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7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介
1
作者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是1912年由教育部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医学院校...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北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是1912年由教育部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医学院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发展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第二临床医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附属医院 卫生健康 康复及预防 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学生共情能力现状调查——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贾楠 黄珊 +4 位作者 洪江峰 王艺 鬲雨妍 吕晔 尹晓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9期1144-1149,共6页
当前医学教育中,培养具有精湛医学技能和高度人文关怀精神的医生逐渐成为共识,如何评价和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愈加重要。2019年8月选择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121名临床医学生作为样本,使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学生版(JSE-S)评价临床医学生... 当前医学教育中,培养具有精湛医学技能和高度人文关怀精神的医生逐渐成为共识,如何评价和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愈加重要。2019年8月选择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121名临床医学生作为样本,使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学生版(JSE-S)评价临床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分析其与性别、职业选择方向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医学生平均共情评分为(107.74±13.27)分,女性比男性评分更高,医学生共情能力评分在第二学年突然下降后逐渐上升,选择进入临床工作和成为人文关怀型医生具有明显更高的评分。这反映了临床医学生共情能力现状。建议在今后的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适当增加临床医学生人文关怀培训的比重,培养技术与人文并重的医生,建立更好的医患关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医学生 共情能力 人文关怀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某医院重症监护室常见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泽世 张雪 +3 位作者 雷静 殷鉴 张彦平 耿燕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3,共7页
目的 了解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常见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 ICU 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 2020-2022年ICU临床分离菌3 649株,其中革兰... 目的 了解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常见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 ICU 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临床分离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 2020-2022年ICU临床分离菌3 64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344株(36.8%)、革兰阴性菌2 305株(63.2%)。其中克雷伯菌属540株(14.8%)、肠球菌属522株(14.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48株(12.3%)、不动杆菌属438株(12.0%)、大肠埃希菌424株(11.6%)。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76.1%、82.4%和69.9%。除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外,MRSA、MRSE和MRCNS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MSSA、MSSE和MSCNS。未检出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属;发现2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38.4%和40.2%。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2.0%,而阴沟肠杆菌对该两药的耐药率>1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1%和19.6%;但鲍曼不动杆菌对该两药的耐药率高,分别为86.0%和86.7%。结论 该院ICU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但肠杆菌目中其他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较敏感,细菌耐药率低。肠球菌属中已发现有对利奈唑胺的耐药菌株,未发现与万古霉素交叉耐药。因此,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药物敏感性试验 肺炎克雷伯菌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体系建设要素及实现路径案例研究
4
作者 张英楠 易泽宇 +7 位作者 葛心怡 段佳辉 吕晔 段晖 董琳 焦静 王璐 段文利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0,共4页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体系建设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构建与新发展模式相匹配的新文化体系尤为重要。运用内容分析法,提炼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体系的18个核心要素,并从组织、患者、员工...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体系建设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构建与新发展模式相匹配的新文化体系尤为重要。运用内容分析法,提炼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体系的18个核心要素,并从组织、患者、员工3个维度,归纳出数字领导力、组织变革力、人才创新力、资源整合力、规范约束力、价值共创力与员工支持力7条实现路径,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质量指数与认知障碍的年龄依赖性关系:一项以西安市4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
5
作者 崔思萌 刘子钰 +5 位作者 党亮君 江毓 王敬谊 米白冰 屈秋民 商苏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3-768,共6页
