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心理防御及心理应对学习对医学生焦虑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小波 曹红梅 +2 位作者 师社会 郭丽阳 李雅妹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5期899-901,共3页
目的对比《精神病学》教学中是否加强心理防御和心理应对的学习,对医学生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西安交通大学两个年级医学本科生各100名,实验组学生在《精神病学》教学中,强化心理防御和心理应对学习,而对照组学生不强化。教... 目的对比《精神病学》教学中是否加强心理防御和心理应对的学习,对医学生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西安交通大学两个年级医学本科生各100名,实验组学生在《精神病学》教学中,强化心理防御和心理应对学习,而对照组学生不强化。教学开始前和教学结束1月后,所有学生各评定一次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结果实验组教学后HAMA及HAMD评分均较教学前低(P<0.01);实验组教学后两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教学后低(P <0.01)。实验组教学后两量表得分<7分者所占比例均较教学前高(P<0.01);实验组教学后两量表得分<7分者所占比例均较对照组教学后高(P<0.01)。结论在《精神病学》教学中加强心理防御及心理应对学习可以减轻医学生的焦虑和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防御 心理应对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七年制医学生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示范模式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崴 陈策 高成阁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6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七年制医学生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为推广PBL教学方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将2014年度104名七年制精神科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教学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采用PBL+传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七年制医学生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为推广PBL教学方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将2014年度104名七年制精神科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教学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学生采用PBL+传统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思维习惯、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综合水平提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有利于精神科临床学习中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医学生 精神科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对精神分裂症幻听相关机制的研究
3
作者 高洁 张鑫 +4 位作者 严雪娇 汤敏 范亚娟 张小玲 张东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评价精神分裂症幻听相关的特异性脑结构改变。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17例(幻听组),非幻听患者16例(非幻听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比较幻听组和非幻听组的灰质体积差异;分析大脑灰质体... 目的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评价精神分裂症幻听相关的特异性脑结构改变。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17例(幻听组),非幻听患者16例(非幻听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比较幻听组和非幻听组的灰质体积差异;分析大脑灰质体积变化与幻听症状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幻听组相比,幻听组在左侧缘上回、角回、颞上回、颞中回体积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左侧缘上回灰质体积与幻听症状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 39,P=0. 04)。结论基于脑形态学的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存在特异性的脑灰质体积减低,这些灰质体积萎缩可能与内在语言产生、听觉处理和语言感知等脑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形态学 灰质 精神分裂症 幻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刺激百会、足三里穴缓解小鼠抑郁样行为与肠道菌群的关联
4
作者 田佳荣 孙敦保 +1 位作者 孙敦花 朱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探究针灸百会、足三里穴对慢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发抑郁样行为小鼠的抗抑郁效应及其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联。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针灸组、CUMS组和CUMS+针灸组。CUMS和CUMS+针灸组... 目的探究针灸百会、足三里穴对慢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发抑郁样行为小鼠的抗抑郁效应及其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联。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针灸组、CUMS组和CUMS+针灸组。CUMS和CUMS+针灸组进行为期6周的CUMS处理,CUMS处理的后3周对对照+针灸组和CUMS+针灸组小鼠每天进行20 min的百会和足三里穴针灸;使用糖水偏爱和悬尾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样行为;行为结束后取小鼠粪便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组成。结果单纯针灸对小鼠糖水偏爱和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无影响(P>0.05);CUMS导致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糖水偏爱率降低(P<0.001)和悬尾不动时间增长(P=0.003);针灸百会和足三里穴使得CUMS+针灸组小鼠相比于CUMS组小鼠糖水偏爱率升高(P=0.035)和悬尾不动时间减少(P=0.045);针灸和CUMS并未导致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发生变化(P>0.05),但导致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P=0.002);CUMS导致肠道Patulibacter等6个菌属丰度升高,Faecalibacterium等26个菌属丰度降低(P<0.05);CUMS+针灸组相比于CUMS组Faecalibacterium等10个菌属丰度升高,Patulibacter等4个菌属丰度降低(P<0.05);四组小鼠有其各自的特征性肠道菌群;CUMS组相比于对照组视黄醇代谢、泛素系统、N-聚糖生物合成和类固醇荷尔蒙生物合成、细胞凋亡和产热作用等基因功能显著富集(P<0.05),而针灸导致CUMS+针灸组小鼠以上肠道菌群基因功能富集程度降低(P<0.05)。结论针灸百会和足三里穴具有抗抑郁效应,且可使抑郁导致的肠道菌群紊乱部分恢复;针灸百会和足三里穴可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及视黄醇、泛素、N-聚糖和类固醇等代谢功能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针灸 肠道菌群 百会穴 足三里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5例原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曹红梅 贾蕊 +2 位作者 曹娜 屈秋民 杨小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0-834,862,共6页
