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胸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晨旭 潘龙毅 周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425-1427,共3页
目的:探讨顺铂化疗联合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治疗肺癌胸水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肺癌胸腔积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每周胸腔内注入顺铂25 mg/m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周胸腔内注入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70 mL,治... 目的:探讨顺铂化疗联合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治疗肺癌胸水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肺癌胸腔积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为56例。对照组每周胸腔内注入顺铂25 mg/m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周胸腔内注入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70 mL,治疗4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和KPS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67.86%,显著高于对照组46.42%(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组治疗后KPS平均评分为(73.90±6.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7.25±6.52)分和治疗前水(P<0.05);总不良反应率为33.93%,显著低于对照组66.07%(P<0.05)。结论:中药制剂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胸腔积水,能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综合疗效优于单独采用顺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顺铂 胸腔积液 艾迪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晓平 孔德玲 +2 位作者 姚婕 马红兵 柯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28例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重症胸外伤并发ARDS与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28例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重症胸外伤并发ARDS与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血压、是否伴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28次/分或<10次/分)、是否吸烟、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肺挫伤、肺部疾病、呕吐误吸、腹内脏器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年龄≥65岁、肺挫伤、肺部疾病、呼吸困难、PaO_2<60 mmHg、PaCO_2≥45 mmHg或≤36 mmHg、呕吐误吸、腹内脏器损伤、GCS≤8分、ISS≥16分是重症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肺挫伤、肺部疾病、呼吸困难、血气胸、PaO_2<60 mmHg、PaCO_2≥45 mmHg或≤36 mmHg、呕吐误吸、腹内脏器损伤、GCS≤8分、ISS≥16分是重症胸外伤并发ARDS的高危因素,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胸外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医院护士针刺伤职业暴露分析及伦理问题思考 被引量:13
3
作者 孔德玲 杨晓平 +2 位作者 李小英 杨希文 杨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9期1192-1197,共6页
目的分析教学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情况,从医学伦理学角度探讨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及暴露后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不良事件管理系统上报护士针刺伤职业暴露事件,对发生针刺伤的人群特点、... 目的分析教学医院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情况,从医学伦理学角度探讨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及暴露后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不良事件管理系统上报护士针刺伤职业暴露事件,对发生针刺伤的人群特点、暴露场所、暴露时机、暴露源及暴露部位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上报针刺伤职业暴露154人次,其中护理实习生发生针刺伤职业暴露的占比最高(41.56%);暴露科室中以内科系统占比较高(40.91%);最易发生针刺伤的针具为注射针头(31.17%);发生针刺伤的操作环节为处置医疗废物过程中占比最高(27.90%);针刺伤的发生时段主要为早班(49.36%);暴露源种类HBV占比最高(29.87%);主要暴露部位为双手,占比97.40%。结论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涉及医学伦理因素,正确处理针刺伤职业暴露中的伦理问题,实施人性化管理,提供安全用具,及时做好心理疏导,给予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对于降低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保护暴露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针刺伤 职业暴露 医学伦理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高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维妙 高潇 +3 位作者 梁宝宝 李建忠 郑国旭 林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2-348,共7页
目的 基于多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IDO-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DO-1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数据库(TIMER)、基因表... 目的 基于多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IDO-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DO-1在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数据库(TIMER)、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数据库(GEPIA)、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数据库(UALCAN)、 Kaplan-Meier plotter、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等数据库分析IDO-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IDO-1差异表达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IDO-1表达与肿瘤特征基因通路的相关性,IDO-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及免疫检查点表达情况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DO-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5%;IDO-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显著差异。