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静剂量下咪唑安定和地西泮对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血糖和皮质醇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81
1
作者 赵银荃 薛荣亮 +2 位作者 马宏钟 岳天海 雷晓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镇静剂量 咪唑安定 地西泮 硬膜外麻醉 血糖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下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的镇静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国恩 雷晓鸣 薛荣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3-514,517,共3页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不同镇静分级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与生命体征变化。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的 5 3例患者 ,采用自身对照 ,比较在不同Ramsay分级时 ,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效应部位浓度 (E... 目的 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不同镇静分级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与生命体征变化。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的 5 3例患者 ,采用自身对照 ,比较在不同Ramsay分级时 ,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效应部位浓度 (ESC)与BIS值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在Ramsay 4级时的ESC为 (1.6 6± 0 .16 )mg·L-1,BIS为 78.5± 4 .6 ,生命体征平稳 ,其HR、MAP、RRS、SPO2 与Ramsay 2级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与Ramsay 5级、6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随着丙泊酚靶控输注的效应部位浓度的增加 ,BIS值呈计量相关性下降并能指导镇静分级。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Ramsay镇静 4级时较为适宜 ,生命体征平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麻醉 丙泊酚 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谱指数 生命体征 镇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深度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鸿涛 郑思敏 +1 位作者 熊虹飞 牛晓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3期2094-2097,210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6例与B组46例,A组采用深麻醉(BIS:35~45),B组采用浅麻醉(BIS:55~65),比较两组患者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6例与B组46例,A组采用深麻醉(BIS:35~45),B组采用浅麻醉(BIS:55~65),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在T_2、T_3、T_4时点,B组的MAP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5、T_6时的MA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时点的H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前,两组的Cor、ACTH、E、NE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4h,两组的Cor、ACTH、E、NE均比麻醉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4h,B组的Cor、ACTH、E、NE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的CD3^+、CD4^+、CD4^+/CD8^+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4h,两组的CD3^+、CD4^+、CD4^+/CD8^+均比麻醉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术后24h,B组的CD3^+、CD4^+、CD4^+/CD8^+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CD8^+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深麻醉(BIS:35~45)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较浅麻醉(BIS:55~65)更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胃癌根治术 心血管反应 应激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白洁 吴刚 +1 位作者 吕俊林 张蓬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4-296,338,共4页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全麻下行妇科择期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麻醉开始前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改为0.4μg/(kg·h)至手术结束停药,手术结束前10 ...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在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全麻下行妇科择期开腹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麻醉开始前10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改为0.4μg/(kg·h)至手术结束停药,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羟考酮0.8 mg/kg;B组:同样方法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羟考酮1.5 mg/kg;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于拔管后即刻、术后30、60、90 min对患者进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BCS舒适度评分及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及追加镇痛药品情况。结果 A组患者拔管即刻和拔管30 min 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BCS舒适度评分较B组高(P<0.05),A组患者术后头晕发生率低于B组,且追加药品人次较B组少(P<0.05)。结论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预防术后痛觉过敏效果良好,患者舒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羟考酮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期间镇静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庭国 张珍妮 +1 位作者 吕建瑞 薛荣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91-692,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镇静方法 麻醉期间 临床麻醉医师 脑电双频指数 监测设备 镇静镇痛药 术中知晓 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咪唑安定麻醉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蓬勃 刘勇 +4 位作者 李捷 陈新林 田英芳 孙建军 刘建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比较氯胺酮联合咪唑安定麻醉与单纯氯胺酮麻醉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在氯胺酮或氯胺酮-咪唑安定麻醉下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4h行神经病学评分、24h测量梗塞体积、72h进行TUNEL染色检测半暗带内的... 目的比较氯胺酮联合咪唑安定麻醉与单纯氯胺酮麻醉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在氯胺酮或氯胺酮-咪唑安定麻醉下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4h行神经病学评分、24h测量梗塞体积、72h进行TUNEL染色检测半暗带内的细胞凋亡。