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活化液促进细胞失巢凋亡抑制肿瘤腹腔播散
1
作者 孙团鹤 马宇一 +8 位作者 闵天昊 任凯杰 邓潇源 王雪伲 彭远昶 刘沅沅 党诚学 张昊 王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的 探究等离子体活化液(PAS)在小鼠腹膜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构建小鼠腹腔移植瘤模型,制备PAS并干预小鼠,通过活体小动物成像技术评估腹腔移植瘤生长情况,通过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技术评估细胞凋亡水平... 目的 探究等离子体活化液(PAS)在小鼠腹膜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构建小鼠腹腔移植瘤模型,制备PAS并干预小鼠,通过活体小动物成像技术评估腹腔移植瘤生长情况,通过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技术评估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体外层面,贴壁状态下使用PAS干预肿瘤细胞,对肿瘤细胞凋亡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非贴壁条件下,PAS显著增加肿瘤细胞凋亡水平(P<0.05),显著提高非贴壁条件下死亡细胞占比(P<0.05),显著提高细胞内总活性氧水平及线粒体活性氧水平(P<0.05);体内层面,小鼠腹腔移植瘤形成后使用PAS,对腹腔移植瘤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造模时使用PAS可以显著减少肿瘤腹腔播散(P<0.05)。结论 PAS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失巢凋亡抑制小鼠肿瘤腹膜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活化液(PAS) 失巢凋亡 腹腔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线图预测恶性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血栓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张昊 谢欣 +1 位作者 周章剑 郝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患者的治疗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西... 目的: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导管相关血栓的发生率也呈现上升的趋势,显著影响患者的治疗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86例进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分析,最终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286例PICC置管患者中,72例出现导管相关血栓。将研究所纳入的27个潜在的血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行外周血管穿刺时是否应用超声引导、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过经外周静脉化疗、置管期间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症以及置管时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影响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栓的危险因素,最终应用上述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其C-index指数为0.688,拟合曲线和校正后地拟合曲线均位于10%的误差范围内。结论:结合穿刺技术、既往治疗,合并症以及D二聚体等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可以较准确的预测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为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血栓 预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的道德困境、工作投入与组织伦理氛围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郝楠 张昊 +1 位作者 许雅琼 张勇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8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的道德困境、工作投入、组织伦理氛围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方便抽样,于2018年4-8月,选择陕西省西安市两所三甲医院的232名肿瘤相关科室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组织伦理氛围量表、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 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的道德困境、工作投入、组织伦理氛围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方便抽样,于2018年4-8月,选择陕西省西安市两所三甲医院的232名肿瘤相关科室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组织伦理氛围量表、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和中文版工作投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的组织伦理氛围得分为(3.49±0.85)分。道德困境发生频率和困扰程度均分分别为(1.47± 0.53 )分和(1.56±0.60)分,总均分为(2.31±0.69)分。工作投入得分为(3.37±0.92)分。道德困境在肿瘤科护士组织伦理氛围和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327,且占总效应的52.8%。结论肿瘤科护理管理者应注意营造良好的组织伦理氛围,及时解决护士的道德困境,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护士 道德困境 工作投入 组织伦理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活化液通过eNOS途径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及结肠损伤
4
作者 王雪伲 任凯杰 +8 位作者 马宇一 闵天昊 邓潇源 彭远昶 刘沅沅 王玮 孙团鹤 党诚学 张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 探究等离子体活化液(plasma-activated solutions, PAS)在缓解硫酸葡聚糖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 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DSS诱导构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制备PAS并干预小鼠,通过观察... 目的 探究等离子体活化液(plasma-activated solutions, PAS)在缓解硫酸葡聚糖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 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DSS诱导构建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制备PAS并干预小鼠,通过观察小鼠体质量,统计疾病活动指数、ELISA检测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等方法在体内层面评估PAS的作用;通过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评估PAS干预对结肠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测定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在体外层面评估PAS对结肠细胞的影响。结果 体内层面,PAS干预显著逆转DSS所致的小鼠体质量下降以及疾病活动指数升高(P<0.05);PAS干预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水平较DSS组显著降低(P<0.05);PAS干预可以改善DSS所致的结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变化等氧化还原稳态失衡(P<0.05);使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后,与DSS+PAS组相比,DSS+PAS+L-NAME组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氧化还原指标均逆转(P<0.001)。体外层面,PAS组结肠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更强,增殖相关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划痕实验提示PAS干预可以逆转LPS所致的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01);应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后,PAS的促增殖和迁移作用消失(P<0.05)。结论 PAS通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途径改善小鼠结肠炎症及结肠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等离子体活化液(PAS)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引流淋巴结中免疫活性细胞分布的原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晓黎 何建军 +3 位作者 陈侃 来宝长 司履生 王一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8-751,共4页
