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手术室护理人员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俊杰 辛霞 +2 位作者 张琳娟 梅娜 罗嘉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1-755,共5页
目的:调查陕西省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6月—8月选取陕西省317家医院的364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调... 目的:调查陕西省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6月—8月选取陕西省317家医院的3642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手术室护理人员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为(44.93±9.07)分、(43.84±7.24)分、(75.88±11.32)分,得分率分别为81.69%、87.68%、89.27%。培训次数、医院等级、科室类别、工作年限正向影响知识维度得分(P<0.05);培训次数、职称、医院等级正向影响态度维度得分(P<0.05);培训次数、医院等级、职称正向影响行为维度得分(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态度和行为较为积极,但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充分发挥三级医院的辐射作用,从增加有效培训次数并合理利用护士个人经验着手,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预防 手术室 知信行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颅底手术患者术中鼻腔细菌培养及临床分析
2
作者 张小荣 郭秀英 +5 位作者 张琳娟 梅娜 李瑞春 冒平 高珂 宋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5-649,共5页
目的 分析临床经鼻颅底手术术区细菌存留情况及其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将经鼻颅底肿瘤(蝶鞍区及鞍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过程分为鼻腔通道准备(第1阶段)、肿瘤切除(第2阶段)和颅底重建(第3阶段)3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的起始时点,于... 目的 分析临床经鼻颅底手术术区细菌存留情况及其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将经鼻颅底肿瘤(蝶鞍区及鞍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过程分为鼻腔通道准备(第1阶段)、肿瘤切除(第2阶段)和颅底重建(第3阶段)3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的起始时点,于蝶窦前壁或鞍底斜坡隐窝处黏膜各取样1次进行细菌培养,分析手术不同阶段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其与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患者105例,共取样315例次,3个阶段取样的中位时间点分别为手术开始后20.3、45.1、131.3 min。细菌培养的阳性结果第1阶段、第2阶段、第3阶段分别为9例(2.9%)、8例(2.5%)、23例(7.3%),其中第1阶段或第2阶段与第3阶段阳性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7),而第1阶段与第2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5)。共检出表皮葡萄球菌2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溶血性链球菌3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大肠杆菌4例。3阶段至少1次阳性结果的有36例(11.4%),术后17例(16.2%)脑脊液漏,12例(11.4%)颅内感染。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性是阴性患者的3.1倍(OR=3.1,95%CI:0.9~10.6),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脑脊液漏患者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性是非脑脊液漏的61.4倍(OR=61.4,95%CI:11.2~3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区鼻腔和术后脑脊液培养结果的菌种一致率为57.1%。结论 经鼻颅底手术术区细菌培养阳性率随手术时间延长而明显增高,是术后颅内感染的潜在风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经鼻入路 细菌培养 颅内感染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李军军 史罗宁 +3 位作者 肖祎 王玫 杨亚林 杜昌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7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皮下隧道组(n=164)和对照组(n=115),皮下... 目的探讨皮下隧道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279例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皮下隧道组(n=164)和对照组(n=115),皮下隧道组在术中经皮下隧道引出引流管,对照组在术中经切口引出引流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血肿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皮下隧道组年龄、性别、合并症及血肿侧别、血肿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隧道组手术时间[(27.68±4.1)min vs.(27.50±4.02)min、住院时间[(7.39±1.04)dvs.(7.42±1.04)d]、拔管时间(24.30±4.82)h vs.(25.37±5.02)h]等临床特征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隧道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6%vs.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7,P<0.001)。随访6月时,皮下隧道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例、11例出现血肿复发,皮下隧道组血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7%vs.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2,P=0.042)。结论将皮下隧道法应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可提高血肿的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及复发率,技术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外引流术 皮下隧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组织样本的采集、储存与利用
4
作者 李益行 师雪 +9 位作者 王泓懿 陶润仪 孙烨 苏爱玲 童立炎 冯锦腾 张言鹏 李硕 王亚文 张广健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肺移植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已成为治疗多种良性终末期肺疾病的首选手段,但肺移植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供者资源短缺、供肺保存与维护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肺移植术后切除的肺组织样本是研究良性终末期肺疾病及肺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 肺移植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已成为治疗多种良性终末期肺疾病的首选手段,但肺移植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供者资源短缺、供肺保存与维护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肺移植术后切除的肺组织样本是研究良性终末期肺疾病及肺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优良临床资源。然而,目前大多数肺移植术后组织样本的采集、储存与利用仅限于单次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本研究基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移植生物样本库的建设方案,对肺移植组织样本采集、储存与利用过程中伦理审查、人员配置、采集流程、储存方法、质量控制及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移植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组织 人类遗传资源 标本采集 储存 伦理 生物样本库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稽留流产患者蜕膜组织整合素αvβ3及骨桥蛋白的表达研究