目的研究4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3月,选取西安市鄠邑区某2个自然村40岁及以上全部常住村民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信息、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史,进行体格... 目的研究4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3月,选取西安市鄠邑区某2个自然村40岁及以上全部常住村民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信息、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史,进行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总体认知功能,MMSE评分低于分界值(文盲≤17分;小学≤20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4分)者定义为认知障碍。采用分层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分析BMI与认知障碍的年龄依赖性关系。结果纳入分析1792人,其中符合认知障碍标准230人(12.8%)。男性726人(40.5%);年龄40~85岁[平均(55.53±9.92)岁],≥60岁599人(33.4%);平均BMI为(25.29±3.14)kg/m^(2)。在总人群中,将BMI以RCS的形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校正其他混杂因素,结果显示BMI与认知障碍显著相关(P overall=0.023),存在非线性关联趋势(P nonlinear=0.097);以BMI=25 kg/m^(2)为参照,当BMI<25 kg/m^(2)时,随着BMI下降,OR值逐步增加,而当BMI≥25 kg/m^(2)时,随着BMI增加,OR值未见显著变化。在≥60岁人群中,认知障碍与BMI显著相关(P overall=0.038,P nonlinear=0.097),关联变化趋势与总人群类似;但在40~59岁人群中,BMI与认知障碍未见显著关联(P overall=0.722,P nonlinear=0.738)。结论BMI与认知障碍的关系具有年龄依赖性,在40~59岁人群中BMI与认知障碍未见显著关联。在60岁以上人群中BMI与认知障碍存在非线性关联,即在BMI<25 kg/m 2人群中,随着BMI下降,认知障碍患病风险逐渐增加;当BMI≥25 kg/m 2时,随着BMI增加,认知障碍患病风险未见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身体质量指数 年龄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大学生常见皮肤病调查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铁流 田中伟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选择西安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皮肤科医师体检调查、询问及填写既往皮肤患病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在校大学生常见皮肤疾患的分布状况和规律.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4 166名大学生中,发现常见皮肤病20余种,其中痤疮... 选择西安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皮肤科医师体检调查、询问及填写既往皮肤患病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在校大学生常见皮肤疾患的分布状况和规律.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4 166名大学生中,发现常见皮肤病20余种,其中痤疮最为常见,其次为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这几种皮肤病占总患病数的71.49%.除个别病种有性别差异外,大学生皮肤病病种较为集中,发病原因和年龄、饮食偏好、季节变化、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审美倾向、地理气候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皮肤痛 调查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孔德玲 王明旭 +3 位作者 孔淑贞 杨希文 王子颖 吕静雯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1期50-54,59,共6页
目的了解西安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及特点,为该院及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调查西安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过去1年内工作场所暴力... 目的了解西安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及特点,为该院及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制定医院工作场所暴力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调查西安市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过去1年内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结果 1174名被调查者中,过去1年内655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为55.79%,暴力多发生在白班,病房;施暴者以中年、男性、患者家属居多;69.42%的受访者认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暴力事件,预防工作场所暴力可采取的措施居首位的是"传媒正确导向(87.31%)";医务人员主要应对方式是耐心解释和忍让回避,遭受暴力事件后会感到委屈、气愤、工作热情下降,甚至不想干医疗护理这一行。医院现已采取的预防工作场所暴力的主要措施有保安巡逻、病区安装摄像头、夜间工作区域内保持灯光明亮。结论医务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事件普遍存在,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事件,提出建议:(1)医院聘用更多安保人员,对高危时段、高危科室应特别加强安保工作;(2)加强对医院职工关于预防和控制暴力的相关培训,加强对就诊者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3)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合作,促进传媒正确导向;(4)畅通患者意见反馈渠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工作场所暴力 医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I手术室护理绩效二次分配方案构建及应用
8
