李立博 +1 位作者 吴仲恒 张巧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32-341,共10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γ-氨基丁酸(GABA)中间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及5-HT7受体激动剂AS19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成年健康的雄性SD大鼠(SPF级,6~8周龄)共6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6...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模型大鼠内侧前额叶皮层(mPFC)γ-氨基丁酸(GABA)中间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及5-HT7受体激动剂AS19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成年健康的雄性SD大鼠(SPF级,6~8周龄)共6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6)和PD模型组(n=30),以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黑质致密部损毁建立PD模型。采用细胞外记录和细胞旁标记方法,记录大鼠mPFC中GABA中间神经元电活动,同时观察5-HT7受体激动剂AS19全身和局部给药对假手术和PD模型大鼠mPFC内GABA中间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 PD模型组大鼠mPFC中GABA中间神经元的平均放电频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4.91±0.60)Hz vs(7.35±1.05)Hz,P<0.05]。在假手术组大鼠,累积剂量的AS19(40~640μg/kg, i.v.)对mPFC内GABA中间神经元活动产生的总体效应是兴奋的(P<0.05),产生显著兴奋所需的AS19剂量为320μg/kg(P<0.05),mPFC内局部给予AS19(0.01μg/0.1μl)对GABA中间神经元无明显兴奋作用。在PD模型组大鼠,静脉给予相同累积剂量的AS19(40~640μg/kg, i.v.)产生的总体效应也是兴奋的(P<0.05),不同的是其剂量依赖性的兴奋作用在80μg/kg时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局部给予相同剂量的AS19(0.01μg/0.1μl)可明显兴奋mPFC内GABA中间神经元(P<0.05)。结论 PD模型大鼠mPFC内GABA中间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5-HT7受体激活所产生的mPFC内GABA能中间神经元兴奋效应在PD模型大鼠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7受体激动剂 帕金森病 内侧前额叶皮层 中间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F技术在落枕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晓辉 王学良 +1 位作者 马奔 李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0期78-78,80,共2页
目的:观察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落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推拿组、运动组,每组30例。推拿组采用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运动组采用PNF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推拿... 目的:观察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落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推拿组、运动组,每组30例。推拿组采用中医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运动组采用PNF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推拿组治愈19例(63%),好转2例(7%),未愈9例(30%),总有效率70%。运动组治愈27例(90%),好转2例(7%),未愈1例(3%),总有效率90.0%。运动组治疗效果优于推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NF技术治疗落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枕 推拿 P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的中枢电生理表现
12
作者 李文娟 乔鸿飞 +2 位作者 傅静 张慧 苑媛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995-998,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大脑皮层的活动状态,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为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招募不同临床表现的PD患者16名,其中静止性震颤者7名,运动迟缓者9名,Hoehn-Yahr分期2-3期,根据统一...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大脑皮层的活动状态,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为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招募不同临床表现的PD患者16名,其中静止性震颤者7名,运动迟缓者9名,Hoehn-Yahr分期2-3期,根据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中单侧肢体得分结果将每组患者肢体分为症状重侧和症状轻侧,所有患者四肢均行皮层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MT)、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中枢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检测,对比组间各检测值有无明显差异。结果静止性震颤组症状较重侧上肢MT与运动迟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较轻侧MT、MEP潜伏期、波幅以及CMCT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临床表现的PD患者皮层MT不同,皮层兴奋性的不同可能是导致PD不同临床表现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中枢电生理 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双侧腹侧被盖区头端毁损与抑郁行为的相关性
13
作者 刘盼 吴仲恒 +4 位作者 李立博 乔鸿飞 袁海峰 杜成学 张巧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4-568,共5页
目的探索大鼠中脑双侧腹侧被盖区头端(anterior ventral tegmental area,aVTA)在抑郁行为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6-OHDA损毁aVTA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学方法(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蔗糖偏好实验)观察术后大鼠行格数、直立... 目的探索大鼠中脑双侧腹侧被盖区头端(anterior ventral tegmental area,aVTA)在抑郁行为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6-OHDA损毁aVTA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学方法(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蔗糖偏好实验)观察术后大鼠行格数、直立次数、不动时间、蔗糖消耗百分比的变化;以TH阳性神经元计数观察损毁组大鼠双侧aVTA和SNc的DA神经元损毁程度;通过高压液相在线递质测量技术测定大鼠相关脑区DA、5-HT和NA的含量变化,并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结果①损毁组大鼠的穿行格数、直立次数显著降低,不动时间显著延长,蔗糖消耗百分比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01);②损毁组大鼠aVTA及SNc的DA能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 P 值均<0.001 );③损毁组大鼠的内侧前额叶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纹状体(striatum,STr)、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HPC)、外侧缰核(lateral habenula,LHb)中5-HT和NA的含量明显下降( P <0.001);STr中DA含量明显下降( P <0.001),而mPFC、LHb、VHPC中的DA含量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大鼠腹侧被盖区头端参与抑郁行为的发生,腹侧被盖区及其相关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改变可能是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侧被盖区头端 行为学 抑郁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