目的:观察人乳腺癌和胃癌局部引流淋巴结(LDLN)从无转移、微转移到晚期转移过程中,免疫组织学变化及免疫活性细胞(ICC)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传统的病理学方法,对22例乳腺癌LDLN(71个)和7例进展期胃癌LDLN(28个)进行组织形态学分类,并... 目的:观察人乳腺癌和胃癌局部引流淋巴结(LDLN)从无转移、微转移到晚期转移过程中,免疫组织学变化及免疫活性细胞(ICC)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传统的病理学方法,对22例乳腺癌LDLN(71个)和7例进展期胃癌LDLN(28个)进行组织形态学分类,并以抗穿孔素、抗颗粒酶B、抗CD8、抗CD56、抗CD68、抗S-100、抗CD134及抗CD25单克隆抗体(mAb)进行催化信号放大(Catalyzedsignalamplification,CSA)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LNDN中ICC的分布。结果:肿瘤LDLN中以副皮质区增生和窦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树突状细胞(DC)的数量,从无转移、微转移到晚期转移过程中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在无和微转移的淋巴结内,穿孔素+、颗粒酶B+及S100+DC的数量高于晚期转移淋巴结(P<0.05);而S100+DC不仅数量减少,而且其形态也有变化,呈多角形、星形,并有胞质突起,与周围淋巴细胞接触呈活化状态的DC变为椭圆形,少有胞质突起或呈短突起的静止状态的DC。CD134+细胞及CD25+细胞的数量在晚期转移淋巴结中明显高于无和微转移淋巴结(P<0.01)。ICC在无和微转移的前哨和非前哨淋巴结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LDLN中ICC分布的变化,提示随着肿瘤的进展,其免疫微环境向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方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引流淋巴结 免疫活性细胞 原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托管模式下的医院管理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彬翀 陈武科 +3 位作者 王亚峰 邹余粮 姚红梅 左煌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第7期882-884,共3页
目的通过对某大型综合公立医院托管县级医院的案例分析,探索托管模式下的医院管理的合理模式与思路。方法以制度建设、优质医疗资源的彻底下沉、人才培养和文化融合为抓手,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托管前后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 目的通过对某大型综合公立医院托管县级医院的案例分析,探索托管模式下的医院管理的合理模式与思路。方法以制度建设、优质医疗资源的彻底下沉、人才培养和文化融合为抓手,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托管前后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现状。结果托管后医院医疗技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托管县级医院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提升县级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水平,保证了医疗质量与安全,并为决策层提供建议,促进分级诊疗工作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管模式 医院管理 医疗质量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肿瘤突变负荷预测标志物的鉴定:基于TCGA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徐龙文 聂元华 +1 位作者 白子龙 常东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5-763,共9页
目的筛选和鉴定具有预测胃癌肿瘤突变负荷(TMB)分类的微小RNA(microRNAs),从而为胃癌患者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胃癌肿瘤样本的mRNA、microRNA表达谱数据和体细胞突变数据。利用R语言的“limma”包筛选高-、低-... 目的筛选和鉴定具有预测胃癌肿瘤突变负荷(TMB)分类的微小RNA(microRNAs),从而为胃癌患者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胃癌肿瘤样本的mRNA、microRNA表达谱数据和体细胞突变数据。利用R语言的“limma”包筛选高-、低-TMB组间差异表达的miRNAs。使用DIANA-miRPath v3.0数据库分析这些差异miRNAs可能参与的生物学功能。此外,采用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算法筛选出能预测TMB分类的miRNAs,然后利用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其区分能力,并在其他癌种中进一步验证。最后,采用CIBERSORT算法评估不同TMB分组中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共鉴定出56个差异表达miRNAs(DE-miRNAs)。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DE-miRNAs主要富集在肿瘤发生发展等信号通路(如ErbB信号和MAPK信号通路)和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如免疫系统过程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RF和SVM-RFE算法共同鉴定出10个诊断特征的miRNAs,其中只有hsa-miR-210-3p被认为是与TMB分类最相关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因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AUC值在训练集、测试集和总集中分别为0.822、0.721和0.793,并在多个癌种中得到验证。此外,CIBERSORT计算分析提示高/低TMB组间存在免疫细胞浸润差异,并且hsa-miR-210-3p与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和错配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成功鉴定出hsa-miR-210-3p为TMB分类的预测生物标志物,该生物标志物可有效预测胃癌及多种其他癌症患者中的TMB值,并可能为免疫治疗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突变负荷 微小RNA 癌症基因组图谱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再论中国腹膜肿瘤学的建设发展与国际化历程
8
作者 李雁 朱正纲 +9 位作者 崔书中 梁寒 王辉 蔡国响 许洪斌 彭正 党诚学 武爱文 杨盈赤 杨智冉(翻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256-1262,共7页
