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特征
1
作者 刘凯顺子 方敏 +3 位作者 段锦花 李春娥 朱峰 赵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8-454,共7页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Control)的肠道微生物变化,探讨NAFLD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中的353例样本,包括110例健康对照,获得组间菌群多样性变化数据,分析肠道微生物的改变与NAFLD...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Control)的肠道微生物变化,探讨NAFLD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中的353例样本,包括110例健康对照,获得组间菌群多样性变化数据,分析肠道微生物的改变与NAFLD的潜在相关性。结果α多样性分析发现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的Invsimpson指数(P=0.57)和Simpson指数(P=0.57)没有显著性差异,Shannon指数有下降趋势(P=0.084)但无显著性。β多样性分析发现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2)。物种组成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NAFLD患者和健康对照拥有相同的物种种类,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两组中均为优势门,但相比于Control组,NAFLD组的Firmicu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和Candidatus_Melainabacteria显著降低;种水平上单形拟杆菌(Bacteroides_uniformis)、普拉梭菌(Faecalbacterium_prausnitzil)等10种细菌在NAFLD组和Control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组间差异分析发现,多氏居海事城球杆菌(Phocaeicola dorei)、狄氏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_distasonis)、沃氏嗜胆菌(Bilophila_wadsworthia)、Dysosmobacter_welbionis等菌在NAFLD患者中显著富集(LDA score>2.0,P<0.05),而粪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_stercorea)、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等细菌则与NAFLD呈负相关。基于宏基因组数据构建疾病检测模型,筛选出与NAFLD相关的26种肠道微生物,其中包括鱼腥味锥形杆菌(Pyramidobacter piscolens)、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等。用ROC曲线判别模型对NAFLD诊断的准确性,ROC曲线的AUC为0.7438,显示该模型对诊断NAFLD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本研究揭示了NAFLD患者与健康对照在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差异,并确定了与NAFLD相关的关键菌群。此外,基于宏基因组数据构建的疾病检测模型为NAFLD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有助于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肠道微生物 宏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韩拓 巩红 +6 位作者 徐阳 范雅洁 宋薇 姚智会 葛淼 王倩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4-330,共7页
目的探究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我院健康体检者数据,纳入既往无各类慢性疾病史的3430例健康人群和216例既往诊断高血压患者,检测其血清锌、铁、钙、镁、铅、铜... 目的探究健康人群和高血压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我院健康体检者数据,纳入既往无各类慢性疾病史的3430例健康人群和216例既往诊断高血压患者,检测其血清锌、铁、钙、镁、铅、铜、镉含量,分析其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健康人群中低锌(9.5%)、低镁血症(1.8%)的发生率较低,而低钙血症(27.8%)相对较为常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指数(BMI)、血清白蛋白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相关。空腹血糖(OR=1.095,95%CI:1.007~1.191)与血铅(OR=1.006,95%CI:1.000~1.012)可能是收缩压升高相关危险因素;血清总胆固醇(OR=1.244,95%CI:1.095~1.412)、血清铁(OR=1.275,95%CI:1.114~1.460)及血铅(OR=1.010,95%CI:1.004~1.015)可能是舒张压升高相关危险因素,血清镁(OR=0.488,95%CI:0.266~0.894)则是舒张压的保护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校正年龄、性别、BMI、腰臀比及吸烟史,分析发现高血压组相较健康对照组血清各微量元素水平并无显著差异。结论普通健康人群中收缩压与血清铅含量相关,舒张压则与血清铁、铅呈正相关,与血清镁负相关。高血压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未见差异,然而本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群 高血压 微量元素 收缩压 舒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肖静 李盈 +6 位作者 方敏 巩红 李文 张春艳 陈方尧 张岩 韩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6-1271,共6页
目的探究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及诊断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3年12月于我院健康体检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的非肥胖者,根据上腹部彩超结果分为健康对照组与NAFLD组... 目的探究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非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及诊断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3年12月于我院健康体检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的非肥胖者,根据上腹部彩超结果分为健康对照组与NAFLD组。