IDO-1表达在低分化食管癌组织、高临床分期级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表达增加;GEPIA数据库和TIMER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IDO-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IDO-1在低分化食管癌、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高表达;GEPIA数据库、 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 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IDO-1高表达的食管癌患者,特别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缩短,但食管腺癌患者的IDO-1表达水平与生存时间并无显著相关性;TCGA数据库食管癌RNA-seq数据的通路富集、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表达情况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IDO-1的表达水平与多种食管癌恶性进展基因通路密切相关,并且IDO-1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检查点表达关系密切。结论 IDO-1在食管癌中高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高表达IDO-1是食管癌恶性进展及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IDO-1)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伟 李淳成 +1 位作者 秦兆寅 王慧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雌二醇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 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 再灌注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治疗及预处理组。治疗组在缺血期给雌二醇 3.3mg·L -1,预处理组于灌注期给药 ,... 目的 探讨雌二醇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 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 再灌注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治疗及预处理组。治疗组在缺血期给雌二醇 3.3mg·L -1,预处理组于灌注期给药 ,对照组不给药。结果 与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较 ,预处理组更有效地降低心肌细胞内LDH、CK和肌钙蛋白I(TnI)的释出量。电镜观察预处理组心肌细胞损伤小于其他两组。结论 雌二醇预处理对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预处理 大鼠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前后血pH值变化程度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鄂静 孔冉冉 +2 位作者 解立怡 余晓洋 冯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7-602,共6页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率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酸碱平衡紊乱是造成蛋白质能量消耗、炎症、内分泌紊乱和骨代谢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好地控制并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的研究更多的聚焦于血透析前HCO3...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率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酸碱平衡紊乱是造成蛋白质能量消耗、炎症、内分泌紊乱和骨代谢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更好地控制并维持体内酸碱平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的研究更多的聚焦于血透析前HCO3-水平,其他影响酸碱平衡的指标,如透析前后血pH值变化及其对MHD患者临床预后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MHD患者透析后与透析前血pH值变化程度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6月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透中心病情稳定的162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随访时间、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素、B型脑钠肽、肌酐、尿素氮、尿酸、尿素清除指数(spKt/V)、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铁蛋白、收缩压、舒张压、透析前后pH值、透析前后CO2、透析前后HCO3-。根据ΔpH中位数,将患者分为ΔpH<0.0995组和ΔpH≥0.0995组。对患者进行随访,1次/3个月,随访终点事件为患者死亡(包括全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分析患者ΔpH与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最终入选142例患者,全因死亡患者39例,心血管死亡26例。ΔpH≥0.0995组血磷、肌酐、尿素氮、尿酸、SpKt/V、透析后pH值高于ΔpH<0.0995组,透析前pH值、透析后CO2、透析前HCO3-、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低于ΔpH<0.0995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hs-CRP〔HR=3.736,95%CI(1.699,8.213),P=0.001〕、舒张压〔HR=0.372,95%CI(0.182,0.760),P=0.007〕、ΔpH〔HR=0.496,95%CI(0.252,0.974),P=0.042〕与MHD患者全因死亡相关;hs-CRP〔HR=2.464,95%CI(1.063,5.711),P=0.035〕、ΔpH〔HR=0.412,95%CI(0.178,0.955),P=0.039〕与MHD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ΔpH≥0.0995组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累积生存率均低于ΔpH<0.0995组(P<0.05)。结论MHD患者ΔpH较大,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更低,更充分的纠正血pH值可能有助于提高MHD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死亡 血pH 肾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前胃癌前病变阻断实验及分子学机制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斌 胡晓莺 +3 位作者 张潍 李少民 曹克宏 付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 维甲酸阻断小鼠前胃癌前病变模型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细胞周期素D(Cyclin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小鼠前胃癌变阻断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 10 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 3组 :A组(40只 )用诱癌剂诱导 ;B组 (4... 目的 维甲酸阻断小鼠前胃癌前病变模型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细胞周期素D(Cyclin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小鼠前胃癌变阻断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 10 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 3组 :A组(40只 )用诱癌剂诱导 ;B组 (40只 )在第 6周停用诱癌剂后继续灌喂维甲酸 ;C组 (2 0只 )仅服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第 77天将小鼠全部处死 ,取前胃组织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B组癌前病变发生率及癌总发生率均较A组明显降低。EGFR、CyclinD1、VEGF在癌变上皮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A、B两组EGFR、CyclinD1、VEGF在癌前病变中表达强度与组别无关。VEGF的表达强度随着EGFR的增加而增强 ,而CyClinD1与EGFR、VEGF表达强度无关。结论 EGFR、CyClinD1、VEGF与癌肿的发生密切相关 ,而表达程度与组织学分级关系不大。在癌变过程中EGFR和VEGF有协同作用。维甲酸可降低VEGF的表达水平 ,对小鼠前胃癌前病变有明显的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阻断 实验 分子学机制 生理盐水 维甲酸 前胃癌前病变 诱癌剂 抑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对人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和ERK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姜志茹 龚均 +1 位作者 乔哲 张珍妮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90-1193,共4页