作者 刘雄涛 邓蕊 +7 位作者 李棪臻 董小春 李波 杨欢欢 高雪 秦变妮 井伟婷 赵丽燕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从可行性、合理性及公正性的角度利用关键业绩指标法构建手术室绩效二次分配方案,体现薪酬优劳优得,多劳多得,公平透明,激励护理人员积极性,为医疗机构手术室二次绩效分配提供参考。方法:组建科室绩效分配方案小组,查阅相关文... 目的:探讨从可行性、合理性及公正性的角度利用关键业绩指标法构建手术室绩效二次分配方案,体现薪酬优劳优得,多劳多得,公平透明,激励护理人员积极性,为医疗机构手术室二次绩效分配提供参考。方法:组建科室绩效分配方案小组,查阅相关文献,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的绩效分配方案,利用关键业绩指标法构建手术室绩效二次分配方案初稿,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形成手术室绩效二次分配方案终稿。观察手术室绩效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新二次绩效方案的缺陷率。结果:实施绩效改革前后护理人员对绩效改革的满意度由60.9%升高到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新绩效分配方案前后护理质量的缺陷率由13.0%降低到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KPI手术室绩效分配方案后,手术室实施护理人员岗位绩效分配方案后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及护理人员对绩效分配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业绩指标法 手术室 绩效考核 二次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决定就医延迟原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雪 范凯利 巩守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601,共6页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决定就医的内心体验,探讨影响患者及早决定就医的因素,为制定减少患者延误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对24例延迟就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并用类属分析法...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决定就医的内心体验,探讨影响患者及早决定就医的因素,为制定减少患者延误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对24例延迟就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并用类属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医决定的五大主题为:症状体验(疾病重视不够、症状对患者的影响);症状评估(症状的感知、症状的解释、症状的识别);症状应对(心理否认、自我缓解);既往疾病知识(知识缺乏、卒中经历);环境-社会因素(发病情境、外界信息支持、医疗保险)。结论 应在认知、心理社会、环境这一系统框架的指导下,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以减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医决定延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决定就医 延误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药甾酮抑制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及机制
10
作者 刘雄涛 秦变妮 +5 位作者 李波 薛鹏军 席红娜 李静 郭军 石娟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究没药甾酮(guggulsterone,GS)抑制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DEN诱导的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6)、GS组(n=6,50 mg/kg)和GS+SRI组(n=6,即GS 50... 目的探究没药甾酮(guggulsterone,GS)抑制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DEN诱导的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6)、GS组(n=6,50 mg/kg)和GS+SRI组(n=6,即GS 50 mg/kg+TGF-β1信号通路激活剂SRI 30 mg/kg),另设对照组(n=6),腹腔注射给药4周,其中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水平;ELISA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和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1、Smad2、p-Smad3/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可见肝纤维化的典型病理改变,GS组的肝纤维化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B、GSH、SOD、CAT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AST、ALP、MDA、PC-Ⅲ、Ⅳ-C、HA、LN水平以及肝组织TGF-β1、Smad3 mRNA和TGF-β1、p-Smad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GS组血清ALB、GSH、SOD、CAT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ALT、AST、ALP、MDA、PC-Ⅲ、Ⅳ-C、HA、LN水平以及肝组织TGF-β1、Smad3 mRNA和TGF-β1、p-Smad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另外,给予TGF-β1信号通路激活剂SRI后,与GS组相比,GS+SRI组血清ALB、GSH、SOD、CAT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AST、ALP、MDA、PC-Ⅲ、Ⅳ-C、HA、LN水平以及肝组织TGF-β1、Smad3 mRNA和TGF-β1、p-Smad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SRI减弱了GS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抗纤维化效果。结论GS对DE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和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药甾酮 肝纤维化 氧化应激 TGF-Β/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其与HBsAg清除的关系
11
作者 吴凤萍 何玲 +3 位作者 刘晨瑞 王文浩 李茹 党双锁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3-1318,共6页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IHC)过程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索其动态变化与HBsAg清除之间的关系,并评估TNF-α作为预测PEG-IFN-α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价...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非活动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IHC)过程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索其动态变化与HBsAg清除之间的关系,并评估TNF-α作为预测PEG-IFN-α疗效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23年3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IHC患者455例,分为治疗组210例,自愿接受PEG-IFNα-2b治疗48周并随访24周;IHC对照组245例,仅随访观察72周。分别于研究的0、12、24、48、72周时检测血清TNF-α水平,并在72周时将治疗组分为HBsAg清除组与未清除组。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点TNF-α水平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NF-α对HBsAg清除的预测价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的重复测量资料的组内和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s Ag清除的预测因素,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TNF-α预测HBsAg清除的cut-off值。结果 72周时治疗组的HBsAg清除率(46.2%)和血清学转换率(34.8%)均显著高于IHC对照组(HBsAg清除率为1.2%;HBsAg血清学转换率为0.8%)(χ^(2)值分别为133.333、94.650,P值均<0.001)。