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在骨科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瑞 王韶双 王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在骨科脊柱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骨科脊柱手术患者5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技术,对照组不采取上述措施,比较两组血流动力... 目的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在骨科脊柱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骨科脊柱手术患者5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技术,对照组不采取上述措施,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血常规、凝血指标、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与异体血输血量及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有创动脉血压(invasive artery blood pressure,IBP)下降,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升高,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均下降,术中异体血输入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rS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异体输血量,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脑组织氧合无不良影响,在骨科脊柱手术中应用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自体血回输 骨科脊柱手术 血流动力学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阻滞对足、踝部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亚丽 申新 +1 位作者 叶平安 景桂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和脊麻对足、踝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55岁,足、踝部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脊麻组(S组),每组20例。观...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和脊麻对足、踝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20~55岁,足、踝部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脊麻组(S组),每组20例。观察和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患者满意度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起效时间N组[(15±4)min]与S组[(6±4)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E组[(16±4)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中疼痛程度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镇痛时间N组[(9±4)h]较S组[(4±3)h]长,与E组[(10±3)h]接近,与S组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组术中及术后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和脊麻一样,可以满足踝部手术的需要,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器 坐骨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脊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消化内镜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80
3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麻醉协作组 刘缚鲲 +7 位作者 刘世江 每晓鹏 王霞 武晓丽 许智鸿 赵二贤 邵刘佳子 侯海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5,共9页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纯以减轻痛苦为目的的舒适化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消化内镜治疗的操作已经与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的性质相似.必须在麻醉下完成,其麻醉目的也和外科相同,即保障患者的安全、防止相关并... 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纯以减轻痛苦为目的的舒适化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消化内镜治疗的操作已经与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的性质相似.必须在麻醉下完成,其麻醉目的也和外科相同,即保障患者的安全、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术者提供良好的操作条件以及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管理 内镜手术 消化 专家 手术操作 内镜治疗 相关并发症 内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急性疼痛与睡眠障碍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辉波 苏钰淇 曾志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3-556,共4页
术后急性疼痛和睡眠障碍均是围术期管理的重大挑战,两者相互影响,疼痛可干扰术后睡眠,睡眠障碍则会导致痛觉敏化,加剧术后疼痛。目前两者相互影响机制尚未明确,防治策略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通过综述术后急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定... 术后急性疼痛和睡眠障碍均是围术期管理的重大挑战,两者相互影响,疼痛可干扰术后睡眠,睡眠障碍则会导致痛觉敏化,加剧术后疼痛。目前两者相互影响机制尚未明确,防治策略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通过综述术后急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的定义、危害、相互影响机制及防治与管理策略的研究现状,以期为防治围术期并发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急性疼痛 睡眠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42
5
作者 谭敬 吕瑞兆 +3 位作者 严军 朱宇麟 周荣胜 景桂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7-750,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pectoral nerves,PECS)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PECS阻滞组(P组...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pectoral nerves,PECS)阻滞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PECS阻滞组(P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P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实施PECS阻滞,给予0.375%罗哌卡因30ml;C组患者不给予PECS阻滞。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两组患者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记录患者术毕苏醒即刻(术后0h)、术后3、6、12和24h静息状态下疼痛VAS评分;并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h内补救性镇痛药给予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0、3、6和12hVAS评分P组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24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瑞芬太尼用量P组明显少于C组,术后24h内镇痛药补救率P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超声引导胸部神经阻滞作为多模式镇痛模式的辅助,可以提供更佳的术后镇痛效果,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霍雄伟 王效龙 +2 位作者 魏光兵 孙学军 高燕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5,135,共5页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手术在外科治疗结直肠癌中的近期疗效,评估手辅助腹腔镜外科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对全身应激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辅助治疗...