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GBoost的COPD患者肺癌发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
作者 杨靖 焦童 +4 位作者 董宇娇 姚晨雨 孔群钰 石婕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2,共8页
目的 利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构建XGBoost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早期预测的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 目的 利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构建XGBoost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早期预测的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进行筛选,共收集4 008例有完整数据的患者。首先对各特征基线进行分析,再利用XGBoost构建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利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值对各特征重要性进行量化和归因;决策曲线分析(DCA)曲线评价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使用28个变量构建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模型之后,按照变量重要性排序及临床经验,筛选8个变量,重新构建预测模型,模型效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948(0.938,0.958)、0.797(0.738,0.856)。SHAP图显示CEA、CA125、FIB、嗜酸性粒细胞、PLT、D-二聚体升高和TT缩短均会增加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DCA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师做出更准确的预后预测和治疗决策。结论 基于XGBoost成功建立了预测模型,以特征子集实现了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危险性评估 预测模型 XGBoost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通过HIF-1α/LDHA通路抑制糖酵解改善肺血管重塑 被引量:1
2
作者 史文花 陈玉倩 +4 位作者 张永红 李丛 翟翠 杨妮 柯蕊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探索青蒿素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管重塑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MCT诱导的PAH模型组(MCT组,60 mg/kg)、青蒿素干预组(50 mg/kg)。造模28 d后检测大鼠右心... 目的探索青蒿素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管重塑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MCT诱导的PAH模型组(MCT组,60 mg/kg)、青蒿素干预组(50 mg/kg)。造模28 d后检测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肺动脉平均压(mPAP)、心率及右室肥厚指数(RVHI)评估PAH进展,HE染色及α-SMA免疫组化法观察肺血管形态及肌化情况,并计算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血管肌层面积百分比(WA%)及肌化血管比例评估肺血管重塑,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HIF-1α、LDHA的mRNA和蛋白水平,应用丙酮酸及乳酸测试试剂盒检测丙酮酸、乳酸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T组大鼠RVSP及mPAP升高,心率增快,RVHI增高(P<0.05);血管壁明显肌化并增厚,WT%及WA%升高,肺小动脉肌化程度显著增高(P<0.05),提示PAH模型构建成功。与MCT组相比,青蒿素干预组大鼠RVSP、mPAP、心率及RVHI均降低(P<0.05),WT%、WA%及肺小动脉肌化程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CT组大鼠肺组织中HIF-1α、LDHA的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乳酸/丙酮酸比值升高(P<0.05);青蒿素干预组HIF-1α、LDHA mRNA及蛋白水平较MCT组降低,乳酸和丙酮酸的含量、乳酸/丙酮酸比值较MCT组降低(P<0.05)。结论青蒿素可以改善PAH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肺血管重塑,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LDHA信号通路介导的糖酵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肺血管重塑 青蒿素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若干问题的多学科临床诊疗推荐意见 被引量:3
3
作者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冠感染诊疗推荐意见编委会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1-347,共17页
2022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激增,国家卫健委推出的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版)》对新冠感染患者规范化诊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但该诊疗方案在临床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定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 2022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患者激增,国家卫健委推出的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版)》对新冠感染患者规范化诊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但该诊疗方案在临床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一定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就新冠感染诊疗中仍存在的相关关键问题,如新冠感染患者的抗病毒药物选择、免疫治疗的时机、抗凝药物使用剂量、心肌损伤的处理、新冠感染后间质性肺病的治疗、新冠反弹等问题进行细化和归类,形成18条推荐意见,便于临床实践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推荐意见 抗病毒治疗 免疫治疗 新冠反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28
4
作者 石婕 刘璇 +6 位作者 明宗娟 李维 吕欣 杨侠 王煜 张梦颖 杨拴盈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26-433,共8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肺结节被认为是早期肺癌,但如何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却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肺结节被认为是早期肺癌,但如何鉴别肺结节良恶性却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因子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从而提高SPN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纳入81例诊断明确的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例的一般临床资料、结节影像学特征、病理学诊断资料、细胞因子系列和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可预测肺结节性质的影响指标,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构造联合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及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一般临床资料分析示恶性结节出现在右肺上叶的比例最高(40.4%)。恶性结节组中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21-1,CYFRA21-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血清水平高于良性结节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EA、IL-6、IL-8为预测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子。ROC曲线分析表明,单项指标CEA、IL-6和IL-8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2、0.684和0.749,CEA+IL-6+IL-8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更大,检测效能更高。