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湿免疫科医患沟通和知情同意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罗静 何岚 王明旭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5期616-618,共3页
风湿免疫科疾病复杂,在诊治过程中存在以下困难:检查及诊断过程较为困难,病程长且病情易反复,传统药物副作用大,生物制剂疗效不一且价格昂贵,患者易合并心理疾患,新药临床试验易受日常工作干扰。对此,通过加强慢病管理,提高医患沟通重... 风湿免疫科疾病复杂,在诊治过程中存在以下困难:检查及诊断过程较为困难,病程长且病情易反复,传统药物副作用大,生物制剂疗效不一且价格昂贵,患者易合并心理疾患,新药临床试验易受日常工作干扰。对此,通过加强慢病管理,提高医患沟通重视度及沟通技巧,充分知情同意并加强人文关怀等积极的对策,将有助于增进医患信任,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病 慢病管理 医患沟通 知情同意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伦理学视角下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妍华 罗静 何岚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9期1214-1217,共4页
通过对风湿免疫病特点的分析,结合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阐述了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中医患关系呈现“支配-服从”模式、资源分配不公平等相关医学伦理问题,探讨并提出医患共同决策模式,保持持续的医患互动,建立智能疾病管理软件,构建信息网... 通过对风湿免疫病特点的分析,结合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阐述了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中医患关系呈现“支配-服从”模式、资源分配不公平等相关医学伦理问题,探讨并提出医患共同决策模式,保持持续的医患互动,建立智能疾病管理软件,构建信息网络共享平台以及提升慢病管理质量、注重生活质量提高的相应对策,旨在促进风湿免疫病患者自我管理,提升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有效控制病情,实现达标治疗,最终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病 慢病管理 医学伦理 医患共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免疫疾病诊治中的人性化医疗服务 被引量:3
3
作者 莫凌菲 罗静 +1 位作者 王明旭 何岚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8期1048-1050,共3页
人性化医疗服务应以"仁爱心"为目标,贯穿风湿免疫疾病诊疗的全过程。风湿免疫科医生应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生理需要。通过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健康教育和随访,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人性化医疗服务应以"仁爱心"为目标,贯穿风湿免疫疾病诊疗的全过程。风湿免疫科医生应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生理需要。通过人性化的治疗方案、健康教育和随访,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医疗服务 风湿免疫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亚临床滑膜炎的评估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妍华 罗静 +5 位作者 冯秀媛 莫凌菲 蒲丹 吕晓虹 郝志明 何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评估达到临床缓解标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肌肉骨骼超声(MSUS)检测的亚临床滑膜炎发生率,并分析亚临床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达到临床缓解[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2.6]RA患者46例,比较基线和随访1年时,不同临床缓解标准下的... 目的评估达到临床缓解标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肌肉骨骼超声(MSUS)检测的亚临床滑膜炎发生率,并分析亚临床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达到临床缓解[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2.6]RA患者46例,比较基线和随访1年时,不同临床缓解标准下的缓解率及MSUS检测的亚临床滑膜炎发生率,分析有/无亚临床滑膜炎组间患者的差异。结果46例RA患者在基线和随访1年达到DAS28-血沉(DAS28-ESR)、DAS28-C反应蛋白(DAS28-CRP)、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简化临床疾病活动指数(SDAI)和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风湿病联盟(ACR/EULAR)标准的缓解率分别为97.8%、95.6%、67.4%、54.3%、52.2%和91.3%、93.5%、54.3%、50.0%、45.6%,相应的MSUS检测到的亚临床滑膜炎发生率分别为55.5%、54.5%、45.2%、40.0%、41.6%和45.2%、46.5%、40.0%、39.1%、38.1%。其中在基线和1年时分别有45.6%和41.3%患者满足所有临床缓解标准,仍有38.1%和36.8%的患者存在MSUS检测的亚临床滑膜炎。与无亚临床滑膜炎组相比,亚临床滑膜炎组患者基线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阳性率及疾病活动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达到临床缓解的RA患者常常存在着MSUS检测的亚临床滑膜炎,基线抗CCP抗体阳性及较高的疾病活动度评分与临床缓解RA患者亚临床滑膜炎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肌肉骨骼超声 临床缓解 亚临床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特点及传统抗风湿药治疗1年的转归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罗静 王妍华 +5 位作者 俱博苗 吕晓虹 蒲丹 孙怡宁 郝志明 何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通过系列分析西部地区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1年的转归,为进行有效治疗提供思路。方法在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240例RA患者资料中,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47例血清阳性RA... 目的通过系列分析西部地区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1年的转归,为进行有效治疗提供思路。方法在2013年5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240例RA患者资料中,选取随访资料完整的47例血清阳性RA及25例血清阴性RA,比较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特点,并对传统DMARDs治疗1年的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阴性RA比例为10.4%(25/240),小关节肿胀数较血清阳性RA患者显著减少(P<0.01),血红蛋白水平更低、血小板水平更高(P<0.05),碱性磷酸酶水平更低(P<0.05)。接受传统DMARDs治疗1年,血清阴性RA组患者缓解率明显高于血清阳性RA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阴性RA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虽然其小关节肿胀数较少,但从临床特征上不易与血清阳性RA区分,部分血清阴性RA患者的血液系统损害更重。