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手术在外科治疗结直肠癌中的近期疗效,评估手辅助腹腔镜外科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及对全身应激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辅助治疗组(A组,n=63)与手辅助腹腔镜治疗组(B组,n=37),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全身应激炎症反应水平。结果 B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引流量均优于A组(P<0.05),排气时间较A组长(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全身应激炎症反应指标中性粒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CRP)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A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治疗中,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等优点,但腹腔镜辅助手术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更具优势,手辅助腹腔镜手术的全身炎症因子IL-6水平高于腹腔镜组,在临床应用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取腹腔镜手术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手辅助腹腔镜 治疗 应激炎症因子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及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7
7
作者 童华 王庭辉 +2 位作者 王欣路 吴涛 李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3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应激状态、辅助T细胞因子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骨折手术并实施全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5例,...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应激状态、辅助T细胞因子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骨折手术并实施全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95例,根据其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维持麻醉组(舒芬太尼组)46例,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维持麻醉组(联合组)49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时刻监测两组患者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在麻醉维持中及麻醉苏醒期应激状态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胰岛素(FIns)的变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手术完成24h后,疼痛介质一氧化氮(NO)、内啡肽(β-EP)、P物质(SP)及辅助T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HR、SpO2、MAP和舒芬太尼组患者的SpO2在麻醉过程中变化程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T2、T3的HR和MAP与其T0时差异显著,且显著高于联合组T2、T3时HR和MAP,差异具有统计学差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应激指标Cor、E、FIns及HOMA-IR水平均显著高于麻醉维持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苏醒期血清应激指标Cor、E、FIns、HOMA-IR水平均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联合组患者手术后24h辅助T细胞因子IFN-γ水平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24h血清疼痛介质NO、β-EP、SP水平均显著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24h血清疼痛介质NO、β-EP、SP均显著低于舒芬太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可稳定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机体应激状态、减弱机体免疫抑制作用,减轻患者手术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下肢骨折 全麻 苏醒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PI3K/Akt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祥 景桂霞 +1 位作者 白娟 袁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5-340,共6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PI3K/Akt(P-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大鼠60只,体质量250-350 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c...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PI3K/Akt(P-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大鼠60只,体质量250-350 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c组),舒芬太尼预处理联合PI3K抑制剂组(Spc+W组),PI3K抑制剂组(W组)。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松开结扎线复灌120 min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ham组:只挂线,不结扎,持续150 min;I/R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Spc组:缺血前采用微量注射泵股静脉泵注舒芬太尼1μg/kg,泵注5 min,停止5 min,重复处理3次,总量共3μg/kg的预处理方式,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Spc+Wortmannin组:舒芬太尼预处理前5 min给予PI3K抑制剂(15μg/kg),缺血前30 min舒芬太尼预处理,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Wortmannin组:缺血前35 min给予PI3K抑制剂(15μg/kg),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于基础状态(T0)、缺血前即刻(T1)、缺血30 min(T2)、再灌注30 min(T3)、再灌注120 min(T4)记录各组大鼠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再灌注末抽取动脉血,离心取血清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实验结束时,各组取6只大鼠心脏测算心肌梗死面积,其余6只大鼠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P-Akt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Spc组P-Akt表达增高(P&lt;0.01),Spc+W组和W组P-Akt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与I/R组相比,Spc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lt;0.01), CK-MB(P&lt;0.01)、LDH(P&lt;0.01)降低,心肌组织P-Akt表达上调(P&lt;0.01),平均动脉压略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gt;0.05), Spc+W组和W组梗死面积、CK-MB、LDH差异无统计意义(P&gt;0.05)。