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品管圈降低血液科病房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的实践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彩利 林欢 +4 位作者 孙春红 樊婷 余艳丽 王宁 周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8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科病房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方面的成效。方法:通过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程序进行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血液科病房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改善情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科病房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方面的成效。方法:通过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效果检验,效果巩固等程序进行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血液科病房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血液科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从19.50%降至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血液科病房患者输血相关缺陷发生率,保证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血液科病房 输血 缺陷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课堂及标准化病人在留学生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娟 王雯娟 +1 位作者 白智庆 关键红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6期1035-1037,共3页
在分析留学生内科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雨课堂及标准化病人在留学生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雨课堂作为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加强互动,补充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了留学生内科学的教学质量;应用"标准化病人"学习... 在分析留学生内科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雨课堂及标准化病人在留学生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以雨课堂作为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加强互动,补充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了留学生内科学的教学质量;应用"标准化病人"学习问诊查体,克服语言障碍,提高留学生学习兴趣及临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标准化病人 留学生 内科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医学教育发展战略之一——充分发挥研究型医院的引领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华胜 刘昌 《西北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500-502,553,共4页
研究型医院具有发挥"医、教、研"资源整合和"产、学、研、用"开发及"监管、评价、反馈"改进的优势,可以提高医学网络教育的效率、促进医学网络教育的发展、把握医学网络教育的方向。本文结合大型综合医... 研究型医院具有发挥"医、教、研"资源整合和"产、学、研、用"开发及"监管、评价、反馈"改进的优势,可以提高医学网络教育的效率、促进医学网络教育的发展、把握医学网络教育的方向。本文结合大型综合医院背景的研究型医院具有创造和监督医学教育网络平台的优势,深入探讨研究型医院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医学教育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医院 医学网络教育 虚拟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 被引量:48
4
作者 林欢 孙春红 +3 位作者 樊婷 姚建娜 刘芳 郭彩利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PICC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PICC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由32.03%降至9.38%,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由38.78%降至7.8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PICC并发症 品管圈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化STAT3诱导的DIRAS2缺失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5
作者 张丽芬 王璐 +3 位作者 赵琳 罗敏娜 邵珊 顾珊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1-747,共7页
目的探讨乙酰化STAT3对DIRAS2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数据库查询、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分析TNBC组织和细胞中DIRAS2和乙酰化STAT3的表达水平。选取TNB... 目的探讨乙酰化STAT3对DIRAS2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数据库查询、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分析TNBC组织和细胞中DIRAS2和乙酰化STAT3的表达水平。选取TNBC细胞系MDA-MB-231和SUM159,通过慢病毒或质粒构建DIRAS2过表达及STAT3野生或Lys685位点突变的细胞株。利用CCK-8实验评估DIRAS2和STAT3乙酰化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焦磷酸测序、ChIP和IP技术研究乙酰化STAT3对DIRAS2表达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结果DIRAS2在TNBC组织和细胞中表达较低。焦磷酸测序分析发现,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相比,TNBC细胞中DIRAS2启动子区域的CpG岛甲基化水平升高,并促进癌细胞增殖。此外,TNBC细胞中STAT3的乙酰化程度增加,而DIRAS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随着STAT3乙酰化的增加而发生改变。ChIP和IP实验表明,乙酰化STAT3可与DIRAS2启动子结合,而STAT3 Lys685位点突变会破坏STAT3与DNMT1的相互作用。结论在TNBC中,乙酰化STAT3通过招募DNMT1诱导DIRAS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从而导致DIRAS2表达缺失和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TNBC) 乙酰化STAT3 DIRAS2 甲基化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岁以下年轻人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分析
6
作者 余航 李淼静 +1 位作者 刘芳 王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9-615,共7页