仅采用传统DMARDs治疗1年,血清阴性RA患者临床缓解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清阴性 临床特点 碱性磷酸酶 治疗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全身骨量丢失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孙怡宁 冯秀媛 +5 位作者 曾令霞 周萍 李娜 樊萍 莫凌菲 何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4-389,395,共7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全身骨量丢失及其与骨转换、抗环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确诊的RA患者并设立健康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型胶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全身骨量丢失及其与骨转换、抗环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确诊的RA患者并设立健康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I-CTX)和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和髋部骨密度,Spearman's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入组RA患者95例,男性35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53.63±13.88)岁。RA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1.2±1.4,-0.6±0.8,P=0.002;-0.1±1.4,0.8±0.8,P<0.001),血清I-CTX和PINP与髋部骨密度显著负相关(r=-0.225,P=0.032;r=-0.299,P=0.004),血清ACPA与RANKL、OPG、I-CTX、PINP、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RA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显著低于健康人群,高骨转换可能引起RA髋部骨量丢失,而ACPA可能不是引起RA患者全身骨量丢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量丢失 骨密度 骨转换 抗环瓜氨酸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骨重建和类风湿关节炎全身骨量丢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孙怡宁 冯秀媛 +4 位作者 曾令霞 罗静 王亚文 李娜 何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0-664,共5页
目的探讨炎症、骨重建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全身骨量丢失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RA分类标准的患者11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RA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 目的探讨炎症、骨重建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全身骨量丢失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RA分类标准的患者11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RA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IL-6)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RA患者血清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I-CTX)和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PINP),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运用Pearson’s相关系数分析血清TNF-α、IL-6、RANKL、I-CTX、PINP和RA患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纳入的患者中初发未治疗患者(初治组)为41例,其中骨量减低患者占46.3%,骨质疏松患者占24.4%;曾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药和(或)生物制剂和(或)双膦酸盐患者(复治组)为76例,其中骨量减低人群占28.9%,骨质疏松患者占44.7%。初治患者血清I-CTX、PINP与髋部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复治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水平与RANKL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IL-6与腰椎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骨转换增高可能是引起初治RA患者髋部骨量丢失的原因;持续的慢性炎症可能引起复治RA患者血清RANKL水平增加,导致患者腰椎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骨重建 骨量丢失 骨密度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科学临床见习中的伦理问题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莫凌菲 罗静 +1 位作者 王明旭 何岚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9期1205-1207,共3页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医师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转变,临床见习遇到一些伦理问题,表现为:在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医学生的受教育权和患者的自主权、隐私权、健康权相冲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医师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随着医患关系转变,临床见习遇到一些伦理问题,表现为:在内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医学生的受教育权和患者的自主权、隐私权、健康权相冲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将伦理学教育贯穿于临床教学的全程、对配合见习的患者给予适当的鼓励,并有赖于社会媒体的宣传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临床见习 伦理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疾病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人文关怀策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欣 郭妍 +2 位作者 王敏 胡楠 王小琴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9期1017-1022,1041,共7页
目的 了解风湿性疾病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2-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488例风湿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 目的 了解风湿性疾病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2-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488例风湿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风湿病治疗依从性问卷(CCQR)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风湿性疾病住院患者CCQR评分为(71.52±11.43)分,其中114例(23.36%)患者评分≥80分,374例(77.64%)患者评分<80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CQR评分最高(73.14±11.37)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CCQR评分最低(68.45±13.00)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状态、家庭收入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风湿性疾病住院患者治疗依从性偏低,其依从性主要受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状态、家庭收入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实施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住院患者 治疗依从性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芯片的类风湿关节炎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倩倩 尤红俊 +2 位作者 肖丹 黄婧 何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4-552,共9页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基因芯片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表达特征基因谱。