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38
1
作者 寇惠娟 汪鑫 +3 位作者 高登峰 董新 魏瑾 马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4-521,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BNP)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纳入3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有LVH,275例无LV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夜间血压下降率、24 h动脉脉...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B型脑钠肽(BNP)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纳入3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有LVH,275例无LV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夜间血压下降率、24 h动脉脉压(24 h PP)及动态脉压指数(PPI)。根据昼夜血压变异性将研究对象分为超杓型组(n=7)、杓型组(n=77)、非杓型组(n=173)及反杓型组(n=92)。采集患者一般资料及空腹血样,测定血糖、血脂、血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血尿酸及BNP水平。结果 LVH高血压的3级高血压所占比例(85.1%比46.9%;χ~2=34.428,P<0.001)、24 h平均收缩压(134 mm Hg比129 mm Hg;t=3.175,P=0.002)(1 mm Hg=0.133 k Pa)、白天平均收缩压(134 mm Hg比130 mm Hg;t=2.197,P=0.029)、夜间平均收缩压(132 mm Hg比121 mm Hg;t=4.763,P<0.001)、24 h PP(57 mm Hg比52 mm Hg;t=4.120,P<0.001)及PPI(0.43比0.41;t=3.335,P=0.001)均显著高于非LVH高血压患者,而夜间血压下降率[(1.30±8.02)%比(5.68±7.25)%;t=-4.510,P<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LVH高血压患者BNP(87.8 pg/ml比28.8 pg/ml;t=2.170,P=0.034)和LVMI(135.1 g/m^2比88.7 g/m^2;t=15.285,P<0.001)均显著高于非LVH患者。超杓型组、杓型组、非杓型组及反杓型组高血压患者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而LV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反杓型组患者的LVMI显著高于杓型组(100.3 g/m^2比86.3 g/m^2;t=4.335,P<0.001)和非杓型组(100.3 g/m^2比93.7 g/m^2;t=1.987,P=0.048),非杓型组患者的LVMI显著高于杓型组(93.7 g/m^2比86.3 g/m^2;t=2.693,P=0.008)。多因素线性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NP和高血压分级水平与LVMI相关。结论高血压LVH与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血压分级水平密切相关,并伴随血浆BN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夜间血压下降率 B型脑钠肽 左心室肥厚 左心室重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吴皓宇 张春艳 +7 位作者 梁磊 王聪霞 寿锡凌 张岩 马维冬 贾珊 郑阳 刘晓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6-338,34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113例,对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2例,Ⅱ级30例,Ⅲ级26例,Ⅳ级25例)的CHF患者血清Ang-2、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113例,对不同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32例,Ⅱ级30例,Ⅲ级26例,Ⅳ级25例)的CHF患者血清Ang-2、N-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检测,并设对照组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结果 NYHA心功能Ⅰ级~Ⅳ级的CHF患者,NT-proBNP和Ang-2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ng-2与NT-proBNP呈显著的正相关(r=0.774,P〈0.001),Ang-2与LVEF呈显著的负相关(r=-0.725,P〈0.001)。结论 Ang-2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提示其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评价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生成素-2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左室射血分数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林琳 闫蕊 +5 位作者 刘昕 李青 刁佳宇 张明 单虎 魏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缓解EAM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猪心肌免疫球蛋白皮下注射法制作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随机将24只6周龄雄性Lewis大鼠分为对照组(Con)、...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白藜芦醇缓解EAM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猪心肌免疫球蛋白皮下注射法制作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模型,随机将24只6周龄雄性Lewis大鼠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C)和白藜芦醇干预组(MC+Res)。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各组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随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MIF的表达,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浸润程度。结果对照组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心肌组织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同时伴有明显心肌纤维断裂、溶解及大量巨噬细胞聚集,白藜芦醇干预可显著缓解心肌纤维溶解、断裂,减少巨噬细胞浸润(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LVEDs显著增加(P<0.01),LVEF、LVFS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干预组中LVEDs明显减少(P<0.05),LVEF、LVFS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中MIF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白藜芦醇可明显降低MIF表达(P<0.05)。结论心肌组织中MIF参与了EAM的发病,白藜芦醇对EAM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MIF表达、减少巨噬细胞的浸润和聚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白藜芦醇 巨噬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克山病核心家系的关联和连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亚萍 牛小麟 +1 位作者 董新 魏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1-322,347,共3页