HBsAg清除组和未清除组在治疗期间血清TNF-α水平较基线均显著升高,在停药后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F值分别为351.733、76.434,P值均<0.001)。组间比较显示,在12、24及48周时血清TNF-α水平HBs Ag清除组>HBs Ag未清除组>IHC对照组(P值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HBsAg水平(OR=0.329,95%CI:0.189~0.571,P<0.001)、基线HBV DNA<20 IU/mL(OR=1.414,95%CI:1.057~1.787,P=0.045)、12周时ALT≥2倍的正常值上限(OR=1.127,95%CI:1.028~1.722,P=0.043)、12周时TNF-α水平(OR=1.336,95%CI:1.018~1.754,P=0.037)和24周时TNF-α水平(OR=1.879,95%CI:1.477~2.391,P<0.001)是HBsAg清除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12周时血清TNF-α水平预测72周时HBsAg清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95%CI:0.814~0.8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3%、81.0%;24周时AUC为0.912(95%CI:0.758~0.97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96.2%。结论 PEG-IFN-α治疗可导致IHC血清TNF-α水平升高,且治疗12周和24周时血清TNF-α水平可有效预测PEG-IFN-α诱导的HBsAg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动脉支架植入围手术期患者血清NETs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12
作者 李涛 吴宇伦 +12 位作者 王小雅 李也 陆家梁 路子微 党美娟 赵莉莉 坚雅婷 王何莹 张磊 卜宁 李雯娴 樊洪 张桂莲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37-1145,共9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动脉支架植入后血清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标志物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rullinated histone 3,cit-H3)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因... 目的探讨头颈部动脉支架植入后血清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标志物瓜氨酸化组蛋白3(citrullinated histone 3,cit-H3)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因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大动脉狭窄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空腹24 h内,术后6、12、24、48 h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ci t-H3及M PO水平。采用经Greenhouse-Geisser校正的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血清cit-H3及MPO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根据支架植入部位(颅内vs.颅外)、支架植入数目(1个vs.2个)、责任血管是否为症状性狭窄,以及手术时脑梗死是否处于急性期(病程≤14 d),对血清cit-H3及MPO水平的变化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1.8±8.4)岁,男性42例(87.5%)。在整体患者中,血清cit-H3在术前及术后6、12、24、48 h的水平分别为(54.50±6.48)ng/mL、(56.73±6.50)ng/mL、(71.27±7.35)ng/mL、(53.53±17.35)ng/mL和(52.22±5.45)ng/mL;血清MPO在术前及术后6、12、24、48 h的水平分别为(25.45±6.67)ng/mL、(26.29±6.75)ng/mL、(28.28±7.68)ng/mL、(31.55±9.09)ng/mL和(28.68±7.61)ng/mL,两者术后水平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整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22)。颅外及颅内支架亚组、1个及2个支架亚组、症状性狭窄亚组及非急性期亚组的血清cit-H3水平均于术后12 h达到峰值。颅内支架亚组的血清MPO水平于术后12 h达到峰值,2个支架亚组、症状性狭窄亚组及非急性期亚组的血清MPO水平均于术后24 h达到峰值。结论头颈部动脉支架植入术后48 h内,血清NETs标志物cit-H3和MPO水平呈现先升高后恢复至术前水平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在症状性狭窄患者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动脉支架植入 髓过氧化物酶 瓜氨酸化组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的COPD患者肺癌发生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3
作者 杨靖 焦童 +4 位作者 董宇娇 姚晨雨 孔群钰 石婕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2,共8页
目的 利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构建XGBoost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早期预测的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 目的 利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数据构建XGBoost预测模型,并评价预测模型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早期预测的效能。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经临床确诊的COPD患者进行筛选,共收集4 008例有完整数据的患者。首先对各特征基线进行分析,再利用XGBoost构建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利用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值对各特征重要性进行量化和归因;决策曲线分析(DCA)曲线评价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使用28个变量构建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模型之后,按照变量重要性排序及临床经验,筛选8个变量,重新构建预测模型,模型效能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分别为0.948(0.938,0.958)、0.797(0.738,0.856)。SHAP图显示CEA、CA125、FIB、嗜酸性粒细胞、PLT、D-二聚体升高和TT缩短均会增加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DCA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师做出更准确的预后预测和治疗决策。结论 基于XGBoost成功建立了预测模型,以特征子集实现了对COPD患者肺癌发生风险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危险性评估 预测模型 XGBoost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视角下突发性耳聋患者医患关系重构研究
14