腹膜癌是癌症治疗历史上遗留的“老大难”问题,近40年来国际上致力于腹膜癌诊断治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体系... 腹膜癌是癌症治疗历史上遗留的“老大难”问题,近40年来国际上致力于腹膜癌诊断治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CRS)加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体系的形成和优化。近20年来,中国的腹膜癌研究进步迅速,在仪器设备研发、技术方案优化、人才队伍培养、学科组织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快速融入腹膜肿瘤学国际联盟的国际化发展大格局。中国胃癌腹膜转移癌临床研究成果成为国际里程碑事件,C-HIPEC方案的推广实施,2021年国内主办第12届国际腹膜癌大会,都是该领域的突出成果,也使中国在腹膜癌诊治方面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转变。但是,与中国腹膜癌患者的巨大治疗需求相比,腹膜肿瘤学发展事业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全国肿瘤学家加倍努力,推动立足于国情的中国腹膜癌防治研究走向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癌 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铽荧光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及染色新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军 任宇 +9 位作者 徐怡庄 苏允兰 张莉 刘智 王凡 杨丽敏 王晶 高宏成 叶放 吴瑾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合成了环丙沙星铽荧光配合物 ,并研究其与 DNA分子的相互作用 .对比 DNA分子吸附配合物分子前后的显微红外及荧光光谱发现 ,以环丙沙星分子为配体的稀土配合物同 DNA间存在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诱导了 DNA二级结构的构象变化 .基于这种相... 合成了环丙沙星铽荧光配合物 ,并研究其与 DNA分子的相互作用 .对比 DNA分子吸附配合物分子前后的显微红外及荧光光谱发现 ,以环丙沙星分子为配体的稀土配合物同 DNA间存在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诱导了 DNA二级结构的构象变化 .基于这种相互作用 ,研究了环丙沙星铽配合物对口腔粘膜组织切片的荧光染色 ,得到了同经典的苏木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铽荧光配合物 DNA 相互作用 染色方法 病理诊断 组织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中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兰柯 李文翰 +1 位作者 徐子森 党诚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近年来关于卡培他滨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上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现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卡培他滨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4年3月以前Cochrane、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近年来关于卡培他滨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上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现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卡培他滨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4年3月以前Cochrane、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根据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加入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对比不加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最终将数据通过Revman5.2 软件合并及分析。质量评价采用 Cochrane Handbook5.0.1 的评价方法。 结果: 总共纳入9个随机临床对照实验及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共1 449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对比不加入卡培他滨的方案,可以提高总反应率(RR=1.61; 95%CI:1.29~2.02,P〈0.0001)及完全反应率(RR=1.68;95%CI:1.04~2.71, P〈0.03),减少肌痛和骨髓抑制的几率,但同时会增加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概率。两组方案在部分反应率和其余不良反应上尚不能认为有差异。结论: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作用上,可以提高总反应率及完全反应率,但是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胃肠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转移性乳腺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D二聚体水平可以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1年内预后不良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哲 付军科 +1 位作者 刁冬梅 党诚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34-537,共4页
背景与目的部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短期即出现转移。D二聚体(D-dimer,DD)是肺癌(主要是非手术)患者的预后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其能否预测NSCLC患者术后短期预后不良。方法检测56例NSCLC患者的术... 背景与目的部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短期即出现转移。D二聚体(D-dimer,DD)是肺癌(主要是非手术)患者的预后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其能否预测NSCLC患者术后短期预后不良。方法检测56例NSCLC患者的术前DD水平,术后随访1年,终点是出现预后不良事件(转移、局部复发或肺癌相关性死亡)。统计分析组间不良预后对比情况。结果以术前DD水平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1.05(0.55)mg/L为分界值,高DD组患者中出现预后不良事件11例,而低DD组中出现预后不良事件3例,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OR=4.89,95%CI:1.2-20.1)。高DD组与低DD组的疾病进展情况亦有统计学差异(P=0.024)。术前DD对于早期NSCLC(I期、II期),特别是早期腺癌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最为准确。结论术前DD水平可以预测NSCLC患者术后1年内预后不良,有助于筛选适合手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D二聚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活体成像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珂 谢四梅 +3 位作者 何建军 任予 夏海滨 张新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12-1818,共7页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以建立可用于活体成像的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方法采用磷酸钙共沉淀的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MDA-MB-231细胞,经G... 目的构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以建立可用于活体成像的三阴性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方法采用磷酸钙共沉淀的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体外感染MDA-MB-231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细胞系后,通过活体成像评价感染后细胞表达荧光素酶的情况,并通过MTT法、transwell肿瘤侵袭模型、细胞划痕实验等评价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是否改变;此外将细胞接种至雌性BALB/c-nu//nu裸小鼠的右侧第2对乳房垫内,构建乳腺癌原位肿瘤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系统监测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并通过冰冻切片、HE染色评价细胞系在活体内的稳定性及成瘤能力。