结论舒芬太尼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P-Akt的表达,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PI3K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泮托拉唑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炎症因子和胃肠道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荣胜 薛小红 +3 位作者 孙博睿 毕阳 王强 杨远东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6-1359,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泮托拉唑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炎性因子和胃肠道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拟施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乌司他丁组(UTI)、泮托拉唑组(PTZ)和乌司他丁+泮托拉唑组(UTI+PTZ...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泮托拉唑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炎性因子和胃肠道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拟施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ON)、乌司他丁组(UTI)、泮托拉唑组(PTZ)和乌司他丁+泮托拉唑组(UTI+PTZ)各50例。建立CBP前15 min,UTI组给予乌司他丁10 000 U·kg^(-1),PTZ组给予泮托拉唑40 mg,UTI+PTZ组给予乌司他丁10 000 U·kg^(-1)和泮托拉唑40 mg,CON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4组均于术前(t_1)、CPB30 min(t_2)、CBP结束后(t_3)、术后6 h(t_4)、术后24 h(t_5)测定胃黏膜pH值(pHi),采集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于术后第1,2天随访患者是否有腹痛、腹胀、呕血、黑便和大便隐血实验阳性等消化道相关并发症。结果与本组t_1时比较,4组TNF-α、IL-6浓度在t_2、t_3、t_4、t_5均明显增高(P<0.05);与CON组比较,UTI、PTZ和UTI+PTZ组t_2、t_3、t_4、t_5时TNF-α、IL-6浓度明显降低(P<0.05); UTI和UTI+PTZ组TNF-α、IL-6浓度较PTZ组更接近正常生理值。4组pHi值t_2、t_3、t_4与本组t_1时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CON组t_5较本组t_1时明显降低(P<0.05);与CON组比较,UTI、PTZ和UTI+PTZ组t_2、t_3、t_4时pHi值明显升高(P<0.05);UTI+PTZ组pHi值好于UTI和PTZ组。CON组术后消化道并发症较UTI、PTZ和UTI+PTZ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泮托拉唑用于CPB心脏手术患者,能显著减轻TNF-α和IL-6释放,升高pHi,减少消化道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泮托拉唑 体外循环 炎性因子 胃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辅助联合间断注水注气法在危重病人鼻空肠管留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博睿 张春 +5 位作者 申存毅 金玉峰 苏娇 张靖垚 王铮 刘昌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99-204,共6页
目的:评价床旁实时超声辅助联合间断注水注气法在危重病人鼻空肠管留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ICU需要进行肠内营养管留置的危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留置方式分为试验组... 目的:评价床旁实时超声辅助联合间断注水注气法在危重病人鼻空肠管留置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ICU需要进行肠内营养管留置的危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留置方式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实时超声辅助联合间断注水注气留置法,对照组采用徒手盲插留置法。比较两组操作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共计50例病人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试验组在操作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2±8.91)vs(22.35±7.62)min,P=0.538];试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2%vs 64%,P=0.037);两组病人操作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床旁实时超声辅助联合间断注水注气法在危重病人鼻空肠管留置应用中具有安全可行的特点,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人 超声 鼻空肠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围术期气道管理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9
11
作者 于金贵 马虹 +13 位作者 王东信 王迎斌 兰志勋 朱涛 刘进 李伟彦 闵苏 姜丽华 姚尚龙 夏中元 柴小青 徐世元 景桂霞 鲁开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1-623,共3页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药物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自2002年上市以来,因其有效抑制腺体分泌、对心率影响较小而得到广泛认可。近年临床研究与应用发现盐酸戊乙奎醚可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扩张支气管,具有预防和治疗围术期肺部...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药物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自2002年上市以来,因其有效抑制腺体分泌、对心率影响较小而得到广泛认可。近年临床研究与应用发现盐酸戊乙奎醚可抑制气道平滑肌收缩,扩张支气管,具有预防和治疗围术期肺部并发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气道高反应 气道管理 抗胆碱药物 肺部并发症 气道平滑肌 受体阻滞剂 气道炎症学说 专家共识 胆碱能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组织中Cyr61和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霍雄伟 尚元春 +2 位作者 魏光兵 孙学军 高燕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9-573,共5页
目的研究Cyr61、β-catenin在胆囊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探讨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胆囊癌组织及19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yr6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与其临床病理特... 目的研究Cyr61、β-catenin在胆囊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探讨其在胆囊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胆囊癌组织及19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yr6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与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Cyr6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6.0%(33/5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26.3%(5/19)(P<0.05);Cyr61的表达与胆囊癌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0、P=0.014、P=0.007,P<0.05);2β-catenin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4.0%(42/5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15.7%(3/19)(P<0.05);β-catenin的表达与胆囊癌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8、P=0.002、P=0.024,P<0.05);3相关性检验显示,Cyr61和β-catenin在胆囊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 Cyr61和β-catenin在胆囊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水平表达;Cyr61和β-catenin阳性表达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协同促进作用,联合检测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对胆囊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免疫组织化学 CYR61 Β-CATENIN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Hippo信号通路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蒋正东 周灿灿 +5 位作者 程亮 钱伟琨 徐勤鸿 薛梦雯 马清涌 雷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Hippo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组织块胰酶消化法提取原代胰腺星状细胞,给予白藜芦醇干预胰腺星状细胞,Westernblo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指标,Transwell侵袭实验及Westernblot...