结果术后4h神经病学评分在氯胺酮-咪唑安定组和氯胺酮组间无显著性差异(1.74±0.52vs1.57±0.65,P>0.05),但氯胺酮-咪唑安定组大鼠的脑梗塞体积和半暗带内凋亡细胞密度明显低于氯胺酮组大鼠的相应参数(梗塞体积:24.1%±4.63%vs38.48%±4.18%;凋亡细胞密度:178±23个/mm2vs258±15个/mm2,P<0.05)。结论氯胺酮麻醉中联合应用咪唑安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麻醉药 氯胺酮 咪唑安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Ⅰ期根治术麻醉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新生 吕建瑞 +4 位作者 丁小英 薛荣亮 李恭才 郭正团 高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5-117,112,共4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辅以氯胺酮用于小儿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I期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儿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8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辅以氯胺酮;B组:用羟丁酸钠慢诱导气管插管辅以氯胺酮和维...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辅以氯胺酮用于小儿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I期根治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患儿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8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辅以氯胺酮;B组:用羟丁酸钠慢诱导气管插管辅以氯胺酮和维库溴胺。观察麻醉效果,连续监测HR、RR、SpO_2、ECG、有创血压,并分别于基础麻醉后(T_0)、手术开始5分钟(T_1)、1小时(T_2)、2小时(T_3)、术毕(T_4)抽取左侧挠动脉血测定血气、血糖和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A、B两组循环、呼吸均平稳,A组血糖各时点与基础值T_0无明显差异,而明显低于B组各时点(P<0.05),A组皮质醇T_2 T_3高于T_0、T_1和T_4(P<0.05),而明显低于B组各时点(P<0.05)。结论 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辅以氯胺酮用于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I期根治术是比较适宜的麻醉方法,并能较好抑制患儿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外科学 麻醉 方法 酰胺类 氯胺酮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脑保护作用及其术后镇静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郑思敏 刘鸿涛 +1 位作者 熊虹飞 牛晓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脑保护作用及其术后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脑保护作用及其术后镇静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全程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至手术结束前10min,对照组患者采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持续泵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术后6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及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24h,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d、3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h、6h、24h,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患者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能够显著降低对患者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的损伤,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结肠癌 肠梗阻 脑保护 镇痛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胆酸通过ROS/NF-κB通路对Barrett食管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冯诚 吕建瑞 +1 位作者 王瑾 张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0-596,共7页
目的 探讨脱氧胆酸(DCA)对人BAR-T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Barrett上皮细胞株BAR-T,采用不同浓度的DCA(100、200、300μ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30 min、60 min、3 h、6 h)干预BAR-T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目的 探讨脱氧胆酸(DCA)对人BAR-T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Barrett上皮细胞株BAR-T,采用不同浓度的DCA(100、200、300μmol/L)和不同作用时间(30 min、60 min、3 h、6 h)干预BAR-T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环氧酶-2(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含量,并与200μmol/L DCA+5 mmol/L 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胺酸(NAC)组进行比较;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p65蛋白入核情况,并与200μmol/L DCA+100μmol/L NF-κB通路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DTC)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A可以显著升高BAR-T细胞中ROS的含量,呈剂量依赖性,5 mmol/L NAC明显抑制DCA诱导的ROS释放。与对照组相比,相同干预时间下,DCA(200、300μmol/L组)均可以显著升高COX-2 mRNA表达。与1 h组相比,200、300μmol/L DCA 6 h组均可以显著升高COX-2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200μmol/L DCA可以显著升高COX-2蛋白表达。同时,200μmol/L DCA可以促进p65蛋白的入核,PDTC可以抑制DCA的作用。结论 DCA可能通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促进p65蛋白入核以激活NF-κB信号通路,进而上调COX-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胆酸(DCA) Barrett细胞 氧化应激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8
10
作者 张晓琴 蔡英敏 +1 位作者 薛荣亮 赵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25-526,共2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诱导时加用舒芬太尼,对照组则加用芬太尼。分别记录麻醉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2min(T2)、5min(T3)...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诱导时加用舒芬太尼,对照组则加用芬太尼。分别记录麻醉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2min(T2)、5min(T3)、10min(T4)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及心脏指数(CI)。