5
作者 文新灵 王丽 于学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稽留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及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PCOS稽留流产(PCOS稽留流产组)、非PCOS稽留流产(非PCOS稽留流产组)和正常...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稽留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及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PCOS稽留流产(PCOS稽留流产组)、非PCOS稽留流产(非PCOS稽留流产组)和正常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正常对照组)女性各2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3组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OPN的表达。分析PCOS稽留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OP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整合素αvβ3、OPN在蜕膜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子宫腺上皮细胞,同时也表达于蜕膜细胞。3组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OPN的阳性率和免疫组化(IHC)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OS稽留流产组显著低于非PCOS稽留流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非PCOS稽留流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OPN主要共定位于子宫腺上皮细胞,3组整合素αvβ3、OPN免疫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OS稽留流产组显著低于非PCOS稽留流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非PCOS稽留流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OPN的蛋白及和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OS稽留流产组显著低于非PCOS稽留流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非PCOS稽留流产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COS稽留流产患者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与OPN均呈显著正相关(r>0,P<0.01)。结论:整合素αvβ3、OPN在早期妊娠的子宫腺上皮细胞和蜕膜细胞中均有表达,两者在PCOS稽留流产蜕膜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有关,其在PCOS患者稽留流产中的作用仍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ΑVΒ3 骨桥蛋白 多囊卵巢综合征 稽留流产 蜕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科疼痛'云病房'管理模式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段娜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44-147,共4页
案例背景: 术后疼痛不仅会引起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导致患者满意率降低,还会影响患者的快速康复.因此,提高术后疼痛管理质量至关重要.近年来,各医院通过推行急性疼痛服务小组管理模式,在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疼痛 患者 病房 管理 服务小组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生伦理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越 高长莉 +1 位作者 杨雪 辛霞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5期818-820,共3页
目的探讨行动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生伦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94名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行动学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比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和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整体考试成绩及案例分析题的答对率... 目的探讨行动学习法在手术室护生伦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94名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行动学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比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和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生的整体考试成绩及案例分析题的答对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动学习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护生学习效果,降低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学习法 手术室 伦理思维 护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压迫腹主动脉阻断系统应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手术配合
8
作者 韦延强 车菁 +3 位作者 成小燕 李奇灵 赵蓝波 王浩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49,共3页
目的总结磁压迫腹主动脉阻断系统应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手术配合经验,为相应手术护理配合提供参考。方法对15例宫颈癌患者于全麻下行广泛全子宫+双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采用磁压迫阻断腹主动脉;做好术前准备及磁压迫腹主动脉阻断系... 目的总结磁压迫腹主动脉阻断系统应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手术配合经验,为相应手术护理配合提供参考。方法对15例宫颈癌患者于全麻下行广泛全子宫+双附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采用磁压迫阻断腹主动脉;做好术前准备及磁压迫腹主动脉阻断系统调试,标准化体位管理及全术程严格磁体管理等。结果1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250(150,400)mL;术后住院6(4,10)d临床治愈出院。结论磁压迫腹主动脉阻断系统用于术中止血效果良好;精准高效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子宫切除 开腹手术 磁压迫腹主动脉阻断系统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应用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庆波 王春姝 +3 位作者 郑少华 肖颖 温健 杜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retrolaminar block,RLB)与局部浸润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行PELD手术的患者,随...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retrolaminar block,RLB)与局部浸润麻醉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择期行PELD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组(RLB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C组),每组20例。