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探索TyG与非肥胖型NAFLD之间非线性关系,采用LASSO回归进行变量筛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TyG与非肥胖型NAFLD风险之间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yG对非肥胖型NAFLD的诊断预测价值,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723例非肥胖型体检者,其中NAFLD患者432例,患病率为11.6%。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非肥胖型NAFLD患者中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血尿酸、空腹血糖与TyG指数升高,HDLC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充分校正混杂因素后,TyG每增加1个单位,非肥胖型NAFLD风险增加约2.22倍(OR=3.22,95%CI:2.53-4.12,P<0.001)。与最低四分位Q1组相比,TyG指数Q2、Q3、Q4组的NAFLD患病风险将分别增加1.52倍(OR=2.52,95%CI:1.20-5.95)、3.56倍(OR=4.56,95%CI:2.28-10.46)与8.66倍(OR=9.66,95%CI:4.83-22.18)。RCS曲线显示TyG指数与非肥胖型NAFLD风险显著相关,两者间呈近似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0.019)。ROC曲线下面积为0.819,敏感性为78.0%,特异性为71.2%,具有较好的预测诊断价值。结论TyG指数与非肥胖型NAFLD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可作为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早期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肥胖型脂肪肝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血脂异常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脂肪指数对瘦型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测价值:一项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维冬 巩红 +5 位作者 肖静 高希羽 张岩 张春艳 陈方尧 韩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6-781,共6页
目的探究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VAI)与瘦型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随机纳入2020年6月-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576名健康体检者,身... 目的探究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VAI)与瘦型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随机纳入2020年6月-2021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576名健康体检者,身体质量指数(BMI)正常(即<24 kg/m^(2)),分为瘦型NAFLD组(n=213)与健康对照组(n=2363),根据VAI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为Q 1~Q 4组,比较组间生化指标差异与NAFLD患病情况。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VAI与瘦型NAFLD之间关系,Logistic回归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VAI对瘦型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576名体检者,瘦型NAFLD患病率为8.3%(213例)。Q 1~Q 4组平均年龄、男性占比、BMI与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显著增加,且呈明显剂量反应关系(均P<0.001)。与Q 1组相比,Q 2~Q 4组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氨基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与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增加,直接胆红素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逐渐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Q 1~Q 4组NAFLD的患病率分别为0.6%、3.3%、7.0%、22.2%,呈显著递增(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随着VAI增加,瘦型人群中NAFLD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P<0.001),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P for nonlinear<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各混杂因素后,Q 2、Q 3、Q 4组瘦型NAFLD的患病风险仍分别为Q 1组的2.926倍(95%CI:0.971~8.811)、3.435倍(95%CI:1.154~10.230)与5.920倍(95%CI:1.873~18.719)。ROC曲线显示,VAI对于瘦型NAFLD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15,临界值为1.532,诊断敏感性为77.9%,特异性为72.8%,均优于BMI与WC。结论瘦型体检人群中VAI升高与NAFLD发病风险显著相关,具有良好预测价值,可用于瘦型NAFLD早期筛查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瘦型人群 内脏脂肪指数(VAI)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宏观营养素摄入与血脂及血尿酸的相关性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丽霞 韩拓 +6 位作者 王怡雯 范雅洁 巩红 郑阳 马维冬 姚智会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 探究人群中不同营养素摄入与血脂、血尿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数据,通过ID匹配人口学资料、血清学检测及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最终纳入1 343例人群样本,比较不同性别组间的日平均总能量、蛋白质、脂... 目的 探究人群中不同营养素摄入与血脂、血尿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9)数据,通过ID匹配人口学资料、血清学检测及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最终纳入1 343例人群样本,比较不同性别组间的日平均总能量、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等不同营养素摄入四分位数不同组间(由低到高分为Q1~Q4组)的血脂、血尿酸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男性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尿酸均显著高于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显著降低。