方法利用GEO2R对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筛选出的RA芯片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采用DAVID 6.8及R语言进行基因功能注释GO富集分析和KEGG...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基因芯片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表达特征基因谱。方法利用GEO2R对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筛选出的RA芯片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采用DAVID 6.8及R语言进行基因功能注释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String-db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并以Cytoscape3.7.1软件获取关键靶基因。结果RA患者膝关节分离出的滑膜组织中1184个基因差异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664个表达上调,520个表达下调。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信号转导、质膜和蛋白结合等70个不同的GO子集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破骨细胞分化、类风湿关节炎、Th17细胞分化和IL17信号通路等62个信号通路上。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筛选出19个关键靶基因,包括NKG7、BCL6、SEMA4D、NFIL3、RAC2、MLIP、SEL1L3、GUSBP11、IGLV1-44、IGLJ3、IGLC1、IGKV1OR2-118、IGKV1OR2-108、IGKC、IGHV4-31、IGHV3-23、IGHM、IGHD和CYAT1。结论对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RA的芯片数据分析所筛选出的部分差异表达基因,均涉及影响RA滑膜炎症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可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或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实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胱抑素D水平与唾液腺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静 李飞 +6 位作者 黄毅 莫凌菲 李汉超 潘盈 冯秀媛 刘新毅 李园园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451-2456,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gren syndrome,pSS)患者唾液胱抑素D水平与唾液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pSS组患者51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来院健康体检对...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 gren syndrome,pSS)患者唾液胱抑素D水平与唾液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pSS组患者51例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来院健康体检对照组人员51例。检测唾液中胱抑素D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估两组胱抑素D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评估pSS组胱抑素D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pSS组唾液中胱抑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06.55±108.11 vs 374.32±172.24 pg/mL,P<0.01)。pSS患者胱抑素D水平与其静态唾液流率(r=0.433,P=0.002)及动态唾液流率(r=0.363,P=0.009)呈正相关。高唾液腺超声检查评分的pSS患者唾液胱抑素D水平明显低于低评分患者(腮腺:160.75±85.56 vs 290.53±95.17 pg/mL,P<0.01;颌下腺:157.76±87.59 vs 276.25±97.06 pg/mL,P<0.01)。pSS患者胱抑素D水平与外周血IL-6水平(r=-0.453,P=0.001)及CD4+T细胞计数(r=-0.396,P=0.005)呈负相关。结论pSS患者唾液胱抑素D水平可作为反映唾液腺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胱抑素D 唾液腺流率 唾液腺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佩 王青 +2 位作者 赵翠芬 李欣 张银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以促进积极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渭南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08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bben社交网络量表-6、老年...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以促进积极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渭南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308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Lubben社交网络量表-6、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评估标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得分为(11.26±4.74)分,老年人中51.62%存在社会隔离。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可划分为高朋友隔离组(52.92%)和低朋友隔离组(47.08%)2个潜在剖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参与能力、退休前职业、患病年限、年均住院次数是老年人社会隔离潜在剖面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现象严重,且存在明显的分类特征,可针对不同类型特征老年人实施个体化干预,改善老年人社会隔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社会隔离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社会参与能力 潜在剖面分析 积极老龄化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7例常见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妍华 蒲丹 +5 位作者 罗静 胡楠 冯秀媛 吕晓虹 郝志明 何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8-603,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见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47例常见CTD-IL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及胸部高... 目的探讨常见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47例常见CTD-ILD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及胸部高分辨CT等临床资料。结果147例常见CTD-ILD患者,平均年龄(56.2±12.3)岁,女性为主(72.1%)。皮肤病变(51.7%)、乏力(50.3%)最为常见,高于呼吸系统症状如气短(47.6%)、咳痰(36.0%)、咳嗽(32.0%)。近一半(49.6%)患者出现低氧血症,肺功能改变多表现为混合性通气障碍伴弥散功能障碍。肺部影像学以磨玻璃影(78.3%)为主要特征,最常见影像学分型是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占67.2%。随访时间1~3.5年,期间病死率26.2%,其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66.7%)高于系统性硬化症(SSc)(15.1%)、类风湿性关节炎(RA)(15.1%)及干燥综合征(SS)(3.0%)。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14例(42.4%)及原发疾病急性进展11例(33.3%)。结论常见CTD-ILD患者好发于女性,皮肤改变、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生率高于气短、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病死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感染及疾病急性进展,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胸部影像学检查对疾病诊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病 临床表现 胸部高分辨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结缔组织病患者低骨量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冯秀媛 莫凌菲 +4 位作者 俱博苗 安琪 吕晓虹 何岚 孙怡宁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9-814,共6页