结果成功构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MDA-MB-231细胞系,荧光素酶的活性达到每细胞9689 photons/s,慢病毒的整合没有改变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成功建立了乳腺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结论(1)慢病毒以其高效稳定的感染率,应作为标记荧光素酶基因的首选载体;(2)带有荧光素酶的MDA-MB-231细胞在动物体内可被快速而灵敏的检测到,这将为人三阴性乳腺癌转移机制的研究及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一个直观、方便及灵敏的平台;(3)荧光素酶和荧光蛋白基因双标记优于单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生物发光成像 MDA-MB-231细胞 三阴性乳腺癌 裸鼠 移植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SH2在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昊 王璇 +2 位作者 李康 党诚学 朱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9-543,570,共6页
目的研究VASH2基因在SGC7901以及MKN45胃癌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其在胃癌发生及侵袭转移中的机制。方法以胃癌细胞系SGC7901以及MKN45为体外模型,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VASH2基因敲除细胞系,并利用体外增殖、侵袭与迁... 目的研究VASH2基因在SGC7901以及MKN45胃癌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其在胃癌发生及侵袭转移中的机制。方法以胃癌细胞系SGC7901以及MKN45为体外模型,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VASH2基因敲除细胞系,并利用体外增殖、侵袭与迁移实验观察VASH2的表达改变对胃癌细胞系增殖能力、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分析VASH2表达改变对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通过对TCGA数据的分析,明确VASH2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在VASH2基因敲除后,SGC7901及MKN45细胞体外侵袭与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上皮细胞的标志E-cadherin表达明显上调,而间质细胞相关的标志Vimentin和Snail基因表达均发生明显下调(P<0.05)。对TCGA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VASH2高表达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结论VASH2是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的调控分子,体外下调VASH2表达可通过抑制EMT,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进而影响胃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H2 胃癌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病耻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康莉 郝楠 +2 位作者 郭萍利 李亚妹 朱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8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直肠癌造口患者共102例参与研究,最终完成研究89例,采用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笔者所在医院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及...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的直肠癌造口患者共102例参与研究,最终完成研究89例,采用随机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笔者所在医院常规出院健康宣教及复诊,干预组在对照组措施的基础上加以叙事护理干预。分别于出院后第1、3、6个月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病耻感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SI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6个月的SIS得分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能够帮助直肠癌造口患者疏泄不良情绪、重拾生活信心,有助于降低其病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肠造口 直肠癌 病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悟社会支持在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和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9
15
作者 汪靖园 李瑞华 +1 位作者 张昊 郝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1期1481-1486,共6页
目的了解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探讨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外科接受化疗的15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及领悟社会... 目的了解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探讨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外科接受化疗的15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54例化疗期胃癌患者的家庭功能得分为(5.46±2.13)分;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3.20±8.59)分,人生感悟维度得分为(17.41±5.93)分,个人力量维度得分为(7.97±3.04)分,与他人关系维度得分为(8.03±2.98)分,自我转变维度得分为(9.84±2.51)分,新的可能性维度得分为(9.96±2.39)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40.00±11.32)分。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文化程度及化疗次数为控制变量后,家庭功能得分可以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得分(P<0.05),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对家庭功能及创伤后成长关系起中介作用(ΔR^2=0.2591,P<0.05)。结论化疗期胃癌患者家庭功能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患者 家庭功能 创伤后成长 领悟社会支持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次电离辐射对食管癌细胞HIF-1α及MD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蕊 张广健 +3 位作者 付军科 金鑫 张明鑫 李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观察分次电离辐射对食管癌细胞EC9706的缺氧基因HIF-1α及耐药基因MDR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对食管癌细胞进行1Gy·2/d分次外照射,共20次。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对外照射前后处于缺氧/常氧培养下的食管癌细胞EC970... 目的观察分次电离辐射对食管癌细胞EC9706的缺氧基因HIF-1α及耐药基因MDR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对食管癌细胞进行1Gy·2/d分次外照射,共20次。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对外照射前后处于缺氧/常氧培养下的食管癌细胞EC9706的HIF-1α和MDR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MTT及克隆形成实验被用来评估细胞的存活率及化疗耐药指数。结果单纯照射组及单纯缺氧组的HIF-1α和MDR1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以单纯缺氧组为著。同缺氧+照射组对比,单纯照射组细胞的存活分数显著减低(P<0.05)。单纯缺氧组的HIF-1α、MDR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缺氧+照射组(P<0.05)。结论缺氧是导致食管癌细胞化疗耐药及放射抗拒产生的较强因素。缺氧条件下分次外照射可以缓解食管癌细胞的缺氧程度,降低耐药指数,推测其后续化疗疗效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 多药耐药基因 电离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患者心理痛苦影响因素研究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7