目的 探讨25岁以下年轻人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预后分析。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23年7月就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5岁以下年轻人初发AMI患者(年轻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年龄25~44岁性别... 目的 探讨25岁以下年轻人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预后分析。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23年7月就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5岁以下年轻人初发AMI患者(年轻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年龄25~44岁性别相同且发病部位相同的中青年AMI患者(中青年组)作为对照组(1∶2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合并症、高危因素及生化指标等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 共纳入84例患者,其中年轻组28例,中青年组56例。年轻组患者中以单支病变(15/26,57.7%)或未见明显罪犯血管(7/26,26.9%)为主,白细胞计数及尿酸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组。中位随访时间72.4(25.5,110.2)个月。Cox回归模型分析,年轻组(HR=7.925,95%CI:1.861~33.749,P=0.005)、住院时长(HR=1.183,95%CI:1.001~1.398,P=0.048)及合并典型心绞痛症状(HR=0.090,95%CI:0.015~0.544,P=0.009)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相对于中青年AMI患者,年轻组AMI患者预后更差。年轻AMI患者(25岁以下)、住院时长及合并不典型心绞痛症状是影响该人群AMI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早期发现及识别年轻患者发生AMI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人 中青年 急性心肌梗死(AMI) 临床特征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对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知和体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春红 林欢 +2 位作者 姚建娜 王晓宁 郭彩利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9期1195-1199,共5页
目的:调查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知和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6年2-12月对8例急性白血病行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 目的:调查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知和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于2016年2-12月对8例急性白血病行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感知和体验可归纳为移植前对获得新生的强烈希望、移植中遭受巨大的身心痛苦、移植后出现两种不同的心理变化、承担沉重经济负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4个主题。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同阶段会发生不同的、复杂的感知和体验,医护人员应了解并重视患者的心理体验,帮助其应对心理问题,构建完整的护理体系,保证移植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感知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病房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彩利 孙春红 +3 位作者 林欢 姚建娜 王嫚 王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9期971-973,共3页
目的:分析层流病房存在的主要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关因素,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血液内科层流室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78例患者的护理资料,分别从管理体制、护理人员素质、层流环境和... 目的:分析层流病房存在的主要护理安全隐患及相关因素,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血液内科层流室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78例患者的护理资料,分别从管理体制、护理人员素质、层流环境和设施以及患者和家属的配合等方面进行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实施安全管理,并统计分析实施安全管理前、后3年护理不良及隐患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两者的不同。结果:通过完善层流室的制度、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学习,安全管理用药,合理配置人力,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减轻护士的身心压力等,护理不良事件及隐患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影响层流病房安全隐患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安全管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层流病房 护理安全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依赖Slug调控乳腺癌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 被引量:4
9
作者 邵珊 安改丽 +5 位作者 赵琳 罗敏娜 宁谦 蒙渡 赵新汉 雷建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1-887,共7页
目的探讨Notch1调控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机制。方法通过Jagged1及shNotch1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观察乳腺癌细胞EMT及迁移侵袭情况;通过Slug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观察Notch1对Slug的报告基因作用。通过调控Slug表达水平,观察Slug在... 目的探讨Notch1调控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机制。方法通过Jagged1及shNotch1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观察乳腺癌细胞EMT及迁移侵袭情况;通过Slug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观察Notch1对Slug的报告基因作用。通过调控Slug表达水平,观察Slug在Notch1调控乳腺癌EMT及迁移侵袭中的作用。结果Jagged1活化Notch信号通路后促进乳腺癌的EMT及迁移侵袭过程,运用shRNA敲除Notch1后可逆转Jagged1导致乳腺癌的EMT及迁移侵袭过程,Notch1过表达可激活Slug报告基因,且Slug过表达可逆转shNotch1对EMT的抑制作用。结论Notch1作用于Slug的报告基因,通过Slug调控乳腺癌的EMT及迁移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otch1信号通路 SLUG 上皮-间质转化(EMT)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的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华胜 王文涛 +3 位作者 张亚莉 余晓洋 冯婕 冯学亮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926-93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性别的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01-2014-12住院的236例≥18岁的HSP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重点比较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在病程长短、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血浆白蛋...