目的 探讨克山病与HLA DRB1基因的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基于单体型相对风险 (H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 (TDT)的方法 ,在 18个克山病患者及 36个双亲中进行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和连锁分析。结果 经HHRR和TDT分析 ,克山病患者与DRB1位点D... 目的 探讨克山病与HLA DRB1基因的遗传关系。方法 采用基于单体型相对风险 (HHRR)和传递不平衡检验 (TDT)的方法 ,在 18个克山病患者及 36个双亲中进行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和连锁分析。结果 经HHRR和TDT分析 ,克山病患者与DRB1位点DR15相关联和连锁 (χ2 分别为 7.4 0和 12 .2 5 ,P <0 .0 1)。结论 克山病与HLA DRB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RB1 基因多态性 克山病 核心家系 遗传 关联 连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9202抑制心肌细胞收缩、舒张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肖星 梅其炳 +6 位作者 刘莉 张峰 裴建明 张海锋 胡玉珍 陈定章 牛小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22-1024,共3页
目的研究MN9202对Forskolin(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盐酸四乙胺(TEA,钙激活钾通道阻断剂)和美蓝(MB,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增强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IonOptix单细胞动缘检测系统(IonOptixCo.USA),测定心肌细胞收缩... 目的研究MN9202对Forskolin(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盐酸四乙胺(TEA,钙激活钾通道阻断剂)和美蓝(MB,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增强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采用IonOptix单细胞动缘检测系统(IonOptixCo.USA),测定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和收缩/舒张速度等。这些指标均由计算机自动实时采集并记录。结果Forskolin、MB和TEA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幅度(ph)和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单个心肌细胞的长度百分比(ph/bl%),最大缩短速率(+dL/dt)和最大复长速率(-dL/dt),Forskolin和MB增强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Forskolin通过cAMP的增加发挥作用。MB通过减少cGMP的生成使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增强。Forskolin增加ph、ph/bl%、+dL/dt和-dL/dt,上述指标分别增加91%、123%、110%、89%,用MB后,ph、ph/bl%、+dL/dt和-dL/dt分别为0.14±0.04μm、11±4%、2.2±0.3μm/s和2.2±0.6μm/s,用药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1)。3×10-6mol/L的MN9202降低Forskolin引起ph、ph/bl%、+dL/dt和-dL/dt的升高,其中+dL/dt和-dL/dt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同时MN9202能降低MB和TEA引起ph、ph/bl%、+dL/dt和-dL/dt的增加。结论Forskolin、TEA和MB使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增强,Forskolin能直接增加细胞内钙,TEA和MB能间接使细胞内钙增加而增强收缩功能;MN9202有抑制Forskolin、TEA和MB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9202 心肌 收缩功能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缺乏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褪黑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超英 党寅虎 +1 位作者 王辉 苏宝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 探讨低硒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褪黑素能否保护心肌免于低硒所致的心肌损伤。方法 对低硒粮喂养、加硒喂养及低硒粮加褪黑素喂养三组大鼠的心肌组织丙二醛水平及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大鼠饲养 12周后 ,低硒组大... 目的 探讨低硒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及褪黑素能否保护心肌免于低硒所致的心肌损伤。方法 对低硒粮喂养、加硒喂养及低硒粮加褪黑素喂养三组大鼠的心肌组织丙二醛水平及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大鼠饲养 12周后 ,低硒组大鼠心肌组织丙二醛水平较加硒组和低硒 +褪黑素组显著升高 (P <0 .0 1) ;加硒组和低硒 +褪黑素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低硒、加硒及低硒加褪黑素喂养大鼠 3组间心肌细胞凋亡检出率分别为 7/ 8,2 / 8,1/ 8,后两组与低硒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硒导致的脂质过氧化物损伤可能参与诱发心肌细胞凋亡 ,褪黑素则有减轻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褪黑素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褪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新 党寅虎 +2 位作者 张超英 宋安齐 牛小麟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5-316,共2页
