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athepsin X及Cystatin C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学德 侯彦丽 +4 位作者 牛泽群 李维 孟夏 张娜 杨拴盈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11-41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组织蛋白酶X(Cathepsin X,Cat X)是最近发现的一种组织蛋白酶(Cathepsins,Cats)家族成员。近年来研究表明CatX与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血清CatX及cystatinC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背景与目的组织蛋白酶X(Cathepsin X,Cat X)是最近发现的一种组织蛋白酶(Cathepsins,Cats)家族成员。近年来研究表明CatX与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血清CatX及cystatinC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84例肺癌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atX及cystatinC表达。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at X和cystatin 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CatX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之间有相关的趋势(P=0.076)。血清cystatin C水平与肺癌TNM分期正相关(P=0.01),cystatinC/CatX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有相关趋势(P=0.058)。CatX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相关,高水平CatX肺癌患者OS更短。Cox单因素回归示CatX高表达以及TNM分期是影响肺癌预后独立因素,Cox多因素回归显示,仅TNM分期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患者中血清CatX和cystatinC水平升高,检测肺癌患者Cat X和cystatin C血清水平对于指导临床肺癌诊断、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HEPSIN X CYSTATIN C 肺肿瘤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林琳 闫蕊 +5 位作者 刘昕 李青 刁佳宇 张明 单虎 魏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缓解EAM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猪心肌免疫球蛋白皮下注射法制作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随机将24只6周龄雄性Lewis大鼠分为对照组(Con)、...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缓解EAM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猪心肌免疫球蛋白皮下注射法制作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随机将24只6周龄雄性Lewis大鼠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C)和白藜芦醇干预组(MC+Res)。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随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MIF的表达,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程度。结果对照组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心肌组织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同时伴有明显心肌纤维断裂、溶解及大量巨噬细胞聚集,白藜芦醇干预可显著缓解心肌纤维溶解、断裂,减少巨噬细胞浸润(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LVEDs显著增加(P<0.01),LVEF、LVFS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干预组中LVEDs明显减少(P<0.05),LVEF、LVFS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中MIF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白藜芦醇可明显降低MIF表达(P<0.05)。结论心肌组织中MIF参与了EAM的发病,白藜芦醇对EAM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MIF表达、减少巨噬细胞的浸润和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白藜芦醇 巨噬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8
3
作者 纪泛扑 李政霄 +3 位作者 邓红 薛红安 刘原 李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7-67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国内首例聚乙二醇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诱发IP,应用SPSS11.5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结果22例干扰素单独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发生IP患者中,分别有8... 目的回顾性分析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IP)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国内首例聚乙二醇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诱发IP,应用SPSS11.5统计分析国内外文献。结果22例干扰素单独或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发生IP患者中,分别有83%,72%,56%出现呼吸困难,干咳和不同程度发热。20例患者呈限制性肺功能受损和/或低氧血症,胸部X线片和/或CT显示弥漫性浸润。71%患者于治疗12周内发病,85%患者预后良好,平均恢复时间7.5周。与轻、中度肺功能损伤者相比,8例重度肺功能损害者IP出现更早(6.6wvs14.1w,P<0.05);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比例较高(75%vs54%,P>0.05)。结论IP是罕见肺部并发症,干扰素治疗CHC12周内应该加强随访。出现IP时需立即停用抗病毒治疗,轻、中度肺功能损伤者严密观察下可不需要激素治疗。肺损伤严重程度与并发症发生时间有关,治疗早期(6周)出现明显肺毒性体征需要皮质类固醇治疗以减轻肺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慢性丙型肝炎 间质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建梅 张彦 +3 位作者 陈承 史红阳 倪菁 马卫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株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探索PEDF对肺癌合并糖尿病的疾病发展、预后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培养肺鳞癌细胞株SK-MES-1,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糖组及PEDF干预高糖1、2、3组,倒置显微镜...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株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探索PEDF对肺癌合并糖尿病的疾病发展、预后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培养肺鳞癌细胞株SK-MES-1,分为阴性对照组、高糖组及PEDF干预高糖1、2、3组,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改变;MTT比色法分析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穿透数;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结果①高糖组较阴性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降低、凋亡率降低、阻滞于G0/G1期的百分比相对减少、细胞穿透数增加、VEGF浓度增高(P<0.05);②随着PEDF干预浓度的增高,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G0/G1期的百分比增加,细胞穿透数减少,VEGF浓度降低,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高糖环境促进肺鳞癌发展。②PEDF抑制高糖环境下肺鳞癌细胞的增殖,促进早期凋亡,减弱侵袭力,并呈浓度依赖;预测PEDF将成为肺癌合并糖尿病的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靶向测序技术的肿瘤原发部位差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罗祥 鲁四海 +1 位作者 戴鹏高 杨栓盈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9-626,共8页
探究肺内不同病灶部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突变特征及导致临床表现差异的潜在分子机制。对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并收集TCGA数据库中502份非小细胞肺癌测序数据,从不同肺叶、分布侧等角... 探究肺内不同病灶部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突变特征及导致临床表现差异的潜在分子机制。对铜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的新鲜肿瘤组织标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并收集TCGA数据库中502份非小细胞肺癌测序数据,从不同肺叶、分布侧等角度分析基因的突变特征与功能学影响。结果显示,99.1%(559/564)的样本中均检出突变,各标本中双突变比例最高(63.01%~82.93%),各组间均检出特有突变,但其与年龄、性别等无相关性。功能分析表明,叶分组中特有突变参与癌症中心碳代谢、药物抵抗等过程,而左、右侧分组中主要与PD-L1表达调控、细胞增殖、错配修复及凋亡等有关。该研究揭示了原发部位不同的肺癌患者组织突变特征及生物学功能差异,对非小细胞肺癌致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辅助诊断原发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部位 突变 基因功能 高通量测序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