结论CEA、IL-6和IL-8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细胞因子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中CEA+IL-6+IL-8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肿瘤标志物 细胞因子 联合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明 唐晶晶 +5 位作者 谢颖颖 张洁 张秋红 杨侠 单虎 李雅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索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姜黄素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香烟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射脂多... 目的探索姜黄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姜黄素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香烟烟熏联合气管内注射脂多糖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并按照分组情况对大鼠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肺泡上皮细胞内质网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在肺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姜黄素干预组大鼠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较COPD模型组降低(P<0.05)。光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肺泡腔扩张、肺泡上皮细胞内质网肿胀,姜黄素干预可减轻肺泡上皮细胞及内质网损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RP78在COPD大鼠肺泡上皮细胞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姜黄素干预可显著下调GRP78在COPD大鼠肺泡上皮细胞中表达水平(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肺泡上皮细胞内质网应激而发挥对COPD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姜黄素 内质网应激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明 张莉 +5 位作者 杨侠 单虎 张秋红 张红妮 张洁 李雅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 CSE)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BEAS-2B,分为正常对照组、7.5%(75 mL/L)CSE组、7.5%CSE+NA...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 CSE)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BEAS-2B,分为正常对照组、7.5%(75 mL/L)CSE组、7.5%CSE+NAC组,干预24 h后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MMP)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MMP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Sirt3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 MnSOD)的蛋白表达,比色法测定细胞内MnSOD活性。结果 7.5%CSE+NAC组的气道上皮细胞活性较7.5%CSE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7.5%CSE+NAC组的气道上皮细胞MMP水平显著高于7.5%CSE组(P<0.05)。与7.5%CSE组相比,7.5%CSE+NAC组气道上皮细胞线粒体内ROS显著降低,Sirt3和MnSOD蛋白表达以及MnSOD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NAC通过调控Sirt3-MnSOD信号通路减轻CSE所致的气道上皮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有助于阐明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气道上皮细胞 线粒体 Sirt3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中肺动脉压力与肺功能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炜 丁朵 王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894,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疾病特点,并明确COPD患者中PH的严重程度与肺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行心动超声检测并估测肺...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疾病特点,并明确COPD患者中PH的严重程度与肺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行心动超声检测并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sPAP)的COPD患者565例。根据sPAP是否>35 mmHg将患者分为非COPD-PH组(243例)及COPD-PH组(322例);根据sPAP水平,将COPD合并PH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将COPD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分为GOLD 1~4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特点、不同严重程度COPD合并PH患者组间肺功能指标差异及肺动脉压力与肺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COPD-PH组患者相比,COPD-PH组患者年龄大(P=0.001),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P<0.001)、D-二聚体(D-dimer)水平较高(P=0.020)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占预计值%较低(P=0.001)。轻度PH、中度PH及重度PH患者组间的氧分压(P=0.017)及DLco占预计值%(P=0.004)存在差异,重度PH患者较轻-中度PH患者的氧分压更低,PH严重程度分级越高,患者的DLco占预计值%越低。而三组间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GOLD 1~4各组间的sPAP无统计学差异,且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中的PH严重程度分布亦无差异。sPAP与DLco占预计值呈负相关关系,与各项肺通气指标无相关性。结论高龄、BNP及D-dimer可作为监测COPD患者发生PH的重要预测指标,血流动力学受损程度与气流受限程度不匹配,但与弥散功能受损程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动脉高压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668在肺鳞癌中高表达并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博 陈洋 +2 位作者 袁竞妍 曾丽忠 杨拴盈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6-235,共10页
背景与目的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仍是制约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5年生存率的重要影响因素。长链非编码RNA 00668(LINC00668)参与调控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在L... 背景与目的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仍是制约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5年生存率的重要影响因素。长链非编码RNA 00668(LINC00668)参与调控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其在LUSC中的研究尚不完善。本研究旨在探讨LINC00668在NSCLC特别是LUSC中的预后价值及生物学功能。方法本研究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ltas,TCGA)数据库分析了LINC00668在NSCLC特别是LUSC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通过体外实验探索了其在LUSC细胞中的功能。结果LINC00668在LUS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患者的肿瘤原发灶-淋巴结-转移(tumor-nodemetastasis,TNM)分期显著相关。同时,LINC00668在吸烟患者中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并与吸烟LUSC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显著相关。体外实验显示,相较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和癌旁组织,LINC00668在LUSC细胞系和组织样本中表达量显著升高;同时,在LUSC细胞系中敲低LINC00668可有效抑制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论LINC00668可能与肺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LINC00668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LUSC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LINC00668 转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