17
作者 康小云 王浩楠 +2 位作者 郝楠 杨群草 李津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1期1497-1501,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术后及化疗中期患者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西安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胃癌术后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术后及化疗中期患者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西安市某三甲医院肿瘤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胃癌术后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研究者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使用心理痛苦筛查管理工具进行胃癌术后1周及化疗第3周期结束后患者心理痛苦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135例胃癌术后患者中有133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胃癌术后1周患者心理痛苦温度计(Distress Thermometer,DT)得分为(4.19±1.59分),DT≥4分者80例,心理痛苦阳性检出率为60.15%;引起胃癌术后1周患者心理痛苦相关因素有担忧、进食、财政/经济问题、疼痛;化疗第3周期结束后患者心理痛苦(DT)得分为(3.85±2.14)分,DT≥4分者71例,心理痛苦阳性检出率为53.38%,引起化疗中期患者心理痛苦相关因素有疲乏、恶心、财政/经济问题、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胃癌术后1周及化疗中期患者心理痛苦(DT)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1周及化疗中期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率均较高,两个时期引起患者心理痛苦的因素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患者 化疗中期 心理痛苦 人文关怀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胃癌患者灵性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郝楠 孙亚利 张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6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究青年胃癌患者的灵性需求,为灵性照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3名胃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胃癌患者灵性需求包括四方面:维护尊严、家庭和谐、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寄托。结论胃癌患者灵性需求多样化,具有明显... 目的探究青年胃癌患者的灵性需求,为灵性照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3名胃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胃癌患者灵性需求包括四方面:维护尊严、家庭和谐、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寄托。结论胃癌患者灵性需求多样化,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个性化的灵性照护是肿瘤护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患者 灵性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 个性化照护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患者自我感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群草 李瑞华 +2 位作者 张昊 刘海妮 郝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5期599-603,共5页
肠造口患者有着艰难的心理体验和较重的自我感受负担,医护人员应关注造口患者的内心真实感受,深入了解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状况以及自我感知状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16名肠造口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分析... 肠造口患者有着艰难的心理体验和较重的自我感受负担,医护人员应关注造口患者的内心真实感受,深入了解肠造口患者居家护理状况以及自我感知状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16名肠造口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主题。结果发现肠造口患者自我感知可归纳为4个主题:复杂的情绪反应;自我护理障碍;渴望支持,维护尊严;寻找自我价值。在住院期间为造口患者提供针对性指导、个性化健康教育外,还要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并号召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给予造口患者更多的关爱与支持,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助其回归正常社交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自我感知 质性研究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刁冬梅 党诚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5-801,共7页
胃食管结合部癌由于肿瘤的特殊部位及生物学行为,导致患者预后相对较差。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该种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但针对不同Siewert分型,手术方式等尚有争议。本文结合大规模临床研究及NCCN指南认为,对于SiewertⅠ型患者,经... 胃食管结合部癌由于肿瘤的特殊部位及生物学行为,导致患者预后相对较差。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该种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但针对不同Siewert分型,手术方式等尚有争议。本文结合大规模临床研究及NCCN指南认为,对于SiewertⅠ型患者,经胸腹食管胃切除术可使患者临床获益;对于SiewertⅢ型患者,经腹胃部分或全胃切除术是可以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而SiewertⅡ型患者的手术选择需要根据肿瘤大小、分期以及肿瘤两端至胃食管结合部距离等因素综合决定。但无论哪种手术方式,肿瘤完全切除(R0)与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是影响胃食管结合部癌预后最主要的因素。此外,对于局部进展期肿瘤患者,新辅助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放化疗)有助于提高肿瘤R0切除率,改善预后;而对于晚期患者,除了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也是可以考虑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治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