结果MAP、CO、CI在T2、T3、T4时点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HR在T3、T4时点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而观察组的MAP、CO、CI、HR在组内T0与T2、T3、T4时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过程中不但对MAP、CO、CI、HR等血液动力学指标无影响,而且能更好地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老年 全麻诱导 血液动力学 心脏指数 心输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诱导时机体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韩新生 吕建瑞 +3 位作者 薛荣亮 丁晓英 李有才 张延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43-345,共3页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用于全麻诱导对皮质醇、血糖和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  48例全麻插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A组采用Diprifusor/TCI系统分六步诱导给药 ,B组人工推注丙泊酚。观察心率、血压、SpO2 、ECG、HRV ,并于...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用于全麻诱导对皮质醇、血糖和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  48例全麻插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A组采用Diprifusor/TCI系统分六步诱导给药 ,B组人工推注丙泊酚。观察心率、血压、SpO2 、ECG、HRV ,并于诱导前 (T0 )、意识消失时 (T1)、插管时(T2 )、插管后 1min(T3 )、3min(T4 )、5min(T5)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皮质醇。结果 A组心率、DBP、SpO2 、血糖和皮质醇各时点无明显差异 ,HRV、SBP各时点较T0 明显降低 (P <0 0 5 ) ,但插管前后无明显差异 ;B组T1、T2 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T0 和T3 、T4 、T5,也明显低于A组各时点 (P <0 0 5 ) ,T3 的HF、血糖、皮质醇明显高于T0 和其他各时点及A组 (P <0 0 5 ) ,而LF/HF明显低于T0 、T1和T5及A组 (P <0 0 5 )。结论 丙泊酚TCI用于全麻诱导插管时机体应激反应小 ,诱导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全麻 诱导 应激反应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泌乳素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李有才 薛荣亮 +1 位作者 李伟 雷晓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产妇 泌乳素 手术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被引量:24
13
作者 牛晓丽 杨毅猛 +7 位作者 蒋文军 赵茜娟 刘鸿涛 郑思敏 乔敏 张新侠 王倩茹 李思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37-740,共4页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女性患者320例,年龄18~75岁,BMI 21.5^27.1 kg/m^2,ASAⅠ—Ⅲ级。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Apfel危险分级...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开腹胃肠道手术的女性患者320例,年龄18~75岁,BMI 21.5^27.1 kg/m^2,ASAⅠ—Ⅲ级。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Apfel危险分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组(PD组),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组(P组),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组(D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80例。PD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5 mg;P组麻醉前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D组麻醉前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5 mg;C组麻醉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所有患者均行静-吸复合麻醉,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泵的配方为舒芬太尼3μg/kg。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麻醉诱导前和术后4 h检测血清胃动素(MTL)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头痛、眩晕和疲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0~8 h PD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术后0~8 h和8^24 h PD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P组、D组和C组术后4 h血清MTL浓度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P组术后头痛和眩晕发生率均明显高于PD组、D组和C组(P<0.05),而疲乏发生率明显低于PD组、D组和C组(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静脉注射联合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预处理,在PONV高风险女性患者开腹术后能够有效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开腹手术 地塞米松 穴位注射 足三里 帕洛诺司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斯行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时对机体血液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亚琴 吕建瑞 +2 位作者 王国恩 薛荣亮 吴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2-373,381,共3页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 (6 %贺斯 2 0 0 0 .5 ,HES)行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 (AHHD)时血液动力学、血气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在硬外复合浅全麻下行食道癌根治及全髋置换手术患者 5 0例 ,麻醉前 30~4 0min内输入HES(15m...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 (6 %贺斯 2 0 0 0 .5 ,HES)行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 (AHHD)时血液动力学、血气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ASAⅠ -Ⅱ级在硬外复合浅全麻下行食道癌根治及全髋置换手术患者 5 0例 ,麻醉前 30~4 0min内输入HES(15mL·kg- 1 ) ,使血容量增加 2 0 %。当Hb低于 90 g·L- 1 时输入同型异体血。术中连续监测HR、BP、SpO2 ,于HD前 (H0 )、HD后 15min(H1 )、输入同型异体血前 (H2 )以及术毕 (H3)各时点抽取动、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HR、BP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Hb、Hct在HD后各时点均降低 (P <0 .0 5或P <0 .0 1)。PT在HD后H1 、H2 ,FIB在H2 时均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采用HES行AHHD对心、肺、肝、肾及凝血功能正常患者行血液保护是安全有效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斯 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 机体 血液动力学 凝血功能 羟乙基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注射痛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英 熊虹飞 +2 位作者 牛晓丽 薛荣亮 李思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5-688,共4页