男性的日平均能量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摄入量均高于女性。不同营养素摄入四分位数的不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显示,总能量摄入和蛋白摄入量均与TG正相关(r=0.070 9,P=0.008 4;r=0.051 7,P=0.012 3),而脂肪摄入量与TC正相关(r=0.086 1,P=0.001 4);血尿酸水平与脂肪、蛋白摄入量呈显著正相关(r=0.127 3,P<0.001;r=0.138 0,P<0.001)。不同性别亚组分析,男性中分析结果与总体人群一致;女性中碳水化合物摄入则与血尿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107 9,P=0.002 2)。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表明,TC、TG及血尿酸与性别、年龄及不同营养素摄入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男性中血尿酸及血脂异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和尿酸升高与营养素摄入及性别、年龄有着不同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高尿酸血症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 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Mg^(2+)浓度与血脂、血尿酸的关系及其初步机制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韩拓 姚智会 +5 位作者 范雅洁 巩红 郑阳 王丽霞 王怡雯 王聪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6-1124,共9页
目的探讨血浆Mg^(2+)浓度与血脂、血尿酸代谢之间的关系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1年5月的健康人群体检数据,根据血浆Mg^(2+)浓度分为低Mg^(2+)组(≤1.65 mmol/L)与高Mg^(2+)组(>1.65 mmol/L),... 目的探讨血浆Mg^(2+)浓度与血脂、血尿酸代谢之间的关系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9月-2021年5月的健康人群体检数据,根据血浆Mg^(2+)浓度分为低Mg^(2+)组(≤1.65 mmol/L)与高Mg^(2+)组(>1.65 mmol/L),比较两组间血脂与血尿酸的差异;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Mg^(2+)浓度与血脂、血尿酸代谢之间的相关性;按性别与年龄分亚组进行比较;基于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及OMIM等疾病相关数据库,挖掘与Mg^(2+)及血脂异常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匹配,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与低Mg^(2+)组比较,高Mg^(2+)组血尿酸[(288.88±80.44)mg/dl vs.(325.00±83.38)mg/dl,P<0.001]、总胆固醇[TC,(4.27±0.85)mmol/L vs.(4.52±0.87)mmol/L,P<0.001]、三酰甘油[TG,(1.31±0.97)mmol/L vs.(1.70±1.33)mmol/L,P<0.001]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2±0.76)mmol/L vs.(2.85±0.75)mmol/L,P<0.001]水平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1.33±0.34)vs.(1.25±0.30)mmol/L,P<0.001]明显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Mg^(2+)与血尿酸、TC、TG、LDL-C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237、0.154、0.254、0.170,P<0.001),而与HDL-C呈明显负相关(r=–0.154,P<0.001)。男性与女性亚组分析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且差异主要集中于20~40岁及40~60岁年龄段人群。基因挖掘结果显示,Mg^(2+)与血脂异常之间存在12个共同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g^(2+)可能作用于胰岛素、SREBF1、HMGCR、LCAT、CD36等肝脏脂质合成与代谢靶点,影响腺苷酸蛋白活化激酶(AMPK)通路及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发生与进展。结论健康人群中血浆Mg^(2+)升高与血脂异常和高尿酸血症具有一定相关性,Mg^(2+)可能调控肝脏脂质代谢与胰岛素通路,参与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尿酸 胰岛素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体质量肥胖与颈动脉硬化及外周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巩红 韩拓 +6 位作者 王倩 郭萌 周志华 赵杰琼 王丽霞 王怡雯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体质量肥胖(NWO)与颈动脉硬化(CAS)及外周动脉硬化(PAS)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我院健康管理部18.5 kg/m^(2)≤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并完成体脂分析、颈部血管彩超及外周动脉硬化检查者1894人,根据颈部血管彩超及... 目的探讨正常体质量肥胖(NWO)与颈动脉硬化(CAS)及外周动脉硬化(PAS)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我院健康管理部18.5 kg/m^(2)≤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并完成体脂分析、颈部血管彩超及外周动脉硬化检查者1894人,根据颈部血管彩超及外周血管硬化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单纯CAS组、单纯PAS组及CAS+PAS组,比较亚组间的基本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纯CAS组、单纯PAS组及CAS+PAS组NWO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发现,NWO与CAS及PAS密切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发现,NWO可能与CAS发生相关(OR=1.286,95%CI:1.032~1.603,P<0.05),但未能发现NWO与PAS之间有相关性。结论NWO与CAS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CAS的危险因素。健康体检中应对NWO人群体脂予以关注,及早干预管理,预防C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体质量肥胖 颈动脉硬化 外周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