探讨美托洛尔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 (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  40例高血压病患者于口服美托洛尔 ( 50~ 1 0 0 mg/d)前及 4周后分别行 2 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分析心率变异时域指标 SDNN、SDANN、SDNNI、RMSSD、P... 探讨美托洛尔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 (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  40例高血压病患者于口服美托洛尔 ( 50~ 1 0 0 mg/d)前及 4周后分别行 2 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分析心率变异时域指标 SDNN、SDANN、SDNNI、RMSSD、PNN50的变化 ;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服药前 HRV各时域指标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 ;使用美托洛尔后可显著降低其血压水平 ,伴有 HRV各时域指标显著增高。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 HRV降低 ;β受体阻滞剂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 HR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美托洛尔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通过上调PGC-1/NFR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5
8
作者 倪雅娟 白鸿远 +2 位作者 朱文静 刘畅 王小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对心力衰竭心肌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HF组为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腹腔注射诱导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组,ECH组为造模同时腹腔注射ECH...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对心力衰竭心肌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HF组为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腹腔注射诱导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组,ECH组为造模同时腹腔注射ECH干预,对照组(Ctrl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并分析线粒体密度及空泡化率,Western blotting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ECH组左心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短轴缩短率(1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较HF组升高,左心室收缩末容积(1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Ds)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1eft ventrie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降低(P<0.01),心功能改善;与HF组相比,ECH组心肌超微结构明显改善,形态正常线粒体密度明显增加,空泡化率明显减低(P<0.01);ECH组心肌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ECH组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NFR-1、NFR-2、TFAM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结论ECH可能通过上调PGC-1/NFR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进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生物合成 心力衰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党寅虎 董新 +2 位作者 张超英 宋安齐 朱小麟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斯匹林组和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结果 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治疗两周后的心绞痛缓解率明显优于阿斯匹林对照组 (P <0 .0 5) ;2 ...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斯匹林组和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结果 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治疗两周后的心绞痛缓解率明显优于阿斯匹林对照组 (P <0 .0 5) ;2 4 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心肌缺血次数、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最长时间、室性早搏数、阵发性室速次数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减少 ,但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明显优于阿斯匹林对照组 (P <0 .0 5) ;两组间治疗前后试管法凝血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差异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在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后显著减少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斯匹林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性心绞痛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与活力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肖星 牛小麟 +6 位作者 魏瑾 朱萧玲 陈绍洋 陈定章 高登峰 郝广华 王文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8-88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干预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与活力的关系。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含量,MTT比色法测量心肌细胞的A490值,以A490总细胞数之比作为衡量心肌细胞活力的指标。结果心肌细胞蛋白含量随着ET-1的浓度增大而增加,E...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干预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与活力的关系。方法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含量,MTT比色法测量心肌细胞的A490值,以A490总细胞数之比作为衡量心肌细胞活力的指标。结果心肌细胞蛋白含量随着ET-1的浓度增大而增加,ET-1引起蛋白含量的增加可被拉西地平和川芎嗪减弱,心肌细胞的A490总细胞数之比随着ET-1的浓度增加而降低,拉西地平和川芎嗪也可进一步降低心肌细胞的A490总细胞数之比。