目的观察酸对人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细胞,分别在pH4.0 ̄6.5的条件下培养3 ̄60min并设对照(pH7.3)进行比较。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增殖... 目的观察酸对人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细胞,分别在pH4.0 ̄6.5的条件下培养3 ̄60min并设对照(pH7.3)进行比较。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增殖状态。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结果酸的短时间(3min)作用使细胞增殖比大于1,S期细胞比率升高,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增加。当酸作用时间大于6min时,细胞增殖比小于1,S期细胞比率下降。ERK抑制剂U0126可阻断酸诱导的细胞增殖。结论酸的短时间刺激可促进人正常食管细胞的增殖,与ERK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干预试验研究
9
作者 陈谦 连小云 +2 位作者 郑伟 周斌 吴向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4-476,共3页
目的 研究蟾皮、全虫、蜂房 (CQF液 )对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阻断作用及其相应机理。方法 应用肌氨酸乙酯盐酸盐和亚硝酸钠灌胃建立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模型。免疫组化ELPS法测定单纯诱癌组 (32只 )、单纯中药组 (2 0只 )及中药阻... 目的 研究蟾皮、全虫、蜂房 (CQF液 )对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阻断作用及其相应机理。方法 应用肌氨酸乙酯盐酸盐和亚硝酸钠灌胃建立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模型。免疫组化ELPS法测定单纯诱癌组 (32只 )、单纯中药组 (2 0只 )及中药阻断组 (48只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结果 单纯诱癌组的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中药阻断组 (P <0 .0 5 )。VEGF表达阳性率及其强度在癌及癌前病变间存在显著差异 ;诱癌组VEGF达阳性率及其强度显著高于阻断组。结论 CQF液对小鼠前胃癌及癌前病变具有阻断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对VEGF表达的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胃癌 癌前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蟾皮 全虫 蜂房 CQF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附分子E-Cadherin和CD_(44v6)表达与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
10
作者 杨拴盈 李雅莉 +4 位作者 杨德昌 王双妮 薛淑芳 张维 苏宝山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22-424,共3页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E-Cadherin和CD44v6与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3例肺癌组织及其中41例淋巴转移灶中E-Cadherin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淋巴转移灶中CD44v6阳性表达率为85..37%,显著高于原发灶(63..49%,...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E-Cadherin和CD44v6与肺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3例肺癌组织及其中41例淋巴转移灶中E-Cadherin和CD44v6的表达。结果 淋巴转移灶中CD44v6阳性表达率为85..37%,显著高于原发灶(63..49%,P<0..05);ECadherin和CD44v6均与肺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值分别小于0..05和0..001);诊断肺癌淋巴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E-Cadherin异常表达为63..41%和63..64%,CD44v6阳性表达为85..37%和77..27%,平行试验敏感度为87..80%,特异度为59..09%,系列试验敏感度为60..98%,特异度为81..18%。结论 E-Cadherin异常表达和CD44v6阳性表达可能均在肺癌淋巴转移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作为诊断肺癌淋巴转移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细胞粘附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代食管术28例报告
11
作者 张潍 周斌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99-499,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癌 结肠代食管术 术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YBP通过激活PARP-1诱导Parthanatos增加食管鳞癌细胞对YM155的敏感性
12
作者 柯悦 李宇星 +6 位作者 师小博 郭伟 刘笑笑 王玉琛 阮琴利 潘纪元 杨晓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37,256,共6页
目的研究RYBP通过激活PARP-1依赖的Parthanatos增加食管鳞癌细胞对YM155敏感性的作用。方法使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实验分析YM155对过表达RYBP和对照组细胞的抑制率及细胞死亡百分比,使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YM155处理细胞后Parthana... 目的研究RYBP通过激活PARP-1依赖的Parthanatos增加食管鳞癌细胞对YM155敏感性的作用。方法使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实验分析YM155对过表达RYBP和对照组细胞的抑制率及细胞死亡百分比,使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YM155处理细胞后Parthanatos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通过YM155处理后,过表达RYBP组的细胞抑制率及细胞死亡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过表达RYBP能明显激活PARP-1,并在YM155处理后,过表达组的PARP-1活化更为显著;YM155处理后,细胞核内PAR积累,AIF由线粒体进入细胞核,且在RYBP过表达组的上述效应更为显著。结论 RYBP能通过激活PARP-1/PAR/AIF介导的Parthanatos增加食管鳞癌细胞对YM155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RYBP PARP-1 YM155 Parthanat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