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及Hippo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组织块胰酶消化法提取原代胰腺星状细胞,给予白藜芦醇干预胰腺星状细胞,Westernblo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胰腺星状细胞活化的指标,Transwell侵袭实验及Westernblot检测间接共培养条件下胰腺癌细胞Panc-1侵袭能力及EMT指标E-cadherin,Vimentin的变化。结果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胰腺星状细胞的活化,抑制α-SMA及YAP、CTGF及CYR61的表达;白藜芦醇干预后的胰腺星状细胞上清与胰腺癌细胞共培养后,Panc-1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升高,Vimentin表达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抑制胰腺星状细胞活化,并降低共培养条件下胰腺癌细胞Panc-1的侵袭能力和EMT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白藜芦醇 胰腺星状细胞 Hippo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分化过程中microRNA表达谱的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伟 王臻 +3 位作者 黄康榕 王月玲 柏海燕 杨新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6,共6页
目的筛选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s(miRNAs)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富集子宫内膜癌干细胞,贴壁培养获得其分化细胞。利用microRNA芯片比较肿瘤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之间miRNAs的表达差异,挑选出有显... 目的筛选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s(miRNAs)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富集子宫内膜癌干细胞,贴壁培养获得其分化细胞。利用microRNA芯片比较肿瘤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之间miRNAs的表达差异,挑选出有显著差异的miRNAs,通过RT-qPCR进行验证,应用TargetScan等数据库预测其靶基因;同时,芯片检测肿瘤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结合预测的miRNAs靶基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microRNA芯片筛选得到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之间差异表达(相差倍数2倍以上)的miRNAs有11个,其中在肿瘤干细胞中表达上调的miRNAs 10个,分别为miR-522、miR-139-3p、miR-520c-5p、miR-518d-5p、miR-146b-5p、miR-34a、miR-526a、miR-193a-3p、miR-221、miR-4674;在肿瘤干细胞中低表达的miRNA 1个,为miR-760。RT-qPCR检测结果显示,除miR-526a、miR-4674以外,其余9个miRNAs在肿瘤干细胞及分化细胞间的相对表达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TargetScan、miRanda及miRTarBase在线数据库的交集中,筛选的miRNAs均可预测到靶基因。基因芯片检测肿瘤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共445个,其中207个在肿瘤干细胞中高表达,238个在肿瘤干细胞中低表达,与预测的miRNAs靶基因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除miR-139-3p外,两者均有交集。结论子宫内膜癌干细胞分化过程中部分miRNAs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变化,对此进行深入探索将为肿瘤干细胞的分化机制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干细胞 分化 MICRORNAS microRN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脑电图功率谱密度研究电针的镇静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燕凤 宋大为 +1 位作者 王强 颜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0-803,共4页
目的采用脑电图功率谱密度(PSD)探讨电针对健康人产生镇静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对12例健康受试者的双侧足三里、神门、三阴交穴位给予电针刺激,分别记录30min无电针(静息态)及电针(电针态)两种状态下的多通道脑电图(EEG)信号,同时双频... 目的采用脑电图功率谱密度(PSD)探讨电针对健康人产生镇静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对12例健康受试者的双侧足三里、神门、三阴交穴位给予电针刺激,分别记录30min无电针(静息态)及电针(电针态)两种状态下的多通道脑电图(EEG)信号,同时双频谱指数监测仪(BIS)监测被试者的镇静程度。利用PSD分析电针过程中脑电图的功率变化。结果与静息态相比,电针状态BIS值降低(P<0.05);脑电信号δ波段功率增加(P<0.05),α波段功率降低(P<0.05)。结论电针单独作用可产生镇静作用,电针产生的镇静作用使得脑电活动发生改变,慢波活动增加,推测与其产生的镇静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镇静 脑电图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通过激活胰腺癌细胞AMPK通路抑制TGF-β1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万星 陈科 +5 位作者 薛梦雯 周灿灿 雷建军 徐勤鸿 马清涌 仵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6-511,共6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二甲双胍干预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BxPC-3,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TGF-β1表达,Westernblot检...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二甲双胍干预胰腺癌细胞株Panc-1及BxPC-3,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TGF-β1表达,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AMPK/p-AMPK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的含量。采用基因沉默技术敲除胰腺癌细胞AMPK后,二甲双胍干预,q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二甲双胍干预后,Panc-1及BxPC-3细胞AMP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肿瘤细胞内TGF-β1的表达明显减少(Panc-1:P<0.001;BxPC-3:P<0.001),敲除肿瘤细胞AMPK可以逆转二甲双胍对TGF-β1的下调作用(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诱导AMPK磷酸化而抑制胰腺癌细胞内TGF-β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胰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沉默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特异性生存率预后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灵敏 路宁 +3 位作者 崔曼莉 王佳 袁慧 张明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06-611,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因素,并构建合理的预后模型。