结论心肌细胞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并不引起细胞活力的增强,表明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与活力之间可能缺乏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细胞活力 蛋白合成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线粒体DNA缺失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瑾 高登峰 +1 位作者 牛小麟 刘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缺失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只)腹腔注射内含CVB3(TCID50=108)的Eagle液制备VMC小鼠模型,另10只为对照组。分别于病毒感染后第3、11和24d行在体心功...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缺失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只)腹腔注射内含CVB3(TCID50=108)的Eagle液制备VMC小鼠模型,另10只为对照组。分别于病毒感染后第3、11和24d行在体心功能和心肌细胞mtDNA3867缺失率测定,并用Spearman法对mtDNA3867缺失率及心功能测值行相关分析。结果:实验组小鼠病毒感染后第3d心肌细胞mtDNA3867缺失率比对照组高8.3倍[(0.01970±0.00118)%vs(0.00211±0.00032)%,P<0.05],同时可见其-dp/dtmax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后第11d时,mtDNA3867缺失率比对照组高14.6倍[(0.03292±0.00308)%vs(0.00211±0.00032)%,P<0.05],心脏的收缩(LVPSP、+dp/dtmax)和舒张功能(-dp/dtmax)亦有更显著损伤(均P<0.05);病毒感染后第24d时,mtDNA3867缺失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比后者高11.5倍,其心功能亦未恢复正常。相关分析显示,mtDNA3867缺失率与LVPSP和+dp/dtmax呈显著负相关,与-dp/dtmax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79和0.80(均P<0.05)。结论:mtDNA3867缺失可能是VMC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柯萨奇病毒感染 小鼠 DNA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中放松训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9
12
作者 周晓荣 刘美丽 +1 位作者 高春燕 赵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5期399-400,共2页
综述对放松训练的研究进展 ,包括实施方法及在疾病治疗作用 ,旨在进一步探讨放松训练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
关键词 心理疗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周晓荣 刘美丽 +1 位作者 赵玲 高春燕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10期746-747,共2页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PMR)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焦虑状态的作用。方法将 12 8例AMI住院病人按住院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 4例。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护理 ,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进行PMR ,2次 /d。结果 1周...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PMR)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焦虑状态的作用。方法将 12 8例AMI住院病人按住院顺序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 4例。对照组病人按常规护理 ,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进行PMR ,2次 /d。结果 1周后观察组病人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水平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1)。结论常规治疗能一定程度降低AMI病人焦虑水平 ,加用PMR后焦虑下降幅度显著增加 ;PMR对AMI病人有良好的心理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焦虑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减轻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基于AMPK通路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佳 杨强 +2 位作者 林琳 朱参战 魏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82-1688,共7页
目的探究AMPK通路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二甲双胍调节体内阿霉素心脏毒性的能力。方法临床研究:以123例使用阿霉素进行阶段性化疗的髓系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未联用二甲双胍(对照组),43例联用二甲双胍(200 ... 目的探究AMPK通路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二甲双胍调节体内阿霉素心脏毒性的能力。方法临床研究:以123例使用阿霉素进行阶段性化疗的髓系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未联用二甲双胍(对照组),43例联用二甲双胍(200 mg/d,试验组)治疗。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线资料对比,再使用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方法,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肌损伤指标[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心衰相关指标[血浆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等的变化。基础研究:以24只6周龄AMPKα2基因敲除小鼠(AKO)为研究对象,24只6周龄C57BL/6野生型小鼠(WT)为对照,将AKO组和WT组小鼠组内再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对照组(Con)、二甲双胍组(MET)、阿霉素组(DOX)及二甲双胍联合阿霉素组(MET+DOX),6只/组。对上述各组小鼠行血清LDH、肌钙蛋白I(cTnI)、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检测,心功能FS测定。结果临床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血CK-MB、LDH、BNP水平及左心室EF、FS值无差别。