RLB组由麻醉医师在超声引导下在脊柱旁矢状位平面内行椎板后阻滞,C组由手术医师根据手术定位逐层局部浸润麻醉,所用药物均为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入室(T_(0))、切皮(T_(1))、穿刺时(T_(2))、椎间孔成形(T_(3))、神经减压(T_(4))、缝合时(T_(5))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补救镇痛率和患者满意度,以及术中呼吸抑制、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记录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RLB组T_(2-4)时点VAS评分和补救镇痛率显著低于C组(P<0.05),RLB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P<0.05),术中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椎板后阻滞(RLB)能够为PELD手术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不影响下肢运动功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椎板后阻滞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神经节瘤致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麻醉管理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珂珂 阳婷婷 +2 位作者 杜丹 王强 谭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8-448,共1页
患者,女,19岁,162 cm,40 kg,因“头痛、视物不清,伴发热2月余”入院。患者2月余前出现头痛、视物不清,BP最高200/110 mmHg,体温最高39℃,既往病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8℃,HR 98次/分,BP 149/90 mmHg,RR 20次/分,心肺腹查体未及异常。辅... 患者,女,19岁,162 cm,40 kg,因“头痛、视物不清,伴发热2月余”入院。患者2月余前出现头痛、视物不清,BP最高200/110 mmHg,体温最高39℃,既往病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8℃,HR 98次/分,BP 149/90 mmHg,RR 20次/分,心肺腹查体未及异常。辅助检查:Plt 1112×10^(9)/L、Hb 81 g/L、C反应蛋白116.3 m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6 s、纤维蛋白原9.52 g/L,24 h尿儿茶酚胺2947.20 nmol/L、尿肾上腺素30.38 nmol/L、尿去甲肾上腺素2916.82 nmol/L、尿香草扁桃酸212.9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儿茶酚胺 副神经节瘤 既往病史 麻醉管理 去甲肾上腺素 尿香草扁桃酸 炎症反应综合征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的麻醉管理一例
11
作者 阳婷婷 宋珂珂 +2 位作者 汪博 王韶双 谭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39-1040,共2页
患者,男,48岁,170 cm,75 kg,ASAⅢ级,因“胸闷气短、心悸乏力4 d”入院。既往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反复室速发作史。查体: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界左大,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余查体无明显异... 患者,男,48岁,170 cm,75 kg,ASAⅢ级,因“胸闷气短、心悸乏力4 d”入院。既往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反复室速发作史。查体: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界左大,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余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8200 pg/ml,余血常规、肝肾功等无明显异常。心脏超声:左室内径67 mm,左室收缩射血分数41%,左室增大,左室下后壁节段性运动减低,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减低。冠脉造影:右冠状动脉1段管腔99%狭窄,左冠状动脉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造影后行右冠植入支架1枚,行双抗治疗。术前诊断: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型糖尿病;脑出血后遗症期。拟行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ubcutaneous implantable cardioveter-defibrillator,S-ICD)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发室性早搏 脑出血后遗症 凹陷性水肿 瓣膜听诊区 短阵室速 麻醉管理 右冠状动脉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异物导致穿孔引起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麻醉管理一例
12
作者 杜丹 孔治东 +1 位作者 严军 王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6-336,共1页
患者,女,83岁,160 cm,53 kg,因“枣核致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3 d”入院。患者3 d前不慎咽下枣核,即感胸骨后疼痛不适,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吞咽困难。既往有高血压(3级,极高危)病史20余年,每日口服坎地沙坦8 mg,停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 患者,女,83岁,160 cm,53 kg,因“枣核致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3 d”入院。患者3 d前不慎咽下枣核,即感胸骨后疼痛不适,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吞咽困难。既往有高血压(3级,极高危)病史20余年,每日口服坎地沙坦8 mg,停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3 d。查体:体温36.5℃,脉博93次/分,RR 27次/分,BP 157/76 mmHg。颈部无肿胀,皮肤颜色及皮温正常,局部无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食管异物 麻醉管理 皮温 阿托伐他汀钙 阵发性心房颤动 坎地沙坦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复发的个体化预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6
13
作者 邱洪波 唐乐 +2 位作者 何甜 丁茜 曹炯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7-822,共6页
目的建立个体化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后复发的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24例行PELD治疗的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 目的建立个体化预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后复发的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24例行PELD治疗的LD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LDH患者PEL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患者年龄、糖尿病史、病程、工作强度、椎间盘退变程度(IDDG)是影响LDH患者PELD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筛选出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建模集和验证集的C-index指数分别为0.944(95%CI:0.902~0.963)和0.969(95%CI:0.911~0.978),两组的校正曲线均与标准曲线拟合较好,两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4和0.969,证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结论本研究基于LDH患者PELD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有助于LDH患者行PELD手术治疗的术前评估和适应证选择,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复发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小鼠肠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娜 高慧 +4 位作者 张煜鑫 李岩松 袁伟 李爽 王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6-64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分离与鉴定胚胎小鼠肠神经胶质细胞的方法。