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性别的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01-2014-12住院的236例≥18岁的HSP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重点比较分析不同性别患者在病程长短、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血浆白蛋白、肾功能、血中Ig G、Ig A、Ig M、C3、C4浓度、临床表现类型、病理分级、疾病危险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1在236例患者中,男性占65.68%,女性占34.32%,男女之比1.86∶1。各年龄段性别构成无差异(P〉0.05)。2男性平均年龄(33.1±14.0)岁,女性(37.0±17.1)岁,两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性别患者在病程长短、水肿、高血压发生率、平均舒张压、血尿、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肾功能、血中Ig G、Ig A、C3、C4浓度、临床表现类型、病理分级、疾病危险度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性别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血中胆固醇、血中Ig M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外周血中胆固醇和Ig M浓度高于男性,而平均收缩压低于男性。结论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特点为:好发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60岁男性少见;女性患者外周血中胆固醇和Ig M浓度高于男性,而平均收缩压低于男性,其他方面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患者的病理特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性别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NAG联合血清β2-MG、Cys-C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芳 余艳丽 郭彩利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第11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idase,NAG)联合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胱抑素-C(cystatin-C,Cys-C)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MM 116...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glucosidase,NAG)联合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胱抑素-C(cystatin-C,Cys-C)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MM 116例,根据肾功能损伤情况将其分为肾功能损伤组(45例)和肾功能正常组(71例)两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M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尿NAG联合血清β2-MG、Cys-C对M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肾功能损伤组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分期、尿NAG及血清β2-MG、Cys-C、肌酐(creatinine,Cr)高于肾功能正常组,血红蛋白低于肾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分期Ⅲ期、尿NAG≥2.37 U/mmol及血清β2-MG≥6.3 mg/L、Cys-C≥0.98 mg/L、Cr≥135μmol/L为M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NAG和血清β2-MG、Cys-C、Cr预测M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812、0.808、0.813和0.745;尿NAG联合血清β2-MG、Cys-C预测MM患者肾功能损伤的AUC为0.894。结论尿NAG联合血清β2-MG、Cys-C对MM患者肾功能损伤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功能损伤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 Β2微球蛋白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临床医学学习者学业影响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昌 习博 +3 位作者 刘华胜 黄燕萍 李雁 董潇妮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调研新冠肺炎疫情对临床学习者学业的影响,尤其是对其的认知、情绪、行为的影响,以提出促进其学业的应对策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借助第三方网络问卷平台对在我院临床学习的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 目的调研新冠肺炎疫情对临床学习者学业的影响,尤其是对其的认知、情绪、行为的影响,以提出促进其学业的应对策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借助第三方网络问卷平台对在我院临床学习的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调研,收回问卷624份。结果本次共调查学生624名,其中女生占70.2%,男生占29.8%,本科生、研究生、住培学员分别为37.0%,31.6%,31.4%。问卷显示:①住培学员认为自己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在疫情期间睡眠困难程度更高,对获得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渴望程度最高;②住培学员对获得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最高;③临床学习者获得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来源途径中,占比最多的均为微信外网络途径,三类临床学习者在院级组织集体学习、家人朋友和旁人议论这三个途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相比,住培学员通过院级组织学习途径的比例最高;通过家人朋友途径的比例,本科生高于住培学员;通过旁人议论途径的比例,本科生高于研究生。④更多研究生认为疫情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影响最大。结论所有临床学习者在疫情之下通过加强联系和互动,都获得了科学防护的知识、正确的社会认知,并且处于较好的心理状态,其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院级组织推荐内容的学习中获益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认知应对 学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联合Bu改良预处理方案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移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晓鹏 任娟 王晓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3-587,共5页