目的探讨初发结缔组织病患者低骨量的发生率,分析骨量减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初发结缔组织病患者726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127例,类风湿关节炎232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84例,系统性硬化45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7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 目的探讨初发结缔组织病患者低骨量的发生率,分析骨量减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初发结缔组织病患者726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127例,类风湿关节炎232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84例,系统性硬化45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7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69例,系统性血管炎99例。采用双能X线法测定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分别分析腰椎和髋部低骨量与年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Ⅰ型胶原C端交联肽的相关性。结果 726例患者平均年龄46.9±16.3岁,平均病程49.4±84.1月,体重指数21.27±4.35 kg/m2,绝经后女性占47.7%,骨量减低的发生率为35.5%,骨质疏松发生率为25.2%。患者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腰椎骨量显著负相关(r=-0.179,P=0.000;r=-0.113,P=0.011;r=-0.096,P=0.037);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与腰椎骨量显著正相关(r=0.144,P=0.003);年龄与髋部骨量呈显著负相关(r=-0.156,P=0.000)。结论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可能是结缔组织病患者腰椎骨量减低的危险因素,高龄是结缔组织病患者腰椎和髋部低骨量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骨密度 骨量减低 骨质疏松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娅鸽 王静 +1 位作者 刘锦锋 何英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53-245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在病毒性肝炎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0例慢性HBV感染及HCV感染者临床资料,按FibroScan检测的肝纤维化程度分为4组:无明显肝纤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在病毒性肝炎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0例慢性HBV感染及HCV感染者临床资料,按FibroScan检测的肝纤维化程度分为4组:无明显肝纤维化组(F0~F2)、明显肝纤维化组(F2~F3)、进展性肝纤维化组(F3~F4)、肝硬化组(>F4),比较各组尿素氮、肌酐、Cys C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差异。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相关性检验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270例患者中,HBV感染者200例,HCV感染者70例。eGFR及Cys C水平在4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714、3.081,P值分别为0.032、0.017)。进一步两两比较,肝硬化组的eGFR低于无明显纤维化组[(99.61±6.92)ml·min^-1·1.73m^-2 vs(105.32±1.86)ml·min^-1·1.73m^-2,t=2.655,P=0.008];与无明显肝纤维化组相比,明显肝纤维化组[(1.01±0.08)mg/L vs(0.84±0.03)mg/L,t=-2.218,P=0.028]、进展性纤维化组[(1.02±0.04)mg/L vs(0.84±0.03)mg/L,t=-4.218,P<0.001]及肝硬化组[(1.07±0.05)mg/L vs(0.84±0.03)mg/L,t=-4.675,P<0.001]的Cys C水平均明显升高。HBV感染者和HCV感染者肝硬化组的Cys C水平明显高于无明显纤维化组[HBV感染者:(1.06±0.36)mg/L vs(0.84±0.13)mg/L,t=-3.192,P=0.003;HCV感染者:(1.04±0.22)mg/L vs(0.86±0.15)mg/L,t=-2.318,P=0.029]。肝脏硬度值与Cys C水平呈正相关(r=0.247,P=0.003),与eGFR水平无相关(r=-0.002,P=0.975)。结论Cys C能更早期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肾功能损伤,常规监测Cys C水平对防治该类患者发展为肝肾综合征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3抑制地塞米松诱导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樊萍 冯秀媛 +4 位作者 胡楠 蒲丹 吕晓虹 孙怡宁 何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1698-1702,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因子3(NT-3)抑制地塞米松(DEX)诱导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并分组,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DMEM处理,DEX组用含有5μmol/L地塞米松的DMEM处理、NT-3组用含有5μmol/L地塞米松... 目的:研究神经营养因子3(NT-3)抑制地塞米松(DEX)诱导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并分组,对照组用不含药物的DMEM处理,DEX组用含有5μmol/L地塞米松的DMEM处理、NT-3组用含有5μmol/L地塞米松及100 ng/mL NT-3的DMEM处理。检测细胞凋亡率、增殖活力、成骨标志物的含量、凋亡基因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量。结果:DEX组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bax、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增殖活力值、培养基中ALP、OCN、COL-I的含量及细胞中bcl-2、p-PI3K、p-AKT、p-mTOR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T-3组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bax、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低于DEX组,增殖活力值、培养基中ALP、OCN、COL-I的含量及细胞中bcl-2、p-PI3K、p-AKT、p-mTOR的表达量明显高于DEX组(P<0.05)。结论:NT-3对地塞米松诱导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可能的机制是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3 地塞米松 成骨细胞 凋亡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及实施人文关怀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欣 李娜 +3 位作者 刘秀 王盼 陈静 王明旭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研究其影响因素及人文关怀策略。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SLE患者具有较高疾病不确定感,4个维度中不可预测...