方法:分离14~16 d胚胎小鼠肠道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用神经胶质细胞生长专用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胶质细胞的生长情况。在细胞贴壁达90%以上时进行纯化并传...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分离与鉴定胚胎小鼠肠神经胶质细胞的方法。方法:分离14~16 d胚胎小鼠肠道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用神经胶质细胞生长专用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胶质细胞的生长情况。在细胞贴壁达90%以上时进行纯化并传代,待细胞贴壁后使用GFAP、S100b和Sox10蛋白抗体作为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用免疫荧光法进行EGCs纯度的鉴定。结果:培养24 h部分细胞贴壁,随培养天数延长贴壁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胞体较前饱满,突起进一步向外延展。12~14 d时细胞贴壁达90%以上,传代后细胞状态良好。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其GFAP、S100b和Sox10蛋白质染色阳性率均达90%以上,鉴定为肠神经胶质细胞。结论:我们建立了一种简便的分离与鉴定胚胎小鼠肠神经胶质细胞的方法,今后可以用于EGCs自身功能及与其他肠道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神经胶质细胞 原代培养 纤维酸性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术中SedLine脑电监测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岚 宋珂珂 +3 位作者 颜飞 高媛 王强 高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1-866,共6页
目的 探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术中麻醉监测SedLine数据与发生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65岁)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ASA分级均为Ⅰ~Ⅲ级;排除行神外、心外、移植手术,无法在头部... 目的 探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术中麻醉监测SedLine数据与发生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65岁)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ASA分级均为Ⅰ~Ⅲ级;排除行神外、心外、移植手术,无法在头部安置电极及不能配合完成评估者。收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受教育年限、吸烟史、心肺系统合并症等一般资料。除常规术中监测外,监测患者SedLine多导脑电(EEG),包括原始EEG、患者状态指数(PSI)、爆发抑制(BS)、肌电图(EMG)以及密度频谱阵列(DSA)。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EEG数据,住院期间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1、2、3、7 d对患者进行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诊断POD,并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量表)诊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采用t检验筛选POD与非POD患者术中EEG差异参数,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系数,用ROC曲线计算截点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D患者合并POCD的发生率比非POD患者高57.2%(P=0.019),而手术时长、麻醉时长及住院时间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出现PSI<25及BS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OD患者10~14 Hz的α波功率较非POD患者显著降低(P<0.05),并具有显著相关性(OR=1.4,95%CI:1.036~1.855,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 (95%CI:0.6~0.9),诊断界限值为0.5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80.4%。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术中EEG低α波功率与POD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脑电监测 术后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离体大鼠肠系膜动脉炎性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正敏 武淑芳 +2 位作者 景桂霞 王强 孙宏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9-683,共5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肠系膜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表达旳作用。方法取SPF级SD雄性大鼠,脱臼处死后,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取出肠系膜动脉。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血管损伤实...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大鼠肠系膜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表达旳作用。方法取SPF级SD雄性大鼠,脱臼处死后,在体视显微镜下分离取出肠系膜动脉。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血管损伤实验模型,并根据随机化原则将损伤血管分为DEX组和对照组。DEX组根据所给予DEX的浓度不同分为10^(-8)、10^(-7)、10^(-6) mol/L 3个亚组。分离提取各组动脉组织中RNA及总蛋白后,RT-PCR方法检测TNF-α、IL-1β及CaSR等因子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NF-α、CaSR、AMPK及Caspase-3等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10^(-8)、10^(-7)、10^(-6) mol/L DEX组中LPS诱导的血管炎性反应均明显降低,TNF-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IL-1β的mRNA表达减弱。DEX组血管条的Caspase-3蛋白表达较LPS组显著降低。DEX对LPS诱导的血管AMPK蛋白表达和CaSR的mRNA表达没有明显作用。结论 DEX明显降低与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提示DEX有一定的抗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大鼠 肠系膜动脉 血管蛋白 炎性反应 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梗阻术中无损伤肠减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延强 王红云 +2 位作者 成小燕 廖新华 张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125,共5页