目的观察FAC联合Bu改良预处理方案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8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处理方案不... 目的观察FAC联合Bu改良预处理方案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8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处理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FAC方案预处理组和FAC+Bu预处理组,观察两组患者预处理的毒副反应、造血植入、移植后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病毒感染、肝静脉闭塞病(VOD)发生率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能状况、患病距离移植时间、供受者性别关系、移植类型、输注骨髓有核细胞、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及CD34+细胞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FAC组相比,FAC+Bu组患者预处理后幻听幻视副反应增加,移植后混合嵌合发生率降低,血小板重建时间缩短,移植后Ⅲ-Ⅳ度aGVHD发生率增加,3年P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AC联合Bu改良预处理方案促进植入,降低混合嵌合发生率,但并未改善患者整体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者HBV感染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的影响
14
作者 王晓宁 姚建娜 +4 位作者 孙春红 郭彩利 习杰英 贺鹏程 张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6-298,共3页
目的观察供者乙肝病毒(HBV)感染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例非乙肝患者,其供者均有HBV感染。观察应用HBV感染供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移植后... 目的观察供者乙肝病毒(HBV)感染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例非乙肝患者,其供者均有HBV感染。观察应用HBV感染供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移植后对受者造血重建、肝静脉闭塞病(VOD)以及HBV感染的影响。结果 4例供者中2例供者为乙肝血清学HbsAb、HbeAb及HbcAb阳性,HBV-DNA定量阴性,供受者均未应用抗HBV药物。1例供者为HbsAg、HbeAb及HbcAb阳性,HBV-DNA定量阳性;1例供者HbsAg及HbcAb阳性,HBV-DNA定量阳性。这2例供者移植前1个月开始口服核苷类药物治疗,移植前HBV-DNA定量转为阴性,受者预处理前1周开始口服核苷类药物预防HBV感染,回输干细胞当天及回输后第3天及第7天均给予乙肝免疫球蛋白,移植后每月复查HbsAb定量,低于150IU给予输注乙肝免疫球蛋白。4例患者移植后均造血重建,无1例发生VOD,截止随访结束均无HBV感染,监测HBV-DNA定量阴性。结论对于HBV复制的供者及其受者口服核苷类抗HBV药物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受者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HBV感染 造血重建 肝静脉闭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田娟 何岚 +3 位作者 贾敏 赵海源 朱化超 李小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3-488,共6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网络问卷,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抑郁症自我评估量表(PHQ-9),以2021年7月至8月在非洲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网络问卷,采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抑郁症自我评估量表(PHQ-9),以2021年7月至8月在非洲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第8批援马拉维医疗队、第36批援苏丹医疗队及第22批援赞比亚医疗队的72名队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33.3%(24/72)的援非医疗队员GHQ-12结果阳性。51.4%(37/72)的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焦虑,40.3%(29/72)轻度焦虑,8.3%(6/72)中度焦虑,2.8%(2/72)重度焦虑。52.8%(38/72)的队员出现不同程度抑郁,34.7%(25/72)轻度抑郁,11.1%(8/72)中度抑郁,4.2%(3/72)中重度抑郁,2.8%(2/72)重度抑郁。工作中接触新冠肺炎患者、不适应当地社会生活的队员GHQ-12、GAD-7及PHQ-9得分明显升高(P<0.05),是影响援非医疗队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援非医疗队员的心理压力显著增加,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高,严重程度加重;关注并提高其心理健康状态,是援外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援外医疗队 心理健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基因RPLP0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
16
作者 郑晓燕 朱化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32-39,共8页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侧柄亚单位P0(ribosomal protein lateral stalk subunit P0,RPLP0)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健康者(n=15)和AML患者(n=30)骨髓标本、AML细胞系(THP-1)及PBM... 目的研究核糖体蛋白侧柄亚单位P0(ribosomal protein lateral stalk subunit P0,RPLP0)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健康者(n=15)和AML患者(n=30)骨髓标本、AML细胞系(THP-1)及PBMC细胞中RPLP0的表达。用Lipofectamine 2000分别将RPLP0的短发夹RNA(shRNA-RPLP0组)、shRNA阴性对照(shRNA-NC组)、过表达RPLP0的质粒(pcDNA3.1-RPLP0组)以及对照质粒(pcDNA3.1-NC组)转染到THP-1细胞中,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53、PTEN、PI3K、p-PI3K、AKT和p-AKT的表达。结果与健康者相比,AML患者骨髓中RPLP0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01)。与PBMC相比,THP-1细胞中RPLP0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01)。与shRNA-NC组相比,shRNA-RPLP0组的相对细胞活力降低(P<0.001),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01)。与shRNA-NC组相比,shRNA-RPLP0组的p53和PTE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而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pcDNA3.1-NC组相比,pcDNA3.1-RPLP0组相对细胞活力升高(P<0.05),p53和PTEN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p-PI3K和p-AKT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下调RPLP0的表达可抑制AML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RPLP0对AM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是通过p53-PTEN-PI3K-AKT轴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RPLP0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p53-PTEN-PI3K-AKT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