化疗后对照组血CK-MB、LDH及BNP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EF及FS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而试验组血CK-MB、LDH及BNP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EF及FS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上述指标发现,试验组患者化疗后血CK-MB、LDH及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EF值及F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基础研究结果:心功能检测结果显示,阿霉素单药干预可使两组小鼠FS均显著降低,但AKO组FS降低程度轻于WT组(P<0.05);二甲双胍与阿霉素共同干预,可使WT组降低的FS有所提高(P<0.05),但对AKO组降低的FS无明显改善;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阿霉素单药干预可使两组小鼠LDH和cTnI均显著升高,但AKO组升高程度轻于WT组(P<0.05);二甲双胍与阿霉素共同干预,可使WT组小鼠升高的LDH和cTnI有所降低(P<0.05),但对AKO组升高的LDH和cTnI无明显改善(P>0.05);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检测结果显示,阿霉素单药干预可使两组小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AKO组细胞凋亡程度轻于WT组(P<0.05)。结论阿霉素在临床应用时可能引起患者心脏毒性作用,阿霉素联合二甲双胍后在一定程度减轻了心脏毒性,AMPK可能在二甲双胍抗阿霉素心脏毒性时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脏毒性 二甲双胍 AM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心房室隔内细胞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瑜莹 牛小麟 +2 位作者 张超英 党寅虎 凌凤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犬心房室隔内细胞形态学特征 ,探讨其可能的功能意义。方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 ,通过HE和Masson染色对犬心房室隔标本的细胞形态、排列方式、直径和染色深浅进行细致观察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证实光镜所见细胞特征。结果 ①... 目的 通过观察犬心房室隔内细胞形态学特征 ,探讨其可能的功能意义。方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 ,通过HE和Masson染色对犬心房室隔标本的细胞形态、排列方式、直径和染色深浅进行细致观察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证实光镜所见细胞特征。结果 ①心房扩展部可见到四条过渡细胞束与房室结相连 :Ⅰ径自冠状窦壁沿锥形间隙或室间隔肌与右房肌之间向前至房室结后端 ;Ⅱ径自冠状窦口周围沿右房心内膜下至房室结浅层 ;Ⅲ径经三尖瓣隔侧瓣与冠状窦口之间向前经心内膜下至房室结右后端并至房室结的浅层 ;Ⅳ径自左侧心房肌向右下沿室间隔肌上缘至房室结左后端。低倍镜下纤维排列较疏松 ,纤细 ,直径约 9.5 μm ,染色浅淡。高倍镜下细胞呈长形 ,核长圆形与细胞长轴方向一致 ,细胞质染色淡。电镜下细胞特征符合过渡细胞特点。②冠状窦周围见到大量T细胞和少量P细胞及浦肯野细胞。结论 犬心房室隔内有过渡细胞构成的新传导径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隔 形态学 组织学 超微结构 过渡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房室隔不同区域细胞复极异质性及其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松梅 牛小麟 +2 位作者 张超英 党寅虎 凌凤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研究房室隔内不同部位细胞复极特性及相应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利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对30只家兔房室隔内普通房肌、房室结 (atrioventricularnode ,AVN)、射频消融慢径的有效靶点部位 ,即 :希氏束与冠状窦口连线的中 1/3(M区 ... 目的 研究房室隔内不同部位细胞复极特性及相应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利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 ,对30只家兔房室隔内普通房肌、房室结 (atrioventricularnode ,AVN)、射频消融慢径的有效靶点部位 ,即 :希氏束与冠状窦口连线的中 1/3(M区 )及下 1/3(P区 )进行细胞动作电位的引导 ,之后行组织连续切片 ,光镜下观察M区和P区的形态学特点。结果 房室交界区中不同部位细胞动作电位复极特性 :AVN细胞的动作电位复极 90 %时程 [APD90 ,( 182± 17)ms]分别长于M区、P区及普通房肌细胞的APD90 [( 16 0± 9)ms,( 15 7± 8)ms ,( 15 1± 10 )ms ,P <0 .0 5 ]。普通房肌细胞的APD50 和APD3 0 [( 90± 6 )ms和 ( 70± 7)ms]分别短于AVN、M及P区过渡细胞的APD50 和APD3 0 [( 12 8± 13)ms和 ( 10 9± 12 )ms ,( 114± 9)ms和 ( 93± 8)ms ,( 10 6± 6 )ms和 ( 87± 6 )ms ,P <0 .0 1]。此外 ,在APD50 和APD3 0 上 ,AVN与P区的细胞间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M区可见一大束疏松平行排列的过渡细胞束 ,为房室结后延伸。P区可见一些过渡细胞束分别来自冠状窦口前方、下方和左房后壁。结论 房室交界区不同区域细胞间存在复极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房室隔 复极异质性 形态学 房室结后延伸 房结束 复极时程 房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c-fos途径在罗格列酮抑制内皮素诱发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肖星 牛小麟 +6 位作者 陈定章 周晓东 裴建明 朱妙章 郭军 朱萧玲 王文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SG)抑制内皮素(ET-1)引起心肌肥大的机制与蛋白激酶C(PKC)和c-fos的关系。方法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采用RSG(PPAR-γ激动剂)、PKC的激动剂(佛波醇酯,PMA)、PKC的阻断剂白屈菜季氨碱(che)观察罗格列酮在ET-1和PM...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SG)抑制内皮素(ET-1)引起心肌肥大的机制与蛋白激酶C(PKC)和c-fos的关系。方法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采用RSG(PPAR-γ激动剂)、PKC的激动剂(佛波醇酯,PMA)、PKC的阻断剂白屈菜季氨碱(che)观察罗格列酮在ET-1和PMA诱导心肌肥大中对PKC活性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培养2d后,对照组(DMEM)蛋白质含量为(290±13)μg/ml,ET-1组和PMA组分别为(339±15)μg/ml和(329±14)μg/ml,较对照组升高15%和13%(P<0.01);ET-1+10-8mol/LRSG组、ET-1+10-7mol/LRSG组、ET-1+che组、分别为(303±14)、(292±11)、(291±12)μg/ml;与ET-1组比较分别降低10%、12%、13%(P<0.05,P<0.05,P<0.01);PMA+10-7mol/LRSG组的蛋白含量较PMA组降低10%(P<0.01)。