目的设计制作无损伤肠减压装置并探讨其在肠梗阻患者术中行密闭式肠减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行肠减压术的7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例)和实验组(n=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肠... 目的设计制作无损伤肠减压装置并探讨其在肠梗阻患者术中行密闭式肠减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行肠减压术的7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例)和实验组(n=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肠减压方法,实验组采用自行设计的无损伤肠减压装置法(装置包括螺纹管、收纳袋、锥筒、平椎调节器、尾管、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共7部分)。比较两组患者肠内容物污染术野例数、肠内容减压引流量、肠减压操作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内容物污染术野例数为10例(26.32%),对照组40例(100%);两组肠内容减压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00(728.75,827.50)mL vs.535.00(520.00,557.50)mL,P<0.05];实验组肠减压操作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切口感染,对照组6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其他腹腔感染及吻合口瘘、肠造瘘口相关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损伤肠减压装置能够在肠梗阻手术中进行密闭式肠减压,减少术野污染,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无损伤肠减压装置 密闭式肠减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通过A20/NLRP3/caspase-1途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辉 陈强 +1 位作者 李海波 张占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APN)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以未干预组作为对照,外源性APN干预1 h后LPS刺激小胶质细胞复制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PN组、LPS组和LPS+AP...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APN)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以未干预组作为对照,外源性APN干预1 h后LPS刺激小胶质细胞复制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PN组、LPS组和LPS+APN组。分别采用q-PCR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mRNA的表达和分泌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核因子-κB调节蛋白3(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ed protein 3,TNFAIP3/A20)、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OD-,LRR-and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和胱冬肽酶-1(caspase-1)的表达。采用基因沉默技术敲除小胶质细胞A20后,APN干预,再次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A20、NLRP3和caspase-1的表达。结果APN干预后,LPS+APN组细胞TNF-α和IL-1β的mRNA转录水平(P=0.018;P=0.009)和分泌量(P=0.0001;P=0.0001)较LPS组明显降低,并且A20蛋白表达明显增加、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降低(P=0.001;P=0.003;P=0.006)。敲除小胶质细胞A20可以逆转APN对NLRP3和caspase-1的下调作用(P=0.012;P=0.024)。结论APN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A20抑制NLRP3和caspase-1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小胶质细胞 核因子-κB调节蛋白3 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 胱冬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29
19
作者 卜宁 赵敏 +3 位作者 赵莎 杨岚 高媛 高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7-683,共7页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CRC)术后肠梗阻(POI)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接受CRC手术患者413例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年龄≥18岁,ASAⅠ—Ⅲ级。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 目的构建结直肠癌(CRC)术后肠梗阻(POI)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接受CRC手术患者413例的围术期临床资料,年龄≥18岁,ASAⅠ—Ⅲ级。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以此建立列线图模型。通过C-index验证模型的区分度;通过Calibration校正曲线验证模型的一致性;并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CA)以确定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共有404例CRC患者纳入分析,其中POI患者74例(18.3%)。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中包括开腹手术、术中未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术前白蛋白(Alb)<37.55 g/L和术前球蛋白(Glb)≥28.35 g/L。经内部验证,该模型的C-index为0.799(95%CI 0.746~0.852);Calibration校正曲线显示较好的一致性。DCA曲线表明当POI发生的风险阈值超过4%时,此列线图具有临床使用价值。结论基于开腹手术、术中未用NSAIDs、术前Alb<37.55 g/L和术前Glb≥28.35 g/L这4个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CRC患者发生POI风险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梗阻 结直肠癌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电针预处理调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治 白福海 +3 位作者 周恒 和姗 段海峰 王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5-750,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电针(EA)+MCAO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α7nAChR)PHA-543,613+M...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电针(EA)+MCAO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α7nAChR)PHA-543,613+MCAO组,溶剂(Vehicle)+MCAO组,α7nAChR抑制剂α-BGT+EA+MCAO组,溶剂+EA+MCAO组。脑缺血再灌注后3 d取材,运用Western Blot技术以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脑缺血半暗带小胶质细胞经典激活状态(M1型)及选择性激活状态(M2型)特异性标志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MCAO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EA+MCAO)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分子iNOS表达下调(P<0.05),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分子Arginase表达上调(P<0.05);(2)α7nAChR激动剂PHA-543,613可模拟电针预处理的作用,使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α7nAChR抑制剂α-BGT逆转了电针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的作用。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使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α7nAChR参与了电针预处理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改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电针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