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研究其影响因素及人文关怀策略。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SLE患者具有较高疾病不确定感,4个维度中不可预测性、不明确性得分较高,信息缺乏、复杂性得分较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自我感知疾病严重程度是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较高,主要来源于不可预测疾病过程与预后及不明确疾病症状,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及自我感知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采取积极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疾病不确定感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岗位管理实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欣 王明旭 +4 位作者 俱博苗 王锐娜 张妮 宁琼琼 李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3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科实施量化岗位管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进行岗位设置,修订岗位说明书,实施分层岗位培训,量化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量化岗位管理的建立与实施,实施分层弹性排班,制定岗位晋级方案,在风湿免疫科全面实施量化岗... 目的探讨风湿免疫科实施量化岗位管理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进行岗位设置,修订岗位说明书,实施分层岗位培训,量化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量化岗位管理的建立与实施,实施分层弹性排班,制定岗位晋级方案,在风湿免疫科全面实施量化岗位管理。结果实施后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提高,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前均有提高(P<0.01或P<0.05),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发生率分别下降了50%和60%。结论风湿免疫科开展量化岗位管理,能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护理管理水平,减少安全隐患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 岗位管理 绩效考核 护理工作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未治疗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骨代谢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竞 罗静 +4 位作者 胡楠 王妍华 蒲丹 吕晓虹 何岚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西安地区初发、未治疗的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骨代谢状态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 目的了解中国西安地区初发、未治疗的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骨代谢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其骨代谢状态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初发、未治疗绝经前女性SLE患者82例。通过检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线人口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作为SLE疾病活动性评估指标,腰椎L1-4及全髋BMD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及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0±8)岁,平均病程为(13±22)个月,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9. 88±2. 85) kg/m^2,平均SLEDAI评分为(12±7)分,平均25羟维生素D (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为(10. 03±5. 75)μg/L,维生素D缺乏患病率为93. 9%(以<20μg/L定义为缺乏),腰椎L1-4 Z值<-2的患者共17例(23. 9%),全髋Z值<-2的患者2例(2. 9%)。将82例患者按SLEDAI<15分(54例)和≥15分(28例)分为病情轻中度活动及重度活动两组。血钙(t=2. 744,P=0. 009)和25OHD (U=436. 00,P=0. 002)水平在病情重度活动组明显低于轻中度活动组,而骨吸收标志物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β-CTX)(U=1049. 0,P=0. 001)在重度活动组明显高于轻中度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骨形成标志物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及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在重度活动组低于轻中度活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β-CTX水平与SLEDAI评分(r=0. 354,P=0. 00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r=0. 242,P=0. 034)、OC (r=0. 240,P=0. 031)及P1NP (r=0. 368,P=0. 001)呈正相关,而与年龄(r=-0. 336,P=0. 002)、BMI (r=-0. 362,P=0. 002)、腰椎L1-4 BMD (r=-0. 284,P=0. 017)、全髋BMD (r=-0. 378, P=0. 002)、血钙(r=-0. 499, P=0. 000)、 25OHD (r=-0. 348, P=0. 001)、血红蛋白(haemoglobin,HGB)(r=-0. 385,P=0. 000)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r=-0. 292,P=0. 016)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LEDAI评分与β-CTX呈显著独立正相关(β=0. 611,t=3. 779,P=0. 001)。结论中国西安地区初发、未治疗绝经前女性SLE患者骨吸收标志物β-CTX在SLE重度活动组较轻中度活动组显著升高,且与SLEDAI评分呈独立正相关。疾病活动所致的系统炎性反应是SLE骨量减低及骨质疏松产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代谢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对遵医行为、抑郁的影响及人文关怀策略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欣 王静 +1 位作者 张乐 李娜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8期981-985,共5页
为了明确SLE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对遵医行为及抑郁的影响及采取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遵医行为、抑郁情绪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SLE患者与一般住院患者比较更倾向于采取回避和屈服的方式来应对疾病,女性SLE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 为了明确SLE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对遵医行为及抑郁的影响及采取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遵医行为、抑郁情绪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SLE患者与一般住院患者比较更倾向于采取回避和屈服的方式来应对疾病,女性SLE患者较男性患者更易向疾病屈服;44.50%的SLE患者中存在抑郁情绪;疾病应对方式能影响SLE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抑郁情绪,积极面对疾病能提升患者遵医行为,减少抑郁情绪。因此,建议临床医护人员关注SLE患者疾病应对方式,采取积极的人文关怀措施,引导和鼓励患者以积极方式应对疾病,以良好的情绪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抑郁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 疾病应对方式 遵医行为 抑郁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