PMA和ET-1促进心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RSG和che分别抑制蛋白质合成。测定心肌细胞的3H-亮氨酸掺入,RSG同样可以抑制ET-1和PMA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同时PMA和ET-1使PKC从胞浆移位到细胞膜,RSG和che均有抑制蛋白质合成和3H-亮氨酸掺入的作用,还有抑制PMA和ET-1引起心肌细胞PKC活性和c-fos蛋白表达增强的作用。结论RSG抑制ET-1和PMA引起的心肌肥大,其制作用可能与抑PKC-c-fos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罗格列酮 蛋白激酶C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长程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塑及冠脉微血管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瑾 段宗明 牛小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999-1001,共3页
目的 :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为研究对象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卡托普利对SHR左室肥厚、左室心肌纤维化及冠脉微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 :2 0周龄雄性SHR 2 0只 ,随机分为卡托普利(Cap)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只 ,观察... 目的 :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为研究对象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卡托普利对SHR左室肥厚、左室心肌纤维化及冠脉微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 :2 0周龄雄性SHR 2 0只 ,随机分为卡托普利(Cap)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只 ,观察卡托普利干预后 13周内血压变化 ,并于观察期末测左心室重 /体重 (LVW /BW ) ;通过图像分析、形态学观察 ,确定左心室胶原分数 (CF)、标准化血管周胶原面积 (PVCA)及肌间动脉中膜厚度(AMT)。结果 :卡托普利 ( 10 0mg·kg-1·d-1)可使SHR的SBP显著降低 ,治疗 4周后达最大降压效应 ,且该效应于第 13周末仍可维持 (P <0 0 1) ;Cap干预组LVW /BW显著低于对照组 [( 3 42± 0 2 1)mg/gvs ( 3 96± 0 18)mg/g(P <0 0 1) ] ,CVF、PVCA和AMT在Cap干预组显著亦低于对照组 ,肌间和血管外胶原纤维明显减少 ,动脉中膜变薄。结论 :卡托普利能显著逆转SHR病理性LVH、心肌纤维化及冠脉微血管结构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干预 SHR 冠脉 微血管结构 对照组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分数 期末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不同护士群体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龙俊宏 任海霞 +4 位作者 宁珊珊 雷蕾 王妮 杨惠云 王蓉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12期1519-1525,共7页
为了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不同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整群随机抽样,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抗疫一线护士、院内抗疫一线护士、院内普通病房护士共计452名,采用心理健康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为了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不同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采取整群随机抽样,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援鄂抗疫一线护士、院内抗疫一线护士、院内普通病房护士共计452名,采用心理健康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护士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援鄂抗疫一线护士与本院抗疫一线护士的心理健康得分低于普通病房护士(F=15.145,P<0.001);领悟社会支持得分高于普通病房(F=20.798,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护士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不同(P<0.05)。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不同护士群体的心理健康监测与干预,提高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其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抗疫一线护士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再发缺血性心绞痛的治疗途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艳阳 刘晓唤 +7 位作者 毕云 徐阳 韩拓 范雅洁 巩红 张春艳 葛淼 王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再发缺血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以乳内动脉为移植血管实施冠脉搭桥术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再次发作心绞痛,通过造影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再发缺血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以乳内动脉为移植血管实施冠脉搭桥术的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再次发作心绞痛,通过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心绞痛系乳内动脉桥血流不足所致。根据患者的病变特征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其中22例患者接受乳内动脉桥支架治疗(A组);12例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B组);8例左锁骨下动脉近端支架(C组)。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成功率最高(100%),再狭窄率为0;A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死亡率、治疗成功率及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因乳内动脉桥而再发缺血性心绞痛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左锁骨下动脉近段支架术具有显著疗效,患者恢复快、治疗风险小,在条件满足时可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乳内动脉 缺血性心绞痛 治疗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