本文就丙泊酚注射痛机制和其有关预防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这一课题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思路。通过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查阅和整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系统回顾。丙泊酚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静脉麻醉药之一,但其局部注射痛是一... 本文就丙泊酚注射痛机制和其有关预防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这一课题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思路。通过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查阅和整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系统回顾。丙泊酚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静脉麻醉药之一,但其局部注射痛是一直困扰临床的问题。目前关于注射痛的具体机制尚无定论。临床应用中采用一般物理处理、药物预防、剂型改良等多种方法预防注射痛。最常用的是药物预处理的预防方法,虽有所成效但仍未完全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丙泊酚注射痛是其临床应用的主要缺点之一,尤其是在适应证范围的儿童病人。注射痛机制目前还无定论,预防方法也是众说纷纭,多种有效的预防方法可以为临床所用,但还需要继续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注射痛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比卡因骶管阻滞用于新型Ⅰ期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韩新生 吕建瑞 +3 位作者 程卫华 薛荣亮 郭正团 高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罗比卡因 骶管阻滞 新型Ⅰ期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先天性巨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后室管膜 /室下区细胞迁移到梗塞区周围并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英文)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蓬勃 刘勇 +7 位作者 李捷 康前雁 田英芳 陈新林 赵建军 石秦东 宋土生 钱亦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01-1206,共6页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后室管膜/室下区细胞的迁移分化,揭示梗塞区周围新生细胞的来源.方法大脑中动脉阻塞前,将10μl 0.2%的荧光染料DiI注射于体质量250~350 g的雄性SD大鼠侧脑室以预标记室管膜/室下区细胞.脑缺血后,采用累积式的BrdU...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后室管膜/室下区细胞的迁移分化,揭示梗塞区周围新生细胞的来源.方法大脑中动脉阻塞前,将10μl 0.2%的荧光染料DiI注射于体质量250~350 g的雄性SD大鼠侧脑室以预标记室管膜/室下区细胞.脑缺血后,采用累积式的BrdU标记方法标记新生细胞并通过双重免疫荧光染色确定细胞分化.标记的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在非缺血对照大鼠,DiI标记细胞定居于室管膜/室下区.局灶性脑缺血后,DiI标记细胞出现于胼胝体,邻近的纹状体和皮质.此外,缺血14 d后,梗塞区周围纹状体和皮质内可见一些DiI/BrdU/GFAP或DiI/BrdU/NeuN三重标记阳性细胞.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室管膜/室下区细胞迁移到梗塞区周围并分化成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成体神经干细胞的起源和开发促进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发生的新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室管膜细胞 室下区细胞 神经发生 局灶性脑缺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连续收肌管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35
18
作者 白洁 刘鸿涛 +1 位作者 孟丽华 张蓬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连续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 ACB)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单侧TKA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5岁,ASA...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连续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 ACB)对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单侧TKA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0~75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DR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20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ACB,并放置神经周围导管。术毕实施患者自控持续周围神经阻滞镇痛48 h, R组给予0.2%罗哌卡因,DR组给予0.2%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1.0μg/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术后4、8、12、18、36、48 h静息和被动运动(膝关节被动屈曲45°)时疼痛程度;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90°时间;术后48 h内补救用药例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DR组术后不同时点被动运动VA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补救镇痛药物应用人次明显减少(P<0.05)。两组恶心呕吐、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连续收肌管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好,并能促进关节早期功能修复,不增加不良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收肌管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比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时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5
19
作者 韩新生 乔万海 +2 位作者 赵亚芹 丁晓英 薛容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55-657,共3页
目的 研究罗比卡因用于幼儿骶管阻滞时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1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骶管阻滞时分别注入0.25%罗比卡因0.75 ml/kg或0.2%布比卡因0.75 ml/kg。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 目的 研究罗比卡因用于幼儿骶管阻滞时药代动力学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患儿14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骶管阻滞时分别注入0.25%罗比卡因0.75 ml/kg或0.2%布比卡因0.75 ml/kg。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并监测呼吸和循环指标,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罗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t_(1/2)分别为0.16h和0.11h,T_(peak)分别为0.53h和0.49h,C_(max)分别为0.81mg/L和1.08mg/L。另外发现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2.0 mg·L^(-1)·h^(-1)和3.9mg·L^(-1)·h^(-1),t_(1/2)β分别为1.21h和2.2h,总清除率(CL)分别为567 ml/min和287 ml/min,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呼吸、循环各指标均平稳,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罗比卡因比布比卡因较少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的蓄积,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比卡因 小儿 骶管阻滞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蔡英敏 赵亚琴 +2 位作者 洪毛明 黄芳 薛荣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4-515,共2页
关键词 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血流动力学 凝血功能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