方法选取SEER数据库中2010年被诊断为食管癌的67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通过LASSO COX回归分析对影响食管癌特异性生存率的因素进行筛选及模型构建,采用R 3.5.3软件对预测模型进行可视... 目的分析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因素,并构建合理的预后模型。方法选取SEER数据库中2010年被诊断为食管癌的67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通过LASSO COX回归分析对影响食管癌特异性生存率的因素进行筛选及模型构建,采用R 3.5.3软件对预测模型进行可视化构建,并分析其价值。结果672例食管癌患者的1、3和5年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55.32%(95%CI:51.56%~59.08%)、30.07%(95%CI:26.58%~33.56%)和25.04%(95%CI:21.75%~28.33%)。LASSO回归分析共筛选出是否接受化疗、原发部位、肿瘤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放疗顺序、是否接受手术、肿瘤大小、年龄、种族等共11个与预后最相关的变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级、N分期、M分期、是否手术和肿瘤大小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对预后分析的可视化,构建了Nomogram图,并且一致性指数C-index值为0.726(95%CI:0.703~0.749),显著优于第七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TNM分期系统(C-index=0.654,95%CI:0.628~0.680)。并且本预后模型的1、3、5年校准曲线的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之间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外,ROC曲线结果显示,如果患者总评分大于15.570时,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佳,患者可被判定为高危人群;而且构建的Nomogram预后模型(AUC=0.831,95%CI:0.801~0.859)预测能力明显优于传统AJCC 7版TNM分期系统(AUC=0.759,95%CI:0.725~0.791)。同时构建了预测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公式:CSS=5.988×10-5×points3+(-1.740×10-3)×points2+(-2.004×10-2)×points+0.685。结论通过使用LASSO回归筛选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变量,并对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可视化构建,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高危人群的筛选及后续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特异性生存率 预后模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电生理监测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廉海平 张文瑞 +1 位作者 高巍 何百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7-374,共8页
目的探讨多模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神经外科接受颈椎手术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控制麻醉深度,颈椎高位病变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 目的探讨多模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颈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神经外科接受颈椎手术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控制麻醉深度,颈椎高位病变采用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肌电图(EMG)监测;颈椎低位神经脊髓损伤采用SEP、MEP和EMG联合监测,记录并总结术中电生理监测异常、术后离院时及术后6个月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12例患者术中BIS参数为45~60,MEP波幅下降9例(8.0%),SEP波幅下降4例(3.6%),EMG波幅异常5例(4.5%),BAEP波幅下降4例(3.6%),没有因监测显著异常而终止手术。112例患者术毕较术前比较,44例(39.3%)SEP、MEP波幅变化不大,35例(31.3%)SEP波幅轻度上升,2例(1.8%)轻度下降;24例(21.4%)MEP波幅轻度升高,7例(6.3%)轻度下降。术后离院时及术后6个月未出现新的神经障碍。结论多模式电生理监测在术后即刻表现出受损神经的电生理活动恢复情况,为神经功能恢复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可有效预防和降低医源性脊髓和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手术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肌电图 脑电双频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日节律对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药物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关正 刘琳 +3 位作者 李欣 刘丹 付菲菲 申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193,共2页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可以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随时调整给药剂量及追加给药,从而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已广泛应用于分娩镇痛。近日节律是生命体生理及行为变量遵循内源性的以接近一个太... 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可以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随时调整给药剂量及追加给药,从而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已广泛应用于分娩镇痛。近日节律是生命体生理及行为变量遵循内源性的以接近一个太阳日的周期进行循环的生物过程,可导致药物药代学和药效学的昼夜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 药物用量 近日节律 患者 自控硬膜外镇痛 给药剂量 镇痛效果 昼夜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吸烟患者开胸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荣胜 李小刚 +3 位作者 关正 马正敏 何平 刘齐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458-1460,1463,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吸烟患者开胸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吸烟患者择期在全麻下行胸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P组入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1,C组则给予等量...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吸烟患者开胸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吸烟患者择期在全麻下行胸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P组入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1,C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气管插管后切皮前(T1)、单肺通气后30min(T2)、单肺通气后60min(T3)、恢复双肺通气后15min(T4)的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ompl)、气道压力(Paw)以和各时点的血气分析参数变化。结果:P组患者在T2、T3、T4时肺顺应性降低的幅度及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气道阻力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C组(P<0.05)。P组在T2、T3、T4时的SaO2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够改善吸烟患者开胸手术中的呼吸力学、减轻肺损伤,从而达到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吸烟 开胸手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