目的 总结分析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纳入2010年7月-2013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ET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震颤特点、震颤分... 目的 总结分析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及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连续纳入2010年7月-2013年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ET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震颤特点、震颤分级及评分。结果 纳入145例患者,发病高峰40-50岁,男女比例相当。上肢震颤最为常见(88.96%),其后依次为头部(39.31%)、下肢(13.10%)、下颌及舌(10.34%),躯干部震颤最少见(2.76%)。震颤类型以单纯姿势性为主(63.44%),其次为混合性(35.17%),极少数为单纯运动性震颤(1.39%)。上肢震颤为首发者易出现波及伴有其他部位的震颤发生,发病年龄晚的患者震颤的进展速度较发病早的患者快。比较家族性与散发性ET患者的临床特点未发现明显不同。结论 ET的起病部位及发病年龄影响疾病的发展,遗传因素在ET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并非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震颤 临床特征 遗传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抑郁与血清皮质醇及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崴 穆鑫 +5 位作者 王延明 陈策 马青艳 贾敏 姜文慧 朱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032-1037,共6页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改变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的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产后42-56 d产妇抑郁水平,筛选出22名产后抑郁症妇女和26... 目的研究产后抑郁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改变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的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产后42-56 d产妇抑郁水平,筛选出22名产后抑郁症妇女和26名人口统计特征匹配的健康产妇,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晨起血清基础皮质醇的改变和低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后血清皮质醇的改变。应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检测外周血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基因启动子1F区甲基化改变。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产后抑郁患者血清基础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01);而在3.5μg/kg地塞米松抑制后,产后抑郁患者血清皮质醇下降幅度减弱(P<0.001)。产后抑郁患者外周血GR基因启动子1F区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P<0.001)。此外,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GR基因1F启动子区整体甲基化水平与地塞米松抑制后血清皮质醇下降显著负相关(r=-0.589 4,P=0.002),而与血清基础甲基化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产后抑郁患者伴随HPA轴功能增强,而GR基因1F启动子区甲基化上调和该基因表达下调削弱HPA轴负反馈调控是HPA轴功能上调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糖皮质激素受体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后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观察及necrostatin-1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吉平 费琳 +2 位作者 赵朝华 李悦卓 苟兴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损伤区发生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的细胞学变化规律,并探讨necrostatin-1(Nec-1)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Nec-1给药组,建立小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用在体碘化丙啶(PI)...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损伤区发生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的细胞学变化规律,并探讨necrostatin-1(Nec-1)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Nec-1给药组,建立小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用在体碘化丙啶(PI)染色标记坏死细胞,并分别与NeuN、GFAP和Iba-1双标以判断坏死细胞类型,用免疫电镜观察磷酸化MLKL(pMLKL)的分布,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损伤区pMLKL的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模型后6h损伤区即出现PI阳性细胞,术后1~3d达到最多,80%与NeuN共标;术后7d时,PI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主要与GFAP和Iba-1共标;免疫电镜显示脑缺血后3d时pMLKL的胶体金颗粒主要沉积于神经元,而术后7d时主要分布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损伤区pMLKL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Nec-1给药组pMLKL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脑缺血后损伤区随时间变化有不同程度的细胞程序性坏死,Nec-1通过对抗程序性坏死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程序性坏死 necrostatin-1 磷酸化MLK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抑郁剂阿米替林和帕罗西汀对慢性铝暴露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曹红梅 杨小波 屈秋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阿米替林和帕罗西汀对慢性铝暴露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90只12月龄雌性SD大鼠给予100 mg/(kg·d) Al Cl3溶液连续灌胃100 d,54只造模成功的慢性铝暴露痴呆模型大鼠中随机选择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阿米替林和帕罗西汀对慢性铝暴露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90只12月龄雌性SD大鼠给予100 mg/(kg·d) Al Cl3溶液连续灌胃100 d,54只造模成功的慢性铝暴露痴呆模型大鼠中随机选择30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阿米替林组给予阿米替林15. 43 mg/(kg·d)灌胃、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2. 04 mg/(kg·d)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三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阿米替林组大鼠定向航行实验潜伏期长于帕罗西汀组和模型组[(31. 3±10. 4) s vs (22. 5±10. 8) s,(21. 7±10. 3) s,P <0. 05],而帕罗西汀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50,P=0. 62)。帕罗西汀组和模型组的趋向式和直线式搜索策略所占比例高于阿米替林组,随机式比例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 68,P=0. 10)。阿米替林组大鼠原站台放置象限内停留时间短于帕罗西汀组和模型组[(34. 8±8. 2) s vs(44. 5±5. 8) s,(47. 9±6. 2) s,P <0. 05],而帕罗西汀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27,P=0. 22);阿米替林组大鼠穿越站台次数少于帕罗西汀组(6. 0±2. 0 vs 8. 7±3. 1,t=-2. 30,P <0. 05)和模型组(8. 7±2. 8,t=-2. 49,P <0. 05),而帕罗西汀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00,P=1. 00)。结论阿米替林和帕罗西汀均不能改善痴呆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帕罗西汀对痴呆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无损害,而阿米替林对于痴呆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造成了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剂 慢性铝暴露 阿米替林 帕罗西汀 认知能力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