作者 李静静 寇晓会 +5 位作者 吕晖 张阿玲 杨慧 马伟军 王佳怡 吴彩芹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8-726,共9页
突发性耳聋患者在突如其来的听力丧失后,面临较大的心理挑战与沟通障碍,传统医学模式往往无法充分应对其独特需求。基于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情绪与行为改变现状、患者对医疗关怀期望与现实差距的现状分析,从叙事医学的视角探寻医患关系重... 突发性耳聋患者在突如其来的听力丧失后,面临较大的心理挑战与沟通障碍,传统医学模式往往无法充分应对其独特需求。基于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情绪与行为改变现状、患者对医疗关怀期望与现实差距的现状分析,从叙事医学的视角探寻医患关系重构的理论与特征,发现叙事医学能够增强患者情感共鸣与理解、提升医患沟通效率与质量、促进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以及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满意度。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医患关系重构的策略与路径,包括:构建共感桥梁,挖掘叙事医学中情感共鸣机制;优化沟通策略,促进叙事技术在医患对话中的应用;连接叙事路径,提倡在个性化治疗中探索故事与策略;促进治疗依从性,充分利用叙事医学心理动力学作用。叙事医学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实践,能够有效促进医患关系重构,提升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为人性化的治疗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突发性耳聋 医患关系 个性化治疗 情感共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拉梭菌上清增强肝纤维化小鼠肠道屏障功能抑制肝脏炎症
15
作者 陈曦 张艾煜 +3 位作者 康桐 孔光耀 杨军 赵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目的 探讨普拉梭菌培养上清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和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肝纤维化模型组(Model)、模型小鼠+普拉梭菌上清组(Model+S)。Model组和Model+S组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 目的 探讨普拉梭菌培养上清对小鼠肠道屏障功能和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肝纤维化模型组(Model)、模型小鼠+普拉梭菌上清组(Model+S)。Model组和Model+S组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共持续10周。造模2周后,Model+S组用细菌上清灌胃处理8周。HE染色观察结肠和肝脏组织病理形态,过碘酸雪夫染色、ELISA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荧光探针检测肠屏障功能损伤,16S rD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qPCR和ELISA检测肠道屏障功能、肝纤维化和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 与Model组相比,Model+S组小鼠肠道损伤程度和促炎因子表达降低,多种肠道屏障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提高,外周血中FITC-Dextran和肝脏脂多糖浓度均显著降低(均P<0.05),肠道菌群结构得到改善。此外,与Model组相比,Model+S组小鼠的肝脏功能和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异,但肝脏中炎性细胞浸润减少,Tlr4、Il-6、Tnf-α等促炎因子的表达以及IL-6浓度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普拉梭菌上清可改善肝纤维化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失调,减轻肝脏炎症,但不影响肝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拉梭菌 肠道屏障功能 肝纤维化 肠道菌群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p75NTR胞外段变化率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时间的预测
16
作者 贾蕊 张荣华 +5 位作者 薛丽 靳娇婷 胡芳芳 刘潇 党永辉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3,共6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尿液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p75^(ECD))变化率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展率及生存时间...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尿液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p75^(ECD))变化率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展率及生存时间的预测生物标记物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ALS患者并保持每3~6个月来院随访和51例健康志愿者(HC),采集尿液,使用已经建立的ELISA法进行尿液p75^(ECD)检测并分析。ALSFRS-r量表用于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尿液p75^(ECD)变化率(Δp75^(ECD))为末次与首次尿液p75^(ECD)含量的月均变化量。结果 ALS组末次随访尿液p75^(ECD)含量较基线时升高(P=0.002 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LS患者的ALSFRS-r分数与尿液p75^(ECD)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35,P=0.001 3);快速变化Δp75^(ECD)组的病程更短(P=0.015 8),且Δp75^(ECD)与ALS患者的病程呈负相关(r=-0.39,P=0.014);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快速进展ALS组的Δp75^(ECD)明显高于缓慢进展ALS组(P=0.001 6)。ALS患者的尿液Δp75^(ECD)与进展率呈正相关(r=0.34,P=0.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显示缓慢变化Δp75^(ECD)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快速变化Δp75^(ECD)组(P=0.03)。结论 尿液p75^(ECD)变化率显示出成为评价ALS病情严重程度、预测进展快慢和生存时间的生物标记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尿液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胞外段(p75^(ECD)) 生物标记物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作用机制
17
作者 常星 程向红 +1 位作者 杜赟 张立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高血压头晕头痛患者200例,采用随机编码表将入选者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养血清脑颗粒...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高血压头晕头痛患者200例,采用随机编码表将入选者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强力定眩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认知功能、临床疗效、血压控制情况、头晕头痛症状改善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动脉血流速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MMSE、MoCA评分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较低,头晕头痛改善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Hcy降低,VEGF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CRP、Hcy较低,VEGF水平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LVA、RVA及BA平均血流速度较快(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强力定眩片能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效果,改善由于高血压引起的患者头晕头痛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RP、Hcy、VEGF水平与动脉血流速度具有紧密联系,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强力定眩片 高血压 头晕头痛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材料在氢分子医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东 林展乐 +11 位作者 冯璟 师进文 孙成珍 张浩 余泽佳 陈斌 王国祥 周致富 姚亮 郑玉萍 王慧渊 高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43,共14页
自2007年首次发现氢分子具有选择性抗氧化特性以来,氢分子迅速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多项研究已证实其在多种动物模型和人类疾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针对传统氢分子给药(如吸入氢气、饮用富氢水和注射氢盐水等)存在的利用率低、释放难... 自2007年首次发现氢分子具有选择性抗氧化特性以来,氢分子迅速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多项研究已证实其在多种动物模型和人类疾病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针对传统氢分子给药(如吸入氢气、饮用富氢水和注射氢盐水等)存在的利用率低、释放难以控制和靶向性不足等问题,微纳材料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从微纳材料的释氢原理出发,综述了吸附载氢与原位释氢两种主要策略,以及它们在协同治疗中的前沿应用。吸附载氢依靠物理或化学吸附储存氢气,通过温度、压力等外部调控实现释放;原位释氢则利用化学反应、光热催化或生物手段在特定病理环境中生成氢气,可通过内源响应或外源调控达到更高的靶向性和可控性。以微纳材料为媒介,结合氢分子的抗炎、抗肿瘤等功能,氢分子还可通过与化疗药物、光热疗法及光动力疗法的协同作用,显著增强对肿瘤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总结了当前面临的生物安全性、靶向性及规模化生产等挑战,并提出未来需通过设计智能响应材料及氢分子多模式协同治疗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与精准性,为后续基于微纳材料的氢分子医学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分子 微纳材料 吸附载氢 原位释氢 协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模态皮肤病语料库的可变形分区注意力黑色素瘤识别方法
19
作者 林玉萍 刘梦皎 +3 位作者 王明豪 张栋 许美凤 李策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99,共8页
针对黑色素瘤图像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变形分区注意力机制的黑色素瘤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由粗到细的特征提取与识别策略准确区分黑色素瘤和普通痣并建立相应语义标签,在此基础上结合病例文本构建多模态皮肤病语料库.首先,为解决良... 针对黑色素瘤图像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变形分区注意力机制的黑色素瘤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由粗到细的特征提取与识别策略准确区分黑色素瘤和普通痣并建立相应语义标签,在此基础上结合病例文本构建多模态皮肤病语料库.首先,为解决良性与恶性子类别间差异过大导致模型训练困难及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从粗类到细类层级深入的学习架构;其次,针对病灶边缘模糊、分布不均以及特征提取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与可变形卷积的可变形分区注意力模块,通过由粗到细的特征提取策略实现了全局与局部特征的有效结合;此外,引入了联合损失函数优化模型识别精准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自建数据集上展现了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有效提升了病例文本和医学影像匹配构建多模态皮肤病语料库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处理 黑色素瘤识别 可变形卷积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多模态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 被引量:5
20
作者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专家组 潘龙飞 +6 位作者 马青变 朱华栋 张国强 马岳峰 裴红红 孙宝妮 张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33-1043,共11页
近年来,药物导致的急性中毒逐年增多,但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治疗在药物急性中毒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其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方面的应用尚无统一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对血液净化... 近年来,药物导致的急性中毒逐年增多,但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治疗在药物急性中毒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其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方面的应用尚无统一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对血液净化治疗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治疗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增进临床医生对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相应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理解,从而使其在诊治药物急性中毒患者时可以基于导致中毒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选择合理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并制订恰当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最终提高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药物过量 药代动力学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急性中毒 药物中毒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